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街上的小屋》作者獲今年納博科夫國際文學成就獎

2020-12-14 新京報網


當地時間2月26日晚,美國筆會在紐約大學史葛柏藝術表演中心(Skirball Center)舉辦了2019年美國筆會文學獎的頒獎儀式,並宣布了獲獎名單。今年的美國筆會文學獎共設立了22個獎項,獎金總額超過37萬美元。其中,美籍墨西哥裔作家,《芒果街上的小屋》作者桑德拉·希斯內羅絲(Sandra Cisneros)獲得了納博科夫國際文學成就獎。


《芒果街上的小屋》,作者:  [美]桑德拉·希斯內羅絲,譯者: 潘帕,版本: 譯林出版社  2012年1月

美國筆會文學獎成立於1963年,每年授予20多個不同的獎項,表彰當年不同類型的最傑出文學作品,獲獎書籍涵蓋了小說、非虛構、詩歌、傳記、散文、兒童文學、戲劇、科學寫作、體育寫作和翻譯等多個領域,評選委員會由飽受好評的獲獎作家、編輯、知名書商和書評人組成。


據美國筆會官網的報導,成立56年以來,美國筆會文學獎今年的女性作家作品和關於女性的作品創了歷史紀錄。從獲獎結果來看,體育記者Jackie MacMullan獲得了美國筆會/ESPN體育寫作終身成就獎,她是第一位獲得這個獎的女性。


此外,今年也是第一次設立美國筆會/Mike Nichols表演寫作獎,這個獎頒給了電影導演、編劇肯尼斯·羅納根(Kenneth Lonergan),以表彰他在2018年的作品,包括兩部正在上演的百老匯舞臺劇。美國筆會/Mike Nichols表演寫作獎由美國筆會和《周六夜現場》的創始人兼導演洛恩·麥可斯(Lorne Michaels)共同創立。

 

以下為部分獲獎名單(不含為鼓勵正在創作的作品而開設的獎金名單)

 

美國筆會/Jean Stein圖書獎:


致力於表彰有創造力、有價值和有影響力的任何類型的長篇作品,獎金75000美元。

Friday Black 作者:Nana Kwame Adjei-Brenyah


「在Friday Black中,Nana Kwame Adjei-Brenyah寫了一部強大、重要、奇特且美的故事集,當下就值得一讀······Friday Black是一部令人難以置信的處女作,它宣告了一種新的、必要的美國之音。這是一部反烏託邦的故事集,充滿了暴力和內心。將血與溫柔真誠地結合起來是一項不小的成就······在Friday Black中,Adjei-Brenyah描繪的反烏託邦未來——就像所有偉大的反烏託邦小說一樣——只是在表面上呈現陰鬱的未來主義。在它的中心,每一個像刀子一樣鋒利的故事都指向現在。」——Tommy Orang 《紐約時報》書評

 

美國筆會開放圖書獎:


致力於表彰有色人種作家2018年在美國出版的任何種類的圖書,獎金5000美元。

Heads of the Colored People  作者:Nafissa Thompson-Spires


「聰明、殘忍、滑稽、令人心碎,有時甚至非常巧妙,Thompson-Spires實驗性的作品提出了一個簡明但顯然不簡單的問題:在這個時代,作為一個美國黑人意味著什麼?Thompson-Spires的元小說諷刺作品,面向黑人問題,加入了美國黑人小說的一種特殊傳統,使人想起了埃弗雷特諷刺的荒誕主義和保羅·比蒂的《出賣》(The Sellout)。Thompson-Spires的故事並非都是明顯的諷刺,隨著作品的進展,故事變得越來越嚴肅,但是一絲令人憤慨的、鮮明的自我意識貫穿整部作品,甚至給很多更嚴重的故事以黑色喜劇的基調。令人欣慰的是,Thompson-Spires描繪了形形色色的人,他沒有描繪絕對積極或消極的種族圖像而是在眾多的美好和恐怖中捕捉多樣性。」

—— Gabrielle Bellot 《洛杉磯書評》

 

美國筆會/ESPN體育寫作獎:


