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中國拒接電話,被氣候峰會直接禁言,澳大利亞走到哪都被嫌棄

2020-12-15 海峽軍志

在進入到今年之後,以美國為代表的部分西方國家對於中國的敵意就變得越發強烈,更是將中國當成了所謂的「戰略威脅」,而美國更是在國際層面對中國進行抹黑,試圖挑起其他國家的「反華情緒」,除此之外更是呼籲其他國家形成統一的聯盟,以此來和中國進行對抗。

也正是美國帶來的影響,澳大利亞在對華態度方面也發生了十分巨大的轉變,在澳大利亞頻繁採取極端對華策略,損害中國合法權益的情況下,兩國的關係也變得愈發緊張。

澳大利亞遭到中國拒接電話

從現在的情況來看,中國和澳大利亞之間的關係可謂是處於冰點,從今年五月份以來,澳大利亞的電話就不曾被中國部長接聽過,對此,英國的《衛報》在此前進行了報導並展開了相應的分析,除此之外《衛報》強調,澳大利亞需要仔細考慮究竟將中國認定為「機遇」還是「威脅」這一問題,中國正在就這一點敦促莫裡森政府作出決定,而這項問題的答案將會是兩股哦部長級會談能否重新展開的重要條件。

中國駐澳大使館的相關人士對此也透露了相關消息,在澳大利亞改變自身態度,不再將中國當作澳大利亞的「戰略威脅」之前,中國部長都不會接聽來自澳大利亞方面的電話。就兩國現如今的緊張關係,澳大利亞面臨這樣的情況也屬於意料之中的,不過讓人有些意外的是,在即將展開的氣候峰會中,澳大利亞遭遇了和此前有些相似的情況,這讓澳大利亞著實有些尷尬,在哪裡都遭到嫌棄的局面實在是有些不理想。

在氣候峰會上遭到「禁言」

事實上,澳大利亞這幾年來對於環保問題並沒有太多的重視,其最近幾年的碳排放量不僅沒能得到控制,反而是出現了上升的趨勢,在這樣的情況下,澳大利亞在環保領域也遭到了其他國家的指責以及批判。

而此次的氣候峰會是由英國、法國以及聯合國所舉行的,在此次氣候峰會中,作為澳大利亞總理的莫裡森本打算就澳大利亞最近的政策進行發言,因為澳大利亞政府近日針對碳排放量預測進行了調整,但讓人沒想到的是,莫裡森本人並沒有得到發言的機會。

從最近幾年澳大利亞的發展來看,為了發展自身經濟,不斷地發展化石燃料行業,這和節能減排這一理念無疑是背道而馳的,倘若澳大利亞繼續堅持這樣的戰略,在此之後面臨的局面或許會更加的不理想。

