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幕《雲翠仙》引人入勝,本土實力演員演技精湛,舞美燈光搭配完美,在淄博劇院高標準舞臺上亮相,絕對是國家級水平的藝術盛宴,如今在家門口就能看到這樣的演出,真是百姓之福啊!」張店市民孫先生興奮地說。
在淄博,這樣惠民利民的公共文化服務還有很多,只要走出家門,免費開放的三大場館、遍地開花的群眾文化活動,讓百姓輕鬆享受富足的文化生活。淄博,正步入城市高度文明、群眾文化大繁榮大發展的快車道。
核心價值體系凸顯淄博文明
孟祥民,一名普普通通的淄博環保人,憑著對環保事業的摯愛, 15年如一日以罹患重症的瘦弱身軀堅守工作崗位,用生命踐行了黨旗下的錚錚誓言;用殘疾之軀養護一片綠的孫建博,靠著一股不服命運的拼勁,帶領職工打造了原山林場的「全國樣板」,奏響綠色守護最強音……在淄博的城市文明簿上,這樣鮮活跳躍著的名字,還有很多。據統計,近年來全市共湧現各類典型330餘人,包括「環保衛士」孟祥民、「時代先鋒」孫建博等全國、全省重大典型。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提升了淄博的社會文明程度。淄博市「民生政策宣講站」建設經驗,中宣部全國推廣。截至目前,全市共建立「民生政策宣講站」2400餘家,民生政策宣講員9000餘名,開展宣講活動萬餘場次;淄博市創新開展「鄉村學校少年宮」建設,中央文明辦全國推廣。截至目前,全市建成「鄉村學校少年宮」309所,投入資金累計11897萬元。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已融入淄博市國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設全過程,營造了全社會積極向上、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15-20分鐘」服務圈文化惠民
「清晨步行5分鐘到博物館廣場跳廣場舞,碰上博物館有展覽只需登記一下身份證,就可隨時參觀,下午接回讀小學的孫女順道去少兒圖書館借本課外書,晚上茶餘飯後再到小西湖溜個彎兒……」家住張店城西新村的孫大媽說,這樣的愜意生活讓她十分滿足。在張店龍鳳苑小區居住的周先生,幾年前入住時很是擔憂周邊的軟環境,現在社區裡不僅有了活動室、圖書室,聽說附近的新文化中心不久也將建成開放,讓他更是興奮不已:「以後周末有了讀書學習的好去處了。」
在淄博,城鄉居民走出家門,15-20分鐘就有一處公共文化活動場所,隨時可以享受讀書、文藝演出、體育鍛鍊等文化服務。採訪中記者了解到,全市公共文化設施總面積已有近415萬平方米,人均面積0.86平方米,15分鐘公共文化服務圈基本建成。除各類藝術館、文化館、公共圖書館、博物館外,淄博市59個鎮、29個街道辦事處全部建有綜合文化站,3003個行政村建有文化大院,現有社區文化活動中心438個全部免費開放,農家書屋也已實現全覆蓋。
文化產業提升城市軟實力
連日來,世紀天鴻的工作人員們正在緊張籌備著,為企業上市做著最後的準備工作,與之相同的,還有長徵等一批重點文化企業。文化產業的快速發展,提升了淄博文化軟實力。
2012年,淄博市文化產業增加值達181億元,同比增長15.8%,佔GDP比重為5.09%,對全市經濟貢獻率達到10.78%。健全完善的政策措施推動了淄博文化產業健康、持續發展。近年來,淄博市通過持續不斷抓30個龍頭項目、打造20個文化品牌、扶持60家重點企業、建設10大特色產業園區,文化產業項目輻射帶動作用增大,重點文化品牌知名度日益提高,骨幹文化企業發展增速,文化產業園區(基地)影響力不斷增強。截至今年,全市已組織舉辦了3屆中國(淄博)書畫藝術品博覽月活動、3屆淄博市文化創意產業博覽交易會,協調承辦多次陶瓷、琉璃藝術品的專題展覽,展覽、交易成果顯著。
體制改革喚醒文化新活力
剛剛閉幕的第十屆中國藝術節上,淄博五音戲劇院改編自《聊齋志異》的新編五音戲《雲翠仙》榮獲「文華獎」優秀劇目獎,成為山東參評劇目中的「獲獎大戶」。正是得益於文化體制改革,讓經營性文化單位重新煥發活力。
2011年、2012年,淄博市連續兩年被中宣部等部門表彰為「全國文化體制改革先進地區」,博山區、淄川區被表彰為「全省文化體制改革先進地區」。
通過政事分開、管辦分離,我市完成文化行政管理和執法體制改革。淄博市電影有限公司率先在全省轉企改制,率先推行院線體制改革,完成工商註冊登記。淄博市演藝集團組建完成,成立了淄博歌舞劇院有限公司、淄博京劇院有限公司、淄博劇院有限公司,以及淄博市五音戲藝術傳承保護中心,全面完成國有文藝院團改革任務。目前,淄博市下轄五區三縣的網絡整合工作也已全面完成,整體劃撥到省網絡公司,建設了區縣、鄉鎮、村莊全程貫通的高效網絡。(趙瑞雪 王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