致力於表彰2018年體育領域最優秀的非虛構作品,獎金5000美元。

The Circuit: A Tennis Odyssey  作者:Rowan Ricardo Phillips


「Phillip用更廣闊的視角探索男子網球的關鍵一年,每一頁都顯示了他對網球的熱愛。當他解釋比賽日程,A.T.P.排名系統怎麼運作以及在大滿貫抽籤中種子選手排位的重要性時,他對讀者有一種慷慨的精神。他甚至還包括網球術語的綜合詞彙表······Phillip對費德勒和納達爾風格截然不同的風格的描述是尖銳的、清晰的和有啟發的······這就是為什麼The Circuit讀起來是愉悅的:一個詩人對網球比賽的情歌。」

—— Geoff Macdonald 《紐約時報》書評

 

美國筆會/Robert W. Bingham新人短篇小說集獎:


表彰新人作家在2018年出版的首部短篇小說集,不僅代表很高的文學成就,也展現作家光明的前途,獎金25000美元。

Bring Out the Dog  作者:Will Mackin


「Will Mackin的Bring Out the Dog打破了戰爭時期所有閃亮和誇張的言辭,大膽而巧妙地描繪了殘酷、可怕,甚至是無聊的部署時刻…你書架上的戰爭故事將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提醒你們美國過去是什麼樣子,現在是什麼樣子,將來會成為怎樣。」

—— Sara Cutaia 《芝加哥書評》

 

美國筆會/Diamonstein-Spielvogel隨筆寫作獎:


致力於表彰2018年發表的優秀隨筆集,獎金10000美元。

Against Memoir  作者:Michelle Tea


「這是我多年來讀過的最好的隨筆集······Tea在Against Memoir裡的報導與主流新聞媒體寬泛而無知地來寫非性別常規的方式相反。它是基於對細節的深刻的理解而完成的。」

—— Josephine Livingston 《新共和》

 

美國筆會/Bograd Weld傳記獎:


致力於表彰2018年傑出的傳記作品,獎金5000美元。

Looking for Lorraine: The Radiant and Radical Life of Lorraine Hansberry  作者:Imani Perry


「Perry挖掘Hansberry的生活,她不屈不撓的激進主義和她的古怪,她促使我們考慮對這個絕對行為失範的人物的更全面的描繪揭示了我們當下社會公義的現狀。通過用自傳元素將自己融入Hansberry的故事裡,Perry為這位藝術家提供了一種令人振奮的熟悉和緊迫感,自從1965年Hansberry死於癌症後,她的遺產已經消失了。通過當年和現在的交錯,Perry堅持認為,我們與這段歷史的聯繫——與Hansberry的聯繫——是多麼重要。」

—— Brandon Tensley ,網絡雜誌Slate

 

美國筆會/愛德華·威爾遜科學寫作獎:


致力於表彰在物理或生命科學領域的文學寫作,並把複雜的科學概念傳播給非專業讀者的優秀圖書,獎金10000美元。

Eager: The Surprising, Secret Life of Beavers and Why They Matter  作者:Ben Goldfarb


「他那本非常吸引人的新書,肯定是最有激情,最詳細,最具有可讀性的。他把複雜的自然歷史與巨大的、快樂的能量聯繫起來——這是對海狸感興趣的人的起點······Eager是海狸目前的保護時刻的一張迷人快照,也是對海狸給陸地帶來的好處的發人深省的探索。」

——  Steve Donoghue,《基督教科學箴言報》

 

美國筆會/約翰·加爾布雷斯非虛構圖書獎:


致力於表彰在2017年和2018年出版的傑出非虛構圖書,獎金10000美元。

 In a Day’s Work  作者:Bernice Yeung


「Bernice Yeung講的是[這些]故事帶著坦率和同情······她平衡了它們與關於勞動法、強姦和性侵犯立法的全面研究,以及無證女工所承受的額外負擔···Yeung的書提供了有關這一『長期公開的秘密』的重要信息和見解,使它成為工會組織者、倡導者、政策制定者和立法者——以及我們所有人——的必讀之物。」

—— Elaine Elison 《舊金山紀事報》

 

美國筆會翻譯獎:


致力於表彰出版於2018年、翻譯自任何語言的英文散文類圖書,獎金3000美元

Love  作者:Hanne Ørstavik   譯者:Martin Aitken


「Love,一部簡潔而又令人興奮的小說。以現在時為基礎,因Orstavik看似毫不費力的無所不知的視角而富有活力,有時句子與句子在Jon的思想和Vibeke的之間切換······」

