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內容?出發點不錯,但是孩子喜歡學習就有錯嗎

2020-09-11 大象和小羊

喜歡玩是孩子的天性,尤其是幾歲的小孩子,恨不得一天到晚都出去玩。在玩耍中,孩子們學會了很多基本技能,也學到了一些基本常識。在與小朋友們遊戲的過程中,小孩子也初步學會了結識朋友、與朋友相處、分享玩具以及分工合作等等,可以說玩是孩子的第一課堂,是人生的啟蒙。

所以禁止幼兒園的孩子提前學習小學的教學內容,以保護孩子玩耍的特權和天性,這個出發點是不錯的。教育真的應該少一些急功近利,而回歸本心。但是一刀切,以法律的形式,規定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孩子小學教育的內容,這樣做,是不是管得太多了呢?如果孩子想學習,喜歡學習,難道有錯嗎?

比如有些小朋友就喜歡看漫畫書,喜歡看故事書,孩子開始的時候不識字,可能會刻意的找一些簡單的沒有字的圖書看。但是慢慢的,越往後,孩子想看的書就越來越多,就要認字了。如果孩子喜歡認字,喜歡自己看書,是不是要教呢?總不能說喜歡舞蹈之類的就能教,喜歡文化的就不教吧?

廣州有個網紅小孩,家裡是在菜市場開魚檔做生意的,孩子從小就接觸算數,在這樣的環境下,孩子自學算數也就很正常了。如果說別的小朋友幼兒園都不準學加法減法,那這個小朋友能在家裡學嗎?如果他學了,別人沒學,公平嗎?哪個家長會這麼笨,不教孩子算1+1=2?

孩子在幼兒園以玩耍為主,在遊戲中學習安全知識,學習各種良好的行為習慣規範,這本身沒錯。但是孩子對於知識的渴求,也不能被人為扼殺掉。孩子喜歡輪滑、武術或者舞蹈,可以參加幼兒園的興趣班;喜歡美術、鋼琴也可以參加各種培訓;那喜歡語文數學唐詩宋詞的,為什麼就不能學呢?

換句話來說吧,公立幼兒園不教,私立幼兒園教不教呢?校外培訓機構教不教呢?如果私立的可以教,那學生家長肯定放孩子去私立呀;如果幼兒園都不教,那就去讀培訓班了。為什麼呢?因為家長有文化的會自己教,家裡有金礦的會請特級老師教,普通人家不想孩子輸在起跑線,那就只能人人都自己想辦法去教了。

前面說了,孩子還小,還是應該以玩為主。所以即使是學習,也應該是在遊戲中學習。而且只要是學習知識,而不是像小學生那樣正兒八經地去練字,做功課,更不是要孩子死記硬背什麼。還有,學與不學,都應該憑孩子興趣,不應該強求。即使是畫畫,也不能強求所有小孩子都會畫,不是嗎?

所以,如果說幼兒園不能教授小學的教學內容,那只能說不能像小學那樣教,不能強迫學生學而已。無論琴棋書畫還是詩書禮儀,只要孩子喜歡學,都應該創造條件給他學。揠苗助長式的超前教育我們要拒絕,但是不能教、不能學這種現象也要杜絕,大家說呢?

