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們請注意,同學們請注意:高二(1)班的王峰和劉曉芸作風敗壞,致使女方懷孕,在學校和社會上造成了極壞的影響,嚴重違反了《中學生守則》,經學校領導研究決定,給予二人開出學籍處理……
伴隨著這一聲刺耳廣播,16歲的曉芸失魂落魄地從學校走出,一路上旁人指指點點,把她視作不詳之物,唯恐避之不及。
在這個八十年代消息閉塞的小鎮上,學生未婚懷孕是一件大醜聞,曉芸徹底沒了名聲,斷送了讀書路,也截斷了自己身為一個女人奔赴幸福的權利。
這是電影《紅顏》的開頭,影片小眾,票房不高,但贏得了許多人的好評,影片講述了在男權社會裡,一個未成年懷孕的女人悲哀的命運。
既展現了高度「不容己」社會對人性和個性的壓制,也展現了這被男性包裹的世界裡,女人在狹縫中探尋自我,在屈辱中成長的心路過程,影片深刻而感人,被稱為中國版《西西里的美麗傳說》。
01紅顏禍水
故事發生在1983年,影片開篇,曉芸就把自己浸泡在冰冷的溪水裡,在片刻的刺骨麻痺後,她還是要面對懷孕的事實。
孩子是同學王峰的,驚慌失措之下,王峰只得將事情告訴給了自己在婦產科做醫生的姐姐。
姐姐知道後氣憤不已,一把拉過曉芸,放下她纏在肚子上遮掩的白布,一看都懷了七八個月了,無奈之下,她決定周末在家裡給曉芸做手術。
然而,還沒來得及等到周末,曉芸的肚子就被學校老師發現,於是才有了文章開頭廣而告之的「羞辱」。
在四川山區的氤氳小鎮裡,剛經歷從封閉到開放的巨變,人們對於事物的接納度遠遠不夠,一點點錯誤都會放大,成為街頭巷尾的談資,更別說未婚懷孕這樣的大逆不道,用現在流行的話說,曉芸已經「社會性死亡」了。
曉芸父親早亡,她的母親蘇老師是一個小學語文老師,嚴肅而沉鬱,有著嚴格的道德觀,她讓曉芸跪在父親遺像前,大聲痛斥:「你不要臉,我還要臉啊",然後追著曉芸滿屋子跑,一邊打,一邊罵。
被打到痛處,曉芸衝到廚房拿出一把刀,舉在自己脖子邊威脅母親:」你再打,我就死給你看!「
從那一則「公開處刑」的廣播開始,曉芸為自己說話的嘴巴就已經被堵住了,她本該擁有這個權利,但被當下的處境給「剝奪」了,沒人在乎她的想法,也沒人在乎她的心情。
無論是鎮上的街坊鄰居,還是在親媽眼裡,都篤定曉芸就是那個不要臉,不自愛的女人,是禍水般的存在。
02 紅顏知己
事情暴露之後, 沒有擔當的王峰只想遠離這個「是非之地」, 以「出逃」的方式迴避了責任,所有的壓力都壓在曉芸身上。
為了避免更壞影響,曉芸的母親暗地找好領養的夫婦,打算孩子一生下來就讓王峰姐姐把孩子抱給夫婦,並瞞著曉芸,告訴她孩子一生下來就死了。
曉芸信了,往後的日子裡,她就伴隨著鎮上的「蕩婦羞辱」渾渾噩噩過日子。
十年後,她成為縣城劇團裡的花旦,美其名曰唱戲,實則只是個唱流行歌曲的,她和劇團裡的劉萬金走到了一起。
劉萬金是有家庭的, 他甜言蜜語地哄騙小芸說只愛她一個,然而在一次外場表演時,劉萬金的家人衝到臺上,當著幾百號觀眾的面毆打、羞辱曉芸,曉芸倒在地上,神情麻木而悲涼,這樣的處境她早就習慣了。
曉芸想要一個正式的身份,可用劉萬金自己的話說:「我愛你還不夠, 你還要哪個嘛?我們在一起不出事就好了, 還想光明正大啊?」
曉芸試圖依靠劉萬金讓她撕掉「小鎮蕩婦」的標籤,可劉萬金既不能光明正大地給她妻子的名分, 也不能在她遭遇羞辱時解圍,他只不過是曉芸重重枷鎖中的又一道而已。
錢老闆是鎮上有名的企業家,他想花兩百元買曉芸的一夜,鄙視她連劉萬金這樣的有婦之夫都能碰,自己為什麼不能碰?
