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善知識心靈對話│無限生命的目的

2021-03-02 Enlightenment

在無限生命中有兩件事是最重要的,第一是老師,第二是對無限生命的認識。任何人只要擁有這兩者,就不怕任何的困難跟失敗。

《首先是要有老師,而且要接受老師》

我們在生命裡可能會經歷很多挫折,這並不需要擔心,最重要的是,我的生命裡有沒有老師的存在。只要有老師,你不用擔心挫折跟困難。生命裡,如果你能將老師視為永恆的朋友、永恆的指導,用接納與親近的態度面對他,你會發現你跟老師並不陌生。就像天將亮的時候,我們面對太陽升起的那種感覺;攝受我們走向成佛之路的師長,他對我們永遠像太陽一樣地親切、溫暖。

如果你有這種心,你和老師不會陌生,你會了解到,老師他是佛菩薩,也是一個人,他有感覺、有直覺與靈性,對人也有關懷。

所以,初初見他的時候,人跟人之間的感覺就存在了,並不是只有他給你法的時候,人跟人之間的感覺才存在的。人跟人之間感覺存在的意義,就是彼此生命互相維繫的一種力量。

實際上,我們跟老師無限生命的關係,本來就是熟悉的,這種熟悉的情感是長久存在的。所以面對老師時,不會陌生,不會覺得冷酷,也不會不曉得該怎麼辦。

很多人會怕法師、怕師父,這是很奇怪的一件事,這表示沒有把法師、師父當成有感情、有知覺的人來看待。

*******************************

讓我們一起每個禮拜一的早晨與善知識心靈對話,開啟智慧的心窗,傾聽第一縷晨光,迎接一天美好的開始吧!

