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Pexels
作者 | Neve Spicer
翻譯 | Leo
藝術是孩子表達生活的一種方式。藝術來源於生活,是孩子們表達自我的方式。小孩子雖然不會寫字,但他們對周圍的一切充滿著好奇和新鮮,我們只需要給他們一張紙和一支筆,他們就能畫出豐富的點和線。對於為什麼讓孩子學習藝術的這個問題,國外教育學家Neve Spicer給出了30條自己的見解:
來源:Pixabay 作者:Alexas_Fotos
自信是經常會困擾學齡兒童的問題,但當孩子們真正開始接觸藝術時,他們將得到向更多朋友、家長展現自己的機會。當他們展示自己的同時,自信心便會得到相應的提升,並有助於他們脫離自己的舒適區,更快的建立自信。
來源:Pixabay 作者:Zielinska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外部環境的確會影響到他們自我價值的建立。比如:小夥伴們對自己的看法、公眾人物對他們的影響等。如果想讓孩子正確的提升自我認知,家長們首先要做的就是在孩子全身心參與到藝術創作中時,儘量讓他們進行獨立的創作,而不是用自己的想法去影響他們腦海中的創意。
來源:Flickr 作者:Pedro Ribeiro Simões
孩子們很容易陷入這樣的想法:在每次大考後,學習就結束了;在取得成績後,知識就得到了。讓孩子們從小不斷接觸藝術學習表明,家長們要讓孩子知道,堅持從最基礎的地方開始學習才是必要的,而記住基本的知識往往只會提高一時的表現。
來源:Unsplash 作者:aryameher
我們很難告訴孩子,他們的未來將會有多成功。雖然成功的未來是每個人都夢寐以求的,但也需要讓孩子們先知道,他們該如何一步步走向成功。當孩子們學習某一種藝術時,無論是音樂、繪畫、書法還是其它,他們都會慢慢看到自己堅持不懈努力的成果。這種長期持續的努力,無論是短時間內還是未來,都會幫助孩子們了解更多知識。
來源:Unsplash 作者:benwhitephotography
我們需要努力教育孩子如何體恤他人、富有同情心、善於表達,但在這過程中,我們往往會受到周遭環境的限制。多讓孩子們接受藝術教育,通過鼓勵與嘗試,孩子們就會慢慢的接觸到他們原本從沒接觸過的文化與生活,從而達到培養孩子的同理心技能。
來源:Freejpg
當孩子產生同理心時,他們將會學習到面對困難的方法,從而形成對這個世界更加準確的感知。藝術不僅僅是富人或是有天賦的人才能接觸的愛好,家長們應該多多鼓勵孩子學習藝術、創造藝術,並通過藝術聽到生活中的更多聲音。
來源:Pexels
孩子的成長階段不僅會學習我們周圍的世界,還會效仿我們的言行舉止。但唯一他們模仿不來的,就是自我反省。通過讓孩子們接受藝術教育,將藝術與學校相聯結,將可以為孩子們的挫折、快樂、悲傷乃至勝利的情緒找到一個健康的釋放出口,這是他們在其他地方得不到的寶貴成長經驗。
來源:Pixabay 作者:ponce_photography
藝術教育的一個美妙之處在於它會讓孩子們不斷的嘗試和犯錯,無論他們最喜歡什麼顏色、最喜歡畫什麼、最喜歡某一種繪畫風格或是在合唱中如何調整自己的嗓音,這些答案都沒有真正的對錯之分。在藝術的海洋中,孩子們成長的思想是自由的,更是獨一無二的.
