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慶華
對於不少重慶人來說,偉林撞球或許不會太陌生。
從2000年開設第一家撞球室,到開設了40多家連鎖店;從一個只有4張桌子的小型撞球室,到擁有400多個在職員工的大型連鎖企業……
16年的時間,偉林撞球創始人唐慶華讓「不良少年聚集地」的街邊撞球,逐漸發展成為了一項「大眾運動」。而這一切,居然只是起於一個70後滿足自己的「玩心」。
初衷
第一個撞球室竟是「玩具」?
12月11日上午11點,龍湖時代天街C館的偉林撞球室,1972年出生的唐慶華有著中年男人標配的成熟穩重。
「當初下海家人是反對的。」文質彬彬的唐慶華說話也慢條斯理。
他說,自己從重慶市警察學院畢業後,順理成章進入了體制內工作,4年以後,他卻毅然決定「出走」,下海做起了貿易。
很快到了2000年,經商第五年,生意也上了正軌,而唐慶華卻有一個無法丟開的情結。
「我想做自己真正喜歡的事情。」說起創辦偉林撞球的初衷,唐慶華開始變得口若懸河。
在中學時代唐慶華就愛上了撞球運動,那時撞球還是「街邊時代」,一頂漏雨的遮雨棚下放著一兩張破爛的撞球桌,唐慶華上學每個月的夥食費只有10塊,而打一撞球要5毛錢。即便這樣,小小的幾顆球仍對唐慶華產生了強大的誘惑力,一有時間就溜去打球,身上沒錢,就跟別人比賽,輸球的人付錢,因為技術好,唐慶華總能贏。
2000年,為了方便自己玩球、聚會,撞球「死忠粉」唐慶華在楊家坪開了一個只有四張撞球桌的撞球室,這裡也成為偉林撞球的發源地。
運營探索
身兼教練培養一批忠實顧客
「當時別人都在手工計費。」唐慶華說,早在開設第一家撞球室的時候,就特別注重運營模式上的探索創新。比如,2000年電腦剛剛開始興起,他就在店裡安裝了電腦用以計費;為了吸引撞球愛好者,他還開通了會員套餐模式,只要辦會員卡儲值,就贈送一枚球桿。此外,作為一項小眾化的運動,為了挖掘愛好者,他開始舉辦各類小型比賽,增加撞球室的人氣和提升知名度。
「我一個人要身兼老闆、教練、收銀員、清潔工。」唐慶華說,即便這樣,他仍然樂於幫助和指導顧客提升球技,因此也培養了偉林撞球的一批忠實顧客。
到了後來,他還為客人聘請了專業的撞球教練,提升愛好者的競技水平。
22歲的徐小淙來自重慶,是2015年CBSA廣州國際九球公開賽季軍、2016年世界男子九球錦標賽外卡賽中國區資格賽季軍獲得者,他的撞球啟蒙就是在偉林撞球完成的。
「高中參加一次市裡比賽拿了冠軍,就開始在偉林撞球開始專業化訓練。」徐小淙說,當時就是受唐慶華邀請,還為自己請了教練免費教學和使用場地設備。
專業定位
自己開公司生產比賽級球桌
當然機遇也很重要。唐慶華說,2005年前後,丁俊暉在斯諾克世界大賽上相繼奪冠,撞球的發展自此從乏人問津的小眾愛好走進大眾視野。此後,偉林撞球「乘風」引來快速發展期。
「從一開始,我們就是定位專業的撞球室。」唐慶華說,他要求偉林撞球都是選用比賽用球檯,為保證客人玩球的最佳體驗,他甚至開辦了一家專業的體育用品公司,生產比賽用的專業撞球桌。
此外,為了改變人們對撞球的刻板印象,唐慶華對撞球室進行精裝修,並將撞球室開進了大型商圈內。
2015年,斯諾克全國業餘大師賽重慶站在大坪時代天街開幕,英國「撞球皇帝」史蒂芬·亨得利也來到重慶,幾千人來到現場為一睹亨得利的風採。唐慶華正是成功邀請到「撞球皇帝」來渝的幕後推手。
「這就需要整合利用行業內的資源才能完成。」唐慶華說,每年他都會參加全國性的撞球博覽會,通過展會認識很多撞球廠商以及俱樂部。
這場比賽,就是他和上海一家公司合作,自己作為承辦方主要負責提供場地和組織選手,明星選手則由對方提供,以此達到雙贏的局面。
除了大型比賽,偉林撞球每年還會舉辦各種中小型的比賽,以此營造良好的撞球氛圍,帶動更多人關注和加入撞球運動。
「我們現在有40多家連鎖店,光門店的在職員工就超過400人。」唐慶華說,偉林撞球如今還走出重慶,在成都和貴陽分別開辦了兩家分店。
尋求多元化轉型升級 未來還要引入VR遊戲
「目前全市的球坊經營都遭遇了低潮,對撞球室運營者提出了更大的挑戰。」重慶撞球協會原秘書長、顧問費冰涵說。
在1993年就進入臺協工作的費冰涵看來,就目前撞球行業的現狀,經營者今後可以更多承辦和舉辦各類大中型比賽,以此帶動和培養更多撞球愛好者,促進行業繼續繁榮。
不久前,唐慶華對大坪時代天街店進行了重新裝修,除了保持撞球的運動主題,店內還有吧檯提供數十種飲料,並且提供射箭、泡泡足球、飛鏢等其他類型的運動。
「現在的90後,喜歡的生活方式已經多元化,網際網路時代,實體經濟都在謀求轉型升級,偉林撞球同樣不能例外。」唐慶華表示,除仍舊提供專業的撞球運動,他將逐漸對偉林撞球進行裝修升級,引入更多年輕人喜歡和接受的新潮運動方式,「比如攀巖、VR遊戲等」。
原標題:從四張桌子到40多家連鎖店 70後「玩心」拼出的「撞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