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歲當媽「棄子」,男權社會下悲哀的女性,此片講透了人性和欲望

2021-01-07 陽光葡萄魚

同學們請注意,同學們請注意:高二(1)班的王峰和劉曉芸作風敗壞,致使女方懷孕,在學校和社會上造成了極壞的影響,嚴重違反了《中學生守則》,經學校領導研究決定,給予二人開出學籍處理……

伴隨著這一聲刺耳廣播,16歲的曉芸失魂落魄地從學校走出,一路上旁人指指點點,把她視作不詳之物,唯恐避之不及。

在這個八十年代消息閉塞的小鎮上,學生未婚懷孕是一件大醜聞,曉芸徹底沒了名聲,斷送了讀書路,也截斷了自己身為一個女人奔赴幸福的權利。

這是電影《紅顏》的開頭,影片小眾,票房不高,但贏得了許多人的好評,影片講述了在男權社會裡,一個未成年懷孕的女人悲哀的命運。

既展現了高度「不容己」社會對人性和個性的壓制,也展現了這被男性包裹的世界裡,女人在狹縫中探尋自我,在屈辱中成長的心路過程,影片深刻而感人,被稱為中國版《西西里的美麗傳說》。

01紅顏禍水

故事發生在1983年,影片開篇,曉芸就把自己浸泡在冰冷的溪水裡,在片刻的刺骨麻痺後,她還是要面對懷孕的事實。

孩子是同學王峰的,驚慌失措之下,王峰只得將事情告訴給了自己在婦產科做醫生的姐姐。

姐姐知道後氣憤不已,一把拉過曉芸,放下她纏在肚子上遮掩的白布,一看都懷了七八個月了,無奈之下,她決定周末在家裡給曉芸做手術。

然而,還沒來得及等到周末,曉芸的肚子就被學校老師發現,於是才有了文章開頭廣而告之的「羞辱」。

在四川山區的氤氳小鎮裡,剛經歷從封閉到開放的巨變,人們對於事物的接納度遠遠不夠,一點點錯誤都會放大,成為街頭巷尾的談資,更別說未婚懷孕這樣的大逆不道,用現在流行的話說,曉芸已經「社會性死亡」了。

曉芸父親早亡,她的母親蘇老師是一個小學語文老師,嚴肅而沉鬱,有著嚴格的道德觀,她讓曉芸跪在父親遺像前,大聲痛斥:「你不要臉,我還要臉啊",然後追著曉芸滿屋子跑,一邊打,一邊罵。

被打到痛處,曉芸衝到廚房拿出一把刀,舉在自己脖子邊威脅母親:」你再打,我就死給你看!「

從那一則「公開處刑」的廣播開始,曉芸為自己說話的嘴巴就已經被堵住了,她本該擁有這個權利,但被當下的處境給「剝奪」了,沒人在乎她的想法,也沒人在乎她的心情。

無論是鎮上的街坊鄰居,還是在親媽眼裡,都篤定曉芸就是那個不要臉,不自愛的女人,是禍水般的存在。

02 紅顏知己

事情暴露之後, 沒有擔當的王峰只想遠離這個「是非之地」, 以「出逃」的方式迴避了責任,所有的壓力都壓在曉芸身上。

為了避免更壞影響,曉芸的母親暗地找好領養的夫婦,打算孩子一生下來就讓王峰姐姐把孩子抱給夫婦,並瞞著曉芸,告訴她孩子一生下來就死了。

曉芸信了,往後的日子裡,她就伴隨著鎮上的「蕩婦羞辱」渾渾噩噩過日子。

十年後,她成為縣城劇團裡的花旦,美其名曰唱戲,實則只是個唱流行歌曲的,她和劇團裡的劉萬金走到了一起。

劉萬金是有家庭的, 他甜言蜜語地哄騙小芸說只愛她一個,然而在一次外場表演時,劉萬金的家人衝到臺上,當著幾百號觀眾的面毆打、羞辱曉芸,曉芸倒在地上,神情麻木而悲涼,這樣的處境她早就習慣了。

曉芸想要一個正式的身份,可用劉萬金自己的話說:「我愛你還不夠, 你還要哪個嘛?我們在一起不出事就好了, 還想光明正大啊?」

曉芸試圖依靠劉萬金讓她撕掉「小鎮蕩婦」的標籤,可劉萬金既不能光明正大地給她妻子的名分, 也不能在她遭遇羞辱時解圍,他只不過是曉芸重重枷鎖中的又一道而已。

錢老闆是鎮上有名的企業家,他想花兩百元買曉芸的一夜,鄙視她連劉萬金這樣的有婦之夫都能碰,自己為什麼不能碰?

