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大興醫院內分泌代謝科主任邢影:糖尿病患者能夠妊娠嗎?

2020-12-17 陝西醫聊

如今生活中很多人都因為患有糖尿病而非常痛苦,尤其是對於一些育齡女性來說,會擔心自己患有糖尿病,需要長時間服藥,影響到正常的生寶寶。那麼有糖尿病的人可以懷孕嗎?糖尿病患者在備孕期間有哪些注意事項呢?

首先大家需要明確一個概念:妊娠糖尿病或妊娠期間顯性糖尿病和普通的糖尿病合併妊娠是不一樣的。

妊娠糖尿病的診斷切點為

空腹血糖只要≥5.1mmol/L,

75g葡萄糖糖負荷後1小時血糖≥10.0mmol/L,

2小時血糖≥8.5mmol/L,

通過以上三個數據就診斷為是否為妊娠糖尿病。

以上數據是針對在懷孕前血糖正常,而在在妊娠期間發現的血糖升高的人群所進行的診斷標準。

那麼對於在懷孕前已經有糖尿病的患者就一定要做好孕前的血糖管理。

首先,在計劃妊娠之前要明確自己的糖尿病病史以及血糖、糖化血紅蛋白的水平,另外還包括血壓、眼底、肝腎功。我建議所有在備孕的糖尿病患者,血壓應該控制在130/80mmHg以下,並且一定要加強糖尿病相關的知識教育。還有一些其他的注意事項,包括戒菸。對於合併有慢性併發症的糖尿病患者,建議更要把血糖進行良好的控制。因為在妊娠期間可能有一些相關的併發症會加重,包括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糖尿病腎病。妊娠可能對部分患者的腎功能會造成一些永久性的損害。而且有些報導認為腎功能不全,對胎兒的發育也會有不良的影響。所以在孕前呢,一定要把血糖及糖尿病的併發症控制好。

此外,在孕前應該進行一些藥物的調整,比如對二甲雙胍無法控制的高血糖應該及時加用或改用胰島素控制血糖。 因為在孕期是不能使用其他的口服藥控制血糖的,只能用胰島素來降糖。

對孕前血糖控制目標,一般我們認為在不出現低血糖的前提下,空腹和餐後血糖儘可能接近正常,建議糖化血紅蛋白小於6.5%時妊娠,應用胰島素治療者可使糖化血紅蛋白小於7.0%,餐前血糖控制在3.9—6.5mmol/L,