相關焦點

  • 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教育內容 家長:逼孩子上課外班
    從月薪三萬的媽媽撐不起孩子的一個暑假,到5歲女孩上8個課外班,一篇篇刷爆朋友圈的文章,講述著中國孩子超前學習的巨大壓力。今天,教育部規定:「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階段的教育內容」,想要為疲憊的孩子們減負。沒想到被家長們痛批,家長認為:這是在逼孩子上課外班!
  • 學前教育立法: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內容
    《徵求意見稿》明確,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階段的教育內容,不得開展違背學前兒童身心發展規律的活動。對此,家長和老師怎麼看呢?家長:其實我也贊同這個觀點,因為我覺得小孩子在幼兒階段,確實不應該學太多東西,應該讓他們在那裡以玩為主,在玩的過程中,適當地給他們開發一下大腦思維,不要給他們太大的壓力。
  • 如何看待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內容?家長坐不住了:瞎指揮
    而在我們大家的認知中,幼兒園是我們孩子過渡到小學的一個重要階段一般來說在幼兒園裡面我們就會學一些在一年級學的知識,這樣也是為了讓我們的孩子們可以更好的銜接幼兒園和小學。通知裡面明確表示幼兒園不得再教授小學的知識內容,不得開展違背學前兒童身心發展規律的活動。其實我們整體來了解教育部的通知,出發點是好的,為了減輕孩子們的學習壓力,讓孩子們可以擁有一個非常輕鬆且快樂的童年時光,畢竟現在很多幼兒園就開始教授孩子們小學的知識,這樣的超前教學不僅會給我們的孩子很大的學習壓力,而且還會讓孩子們產生對學習產生厭惡之心,最重要的是可能在社會上形成惡劣的教育競爭氛圍。
  • 教育部: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教育內容!家長:真的很好
    教育部:「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階段的教育內容,不得開展違背學前兒童身心發展規律的活動。」一、體系化的提前學習可能有的人就會說,多學一點東西總沒錯,但是這是一套系統的體系,不是簡單的因為你好奇,在自己的休閒時間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那麼簡單,而是整體的一套教育體系的前行,幼兒園學著小學的課程,小學學著初中的課程,初中學著高中的課程,高中學著大學的課程。
  • 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教育內容,孩子幼兒園期間,重點培養哪些能力
    教育部7日起就《中華人民共和國學前教育法草案(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明確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階段的教育內容,不得開展違背學前兒童身心發展規律的活動。這個問題就和上不上補習班如出一轍,有的同學假期上補習班,預習課程,開學之初適應得不錯,但是不上補習班的同學自己在家獨立思考解決問題,開了學剛開始可能不如上補習班的同學成績好,但會很快迎頭趕上,後勁十足。
  • 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教育內容或寫入法律
    前幾天,一則「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教育內容」的出現引起了家長群的集體震蕩。大部分家長,抱著不輸在起跑線上的宗旨,給孩子過早報輔導班,所以我們總是會看到一個五、六歲的孩子,就背著大大的書包,疲憊地穿梭在各種培訓班之間。但是忙著對比補習班性價比和老師資質的家長,其實都忽略了兩個問題:1. 幼兒時期要不要提前學習?2. 幼兒園去小學化就等於什麼都不教嗎?
  • 教育部: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教育內容
    新民晚報訊(記者 馬丹)幼兒園不得考試,不得教授小學階段的教育內容。不得組織學前類競賽活動《徵求稿》包括9章75條,內容涉及了幼兒園的規劃與舉辦、保育與教育、學前兒童、教師和其他工作人員等多個方面。學前兒童章節明確,學前兒童入幼兒園等學前教育機構接受學前教育,除必要的身體健康檢查外,不得組織任何形式的考試或者測試。
  • 教育部徵集意見,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教育內容,網友「炸鍋」了
    教育部徵集意見,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教育內容9月7日,教育部官網發布了「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學前教育法草案(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的公告」,針對學前教育方方面面列出了比較詳細的規劃和要求,草案很細,在這兒就不一一列舉了。
  • 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內容,家長:幼兒園大班早就成了「空班」
    很多家長表示,自己也支持幼兒園不教授小學內容,但是,上小學時學校根本不是按「零起點」來教學的,而且教學進度很快。如此一來,孩子根本就聽不懂、學不會、跟不上,問題一大堆。 也有家長表示,因為幼兒園按照規定不教小學內容,所以自己家孩子上幼兒園大班時,就將其送到了校外的培訓輔導機構學習,幼兒園很多大班因此成了「空班」。
  • 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內容,家長:幼兒園大班早就成了「空班」
    昨天,教育部在其官網發布了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學前教育法草案(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的公告,由於其中涉及到「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教育內容」等讓家長非常關心的問題,所以這個話題一度衝上了熱點榜前三。很多家長表示,自己也支持幼兒園不教授小學內容,但是,上小學時學校根本不是按「零起點」來教學的,而且教學進度很快。如此一來,孩子根本就聽不懂、學不會、跟不上,問題一大堆。也有家長表示,因為幼兒園按照規定不教小學內容,所以自己家孩子上幼兒園大班時,就將其送到了校外的培訓輔導機構學習,幼兒園很多大班因此成了「空班」。
  • 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內容,幼兒園老師這回遭考著了