——  Claire Vaye Watkins 《紐約時報》書評

 

美國筆會詩歌翻譯獎:


致力於表彰2018年翻譯自任何語言的英文詩歌作品,獎金3000美元。

A Certain Plume  作者:Henri Michaux  譯者: Richard Sieburth


「有了richard sieburth對1930年出版的作品的出色的當代的、通俗的翻譯,加上對開頁的法語對照,我們終於有機會按原始的順序和背景閱讀這本20世紀經典之作的34篇詩歌——事實上,可以閱讀相當多以前未翻譯過的詩歌。Certain Plum是 Sieburth譯成英文的第四部Michaux 的長篇作品;他對作者的了解以及長期的學術和翻譯生涯使他的後記尤其值得關注。他博學地將這本書置於文學環境中,提供了對一些作品的精讀,並勾勒了背景故事,在一定程度上解釋了這本書中的大量死亡和混亂。」

—— M. Kasper ,文學網站Rain Taxi

 

美國筆會/納博科夫國際文學成就獎:


該獎項每年頒發給一位在世的作家,這位作家的作品無論是用英文寫的還是翻譯成英文的,都代表了小說、非虛構、詩歌和/或戲劇的最高成就,並且具有持久的獨創性和嫻熟的技藝。獎金50000美元。


獲獎者:桑德拉·希斯內羅絲(Sandra Cisneros)


評委語:「桑德拉·希斯內羅絲說她寫作是因為『我們生活的世界是一座著火的房子,我們愛的人正在燃燒』。在艱難且令人敬畏的作品裡,包括小說、回憶錄和詩歌,希斯內羅絲從燃燒的,毀壞的以及重建的房子和國家裡給我們帶來了令人震驚的、抒情的聲音。」

 

美國筆會/Laura Pels國際基金會戲劇獎:


旨在表彰一位在職業生涯中達到最高成就的劇作家。獎金10000美元。

獲獎者:Larissa Fasthorse


評委語:「Larissa Fasthorse不僅作品是多產的——在十多年的時間裡寫了17出戲——她在探索人類狀況上也是如此。她運用舞蹈、歌曲、神話和歷史挖掘家庭內外的跨文化裂痕。她為兒童和成年人寫作,呼籲以契訶夫式的同理心進行公開討論······她是一位傑出的劇作家,理應享有更高的知名度。」

 

美國筆會/Nora Magid編輯獎:


旨在表彰在他/她職業生涯中展露出的高文學標準和文學品味對他/她編輯的出版物做出了意義重大的貢獻的編輯。獎金2500美元。


獲獎者:Alexandra Watson


評委語:「有的期刊和它們的編輯應該得到承認,因為他們在經營一家非營利文學機構時做的工作是不知疲倦的,且往往是無償的。我們本可以將這個獎頒給其他同樣值得敬佩的雜誌,但是Alexandra Watson已經證明,Apogee的每一頁都沒有要羞怯的地方······Apogee是一家勇猛的企業,值得我們所有的批判性關注和能負擔得起的一切資源。」

 

美國筆會/ESPN體育寫作終身成就獎:


旨在表彰一位健在的體育作家的文學價值和對體育寫作的奉獻,他們有敏銳的知識、洞察力和文學之音。獎金5000美元。


獲獎者:Jackie MacMullan


評委語:「自從22歲加入《波士頓環球報》成為一名體育作家以來,Jackie MacMullan一直是美國最受尊敬和最多產的記者之一。在這個領域裡,當年的女性記者比現下更為稀少,她卻讓自己當上了波士頓凱爾特人隊的專線記者,通過她對比賽的嚴謹的知識、清醒的頭腦和誠實,她不僅為自己開闢了一條道路,而且贏得了比賽明星大腕的尊重和信任。」

 

美國筆會/奧斯特威爾詩歌獎:


旨在表彰他/她的傑出的作品在美國文學中代表著一種引人注目的、成就卓著的存在的詩人。獎金5000美元。


獲獎者:Jonah Mixon-Webster


評委語:Jonah Mixon-Webster的Stereo充滿活力。它滿滿的都是生活。這本書告訴我們如何接近一個暴力的國家,如何接近一個種族主義的國家,如何寫一首與公共領域的創傷錯綜複雜地聯繫在一起的詩。