餐後血糖在8.5mmol/L以下。

西安大興醫院內分泌代謝科主任/邢影

來源:西安大興醫院內分泌代謝科主任邢影

文章未經允許,謝絕轉載。

相關焦點

  • 西安大興醫院內分泌代謝科主任邢影:當糖尿病碰上新冠肺炎
    糖尿病患者每周的運動時間應該不低於150分鐘的中等或低強度運動。雖然現在無法去醫院及時複診或者做相應的專科檢查,但一定要按照專科醫生給予的醫囑,按時按量服用降糖藥,特別是採取胰島素注射治療的患者,一定要堅持治療,不能輕易的自行調整劑量; 監測血糖。Ⅱ型糖尿病治療的「五架大馬車」,除了教育、治療、運動、飲食外,血糖監測也是很有必要的。
  • 西安大興醫院內分泌代謝科邢影:開始打胰島素就代表病入膏肓了?
    在臨床當中,經常被很多朋友問到「開始打胰島素,是不是說明糖尿病的病人病入膏肓了?」或者「打了胰島素後面還能停下來嗎?」要回答這個問題,大家首先要明白糖尿病的發病機制。糖尿病的發病機制是什麼?我們現在目前糖尿病的類型最常見的有四大類型:1型、2型、妊娠糖尿病和特殊類型。 除了妊娠糖尿病和特殊類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分別是胰島素的絕對缺乏和胰島素的相對缺乏所引發的糖代謝的紊亂。
  • 西安大興醫院內分泌代謝科主任邢影:脖子有疙瘩是甲狀腺的問題?
    很多人摸到自己的脖子有突起的腫塊,就會認為自己得了甲狀腺結節,事實上真的如此嗎? 本期我就來帶大家一起了解下脖子上起了疙瘩到底是不是甲狀腺的「鍋」? 脖子上有疙瘩就是甲狀腺的問題嗎? 這個回答是否定的。
  • 西安大興醫院邢影主任:到底多一「碘」好還是少一「碘」好?
    患者需要注意什麼?▍大興醫院內分泌代謝科主任 / 邢影怎麼判斷是否得了甲亢或者甲減?甲亢的臨床表現不是每一個人都會表現出甲亢的典型症狀凸眼,或者是血壓升高(特別是收縮壓升高),心率加快。甲亢甲減的患者還需要注意什麼?① Q:是不是只要脖子大就肯定是甲亢或者甲減?內分泌科邢主任:不一定。有些橋本甲狀腺炎的患者雖然甲狀腺炎的體積是增大的,但是它的甲狀腺激素水平是正常的,即使甲狀腺相關的抗體是陽性的,我們都不能認為它是屬於甲減或者甲亢,只能診斷為甲狀腺炎。
  • 珍惜韶華 擁抱大興 | 西安醫學院2017級臨床本科生在西安大興醫院的第一課
    9月7日上午,在西安大興醫院臨床教學中心多媒體教室隆重舉行了2020-2021學年秋季學期開學典禮,歡迎27位西安醫學院2017級五年制臨床專業本科生來醫院開始為期一年的見習學習。大興醫院院長賀建軍,副院長張貴和、黨委副書記梁紅娟等院領導,西安醫學院臨床醫學院副院長李凱出席了開學儀式。
  • 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內分泌代謝科主任包玉倩:創腹型肥胖診斷標準...
    我院內分泌代謝科主任包玉倩教授在肥胖、糖尿病及代謝症候群的臨床研究取得突破性創新,給無數糖尿病患者帶來福音。現任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內分泌代謝科主任、上海市糖尿病臨床醫學中心常務副主任、中華預防醫學會糖尿病預防與控制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常務委員、上海市醫學會糖尿病專科分會前任主任委員。長期從事內分泌代謝臨床及教學科研工作,擅長肥胖、糖尿病及代謝症候群的診治及研究。
  • 西北大學附屬醫院·西安市第三醫院內分泌科全程全方位服務患者
    西北大學附屬醫院·西安市第三醫院內分泌科堅持以患者為中心的理念,自2016年成立以來,在科室主任劉萍博士的帶領下,潛心研究,為患者提供專業、細緻、個體化、全方位的診療方案,開展集臨床、科研、教學及預防保健為一體的管理模式,不斷開展新技術、新業務,為廣大內分泌代謝病患者解決實際問題。
  • 懷二胎前要做內分泌檢查?專家呼籲推進內分泌代謝病分級診療
    隨著我國二孩政策的開放,妊娠期合併內分泌代謝疾病發病率呈上升趨勢,其中妊娠糖尿病、妊娠期合併甲狀腺疾病臨床比較常見,對母親和胎兒健康有較大影響,需引起內分泌專科醫生的關注。上海浦南醫院內分泌科主任劉連勇教授建議,女性在懷二胎前可以做一個詳盡的內分泌檢查。
  • 約翰·霍普金斯醫院內分泌科主任:臨床信息對糖尿病管理貢獻巨大
    健康界選取了上榜的多家醫院,走進一個個專科,希望通過與不同專家的對話發現優質專科的共性和個性。在2019-2020美國最佳醫院排行榜中,約翰·霍普金斯醫院名列第三,其9個專科在全美專科排名中位列前五,糖尿病與內分泌專科(內分泌、糖尿病&代謝專科)是其中之一。
  • 「長三角中醫內分泌代謝病專科聯盟」成立 長三角患者在「家門口...