錢老闆代表的就是小鎮男性群體形象之一,他們或是缺失的, 或是好色之徒, 或是逃避責任的膽小者, 但無一例外的,都在無意識裡給曉芸貼上了標籤,認為她不潔, 誰都有權利欺辱。

曉芸從懷孕那天起,就不僅喪失了說話的權利,還喪失了成為一個正常人的資格。

只有小勇的出現突破了這樣的限定,他才十歲,是王峰姐姐的兒子,最近在曉芸母親這補習語文。

他對成人的世界一無所知,只是依靠本能感覺去判定人。

他同時又處於性啟蒙的萌芽階段,從第一次看到曉芸開始,就對她產生了天然的「傾慕」心理,甚至會去偷看曉芸洗澡。

他不同於其他男人會佔據高等姿態對待曉芸,而是以平等、真誠地態度想去靠近曉芸,會重視曉芸說的每句話。

不論是曉芸在街上被打罵, 還是被調戲時, 小勇都敢於為她出頭, 試圖用他弱小的身軀保護他心目中的「女神」,他許下承諾,說等曉芸老了以後沒人要,他就會要曉芸。

在小勇這裡,曉芸獲得了說話的權利,也獲得了身為一個尋常女人的權利,可惜帶來這一切的男孩,竟是一個最不可能的人,這就更加凸顯曉芸命運的荒唐和悲涼。

小勇和曉芸之間隱晦的情感, 既有友情之上的信任,又有男女間隱隱的吸引,可以說是類似於紅顏知己般的情愫。

03紅顏薄命

他們還沒有意識到,這樣的情愫,如果再進一步,就近乎於挑戰倫理道德了。

小勇不是別人,正是曉芸十年前生下的男孩。

原來,曉芸的母親遇見了當時的領養夫婦,母親得知這對夫婦當時根本沒有領養,他們因為意外沒有趕上車,第二天再去醫院時,女醫生,也就是王峰的姐姐說已經把孩子送給別人了。

母親不由得懷疑起小勇來,跑去小勇家,她不敢問,而是默默看著小勇的照片,一張周歲紀念照上刻著的日期,就是曉芸生產那日,小勇是曉芸的親生兒子沒錯了。

這時,我們便能理解,小勇與曉芸之間那天然形成的情愫,是骨肉相連的親情使然。

母親回到家,痛哭流涕地將事情告訴給了曉芸,並想要曉芸把小勇爭取回來,面對突如其來的真相,曉芸頓感命運嘲弄。

26歲的她,成為劇團當家花旦, 想守護零落的藝術,卻又不得不順應時代潮流唱流行歌舞, 想要獲得愛情,卻只堪被有婦之夫染指, 遇見了真心相待的10歲男孩, 產生若有似無的兩廂關照後, 卻發現他竟是自己的親生兒子,她的命太薄,薄到每一步都是戲弄。

她斥責母親的隱瞞,但又希望母親繼續把真相爛在肚子裡,她的內心,充斥著極大的悲傷和矛盾,她想認又不能,想拒又不舍,最終還是決定不打擾小勇的平靜。

此後她便躲著小勇,小勇不懂曉芸為何突然變得冷漠,他找到唱戲的後臺,問芸姐為何不理他?

這一聲「芸姐」叫得曉芸心裡五味雜陳,借著要上臺的機會便躲了過去。

此後,劉萬金離了婚也向曉芸求了婚,曉芸答應了,他們舉辦了熱鬧而世俗的婚禮,婚禮上,錢老闆發著酒瘋趁機羞辱曉芸,剛好被小勇看到,小勇衝過去叫劉萬金,錢老闆卻反咬一口說是曉芸勾引他。

小勇在一旁極力反駁,替曉芸說出真話,錢老闆惱羞成怒,衝上去就要打小勇,曉芸急了,拿起碎酒瓶就刺傷了錢老闆。

婚自然是沒有結成,這也是曉芸第一次直面內心的恥辱和衝動,反抗了命運,也保衛了小勇。

雖然最終是劉萬金替她頂罪,拘留了七天,但曉芸還是決定解除婚約,離開小鎮,離開這個纏繞著她26年的是非之地……

導演留下了一個開放式的結局,離開究竟是曉芸新的開始,還是命運的循環往復的纏繞,一切都未可知,但曉芸生命裡的悲劇色彩已足夠濃烈。

04男權社會下女性的失語以及自我意識的歸位

在評論《紅顏》這部電影時,有人說道:

「男人不必為自己的欲望負責任,不必為自己的荒唐負責任,男性只根據自己的利益原則來建構自己,因而常常成為一種強有力的緊箍咒,對女性生命形成壓抑。」

這在電影裡也有具體表現,比如曉芸的母親讓曉芸跪在父親遺像前,就是藉助男性的權威,向曉芸施壓;曉芸被貼上「蕩婦」的標籤,也是男性的「貞潔」觀念在作祟。

時代在進步,男性社會對女性的壓制雖已不是現實層面的壓迫,但意識層面的壓制早已根深蒂固,女性一旦走錯一步,話語權就會喪失,面臨人人審判的境地。

當然,曉芸也默認了社會對她的定義,選擇放棄抵抗,選擇放蕩自我,開始和有婦之夫往來,開始順應大勢穿著性感唱起了流行音樂,甚至在和小勇的接觸中,也毫不掩飾自己的不羈。

直到她從小勇這裡感受到平等和包容,她才慢慢有了羞恥心。

導演在這裡運用了「蘋果」這個隱喻,暗示了曉芸受辱後開智的心路歷程,在《聖經》中,夏娃偷吃蘋果,犯下原罪,從此獲得智慧,也有了羞恥心。

曉芸吃蘋果這一幕剛好出現在她被劉萬金原配當眾羞辱後,這一幕也為了日後她的離開埋下伏筆。

在曉芸知道小勇就是自己的親生兒子後,她更是重新穿起了戲服,回歸她內心對守護藝術的堅持,不再隨波追流,導演用這手法,巧妙暗示了曉芸內心自我意識的歸位。

同時,導演也安排了小勇內心無意識的心理成長,他在未知情況下對母親曉芸產生的情愫,其實是精神分析裡的俄狄浦斯情結。

俄狄浦斯情結講述的,正是俄狄浦斯王在無知的狀態下完成了戀母弒父的命運。

每個男孩的生命歷程中都會必然經歷戀母與反抗父親的過程,可在小勇的生命裡,這兩個真正的角色是缺席的。

於是他在無意識中,接觸到親生母親,完成了對母親迷戀和守護,他並不知道自己的父親是王峰,但由於王峰死在外地,骨灰運回家裡時,他無知地拿出骨灰盒裡的骨片殘骸玩耍,這就是無意識裡完成了對抗父親的歷程。

順利通過俄狄浦斯情結後,他才能更加健全地應對日後的兩性關係。

任何心理作用都是相互的,這既是小勇內心歷程的成長,也是曉芸的認知歸位歷程。

但是男權社會的影響深刻而長久,自我意識的回歸不是一夕一朝,儘管結局未知,但至少前路可期。

-

end

戲如人生,人生如戲,在生活的細枝末節中,照見情感,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陽光葡萄魚哦~