 

美國筆會/Robert J. Dau新興作家短篇小說獎:


致力於表彰在文學雜誌或文化網站上發表短篇小說的新興作家以支持他們的小說家生涯。總共有12位獲獎者,名單從略。

 

 

編譯資料來源:

1.literary hub,Congratulations to the 2019 PEN America Literary Award Winners

連結:

https://bookmarks.reviews/congratulations-to-the-2019-pen-america-literary-award-winners/

2.美國筆會官網,THE 2019 PEN AMERICA LITERARY AWARDS WINNERS

連結:https://pen.org/2019-winners/


新京報訊 記者 蕭軼 實習記者 聶麗平

編輯:走走

校對:薛京寧


來源:新京報

相關焦點

  • 獨家|布賴恩·博伊德:納博科夫夫人為何讓我撰寫納博科夫傳
    今年是納博科夫誕辰120周年,布賴恩·博伊德四卷本《納博科夫傳》精裝版近期修訂再版。由於腿部手術未能如期癒合沒能來到中國,布賴恩·博伊德以視頻的方式問候中國讀者們。我們獲得了視頻首發權,搶先聆聽布賴恩·博伊德講述《納博科夫傳》背後的故事。
  • 「洛麗塔」代表英語,「亨伯特」代表俄語,納博科夫在中間
    - 納博科夫! - 哦,你的真愛啊。再見👋真愛本尊☟寫這段開場白的時候先自行腦補了一下想像中的譯文君和讀者之間的對話。因為好幾次了,只要一發納博科夫,就有讀者留言說譯文君「對納博科夫絕對是真愛啊」!可是怎麼辦呢?誰讓「真·真愛」納博科夫的編輯們今年大爆發,一直在出他的書呢!
  • 納博科夫《獨抒己見》,「偶爾為之的英語文選」
    此書分為四個部分,分別為訪談、致編輯的信、文選、鱗翅目昆蟲學文選(此部分中譯本未譯出),所談的自是以文學為主,包括他的寫作習慣、對自己作品的看法、對其他作家的評價、關於翻譯的見解,等等。其中,納博科夫被問得最多的,自然是他的小說《洛麗塔》。
  • 幸福的小雨點:芒果街上的小屋
    芒果街上的小屋  讀《芒果街上的小屋》是在一個溫暖的冬天。我像是跟隨一個歡快的吉普賽舞者,又像被阿里阿德涅的線團牽著,走進了一座豐饒曲折的地下迷宮。它就像熟透的芒果一般,飽滿多汁,任何輕微的碰撞都會留下印跡。在書中,女孩敏感的觸角幾乎伸向生活的每個角落,媽媽,嬸嬸,一朵小雲彩,一隻小狗,一次小傷心,一點小悸動……在少女澄澈的眼底,這些都是打上了「家」和「回憶」的記號的,是完全屬於她的。這種確認是很迷人的,因為我們走在成長的路上,越來越畏怯,越來越憂慮,我們曾篤信的事物被懷疑了,我們曾憧憬的事物看不見了,這樣一路走來,我們還能確認什麼呢?
  • 納博科夫首部英語小說推出中文版
    這是納博科夫用英語寫作的第一部小說,被認為是一部被忽視的偉大之作。在著名學者、評論家止庵看來,這部小說與作者納博科夫自己最相關,它講述了一個作家是如何被人誤讀的。這部「帶有不合理的魔幻色彩的文學偵探小說」以華麗而簡潔的方式探討了時間、愛、死亡、藝術等永恆主題。主人公塞巴斯蒂安·奈特是一個虛構的俄裔英籍作家,他行蹤隱秘、特立獨行,以擅長寫「研究小說」著名,但不幸英年早逝。
  • 納博科夫在美國 | 戰亂中的「世界公民」(連載二)
    20世紀中葉,納博科夫在美國生活了整整20年。在世界大戰的陰影下,曾經的俄國貴族逃亡到大洋彼岸,在艱難窘迫中開始了一段傳奇經歷。在美國,納博科夫開著二手汽車,遍訪美國的崇山峻岭,在荒野中自由地追逐蝴蝶,發表研究論文;他遇到了文學生涯中永生難忘的貴人,以及勢同水火的仇人。