相關焦點

  • 對話的古今之變與教育性對話的意蘊
    對話既是目的,又是手段與方式,它強調對話參與者的投入與由此而來的彼此改變,沒有使對話參與者產生變化的交談不能稱之為對話。對話的意義就是要促成彼此之間生命的磨礪與浸染,使得個體超越孤立的存在,而在更高層面達到生命的融通與共在。
  • 《教育的目的是教育人》
    我今天要強調兩個很重要的概念,即「生存技能」與「生命質量」,並且要很決斷地說:我們教育的第一目的不是培養「生存技能」,而是要提高「生命質量」。也就是說,教育應當把培養優秀的人性、培養有質量的生命作為第一目的。 這一思路,正是回到教育的原始目的和古典目的。
  • 心靈海蓋婭創辦人、生命藝術家:王婷瑩解讀生命藝術的真諦
    圖為:心靈海蓋婭創辦人、生命藝術家:王婷瑩記者:你好王老師,歡迎您接受採訪,請簡單介紹一下生命藝術?嘉賓:天賦才華的極致叫生命藝術。我期待我們能夠透過生命藝術的教育,能夠提升每一個意識從個人的小我,獨善其身到兼善天下這種格局。達到全球化的美麗世界這樣的境界。這是我要說的。記者:第二個問題,針對生命藝術有哪些板塊的布局,關於生命藝術體系又是怎麼安排的,具體介紹一下?嘉賓:我們從事教育已經三十年了,心靈海今年成立已經第二十八年了。
  • 知識付費年代,不必多愁,但可善感
    各大知識付費平臺擠滿了高效行動力、有效的時間管理、月入十萬等實用主義知識的課程。一時之間,人人都在爭當講師,人人都想快速成功,風風火火的學習這樣那樣的方法論。而那些聽蟬看雪、品茶賞月的風雅之事,被冠以「矯情」二字,似乎只有「有錢有閒」的人才配擁有,「擁有審美力」也不過淪為追隨潮流的大眾眼光。
  • 【開思】教育的重點是對人的心靈滋養
    一、教育的第一目的不是培養「生存技能」,而是要提高「生命質量」教育的目的是教育人,這一最基本的道理進一步演繹就是:教育應把人本身作為教育目的,而不是把教育變成實現其他事務的手段,即不是為政治服務的手段,為市場服務的手段或實現某種特別技能的手段。
  • 蘇格拉底的精神助產術,原來有這麼深的內涵,漲知識啦!
    蘇格拉底的「精神助產術」就是關於人的本質的理解方式, 他的目的就是通過對話來尋求真理, 喚起人們自覺的道德良知, 養成道德人格,進而追求道德的至善。這種以尋求至善目標的辯證法, 始終圍繞什麼是最有價值的生命, 人應當追求什麼樣的生活這樣一些問題展開。
  • 柏拉圖的《文藝對話集》之藝術理想論:真善美統一論
    藝術理想論:真善美統一論柏拉圖提出,寫文章和口說文章都有好壞之分。好文章是「以給人教益為目標的,其實就是把真善美的東西寫到讀者心靈裡去,只有這類文章才可以達到清晰完美,也才值得寫,值得讀」。在談到歌曲創作時,他說:「語文的美,樂調的美,以及節奏的美,都表現好性情。所謂『好性情'並不是我們通常拿來恭維愚笨人的那個意思,而是心靈真正盡善盡美。」這表明他的藝術理想就是真善美的統一。
  • 善的目的,惡的手段可否?
    作為地球的和平使者,為了保護生命,你曾萬死不辭,出生入死。在我心中,你是英雄的象徵,是宇宙的騎士!  然而令我心痛的是,在為和平而戰的徵程中,你卻遭受了太多的暗害、背叛和不信任:不光霸天虎密布間諜、暗度陳倉;你所愛戴的和平導師也利用你、背叛你;甚至,就連你所熱心保護的人類盟友也會因為一時利益而抱怨你、驅逐你。
  • 慶餘年,崇厚德,善載物|生命人文科學智慧對話
    在「生命人文科學智慧直播對話」第四期欄目中,北京正心正舉應用科學研究院院長陳劍峰先生就《何為德?為什麼厚德才能載物?》這一主題,對「厚德載物」的內涵做了深度解讀與剖析。問:我們應該怎樣理解厚德載物這句話?
  • 教育的目的:生命、生活、生長
    教育的目的:生命 生活 生長 《教育的目的》是英國教育家弗雷德·諾思·懷特海關於教育的經典著述,成書於1929年,全書每個篇章都是精品,可謂字字珠璣,博大精深,其中蘊含的深刻教育思想,即便在今天看來,仍然閃耀著不朽的智慧光芒。
  • 金屬熱處理工藝方法及目的
    金屬熱處理退火目的:       a、細化晶粒,改善力學性能,為下一步工序做準備;       b、降低硬度,提高塑性,改善切削加工與壓力加工性能;       c、消除冷、熱加工所產生的內應力。 金屬熱處理回火目的:        a、減小淬火時的變形和開裂;            b、獲得良好的綜合力學性能。        c、改善切削加工性能,提高加工表面光潔程度。
  • 因愛而生:給心靈一份呵護,讓生命無限美好
    生命以它獨有的美,浸潤了生活的點點滴滴;美麗的生命,源於一份對生活的熱愛。生命行走在你我的掌心,請小心看護;生命承載太多的美麗,請認真對待。或許,昨日的成敗已成過往,明日的幻想不切實際,生命就在今天,看見今天,珍愛生命,一切才會存在。
  • 世界讀書日|讀一本好書,與心靈對話
    世界讀書日|讀一本好書,與心靈對話 2020-04-23 21: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教育的目的:生命生活生長
    [教育大家談]教育的目的:生命,生活,生長作文|
  • 善知識的重要性,如何求善知識——善財童子與文殊菩薩的故事
    如果我們可以早早遇到善知識,我們可以免受多少苦呢!想像一下,一個人一生的生命軌道,甚至是幾生幾世的生命軌道,都會因為得遇一個貴人而發生徹底的改變,變得更好。但是,我們沒有善知識,我們被一群惡知識(惡友)包圍了還不自知。
  • 善知識,當隨念深恩起敬重
    若諸菩薩,為善知識所思念者,則不違越菩薩學處。若諸菩薩為善知識所守護者,勝處世間。若諸菩薩承事供養善知識者,於一切行不忘而行。若諸菩薩,為善知識所攝持者,諸業煩惱難以取勝。」—— 《華嚴經》1這裡應當明確兩點:一、隨念深恩的目的,是為了發起對善知識的敬重心。為什麼要生起敬重心呢?還是為了讓你更好地修行;二、隨念深恩的方式,是依照《十法經》及《華嚴經》的偈文,結合自身實際,憶念師長恩德。
  • 禪•茶│不如歸去
    如果非要給「不如歸去」加個註解,那還不如說,回去吧,回去吧,回到你心靈的深處,真正的家中去,而當你找到了真正的「家」,那麼這當下的青山綠水,又何處不是你的家呢?杜鵑鳥,杜鵑鳥,到底,誰才是你的知音呢?亦或,這些都不關你的事,你依然聲聲唱著——「不如歸去,不如歸去。」
  • 它們進行的是「心靈對話」
    科普之家  實際上,寓言也在於用人的思維、邏輯和推理講故事,用的是人們抽象認知,因此或許可以這樣解釋:鷸蚌是類似於以人的心靈和思維在對話。  「蚌的肉被鳥的嘴夾住了,蚌又用殼把鳥的嘴反夾住了,那麼,它們是怎麼開口說話的?」據上遊新聞報導,近日,李娟回到墊江老家,受到來自侄兒的「靈魂考問」。
  • 多元智能之父加德納:真、善、美還是藝術教育的目的嗎?
    反映全球疫情期間,現實的恍惚與價值觀的震撼教育的目的是什麼?藝術教育工作者總說,藝術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學生對真、善、美的追求。然而,隨著全球化的發展,人們發現不同的人群、地域、文化、時代思潮對於「真、善、美」的定義不盡相同、甚至相反。一種文化中奉為美好的事物,在另一種文化中卻黯然失色起來,甚至歸為禁忌。
  • [藝術·展訊]《青年藝術家支持推廣計劃》11.16日順利開幕│Tian Gallery/天•畫廊
    主 辦│陝西文化產業投資(控股)集團     陝西書畫藝術品交易中心承 辦│西安當代美術館、Tian Gallery/天•畫廊協 辦│西安美術學院、陝西曼蒂置業展 期│2014.11.16- 2014.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