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進入到今年之後,以美國為代表的部分西方國家對於中國的敵意就變得越發強烈,更是將中國當成了所謂的「戰略威脅」,而美國更是在國際層面對中國進行抹黑,試圖挑起其他國家的「反華情緒」,除此之外更是呼籲其他國家形成統一的聯盟,以此來和中國進行對抗。
也正是美國帶來的影響,澳大利亞在對華態度方面也發生了十分巨大的轉變,在澳大利亞頻繁採取極端對華策略,損害中國合法權益的情況下,兩國的關係也變得愈發緊張。
澳大利亞遭到中國拒接電話
從現在的情況來看,中國和澳大利亞之間的關係可謂是處於冰點,從今年五月份以來,澳大利亞的電話就不曾被中國部長接聽過,對此,英國的《衛報》在此前進行了報導並展開了相應的分析,除此之外《衛報》強調,澳大利亞需要仔細考慮究竟將中國認定為「機遇」還是「威脅」這一問題,中國正在就這一點敦促莫裡森政府作出決定,而這項問題的答案將會是兩股哦部長級會談能否重新展開的重要條件。
中國駐澳大使館的相關人士對此也透露了相關消息,在澳大利亞改變自身態度,不再將中國當作澳大利亞的「戰略威脅」之前,中國部長都不會接聽來自澳大利亞方面的電話。就兩國現如今的緊張關係,澳大利亞面臨這樣的情況也屬於意料之中的,不過讓人有些意外的是,在即將展開的氣候峰會中,澳大利亞遭遇了和此前有些相似的情況,這讓澳大利亞著實有些尷尬,在哪裡都遭到嫌棄的局面實在是有些不理想。
在氣候峰會上遭到「禁言」
事實上,澳大利亞這幾年來對於環保問題並沒有太多的重視,其最近幾年的碳排放量不僅沒能得到控制,反而是出現了上升的趨勢,在這樣的情況下,澳大利亞在環保領域也遭到了其他國家的指責以及批判。
而此次的氣候峰會是由英國、法國以及聯合國所舉行的,在此次氣候峰會中,作為澳大利亞總理的莫裡森本打算就澳大利亞最近的政策進行發言,因為澳大利亞政府近日針對碳排放量預測進行了調整,但讓人沒想到的是,莫裡森本人並沒有得到發言的機會。
從最近幾年澳大利亞的發展來看,為了發展自身經濟,不斷地發展化石燃料行業,這和節能減排這一理念無疑是背道而馳的,倘若澳大利亞繼續堅持這樣的戰略,在此之後面臨的局面或許會更加的不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