相關焦點

  • 14歲當人妻,男權社會下悲哀的女性,這部電影道盡了人性和欲望
    01、男權的社會,卑微的女性剛滿 14 歲的少女小雲,被嫁到大戶人家的老爺做三太太,而她的夫君已經45歲,是一個年紀大到可以做她父親的男人。大喜之日,小雲坐著小船朝夫家趕去,她的眼裡寫滿了迷茫,她不知道等待她的會是什麼。
  • 《菊豆》:一段不倫戀,講透了一個出軌女人在男權社會中的情和欲
    楊金山對這個廉價勞動力剝削到了極點,才導致了楊天青四十多歲還沒娶到老婆,而楊金山已經娶了三個老婆。在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男權社會。楊金山最大的煩惱是自己年紀一大把了,還沒有孩子。他有著無法對外人說出口的羞恥,楊金山是一個性無能者。拒絕承認自己身體問題的楊金山把憤怒都發洩在了自己買來的女人身上。
  • 男人婆和紅顏禍水:男權社會下,四大奇書中程式化定位的女性形象
    值得注意的是,這四部小說同產生於明代,可以說在社會、經濟、文化背景等多方面,都有一定的相似之處:它們都誕生於封建男權社會,當時由男性掌握話語權,再加上,在明代封建社會的背景和文化觀念下,導致四大奇書中的女性角色的地位和形象都被程式化。並非常明顯的形成了"男人婆"和"紅顏禍水"這兩大類固定的女性形象。
  • 《無窮動》感情不是男權女權,是男女平等
    書裡面說紐約下了陣雨我就覺得我屋子裡下了暴風雨==看完一本書就想和朋友討論一下裡面的內容,辯論剖析一下人性......然後我發現我身邊沒人能來和我討論這些內容了,我就來寫公眾號了........我傾訴欲望可真的強...
  • 男權社會壓迫的其實是我們所有人
    我是男性,當我談到男權社會的時候,我們發現自己在這個社會上並沒有話語權。男權社會體現的並不在於男女兩性的性別差異帶來的社會權利不對等,其實在於所有與男性特質相悖的氣質類型被集體打壓。這種壓迫基於兩個維度,一個是性別身份的壓迫,一個是性彆氣質的壓迫。男性權利較女性權利更具有話語權的時候,社會共識會默認男性的身份和氣質是正確且優秀的。
  • 全球首位共產黨籍女性總統班達裡,如何在男權社會成為領導人的?
    縱觀世界歷史,女性統治者屈指可數。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中,就出了一位女皇武則天,主要是因為中國古代是男權社會,女性的地位比較低,更別說參與政事了。然而,此國也是一個絕對男權社會,卻誕生了第一位共產黨籍女性總統,她是怎麼做到的?
  • 《妻妾成群》:19歲四姨太的情和欲,揭開了男權社會的遮羞布
    《妻妾成群》是蘇童創作於80年代的中篇小說,講述了接受過高等教育的女學生頌蓮為了榮華富貴,自願嫁給了50歲的商人陳佐千。頌蓮進了封建思想氣息濃厚的陳府後,在妻妾成群的明爭暗鬥中,逐漸因為種種壓迫而走向精神失常的故事。蘇童由頌蓮進陳府引出了一群女人的殘酷鬥爭,小說控訴了封建禮教對女性的迫害。
  • 《妻妾成群》:對欲望的壓抑和女人的宿命,都寫在了一口井裡
    她要了一盒蛋糕,插上了十九支蠟燭,說,十九歲過完了,她清楚地知道無憂無慮的學生時代結束了。大太太毓如生了大少爺和大小姐,兒女雙全,她是這封建男權社會的既得利益者,她需要做的只是維護這賴以生存的環境,但是她不痛苦嗎
  • 賈平凹亮相上海書展 稱中國依然是個男權社會
    [導讀]當主持人詢問賈平凹為何男性讀者喜愛《廢都》的程度優於女性時,他說可能是因為他是以男性視角寫作的這部作品,但是在中國目前的社會,可能在家庭裡妻子地位比丈夫高,但整個社會還是男權社會。他說鄉下人們的欲望很少,但是在城市裡壓力大、痛苦多、欲望大,他自己多年來都在以另一個角度去談鄉下。他認為今天中國社會處於急速轉型期, 很多方面都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以前我們每個村子都有廟宇和祠堂,有德高望重的老人幫忙排解糾紛,大家有精神上的認同,但是現在這些都沒有了。」而為了觀察這些變化,賈平凹每年都會專門去北京、上海、廣州這些發達城市轉轉,同時也會回到自己的故鄉相對落後的農村去住一段時間。
  • 當今時代的女性特點:男權社會vs獨立女性
    女性是這個社會的一部分,如果男性一樣,所以我們從大家共同的生活出發。當今時代的男女大多會有一些焦慮迷茫孤獨的心理,這是怎麼造成的呢?依我看來,這是大家對情感物質的更高追求與自己所處社會階級的不協調導致的,換句話說,自己的能力匹配不了自己的眼界。