來源:Pixabay 作者:poverss
孩子們的成長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他們需要用很長一段時間來確定他們未來想要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當他們試圖平衡家長期望、校園規則與他們內心的欲望時,就會形成一場艱苦的戰鬥。但如果家長們可以鼓勵孩子用更多的藝術形式來表達內心的情緒,就可以讓他們學會如何能夠更有效的展示自己,並且不會讓孩子們受到更多的約束和壓力。
來源:Pixabay 作者:DaKub
人類的大腦在童年時期會經歷大量的開拓,讓我們追求各種各樣的東西,讓我們產生持久並積極的影響,藝術也不例外,它能讓孩子們在成長的時期中更加開發認知能力。事實上,這和讓孩子們理解藝術作品以及研究科學的能力息息相關。
來源:Unsplash 作者:davidpisnoy
毫無疑問,創造力是我們每個人成功的基石。我們應該鼓勵身邊的每一個孩子都積極的參與到藝術中,因為這樣可以促進他們智力的發展。提高創造力,讓更多的孩子擁有更出色的創造力,才能給他們更好地生活。
來源:Pixabay 作者:stux
我們希望我們的孩子在對面成人世界之前,他們有足夠的能力在權衡利弊之後做出對人生選擇。要做到這一點,他們需要培養批判性思維技能。學習和參與藝術是為了鼓勵和提高這些技能。
來源:Pixabay 作者:khamkhor
藝術教育的美妙之處在於,它與傳統學科和智力會有非常多的交集。雖然目前的研究還在進行中,但有確鑿的證據表明,參加音樂、繪畫等課程,能有效提高孩子們的智力分數。
來源:Flickr 作者:Pedro Ribeiro Simões
我們一直希望孩子能夠長期保持專注力,在校園中加入藝術教育課程是個不錯的選擇。在很多藝術學習的過程中,孩子們將學會必要的專注技能並持續提升,這項技能將伴隨孩子的一生。
來源:Pixabay 作者:fancycrave1
藝術教育和其他有學科教育之間存在著顯著的相關性。一項研究顯示,參加藝術訓練的孩子在批判性思維能力方面相對於其他孩子有所增強,相比那些沒有受過藝術教育的學生在這方面的能力增長最大。
來源:Pixabay 作者:jarmoluk
當孩子們學習、理解和創作任何一種藝術時,他們的頭腦都在努力捕捉其中的細微差別。然後,他們以新的方式磨鍊觀察技巧,然後可以更有效地用於其他學術領域。
來源:Unsplash 作者:robbie36
研究表明,當孩子們沉浸在有趣的學習過程中時,他們會產生很強的幸福感。毫無疑問,以有趣為中心點的學習與藝術教育課程,能夠有效改善孩子們的整體心態與心理健康。
來源:Flickr
用創造性的思維來表達自己可以改善對人際關係和工作態度的感受,對於容易產生消極思想的年輕人來說,擁有創造性思維才能做到無限激發潛能,這也是在討論藝術教育的重要性時需要考慮的重要事實。
來源:Pixabay 作者:Pexels
當孩子們接受藝術教育時,他們在探索世界的同時也能夠探索自身。這樣不僅可以獲得收穫一個健康的童年,還能夠學習到如何以正確的方式表達他們的思想和感受。
來源:Unsplash 作者:annaelizaearl
報告顯示,如果學校的課程中包含藝術教育,這所學校的學生不僅將顯示出比同齡人更高的智商,在其他方面也將有更好的發展。孩子們可以通過更多的課餘活動以及社區活動來更加充實自己的童年生活。
來源:Pixabay 作者:geralt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參加某種藝術培訓或訓練可以有效減少他們的負面情緒,這些情緒幾乎可以折磨任何成長中的孩子。在緩解學習壓力的同時還能夠減輕抑鬱、焦慮,甚至富有攻擊性的感覺。
來源:Unsplash 作者:an_ku_sh
如今的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要對面忙碌又有壓力的學習和生活,有大量證據表明,參與藝術創作體驗會讓孩子們從這種壓力中逃脫,變得更為放鬆。多年來,隨著繪畫、音樂等藝術形式的不斷演變,讓更多孩子們的身心都保持在更平靜的狀態。
來源:Pixabay 作者:geralt
在教導孩子藝術的同時,我們也需要關注藝術教育中更深層次的東西—— 告訴孩子們團隊協作往往能創造出更多的事物和驚喜。
來源:Flickr 作者:Dean Hochman
研究表明,參與藝術創作對孩子的情感發展大有益處。由於藝術創作往往來自於自身激情與想像,所以在孩子們更全面的接觸藝術時,就必須學會把自己置身於另一個角度。
來源:Pixabay 作者:enriquelopezgarre
當孩子們切身參與到團隊工作中時,就會很快意識到每一個人在團隊中的重要性。比如在一場多人繪畫表演中時失誤,這時來自與周圍小朋友的不滿遠比考試成績差的影響更糟糕。
來源:Pexels
當孩子們參與集體藝術活動時,他們的情緒會被自然而然的調動,這種技能已經被證明可以轉移到生活的其他方面 —— 參加藝術活動的孩子參加社區服務的可能性是其他孩子的四倍。
來源:Unsplash 作者:rojekilian
一個優質的藝術教育項目,應該在一個安靜的環境中鼓勵孩子們獲得成功。在這種環境中,讓孩子們認識到接受批評其實不是一件壞事,更不是讓他們放棄某種興趣愛好的理由。事實上,當孩子們受到批評並認識到問題時,他們正在學習改正是件好事。
來源:Flickr 作者:Robert Couse-Baker
當孩子們學會如何探索並理解他們的感受時,他們也將同時學到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緒。在孩子們的成長過程中,慢慢學習情緒管理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接觸更多藝術形式,會讓他們從情緒調節中得到更多優勢。
來源:Pixabay 作者:Free-Photos
藝術會把來自各行各業的人匯聚到一起,這樣孩子們就會自然而然地接觸有著不同背景的同齡人。他們會從一個共同的起點(藝術形式),一起慢慢靠近自己的目標,相互鼓勵,相互學習,相互了解彼此。
來源:Unsplash 作者:tim_arterbury
雖然創造力很難有一個實質的標準來衡量,但孩子們需要知道的是,創造力本身就是一種獨特的藝術形式。接觸不同的藝術形式,能讓孩子們的思維更加開闊,從而形成無與倫比的創造力,這一點是不接觸藝術的孩子們學不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