    新民晚報訊(記者 郜陽)無論病情特殊或情況複雜,內分泌患者無需遠赴醫療水平更高的異地求醫,家門口的醫院既可以提供「同質化」的優質診療服務……這看似還有些遙遠的夢想,其實已經觸手可及。今明兩天,「長三角中醫內分泌代謝病專科聯盟」啟動會,2020年上海中醫、中西醫結合內分泌代謝病學術年會暨第七屆曙光中醫內分泌代謝病論壇在上海拉開帷幕。新民晚報記者從論壇上了解到,今後上海優質的中醫藥內分泌診療不僅服務本地患者,更將輻射到長三角甚至更遠區域。
  • 大興彩虹路,健康每一步
    那你們知道大興醫院內分泌科有這樣一條——彩虹路嗎? 走出電梯,一踏進大興醫院內分泌代謝科病區,首先就會看到兩條彩色步道,分別由橘色、綠色區域組成。
  • 菏澤市內分泌糖尿病第15次學術會議在市立醫院舉行
    魯網12月15日訊 12月13日,菏澤市醫學會內分泌糖尿病專業委員會第15次學術會議在市立醫院第三會議室成功舉辦。本次大會由菏澤市醫學會內分泌糖尿病專業委員會主辦,菏澤市立醫院承辦。中華醫學會內分泌分會主任委員、山東省政協副主席、山東省醫學會內分泌分會主任委員、山東省立醫院院長趙家軍教授致詞;菏澤市立醫院副院長葉永強教授講話;菏澤市醫學會內分泌糖尿病分會主任委員、菏澤市立醫院內分泌科主任程霖教授擔任大會主席。
  • 妊娠糖尿病產後血糖恢復正常值也要定期複查
    (記者徐睿捷,通訊員李俊平 徐瓊慧 王婷,編輯溫碧瑩)「我都生完孩子三年了,怎麼妊娠時的糖尿病對現在還有影響呢?」11月5日,29歲的梅女士最近總覺口乾渴,多飲等不適症狀來到武漢市漢口醫院內分泌科就診。
  • 重慶市第六人民醫院 內分泌科主任、主任醫師
    據調查,截止目前全球共有4.15億人患有糖尿病,並呈現一種上升趨勢,預計2040年該數字將會達到6.42億,而我國糖尿病患者將達到的1.5億。"可以說,糖尿病在中國已成燃眉之急。那麼生活中我們該如何進行預防和治療呢? 今天我們有幸請到重慶市第六人民醫院 內分泌科主任,主任醫師範小雲,和網民朋友們聊一聊關於糖尿病的那些事兒。範主任,給網民朋友們打個招呼吧。
  • ...動態】漢中市醫學會內分泌與糖尿病專業委員會換屆並掛靠3201醫院
    12月12日,漢中市醫學會召開內分泌與糖尿病專業委員會換屆選舉會議。會議邀請漢中市醫學會會長魏金海、秘書長錢曉泉,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內分泌科主任崔巍,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內分泌科主任徐靜,陝西省人民醫院糖尿病醫院院長王養維,3201醫院副院長、總藥師常曉波,漢中市中心醫院劉紅麗副主任醫師及漢中市九縣兩區27家醫院內分泌與糖尿病專業同仁參加。會議由錢曉泉主持。
  • 北京安貞醫院內分泌專家:過去40年中國糖尿病患病率增幅超10倍
    【環球網報導】「過去的40年間,中國糖尿病患病率的增幅在10倍以上,且目前仍在上升。」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內分泌代謝科主任周迎生13日在「糖尿病防控有我」系列直播啟動儀式上透露說。 11月14日是聯合國糖尿病日,今年聯合國糖尿病日的主題是「護士與糖尿病」。
  • 早預防:妊娠糖尿病患者 近40%產後血糖仍然異常
    >受訪專家/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 曹筱佩很多女性對妊娠期糖尿病並不陌生,但是大多是孕婦總會有這樣的錯覺:這是懷孕期間的病,等孩子生下來,病自然就好了。專家認為,其實不然,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在分娩後仍有30%—40%的人血糖異常。這部分患者大部分屬於糖尿病前期,如果及早進行幹預,可避免發展為糖尿病。
  • 少吃甜食還會得糖尿病嗎?聽聽專家怎麼說
    少吃甜食還會得糖尿病嗎?鄭州大學附屬鄭州中心醫院內分泌科主任康志強:糖尿病的「糖」是指能在人體內轉化為葡萄糖的食物,涉及到的種類非常廣泛,包括澱粉、多糖、單糖等,例如米飯、麵食、地瓜等澱粉類食物是最常見的「糖」類食物。而平時生活中,甜食裡的「糖」更多是指蔗糖、蜂蜜或者甜味劑。
  • 高度重視不同人群糖尿病、骨質疏鬆和妊娠期甲亢的防治
    東方網通訊員蒲欣報導:「第三屆浦南內分泌代謝病論壇」國家級繼續教育項目:內分泌代謝病新進展基層醫生培訓班暨上海市老年醫學會骨質疏鬆分會浦東學組第二屆學習班在浦東召開。這兩類疾病可能單獨發病,也可能同時存在,所以作為專科醫生必須去識別它們,以便讓患者早日遠離病痛的折磨。  隨著我國二孩政策的開放,妊娠期合併內分泌代謝疾病發病率呈上升趨勢,其中妊娠糖尿病、妊娠期合併甲狀腺疾病臨床比較常見,對母親和胎兒健康有較大影響,需引起內分泌專科醫生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