    《徵求意見稿》明確,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階段的教育內容,不得開展違背學前兒童身心發展規律的活動。這裡有幾個問題需要討論,第一,不教小學教育內容,那教什麼呢?有時候,最簡單的內容是最難講解的,這對幼兒園老師充滿極大挑戰。你比如1+1=2要上一節課都夠難的,現在1+1都不進入教學內容,那幼兒園教什麼。
  • 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教育內容,不少學生和家長就栽上這上面
    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教育內容,這個規定存在很多年了。應該說,這個規定,執行得很不好。可以說,提起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教育內容,不少學生和家長可謂是有切膚之痛,甚至可以說,不少學生和家長就栽上這上面。雖然,老早就有規定,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教育內容,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什麼是幼兒園的教育的內容,什麼是小學的教育內容,並沒有截然分明的分界線。
  • 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教育內容,「雞娃」家長再次出動
    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教育內容,這條新聞你看到了嗎?據教育部網站消息,教育部7日起就《中華人民共和國學前教育法草案(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徵求意見稿》明確,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階段的教育內容,不得開展違背學前兒童身心發展規律的活動。
  • 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內容"你同意嗎?
    其中,保育與教育章節明確,幼兒園應當以兒童的生活為基礎,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滿足兒童通過親近自然、實際操作、親身體驗等方式獲取經驗的需要,促進兒童在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各方面協調發展。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階段的教育內容,不得開展違背學前兒童身心發展規律的活動。
  • 「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內容」或寫入法律,家長圈炸鍋了...
    這兩天,一條關於」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階段教育內容「的新聞在家長圈炸了鍋!具體是,教育部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學前教育法草案(徵求意見稿)》中提到了「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階段教育內容,不得開展違背學前兒童身心發展規律的活動」的內容。
  • 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內容。父母:孩子進入小學後跟不上怎麼辦?
    當幼兒讀大班後,很多媽媽就開始焦慮起來:你們幼兒園大班會不會教孩子學拼音呀?如果不教拼音的話,我的孩子要不要讀個幼小銜接班呢?甚至,有的家長為了讓孩子學小學知識而給孩子轉園。現在的家長,太重視孩子的學習了,從幼兒園就開始焦慮了。
  • 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階段內容,孩子跟不上小學課程怎麼辦?
    意見稿的主旨是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階段的教育內容,不得開展違背學前兒童身心發展規律的活動。 還有一些具體的規定如:幼兒園應當以兒童的生活為基礎,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滿足兒童通過親近自然、實際操作、親身體驗等方式獲取經驗的需要,促進兒童在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各方面協調發展。
  • 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內容?!做到這些事,不輸起跑線
    日前,教育部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學前教育法草案(徵求意見稿)》中提出「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階段教育內容,不得開展違背學前兒童身心發展規律的活動」的內容。很多人不能接受「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教育內容」,主要原因有二
  • 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教育內容,卻愁壞了父母,對孩子而言是減壓?
    教育部:「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階段的教育內容,不得開展違背學前兒童身心發展規律的活動。」據教育部網站消息,教育部7日起就《中華人民共和國學前教育法草案(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徵求意見稿》明確,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階段的教育內容,不得開展違背學前兒童身心發展規律的活動。
  • 育兒心理:關於「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內容」成人及幼兒心理解析
    最近,都在討論教育部擬立法「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內容!」家長們各執一詞,議論紛紛。我有很多話想要說,但三言兩語怕說不清,於是寫了這篇文章。大人其實也想給孩子一個無憂無慮沒有壓力的童年,但來自外界的壓力經常會讓他們不得不焦慮,擔心將來上小學孩子能不能跟的上。現在正規的幼兒園都是不教授小學內容的,所以家長也是各種想辦法,用自己的方式去解決問題。 最常見的兩種方式就是: 1、 送去教授知識的幼兒園,哪怕規模小不正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