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落花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在印象中越南電影在銀幕上出現的機率是少之又少,2018年越南籍導演阮芳英的影片《落紅》又名《三太太》,該片榮獲第15屆香港亞洲電影「最佳後期獎」和「香港邁進坎城獎」等多個獎項,影片是以一名女性為主角而展開,將故事背景置於十九世紀末的越南鄉郊,十四歲的少女小雲本應該在這個花季的年紀坐在教室裡讀書學習,但在當時越南正處於封建時期,重男輕女思想在人們的頭腦中根深蒂固,他受父母之命被迫嫁給了一個年紀比他大很多的富豪地主,成為三太太,在這個封建的家庭中,隨著小雲逐漸對這個富豪家族的了解,她深深地感受到自己處在一個以男人為中心的社會裡。
在人類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女性並不總是處於壓迫、被統治的地位,女性在很長的歷史過程中都處於中心的權威地位,正如恩格斯所說「在一切蒙昧人中,在一切處於野蠻階段的低級、中級階段、部分高級階段的野蠻人中,婦女不僅處於自由的地位,而且處於高級尊貴的地位」。隨著生產力的進一步發展,人類獲取生產資料的方式發生了變化,男性成為家庭中獲取生活資料的主要勞動力,照顧家庭成為女性的主要職責,由此女性的地位逐漸成為男性的附庸,成為男性彰顯權威和地位的工具。
到目前為止,即使女性地位已經有很大的提升,但是還有很多國家女性處於男權之下,男權就像一隻看不見的手,處處顯示著男性的尊貴與權威,男性處於支配和統治地位,女性則處於服從地位。影片《落紅》實質是一部女性題材的問題電影,導演以影像為載體將十九世紀末越南社會存在的嚴重的「男尊女卑」封建思想展現在銀幕上,以此來抨擊越南社會的各種封建制度和愚昧思想對女性權益所造成的傷害。因此,《落紅》這部影片帶有濃厚的封建色彩,諸如男性可以娶很對妻妾、女孩初潮象徵著可以嫁人為夫,只有生了男孩的姨太太才能算得上家裡的女主人等等,這些愚昧的封建思想觀念嚴重製約著女性的生存空間。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落紅》這部影片主要探討了女性如何在男權社會中掙扎求生存。影片來頭,導演用一個搖鏡頭交代了主人公所處的環境,四面環山且密不透風,象徵著封建思想根深蒂固,主人公小雲充滿無知的眼神不免讓人心寒。導演以女主角的視角去展現她心路的變化,且著重突出等級森嚴的家庭制度,在這個男權為中心的社會裡,女性服務於男性,女性只是生育機器,紅燈高掛和歌舞昇平之後,就是小雲的另一種人生。女性沒有話語權,女性需求是被無視的,在電影中當老爺聽說新生的牛犢可以買好多錢時,拒絕了大太太用這筆錢給孩子們買衣服的請求,轉而給大少爺買馬匹。
封建社會形成了嚴重束縛女性的性別偏見,認為貞潔比女人的性命還重要,一個被自己丈夫休的女人是很恥辱的,在影片《落紅》中,僕人將小雲初夜的血漬以一種帶有儀式感的形式呈現來象徵女性的貞潔,這種儀式感也賦予了男性的威嚴。當大少爺家裡人決定將娶來的新娘阿雪退還給婆家時,對阿雪的父親來說是家族的最大恥辱,父親拒絕她回家,最終,她選擇了自殺。在封建禮教的壓迫下,當家裡的男傭和女傭發生感情時,女傭要被梯度送到寺院,終生為僧。影片以小見大,通過一個家庭發生的故事來窺視整個越南封建思想對女性的迫害。
影片《落紅》除了對封建思想進行控訴外,也展現了女性意識的覺醒,小雲作為整個歷史的見證者,從懵懂無知到聽從家人安排嫁做人婦。在一切以男性為中心的社會規則潛移默化下,她的思想觀念開始轉變,她萌生了生男孩的想法。影片結尾處,她目睹了阿雪的命運後,她選擇了一種激進的做法,給自己的女兒餵下了致命的毒草,或許不來到這個世界是對自己女兒最好的歸宿。
二姨太的女兒阿閒也是一個極富代表性的對象,口口聲聲說自己長大後會變成男人,也許長大後,她的人生也逃不出封建的枷鎖,只能淪為越南男權社會裡的犧牲品。影片結尾,她用剪刀將自己的長髮剪掉,臉上露出了快樂的微笑,這樣的寓意是導演無聲的控訴。作為新一代女性,至少她們敢於對封建思想進行義無反顧的反抗,雖然,如今封建社會早已過去,但男權文化對女性的壓迫依然存在,女性也沒有完全得到與男性平等的權力。
在《落紅》這部影片中,導演大膽地涉及了同性戀,只是導演表達的比較含蓄,這也是本片的亮點之一,因為在越南這個並不開放的國度裡,一個女人愛上另一個女人是一個多麼荒謬,導演敢於做這樣大膽的嘗試實屬不易。作為一部展現女性生活困境的影片,在凸顯女性主體意識覺醒方面具有重要的意義,依靠導演對人物的細膩刻畫,展現對女性群體的關注。
一影一話 譜人世虛實
俱是覆舟風雨 書字可抵愁
公眾號團隊:西安建築科技大學戲劇與影視學
終南影話 電影小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