  • 納博科夫:我愛你,我是個怪物,但我愛你
    :我愛你,我是個怪物,但我愛你納博科夫的固執己見,文學尤甚。1945年的某月某日,是納博科夫又一次戒菸的節點。男人們對煙的感情,總有點發小廝混的意味。屢屢的激情並不妨礙他與妻子薇拉的情感溫吞悠長,「他們的親密關係幾乎是與世隔絕的。
  • 讀《芒果街上的小屋》我們終會成長,你總會離開,你總要回來
    文:森嶼微涼《芒果街上的小屋》是盛放在卡諾文學史的一朵綺麗且帶著詩意的花朵。芒果味的小街世界裡,一個人的成長可能遇到的所有痴迷與怨怒,都匯融在作者桑德拉·希斯內羅絲的筆端。可以說,這是一本有魔力的童書,「不管喜歡與否,你都是芒果街的」,你遲早要打開這本書。短小的篇幅,溫和的筆墨,寫幽微的人與事,平靜白描中流轉淡遠的憂傷和哀憐,意味深長的故事以詩一般的語言娓娓道來,清麗非凡。芒果街上的小屋在芝加哥的拉丁裔聚居區內,那裡貧窮,擁堵,喧鬧,單調。歡笑單薄,夢想渺遠。
  • 為什麼納博科夫筆下的絞刑架必須是藍色的?
    原標題:為什麼納博科夫筆下的絞刑架必須是藍色的?文/迪米特裡·納博科夫譯/徐漪編輯/小莊為了給大家好好介紹這本新書,特地選了迪米特裡·納博科夫所撰寫的本書後記,在此呈上,沒錯,他就是著名作家、《洛麗塔》作者納博科夫的兒子,據說,他們全家都是聯覺者。 ——第六日譯叢主編 小莊
  • 納博科夫給妻子薇拉的書信集《致薇拉》春節後即將出版
    納博科夫後來將他的婚姻形容為「晴朗」。他甚至在給伊琳娜·瓜達尼尼的信中也這麼說,他1937年與她墜入情網。那年是納博科夫婚姻生活中最困難和最痛苦的一年,也是一個例外,下文的書信就是佐證。一兩天後,納博科夫按計劃去法國南方的一個農場打工,這個農場是他父親1918—1919年在克裡米亞臨時政府任職時的同事管理的,納博科夫希望生活的改變有助於緩和他因父親之死及他自己與斯維特蘭娜分手引起的悲傷。5月25日,從鄰近索利埃斯蓬,離土倫不遠,位於博利厄田莊的農場,納博科夫給斯維特蘭娜寫了最後一封告別信,表達了充滿感情的遺憾,「仿佛已獲許可,距離分開了他們」。
  • 《芒果街上的小屋》 | 閣樓上的流浪者
    】加關注【老朋友】點擊手機右上角圖標【轉發分享】內容《芒果街上的小屋所有的講述都歸於一個敘述中心:居住在芝加哥拉美移民社區芒果街上的女孩埃斯佩朗莎。生就對弱的同情心和對美的感覺力,她用清澈的眼打量周圍的世界,用美麗稚嫩的語言講述成長、滄桑、生命的美好與不易和年輕的熱望與夢想,夢想有一所自己的房子,夢想在寫作中追尋自我,獲得自由和幫助別人的能力。
  • 《芒果街上的小屋》|一個自我覺醒自我拯救的成長故事
    今天給大家推薦一本好書:《芒果街上的小屋》。剛聽到這本書的名字時候,我的腦海中便想像出一條以黃色為主色調的童話小街,住著熱鬧的人群發生著溫暖的故事,會有一個細膩的小女孩用她純真的視角來闡述這些故事。事實上這本書比我想像的更深刻。
  • 納博科夫:《洛麗塔》是最難寫的小說,不得不虛構美國
    《洛麗塔》的不同書封與電影海報 隨著 1958 年《洛麗塔》在美國的出版,納博科夫名利雙收,幾乎一夜之間從文壇名流成了一位褒貶參半的超級暢銷書作者。 納博科夫認為,《洛麗塔》是自己所有作品中最難寫的一部,「我不認識任何一個十二歲的美國女孩,我也不了解美國;我不得不虛構美國和洛麗塔,」 1963 年,他在接受《花花公子》雜誌採訪時提到,「我曾花了四十年來虛構俄國和西歐,現在,我得面對類似的任務,但我可利用的時間卻並不多了。」
