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在說的「內捲化」用英文怎麼說?

2021-02-19 華南翻譯市場

「內卷」這個專業名詞最早指的是「單位土壤上植物過密,從而導致養分不足,各個都營養不良」,英文名是「involution」,後來該詞在知乎上被發揚光大。內卷,英文involution,來自於拉丁語名詞involutio,動詞形式為involvere,意為「包裹纏繞」( the act or an instance of enfolding or entangling)。內卷作為社會學概念,起源於美國人類學家克利福德·格爾茨(Clifford Geertz)1963年的著作《農業內捲化——印度尼西亞的生態變化過程》(Agricultural Involution: The Processes of Ecological Change in Indonesia),與內卷(involution)對應的是進化(evolution)。學術上,「內捲化」是「involution」,我們也可以管它叫「rat race」!中文解釋:你死我活的競爭、無休止的無謂奔忙、尤其指大城市裡為財富或權力的瘋狂競爭;英文解釋:the way of life of people living and working in a large city where people compete in an aggressive way with each other in order to be more successful, earn more money, etc. 雙語例句:This job is a rat race. The faster you work, the faster the boss wants you to work. 這份工作讓人忙得團團轉。你做得越快,老闆就要你做得更快。格爾茨使用這個概念,是要回答在印度尼西亞人口眾多的爪哇島,為何沒有像距離臨近的其他島嶼那樣向資本和技術密集方向發展,而是不斷向勞動密集型方向發展。在這個宏觀的層面上,「內卷」要回答的問題是一個地區的經濟模式為什麼沒有「進化」。在印尼種植水稻,每個農民都很辛苦,日復一日艱辛勞作,但是糧食產量卻增加得很有限。努力幹活似乎也並不會多勞多得,反而很難滿足家中增加的人口。簡單來說,只是低層次的激烈競爭,不能讓行業進化到更高的階段,這就是「內卷」。大家越努力,造成的無謂損耗反而越大,而「蛋糕」卻還是原來那麼大,可是吃蛋糕的人和吃到蛋糕的難度卻都增加了。1932年,著名經濟學家熊彼特(Joseph Schumpeter)在一篇文章中區分了增長(Growth)發展(Development)的區別,可以讓我們更容易理解「內卷」:穩定而可見的增長,會抑制真正具有新穎性的發展。「內卷」這個概念,提醒著一種「模式的剛性」。也就是說一種緩慢的增長,會壓抑我們去改變的迫切,直到來不及
來源外研社、學霸的英語筆記

你學會了嗎?

近期課程:

實戰交傳口譯冬令營(廣州站),現火熱報名中,剩18個名額!