相關焦點

  • 被中國拒接電話,被氣候峰會禁言,澳大利亞走到哪都被嫌棄
    中國部長自5月以來沒有接過澳方的電話。英國《衛報》在題為《中國告知澳方:停止視中國為威脅,否則不接電話》的報導中稱,中國正敦促莫裡森當局就將中國視作"威脅"還是"機遇"做出明確決定,而這一決定是重啟部長級會談的關鍵先決條件。中國駐澳大利亞大使館一名高級官員稱,除非澳大利亞停止將中國視為戰略威脅,否則中國部長不會接聽澳大利亞部長同僚的電話。
  • 如今的澳大利亞,走到哪都被嫌棄
    作者:年負自5月以來,中國部長一直拒絕接聽澳大利亞方面的電話。中國的態度很明顯,假如澳大利亞想重啟中澳之間的部長級會談,那麼必須停止將中國視為戰略威脅。澳大利亞不止被中國拒絕,在國際上也是四處碰壁。在聯合國和英法主辦的氣候峰會上,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沒有被邀請發言。而且在12月11日,莫裡森出席線上「太平洋島嶼氣候論壇」時,也被太平洋島國質問環境問題。澳大利亞走在哪都被嫌棄是自找的,中國拒絕與澳大利亞展開部長級會談,是因為澳大利亞將中方視為「戰略威脅」。
  • 求和被拒,莫裡森在全球氣候峰會被禁言,澳大利亞走到哪都被嫌棄
    人作孽不可活,天作孽猶可為,一直以來澳大利亞就往死路上走,想一條道走到黑,在這次全球氣候峰會上,國際社會就沒有給澳大利亞發言的機會,也就說被禁止了發言,在一系的自作孽中,已成了眾矢之的。從地緣政治來說,東方大國跟他扯不上多大關係,它卻跟美國的後面,對東方指手劃腳等等,不足而論。
  • 被中國「拒接電話」的澳大利亞,如今走到哪都被嫌棄
    編輯:曾印澳大利亞最近一兩年可能有些鬱悶。一方面,澳大利亞出口方面的主要經濟支柱就是鐵礦石等礦產資源,這些資源的主要出口國家就是中國、日本等。但由於其一直在美國的鼓動下對中國企業進行無禮打壓和制裁,中國和澳大利亞之間的關係今年不斷走低。據媒體的有關報導,中國相關方面的部長已經有多個月都沒有接聽澳大利亞方面的電話,雙方之間關係的變化可見一斑。這種中澳關係的走低,不僅讓澳大利亞的主要收入來源受到明顯影響,也對澳大利亞普通民眾的生活帶來了不利影響。
  • 澳大利亞在「五眼盟友」英國主辦的峰會上被「禁言」 前總理:傑出...
    《雪梨先驅晨報》稱,作為峰會主辦國英國的「五眼盟友」,澳大利亞被「禁言」是一種莫大的冷落。聯合國秘書長安東尼奧·古特雷斯的氣候行動特別顧問哈特對此解釋稱,因為澳大利亞不符合在峰會上發表演講的條件,所以沒有邀請。澳大利亞曾經承諾,在2030年前減排26%至28%,回到2005年的水平,但這被英國等國家認為是「缺乏決心」的。澳氣候變化管理局推薦本國實現45%-60%的減排。
  • 聯合國峰會遭「禁言」,澳大利亞看清現實:不夠格與美英平起平坐
    當地時間12月12日,聯合國將按計劃召開氣候變化峰會,至少70位各國領導人都將受邀線上參加。由於是為新冠疫情以來首個聯合國大型國際會議,並且恰逢《巴黎氣候協定》籤訂五周年紀念日,本屆大會自然備受各界矚目。
  • 莫裡森被「禁言」後,中國作出重要承諾,拜登緊急亮明態度
    據觀察者網報導,為紀念《巴黎協定》誕生5周年,12月12日聯合國及有關國家以遠程視頻方式,舉行了「氣候雄心峰會」。會議上,中國做出重要承諾:到2030年,中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將會比2005年下降65%。
  • 應對氣候變化表現不及格!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在氣候變化雄心峰會上...
    12月12日,在氣候變化巴黎協定籤署五周年之際,由聯合國和英國、法國主辦,全球70多個國家首腦共同參與的氣候變化雄心峰會在線上舉行。 而英國重要的盟友國家澳大利亞,由於沒有按約履行巴黎協定的承諾,且對未來缺乏雄心規劃,與會的總理斯科特·莫裡森在本次峰會上失去發言權。英國廣播公司的報導認為,澳大利亞並未遵守巴黎協定的承諾,其應對氣候變化的表現可以直接說是不合格。僅有2000多萬人口的澳大利亞排放的溫室氣體總量佔全球排放量的3.6%。而按人均計算,澳大利亞人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是美國人均的四倍。
  • 莫裡森峰會上一肚子話講不出,聯合國:沒邀請到你發言
    在近日,聯合國、英國、法國主辦的"氣候雄心峰會"以視頻會議的形式正式召開。其中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也通過視頻的形式參加了本次會議。而根據澳大利亞媒體報導,莫裡森將會在本次峰會上為澳大利亞正名,代表整個澳大利亞承認之前在氣候保護問題上出現的失誤,並且將會表示糾正自身錯誤,為澳大利亞正名。