  • 誤入歧途的「女德」只是依附男權社會的遮羞布
    然而物極必反,根深蒂固的男權社會,同樣令一些缺乏自信的女性開始將眼光回歸所謂的「傳統」文化,也即是中國人幾乎已經形同貶義詞的」三從四德「;如今竟然被某些人奉為」女德「。但奇怪的是如此帶有欺騙性、且公然羞辱和貶低女性權益的理論,居然還有生存的空間,據說此次曝光的遼寧省撫順市傳統文化教育學校的「女德」班已經開設了至少36期,仍然有不少」追尋「回歸傳統的女性趨之若鶩,樂此不疲。
  • 韓國現象級電影《82年生的金智英》,揭秘男權社會裡的女性困境
    韓國現象級電影《82年生的金智英》,揭秘男權社會裡的女性困境《82年生的金智英》是由金度英執導,鄭裕美、孔劉主演的電影,該片與2019年10月23日在韓國上映。該片改編自同名女性主義小說,講述了1982年出生的女性金智英的家庭和成長故事。
  • 《落紅》|男權文化壓迫下女性意識的覺醒
    等多個獎項,影片是以一名女性為主角而展開,將故事背景置於十九世紀末的越南鄉郊,十四歲的少女小雲本應該在這個花季的年紀坐在教室裡讀書學習,但在當時越南正處於封建時期,重男輕女思想在人們的頭腦中根深蒂固,他受父母之命被迫嫁給了一個年紀比他大很多的富豪地主,成為三太太,在這個封建的家庭中,隨著小雲逐漸對這個富豪家族的了解,她深深地感受到自己處在一個以男人為中心的社會裡。
  • 《送我上青雲》:坦蕩地呈現女性的欲望
    不必諱言,很多觀眾對女性「我想和你做愛」及自瀆的態度是,羞恥或「不知廉恥」。因為從古至今,女性大多是作為男性慾望的客體而存在的,她們只能是男性慾望的投射。就像孟悅、戴錦華說的,「驚人的倒是歷代文人們對女性外觀想像模式上的大同小異,尤其表現在一個歷史悠久的修辭手法上,即將所寫女性形象『物品化』,借物象喻女性外觀。
  • 【大家】如何判斷一個男權社會
    從微博上以及我身邊所接觸的人來看,我猜想,這是大多數男性學者和知識分子的想法——我指的還是那種有情懷、有權利意識、在乎社會價值的優秀知識分子。許多公共知識分子,他們積極爭取各種自由和權利,因為他們的研究、日常工作和生活經驗,讓他們感知到社會制度仍在巨大的缺陷和進步空間;但另一方面,他們又常常表現為大男子主義,享受這個男權社會帶給他們的便利,因為他們在其中享受到了相對於女性的特權。中國的公共知識分子反強權不反男權,是一個由來已久的傳統。不過,平時說起性別歧視的問題,許多人都會馬上反彈:哪裡?
  • 《末路狂花》:男權女權不應對立
    與此同時,《末路狂花》的女性主題,也將「女權」這一多年來被社會頻繁提及的詞彙融合到電影之中,「女權被剝奪」似乎也成為很多觀眾的第一觀感。我想借這部電影,來談一談女權與男權。即便「男權至上」是多數人認為的社會現狀,但我認為,男權女權二者不應對立看待。
  • 不敢拍女性慾望的「大女主」劇,沒勁!
    缺失了主動性和欲望,女性角色又怎麼可能活色生香的起來呢? 所以我們看到的武則天永遠「孱弱」楚楚可憐,滿臉寫著我佛慈悲,仿佛下一秒就會喊出「代表正義消滅你」。
  • 《傳聞中的陳芊芊》:「女尊文」是對男權的顛覆還是複製?
    「女尊」能否為女性創作提供新的思想資源?從「男尊女卑」到「女尊男卑」女尊,簡單地說,就是以女為尊,相對應的,便是以男為卑。女尊小說(女尊文)虛構了一個女尊世界,女主角常常是因緣際會從現代社會穿越而來,以現代女性的視角在女尊社會裡開始一段奇妙的人生體驗,以此來釋放女性的欲望、表達女性的訴求、寄託女性的思考。
  • 一個人如果把人性,社會看的太透,是一個怎樣的人生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有為青年,ID:Jayden701V7】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我認為一個真正看透人性,看清社會的人少之又少。它需要你有豐富的閱歷,清楚的認知,縝密的思維以及對價值觀的充分理解,否則你根本看不透人性和社會。
  • 這「媽味少女感」我呸!
    在顧曼璐身上,我們不難看到女性在男性文化或者男權社會中,所具備的兩種身份: 男性主流的破壞者,以及男權社會的同謀者。 正是她對於男權的畏懼,觸及了她內心的敬畏感,讓她在意識到自己喪失了生育能力後,把親妹妹視為保全自己在男權社會地位的貢品。 一方面,曼璐痛恨十裡洋場的歌舞昇平,厭煩了成日裡的勾心鬥角;另一方面,為了保住身份,她讓祝鴻才對曼楨行非禮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