相關焦點

  • 人人都在說的「內卷」到底是個啥?用英文怎麼表達?
    (言下之意是:本仙女聽得懂你說的「內卷」,只是認真在聽你發言而已。)之後劉純懿就一直說著內卷的話題,表示自己已經是高考狀元了,可是永遠有人比她優秀,因為「內卷」讓自己很苦惱,並反覆用自己是高考狀元的歷史來闡述自己對「內卷」有多厭惡。楊冪聽得眉頭緊鎖,完全不知道她在表達一些什麼,但楊冪心裡是知道她在說什麼的。
  • 「內卷」的英文怎麼說?
    「的英文怎麼說⊙  2020年最火的詞之一就是內卷了吧,這個詞因為北大學霸在《奇葩說前傳之千人奇葩撈》中提及又引發了大家的討論。  根據百度詞條,內卷本意是指人類社會在一個發展階段,或者達到某種確定的形式後,停滯不前或無法轉化為另一種高級模式的現象。
  • 人人都在說的「內卷」,如何用英語表達?​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咳咳,都不是——今天就和大家聊聊人人都在說的「內卷」到底是個啥~內卷,英文involution,來自於拉丁語名詞involutio,動詞形式為involvere,意為「包裹纏繞」( the act or an instance of enfolding
  • 最近很火的「內捲化」,用英文怎麼說?
    「內捲化」一詞源於美國人類學家吉爾茨《農業內捲化》(Agricultural Involution)。根據吉爾茨的定義,「內捲化」是指一種社會或文化模式在某一發展階段達到一種確定的形式後,便停滯不前或無法轉化為另一種高級模式的現象。
  • 英語學習 | 「內卷」的英文怎麼說?
    ⊙」內卷「的英文怎麼說⊙
  • 內捲化,讓焦慮開始提速
    點擊藍字關注我們之前因為某某銀行「諸葛亮都不一定答得出」的總行行長難度考題,我們討論過內捲化()。最厲害的是面試的時候,她用流利的英文和面試官交流,言談之間都離不開對學習習慣、個人規劃的培養和教育。猛一聽似乎真的沒什麼問題。
  • 最近很火的「內捲化」,用英文怎麼說|Stixh Tone
    教育、醫療、養老、職場就業、房價、婚姻戀愛,仿佛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存在內捲化,真的是萬物皆可「內捲化」?今天,我們就一起跟隨Stixh Tone的腳步,一同來聊聊「內捲化」。在過去的幾個月裡,來自各行各業的中國人,無論是軟體開發人員、全職媽媽還是優秀的大學生,都發現自己的日常生活可以用同樣一個曾經晦澀難懂的學術術語來準確描述:內捲化。
  • 教育內捲化」的秘密
    但是,這個事情是有一個邊界的,就到了一定的界限以後,你投入再大,你的產出也不再增長了,甚至開始衰減了,就是經濟學經常說的邊際效益遞減。關鍵在於這些學者認識到亞洲和中國的這種小農經濟,它無法從中生長或者轉化成另外一種更高形態的生產方式。也就是說,一兩千年來一直在這樣一個重複性的簡單勞動和效益遞減的過程當中,他們把這個經濟模式稱之為是一種「內捲化」的現象。但是「內捲化」還是令人很費解。
  • 楊東平:「教育內捲化」的秘密
    「內捲化」是最近媒體出現的一個熱詞。 為什麼大家喜歡用這個詞來表達教育? 比如類似高考「內捲化」、 幼兒園也「內捲化」的說法, 其背後的含義到底是什麼?
  • 什麼叫做「內捲化」
    「內捲化」這個詞,最近頻繁出現在我們的眼前,許多人常常這個詞用來形容各類競爭環境惡化、個人發展受限等情況——但是這個「內捲化」的詞,比較難去「顧名思義」,完全不具備博大精深的中文的內涵,既不形象又不形聲,有點像「形上學」一樣讓人摸不著頭腦。
  • 為什麼說「內捲化」在現代中國是個造詞偽概念
    我以前也感覺「內捲化」好像說的是那麼回事,但學習《毛選》之後,我才發現這個詞兒真是有意思,以至於佩服發明這詞兒的人:「內卷」原本是社科領域的學術名詞,後來在知乎上流行開來。如今,網絡上處處都是「評論新聞」談「內卷」。在知乎、B站、微信、微博、豆瓣、貼吧等等平臺瘋狂輸出,鍵政圈一片狂歡。
  • 什麼是內捲化?內捲化的成因是什麼?
    很多人說中國社會的內捲化越來越嚴重了。我們能不能克服內捲化,重新高速發展?1、什麼是內捲化?家裡的孩子考慮98分,結果家長就說了,「我知道你們班的誰誰誰考了一百分,為什麼你才98分?」這個孩子就被迫陷入了內捲化。
  • 教育內捲化,是基礎教育的一大悲哀
    內捲化,是大家最近喜歡說的一句話。在此我也趕趕時髦,說說教育的內捲化。教育內捲化,已經發生並且愈演愈烈。什麼是教育的內捲化?內捲化,又譯為&34;,最早出自美國人類學家吉爾茨的《農業內捲化——印度尼西亞的生態變化過程》。吉爾茲提出&34;這種現象叫&34;。
  • 楊東平教育洞察:「教育內捲化」的秘密
    也就是說,一兩千年來一直在這樣一個重複性的簡單勞動和效益遞減的過程當中,他們把這個經濟模式稱之為是一種「內捲化」的現象。但是「內捲化」還是令人很費解。 為什麼叫內卷?它是從英文翻譯來的,所以有人說這是一個非常糟糕的翻譯,英文翻譯的這個詞彙叫做Involution,Involution這個詞大家也不是特別熟,但是對於另外一個比較相似的詞大家就比較熟了,就是Revolution,就是我們用了很多的「革命」,那麼還有一個相近的詞叫作Evolution,就是我們通常說的「進化」。
  • 陳瑋:如何防止「內捲化」?
    內捲化的英文是 involution,據說是evolution(進化)這個詞的對立面。在醫學上,它表示萎縮或者退化。百度百科對內捲化的描述中,有如下內容:內捲化一詞源於美國人類學家吉爾茨(Clifford Geertz)《農業內捲化——印度尼西亞的生態變化過程》(Agricultural Involution: The Processes of Ecological Change in Indonesia)。
  • 你知道什麼是內卷嗎?神獸呢?用英語怎麼說呢?
    圖片來源:梨視頻文化此外,黃安靖說,《咬文嚼字》在評選流行語時一直堅持把結構、含義、用法上是否有「創新」作為重要標準。選流行也是要選那種能夠在社會上流傳下去,並且今後進入漢語的詞庫,進入漢語詞典的這種詞。「今年入選的詞條都體現了這一特點。
  • 內捲化焦慮
    這種現象並不罕見,在18世紀之前,人類社會已經內卷了千年或數千年。英國學者安格斯·麥迪森在《世界經濟千年史》中用數據統計揭示了一個「千年停滯」的內捲化經濟:在公元後第一個千年裡,世界經濟幾乎沒有任何增長【3】。在那個漫長而痛苦的年代,經濟增量僅來自人口與土地規模的增加。
  • 2020年十大流行語用英文都怎麼說?
    那這些流行語的英文怎麼說呢?put people and life above everything else.用這四個詞表示「最美逆行者」:heroes in harm’s way,將自己置於危險境地的英雄。事實上,外媒經常用「heroes in harm’s way」來形容警察、軍人和消防員。這篇新聞報導就用了「heroes in harm’s way」, 來呼籲對警察的心理健康的關注。如果是直譯,這個詞應翻譯為rear waves。
  • 程式設計師真的「內捲化」了嗎?如何應對?
    內卷又稱「內捲化」,譯自英語involution,本是社會學術語,指一種社會或文化模式在發展到一定階段後停滯不前,或無法轉化為更高級模式的現象。2020年下半年,有幾張圖片刷屏:有人騎在自行車上看書,有人邊騎車邊用電腦,有人床上鋪滿了一摞摞書……「邊騎車邊用電腦」的同學被稱為「卷王」登上熱搜。
  • 談談內捲化。
    現在高考的分數線,不少省份都搞什麼一二三本合併,我們湖南還是一二三本分開的。以前我們高考的時候還有三本AB之分,山西的同學說二本三本都有AB之分。雖然猛地一看看不大懂這分數線,但歸根到底,這高考是全省範圍內的競爭,就是看排名來的,在我高考那年,好像是分數考進全省前百分之11左右可以是在一本線之上,分數在全省排名前百分之25左右是在二本線以上……高考這個東西,其實真的很符合最近很火的一個詞「內卷」,所謂「內卷」這個概念比較好理解,但是不好用通俗點的語言描繪,大概就是在某個範圍內,已經是一個飽和狀態,在這個範圍內的人幹得好或者壞沒什麼意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