  • 氣候雄心峰會線上舉行 碳排放大國澳大利亞被「靜音」
    12日,在《巴黎協定》達成5周年之際,全球70多個國家首腦共同參與的氣候雄心峰會在線上舉行。這是一次檢閱各國履行《巴黎協定》承諾,激發雄心確立新目標的大會。不過,有些碳排放大國,其中包括澳大利亞,因為在行動和計劃上對氣候變化應對不利,而缺席大會發言。
  • 「國際銳評」被「禁言」的莫裡森在氣候問題上的小算盤要打到幾時?
    極端天氣頻發,既有全球氣候變暖的客觀因素,也折射出澳大利亞決策層的政治短視造成的巨大負面影響。這就難怪在13日舉行的氣候雄心峰會上,澳總理莫裡森未獲邀發言。《衛報》稱,峰會的發言席位,只提供給那些設定下個十年減排目標、宣布實現零排放、為發展中國家提供資金或制訂「有雄心的」計劃和政策的國家領導人。嚴重拖後腿的澳大利亞顯然不在其列。
  • 澳大利亞沒獲聯合國氣候峰會邀請,未跟隨中日韓提出零碳排放承諾
    聯合國近70名世界領導人將在本周末獲邀參與氣候行動峰會,支持化石燃料的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沒有被邀請,原因是其沒有跟隨中國、日本、韓國等主要排放國承諾到2060年或是更早完全停止碳排放。峰會標誌著巴黎協定經過5周年,持續推動旨在將全球暖化限制在攝氏2度以下的長遠目標。
  • 禁言澳大利亞後,聯合國盛讚中國:世界減排的領軍國家
    據《環球時報》12月13日報導,聯合國秘書處執行秘書埃斯皮諾薩在談及中國應對氣候變化領域的貢獻時表示:「中國為降低碳排放所做出的努力,得到越來越多的認可,甚至成為清潔能源領域的領軍國家
  • 莫裡森又收到2則壞消息,這次出手的不是中國
    據《澳大利亞人報》11日報導,隨著澳大利亞與中國的貿易緊張局勢升級,澳社交媒體上近日流傳著一份名單,上面羅列了41家據稱「背後是中國資本的」澳大利亞葡萄酒企業,並鼓動澳消費者抵制上述企業的產品。然而莫裡森沒想到的是,隨著事情越鬧越大,自己又收到了2則壞消息,這回出手的不是中國。
  • 中方拒接電話!澳連吃閉門羹,中國鐵了心要「教訓」澳大利亞?
    近段時間以來,澳大利亞不斷地充當美國的「反華先鋒」,一種十分偏執的態度對待中國,這也是使得中國對於澳大利亞的信任大幅度降低,兩國的外交關係以及貿易往來都遭受到了嚴重影響,中澳關係降低至歷史最低點。中方拒絕電話根據英國《衛報》的報導,澳大利亞貿易部長伯明罕表示,近幾個月來中方一直都拒絕接聽他的電話,這也意味著其無法同中國討論那些價值數十億美元的商品出口事項。如今澳大利亞也是連吃閉門羹,雖然其已經遭受了巨大的衝擊,但是中方顯然仍舊沒有看到澳大利亞改善中澳關係的實際動作,因此目前為止中國方面仍然不願意同澳大利亞進行更多的談判。
  • 英法舉辦重要峰會,中澳待遇對比懸殊,莫裡森一句話沒說憤而離場
    然而有兩個國家並沒有響應聯合國相關政策,美國與澳大利亞堅持國內獨特發展觀。美國認為注重環境治理會阻礙經濟發展,澳大利亞作為其盟友,秉持相同觀點,不愧是美國跟班。然而莫裡森卻沒有考慮到美國和澳大利亞之間實力差距,美國雖然沒有把重心放在環境治理上,但是經濟實力仍然是世界第一,且軍事力量在世界上仍然是領先位置。
  • 港媒起底澳大利亞人權黑記錄:沒有資格對中國說三道四
    香港《南華早報》15日例舉澳大利亞20年間在人權議題上的罪行,一針見血地指出,在與中國關係緊張的背景下,澳見機將自己描繪成一個致力於踐行法治和人權等西方價值觀的全球公民,是徹頭徹尾的偽善;反躬自省,澳方沒有資格對中國的人權議題說三道四。「沒有資格」的背後是澳方罄竹難書的人權「黑記錄」。
  • 哥本哈根小旅店生意紅火 店員稱託氣候峰會的福
    中新社哥本哈根十二月十日電 題:哥本哈根印象:市區小旅店別有洞天 生意「託氣候峰會的福」  中新社記者 李洋   記者在哥本哈根安頓下來已經是當地時間十日凌晨。黑漆漆的街頭,只有巨幅廣告牌和自動售貨機投射的亮光若隱若現。而走進這家位於哥本哈根市區的小旅店,頓時讓人眼前一亮。
  • 澳大利亞發現史:一塊「誰見誰嫌棄」的神奇大陸
    於是,亞歷山大六世指著地圖,大手一揮:子午線東邊的歸葡萄牙,西邊的歸西班牙,都別鬧了啊!(後來又有調整修改。) 於是,大家都滿意了。其實,葡萄牙人還是佔了便宜的,畢竟當時去東南亞做香料生意,直接順著非洲西海岸走就行了。西班牙那半拉兒地方,美洲新大陸,暫時還不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