  • 納博科夫、卡佛、村上春樹和他們的「虛假天空」
    納博科夫(1899年4月22日-1977年7月2日),1955年他寫了《洛麗塔》,1962年他發表了《微暗的火》,那麼1985年卡佛和村上春樹會面時有沒有讀過納博科夫的《微暗的火》呢?猜想應該是沒有,但就這句「我是那慘遭危害的連雀的陰影,兇手是窗玻璃那片虛假的碧空;」是多麼雷同,多麼相似。同樣是那樣一片虛假的碧空,讓作家們心有所想。
  • 納博科夫喜歡的詞:隱藏在暢銷書中的黃金寫作法則
    在這本文集中,有12篇文章的作者不明,可能的作者有三個:漢密爾頓、麥迪遜和傑伊,那麼到底是誰寫了這12篇文章呢?歷史學家們為此爭論不休,也沒能解開謎團。直到1804年,漢密爾頓在寫給朋友中的信中,說自己寫了這些文章,至此,這樁疑案原本可以告破,不料中途波瀾又起。
  • 中國橋梁設計師首獲英國土木工程師學會國際成就獎
    圖為,頒獎現場 王虎 攝中新網武漢10月9日電 (王虎 徐金波)中鐵大橋勘測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鐵大橋院」)9日發布消息稱,英國倫敦當地時間8日下午,該院副總工程師、中國工程設計大師徐恭義在倫敦領取英國土木工程師學會國際成就獎,這是繼他今年
  • 海明威站著寫,納博科夫泡在浴缸裡寫,大師們為啥都有寫作怪癖?
    」式的搜羅與考證,讓文學愛好者得以了解經典名著誕生的細節。席勒去世二十年後,他向傳記作者艾克曼回憶起兩人的不同,歌德講了一個非常奇怪的事情,來反映這種差異有多大。有一次,他順道去拜訪席勒,發現這位朋友出去了, 便決定等他回來。這一小段等待的空閒,多產的詩人沒有浪費,而是坐在席勒的書桌前,匆匆記下些筆記。這時, 一股奇怪的惡臭使他不得不停下。不知怎的,有一股難聞的氣味滲入了這個房間。
  • 陳眾議:文學受到資本的影響 正在轉向自我表現
    兩位著名文學家之間橫跨300多年,然而,從文藝復興到現代文學的崛起,莎士比亞和納博科夫毫無疑問都是當時代文學轉型的代表人物,同時也都是對中國作家乃至中國現代文學影響至深的人物。文學受到資本的影響,正在從對人類負責,轉向自我表現。那種厚重的、十幾年寫一部民族史詩的、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堅忍不拔地、有擔當的作家越來越少。  北京晨報:您認為納博科夫也是輕文學的代表人物嗎?  陳眾議:是的。比如納博科夫的《洛麗塔》,正是典型的輕文學。他不像馬爾克斯,也不像卡夫卡那樣有強烈的人文責任感,要寫一部人類的聖經。
  • 閻連科:無法用道德標準判斷的文學最具複雜人性
    [摘要]我們從來沒有過沒有道德判斷的作品,這不知是我們的道德約束了文學,還是文學泛濫了道德。納博科夫告訴我們,無法用道德標準判斷的文學,才最能見證奇妙複雜的人性。我們從來沒有過沒有道德判斷的作品,這不知是我們的道德約束了文學,還是文學泛濫了道德。納博科夫告訴我們,無法用道德標準判斷的文學,才最能見證奇妙複雜的人性。作品簡介
  • 國際博物館日|關於博物館的文學隱喻和現實
    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納博科夫的個人生活經歷異常曲折,稱得上是「永遠的流亡者」。出身在沙俄舊貴族家庭的他於十月革命中被迫離開俄國,來到柏林。在德國首都度過了15年之後,因為妻子的猶太血統問題,納博科夫再次被迫逃亡巴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