錢老闆代表的就是小鎮男性群體形象之一,他們或是缺失的, 或是好色之徒, 或是逃避責任的膽小者, 但無一例外的,都在無意識裡給曉芸貼上了標籤,認為她不潔, 誰都有權利欺辱。
曉芸從懷孕那天起,就不僅喪失了說話的權利,還喪失了成為一個正常人的資格。
只有小勇的出現突破了這樣的限定,他才十歲,是王峰姐姐的兒子,最近在曉芸母親這補習語文。
他對成人的世界一無所知,只是依靠本能感覺去判定人。
他同時又處於性啟蒙的萌芽階段,從第一次看到曉芸開始,就對她產生了天然的「傾慕」心理,甚至會去偷看曉芸洗澡。
他不同於其他男人會佔據高等姿態對待曉芸,而是以平等、真誠地態度想去靠近曉芸,會重視曉芸說的每句話。
不論是曉芸在街上被打罵, 還是被調戲時, 小勇都敢於為她出頭, 試圖用他弱小的身軀保護他心目中的「女神」,他許下承諾,說等曉芸老了以後沒人要,他就會要曉芸。
在小勇這裡,曉芸獲得了說話的權利,也獲得了身為一個尋常女人的權利,可惜帶來這一切的男孩,竟是一個最不可能的人,這就更加凸顯曉芸命運的荒唐和悲涼。
小勇和曉芸之間隱晦的情感, 既有友情之上的信任,又有男女間隱隱的吸引,可以說是類似於紅顏知己般的情愫。
03紅顏薄命
他們還沒有意識到,這樣的情愫,如果再進一步,就近乎於挑戰倫理道德了。
小勇不是別人,正是曉芸十年前生下的男孩。
原來,曉芸的母親遇見了當時的領養夫婦,母親得知這對夫婦當時根本沒有領養,他們因為意外沒有趕上車,第二天再去醫院時,女醫生,也就是王峰的姐姐說已經把孩子送給別人了。
母親不由得懷疑起小勇來,跑去小勇家,她不敢問,而是默默看著小勇的照片,一張周歲紀念照上刻著的日期,就是曉芸生產那日,小勇是曉芸的親生兒子沒錯了。
這時,我們便能理解,小勇與曉芸之間那天然形成的情愫,是骨肉相連的親情使然。
母親回到家,痛哭流涕地將事情告訴給了曉芸,並想要曉芸把小勇爭取回來,面對突如其來的真相,曉芸頓感命運嘲弄。
26歲的她,成為劇團當家花旦, 想守護零落的藝術,卻又不得不順應時代潮流唱流行歌舞, 想要獲得愛情,卻只堪被有婦之夫染指, 遇見了真心相待的10歲男孩, 產生若有似無的兩廂關照後, 卻發現他竟是自己的親生兒子,她的命太薄,薄到每一步都是戲弄。
她斥責母親的隱瞞,但又希望母親繼續把真相爛在肚子裡,她的內心,充斥著極大的悲傷和矛盾,她想認又不能,想拒又不舍,最終還是決定不打擾小勇的平靜。
此後她便躲著小勇,小勇不懂曉芸為何突然變得冷漠,他找到唱戲的後臺,問芸姐為何不理他?
