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競價和信息流廣告該如何投放?我們可以梳理出很多詞來,比如:高效、精準、創新等等。這些關鍵詞呈現出的啟示是,未來做廣告投放必須要抓效率抓質量,必須要拋棄以前的「內捲化」。
最近一段時間,「內捲化」突然成為了一個網絡熱詞。在萬物皆可卷的語境下,「內捲化」被解讀為長期停留在一種簡單層面的自我消耗和自我重複現象。
廣告投放行業正在經歷「內捲化」,競爭很大程度上停留在對流量的追逐上,擁有更多的流量似乎就能觸達更大的市場。但與此同時,很多廣告主的「內捲化」已經盡顯疲態,一方面是流量與設備的增長正接近天花板;另一方面,淺層流量變現的模式不再無往不利。成交越來越難,用戶可選擇性越來越大,生意越來越難做。
如何避免在「內捲化」的過程中被卷掉?關鍵在於打破內卷現狀。2021年,對於廣告主和優化師來說,該如何提效提質呢?應該怎麼避免「內捲化」的困局?本篇筆者就來談談自己的看法,僅供參考。
善用工具
2021年,做廣告投放要避免自我消耗,一定要善用工具。現在主流的廣告平臺都有各種工具,百度競價在拓量方面,有ocpc,在客戶管理層面,愛番番現在越來越完善;頭條信息流在智能投放方面,2020年陸續推出了多個工具,比如一鍵起量、自動規則和計劃批量投放助手等功能,這些功能能極大的提升我們的工作效率。比如說,過去複製信息流廣告或者創意,基本靠手動,比較麻煩,現在可以批量複製了。比如此前,投搜索競價廣告想拓量,維度無非是加價、加詞、放匹配等,現在靠搜索競價ocpc和觀星盤即可以拓量,並且操作較少,拓量效果明顯。
2021年,相信不管是百度、騰訊還是頭條等,都會推出很多新的工具。建議這些工具一定要熟悉,最好是都能嘗試一下,也許過去經常要加班才能完成的工作,用了這些工具後就可以很快完成,就不用加班了,何樂而不為呢?
重點關注方向:搜索廣告,以百度搜索為例,應該重點關注ocpc、基木魚、觀星盤和愛番番。現在很多競價連基木魚都不會用,如果哪天全行業切基木魚了,到時候怎麼辦呢?所以一定要熟悉基木魚和觀星盤等工具。信息流,以頭條為例,可以重點關注計劃批量投放助手、短視頻製作工具和模板、橙子建站和飛魚CRM。其它平臺也是重點關注這些核心工具。這並非老話重談,而是有很多優化師現在還不熟悉,那麼2021年必須得熟悉了。藉助工具,給自己省力省時間。
由操作向策劃轉變
近幾年,廣告市場最大的變化是智能化,手動調整轉向系統智能優化。以前手動調價,現在基本都靠系統。那麼,不再靠手動了,優化師要做什麼呢?答案就是策劃。它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是創意的策劃,一個是頁面的策劃。2021年,只會操作不會策劃的優化師,生存的空間會越來越小。
2021年的廣告投放,我們可以把重點工作放在素材製作和落地頁製作上,尤其是針對於信息流來說。信息流是非常「吃」素材的,要經常更新素材。所以你一定要懂怎麼去策劃一個好的短視頻素材,怎麼去製作一個好的短視頻,廣告後臺的視頻製作工具和模板可以好好研究並實操一下。
頁面策劃同樣重要,不管是百度的基木魚、頭條的橙子建站還是騰訊廣告的蹊徑,都有很多值得深挖的點。千萬不要認為這些建站工具都很簡單,如果你這樣認為那就錯了。同樣的工具,不同的人可以做出天差地別的效果。建站工具這塊,知識點很多,並不亞於調詞調價這類知識,所以是需要經常學習和實操、總結的。
總之,2021年,要多去思考,不能只是停留在只會操作的層面。不思考的人是很難進步的,一定要由操作型向思維型轉變,懂得策劃和製作,可以快速提升你的個人能力。
多做減法
過去,我們總是在做加法,學這個渠道,學完之後學那個渠道。掌握了這個,又想掌握那個。最後,雖然會的很多,可往往通而不精。其實做加法沒錯,但是做加法的同時也要做減法。對於一些不那麼重要,不那麼有趨勢的事物可以做減法。舉例來說:
在學習上,我們可以重點學些新知識,學一些主要投放渠道。不要再去學那些老思路老方法。比如ocpc已成為主流的當下,不應該再多花時間去學cpc;
在帳戶上,要積極做主流渠道,比如頭條百度騰訊快手等。做主流廣告,諮詢、表單等。學新的產品。比如頭條搜索、FEED流直播間廣告、直營電商等等。
社群學習,可以多加一些行業社群,包括免費和付費群,知識付費,會員課程等等。減少閒聊吹水,減少無效的社交,減少紙上談兵。免費的才是最貴的,不要只想著免費獲取,其實那樣成長更慢,還不如付費進一些優質社群,這樣成長更快;
職場減法,可以做好時間管理,把不重要或者對你工作造成了影響的事情丟掉,大膽的放下對你造成負面影響的人和事。不放下永遠不能真正成長起來。
多做做減法,才能少些負擔,多出時間和精力。
整合全鏈路(前中後端)數據去做流量增長
不管是手動調整還是智能調整,都是基於數據分析。優化師的工作,應該是80%的數據分析加20%的帳戶調整。所以說,不管什麼時候,數據分析都是第一位的。不管是營銷鏈的數據漏鬥模型,還是每一環數據的反推,都能給我們的工作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目前,不管是哪個平臺,不管是搜索還是信息流,都加大了對人群這塊的升級整合,所以,數據分析到後期分析的重點一定會是人群。人群可以用於建人群包,對廣告的影響較大。
在數據分析這塊,廣告系統後臺給我們提供了很多維度的數據,我們可以重點關注興趣報告和人群包報告,可以將之整理製作出我們所需要的報表,然後去做帳戶優化調整。
除了對效果做數據分析,也需要對整個營銷鏈做數據分析,包括前端的對話率、線索有效率到中端的客服(接線)轉化率再到後端的銷售轉化率(到訪/成交)、復購率、流失率、轉介紹率等等。通過數據反映的問題去做好客戶留存復購,這就是一種流量增長。
人會出問題,但數據不會,以數據去指導實踐操作,是最合理的一種方式。流量的增長並非完全依靠買量,也可以靠轉介紹、線索再利用等等實現。
數據越完善,帳戶轉化、客服轉化和銷售轉化越打通,流量增長就會越簡單持久。
可能上述有一些理論化了,最後再給出4個實質的建議,並非雞湯,希望能夠幫助到各位優化師同仁。
1:建議經常充電學習,看教程。官方教程、第三方平臺教程等等;
2:建議做精做專,多做減法,減少吹水閒聊,減少無效社交;
3:建議多做總結,寫文章也好,做筆記也好,都是一種很好的復盤方式。如果你一周能堅持寫一篇工作日誌,半年你的能力就能飛速提升;
4:建議多實操,多測試,不要停留在說的層面,方法好不好,測了才知道,做行動派不做空想派。
2021年,各個平臺都在做流量閉環,廣告投放充滿著機遇和調整,你準備好迎戰了嗎?2021年來了,廣告投放市場會有更多新的變化,欲搶佔更大的市場,必須要破除「內捲化」。加油,優化師朋友們,努力一定會有提升。
來個「分享、點讚、在看」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