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王斌)「咱們現在所在的位置是知春亭。知春亭北以萬壽山為屏,南面朝陽,當園中其他建築還在晚冬的寂靜中沉睡時,這裡早已綠上枝頭春意鬧了,也因此而得名『知春亭』。」12月5日上午,頤和園講解員趙元萍站在知春亭前,開展義務講解服務,讓遊客感到濃濃的暖意。
隨後,趙元萍拿出頤和園首版二十四節氣日曆,翻到2020年10月2日這一天,畫面中正是知春亭的宜人景象。照片下方有知春亭的介紹:「建於昆明湖東岸邊、玉瀾堂前的小島上。北有山為屏,南面朝陽,亭畔疊石綴石,植桃種柳,冬去春來之際,此處冰融綠泛春訊先知……」
北青報記者了解到,《頤和園二十四節氣日曆·2020》系頤和園首次推出,以展示頤和園恢弘壯美的園林古建築景觀為主要內容。據頤和園管理處研究室主任趙曉燕介紹,日曆中涵蓋頤和園重要景點及建築。日曆結合頤和園中一年四季時間的變遷,全面展現頤和園在二十四個節氣的景觀變化,用大量攝影作品展現頤和園的園林美景,兼具日曆功能和科普功能。
日曆按照12個月劃分,推出12條經典路線,並分別進行詳盡細緻的介紹,使一本小小的日曆發揮了導覽功能。「比如2020年1月份,重點介紹的是宮廷區(外朝部分),涉及涵虛牌樓、清外務部公所、東宮門、仁壽門、仁壽殿、壽星石、銅麒麟、銅龍銅鳳、銅爐、銅缸、仁壽殿配殿等。每張照片下方都有細緻說明,便於讀者了解相應景點及建築的歷史文化。同時,讀者也可以按圖索驥,安排自己的遊覽線路。」趙曉燕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