這一聲「芸姐」叫得曉芸心裡五味雜陳,借著要上臺的機會便躲了過去。
此後,劉萬金離了婚也向曉芸求了婚,曉芸答應了,他們舉辦了熱鬧而世俗的婚禮,婚禮上,錢老闆發著酒瘋趁機羞辱曉芸,剛好被小勇看到,小勇衝過去叫劉萬金,錢老闆卻反咬一口說是曉芸勾引他。
小勇在一旁極力反駁,替曉芸說出真話,錢老闆惱羞成怒,衝上去就要打小勇,曉芸急了,拿起碎酒瓶就刺傷了錢老闆。
婚自然是沒有結成,這也是曉芸第一次直面內心的恥辱和衝動,反抗了命運,也保衛了小勇。
雖然最終是劉萬金替她頂罪,拘留了七天,但曉芸還是決定解除婚約,離開小鎮,離開這個纏繞著她26年的是非之地……
導演留下了一個開放式的結局,離開究竟是曉芸新的開始,還是命運的循環往復的纏繞,一切都未可知,但曉芸生命裡的悲劇色彩已足夠濃烈。
04男權社會下女性的失語以及自我意識的歸位
在評論《紅顏》這部電影時,有人說道:
「男人不必為自己的欲望負責任,不必為自己的荒唐負責任,男性只根據自己的利益原則來建構自己,因而常常成為一種強有力的緊箍咒,對女性生命形成壓抑。」
這在電影裡也有具體表現,比如曉芸的母親讓曉芸跪在父親遺像前,就是藉助男性的權威,向曉芸施壓;曉芸被貼上「蕩婦」的標籤,也是男性的「貞潔」觀念在作祟。
時代在進步,男性社會對女性的壓制雖已不是現實層面的壓迫,但意識層面的壓制早已根深蒂固,女性一旦走錯一步,話語權就會喪失,面臨人人審判的境地。
當然,曉芸也默認了社會對她的定義,選擇放棄抵抗,選擇放蕩自我,開始和有婦之夫往來,開始順應大勢穿著性感唱起了流行音樂,甚至在和小勇的接觸中,也毫不掩飾自己的不羈。
直到她從小勇這裡感受到平等和包容,她才慢慢有了羞恥心。
導演在這裡運用了「蘋果」這個隱喻,暗示了曉芸受辱後開智的心路歷程,在《聖經》中,夏娃偷吃蘋果,犯下原罪,從此獲得智慧,也有了羞恥心。
曉芸吃蘋果這一幕剛好出現在她被劉萬金原配當眾羞辱後,這一幕也為了日後她的離開埋下伏筆。
在曉芸知道小勇就是自己的親生兒子後,她更是重新穿起了戲服,回歸她內心對守護藝術的堅持,不再隨波追流,導演用這手法,巧妙暗示了曉芸內心自我意識的歸位。
同時,導演也安排了小勇內心無意識的心理成長,他在未知情況下對母親曉芸產生的情愫,其實是精神分析裡的俄狄浦斯情結。
俄狄浦斯情結講述的,正是俄狄浦斯王在無知的狀態下完成了戀母弒父的命運。
每個男孩的生命歷程中都會必然經歷戀母與反抗父親的過程,可在小勇的生命裡,這兩個真正的角色是缺席的。
於是他在無意識中,接觸到親生母親,完成了對母親迷戀和守護,他並不知道自己的父親是王峰,但由於王峰死在外地,骨灰運回家裡時,他無知地拿出骨灰盒裡的骨片殘骸玩耍,這就是無意識裡完成了對抗父親的歷程。
順利通過俄狄浦斯情結後,他才能更加健全地應對日後的兩性關係。
任何心理作用都是相互的,這既是小勇內心歷程的成長,也是曉芸的認知歸位歷程。
但是男權社會的影響深刻而長久,自我意識的回歸不是一夕一朝,儘管結局未知,但至少前路可期。
-
end
戲如人生,人生如戲,在生活的細枝末節中,照見情感,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陽光葡萄魚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