鍛鍊意志力 轉移注意力

2020-12-27 瀟湘名醫

本報訊 吸菸有害健康,這是所有人的共識,但對於吸菸的人來說,戒菸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近日,市疾控中心專家為市民戒菸支招。

打算戒菸的人,首先要鍛鍊意志力,也就是「精神療法」。戒菸者一定要堅定戒菸的信心,要明確告訴自己,戒菸越早越好、戒菸不難不可怕、健康從戒菸開始;在決定戒菸後,把煙、打火機、菸灰缸等工具扔掉;記錄戒菸過程,寫下戒菸之後的細微變化,或者失敗原因;可用興趣、運動轉移注意力,減少負面情緒,多去無煙區等方法提高戒菸率;想吸菸時先忍忍,緩3分鐘。

在戒菸時,許多人為了達到效果四處尋找偏方,有時會陷入誤區,對此,專家給予了相應的提醒。

很多人會選擇多口味的電子菸作為戒菸替代品,實際上電子菸並不是戒菸的良好選擇,而且會影響身體健康。目前,還沒有充分科學證據說明電子菸可以幫助戒菸。世界衛生組織不建議將電子菸作為輔助戒菸工具。

市疾控中心專家表示,目前,我市的許多醫院都設有戒菸門診,醫生會根據吸菸者的情況進行評估,了解他們的吸菸情況、成癮情況等,再根據個體情況制訂相應的戒菸治療方案,幫助吸菸者戒掉菸癮。

記者 魯妮娜

【來源:生態雅安】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NLP:意志力鍛鍊
    意志力的定義意志力就是控制自己的注意力、情緒和欲望的能力。說白話點,就是能不能管住自己,管住自己不做不想做的事情,堅持做想做事情的能力。2. 意志力的特點意志力是有限的,使用就會消耗。你從同一帳戶提取意志力用於各種不同任務,你一整天做的各種事情之間存在隱秘的聯繫,你提取意志力忍受擁擠的交通、煩人的同事、苛刻的上司、頑皮的孩子,花去了一部分意志力,剩下的就少了。
  • 鍛鍊意志力,是讓孩子走向成功的關鍵!
    有一些孩子則開始嘗試轉移自己的注意力,用手蓋住自己的眼睛,或者踢打桌子。15分鐘後,博士回到房間,大約有三分之一的孩子堅持下來獲得獎勵。 一個人在一個階段下的意志力儲蓄是有限的,可以理解為「意志力」是一個可消耗的能力。 如果你的蓄水池就只有那麼大,那麼當你的意志力用於承受你不喜歡做的時候,那用在堅持你喜歡的事情的意志力也會被減少。
  • 轉移注意力
    跑步健身這些鍛鍊身體的辦法,可以讓你的注意力被很好地轉移玩會遊戲聽會歌也是不錯的辦法,或者什麼都不要做去床上睡一覺,也可以轉移你的注意力。       儘量放鬆心態不要給自己太大的精神壓力,如果生活中有什麼事情耿耿於懷,可以儘量去解決它或者找朋友傾訴來放下這個心理負擔。
  • 了解意志力,才能提升意志力,關於意志力的事實……
    這時心率降低,心率變異度便會提高,此時,前額皮質才能更好地發揮了作用,人就能更好地集中注意力並保持平靜。有很多因素會影響到意志力儲備,比如你吃什麼(以植物為原材料的、未經加工的食物有助於提高心率變異度,垃圾食品則會降低心率變異度)或是住在哪裡(糟糕的空氣品質會降低心率變異度)。任何給你的身心帶來壓力的東西都會影響自控力的生理基礎,甚至會摧毀你的意志力。
  • 孩子不自律,是缺乏意志力嗎?心理學:意志力是為失敗者準備的
    在學習中也是如此,自律的人都是意志力堅定的人。當一個孩子學習不好,我們會說他不努力,而不夠努力就是因為意志力不夠,不能吃苦,做不到「頭懸梁,錐刺股」。同樣,孩子拖延或磨蹭,是因為缺少抵制誘惑的意志力;遇到困難、壓力就退縮甚至被擊垮,因為沒有克服困難的強大意志力。似乎所有失敗都可以歸結為缺乏意志力。可是意志力究竟是什麼呢?
  • 不愛學習是「前額皮質」發育不足,3方法鍛鍊孩子大腦「意志力」
    男孩一邊抱怨,一邊打開作業,卻發現越寫越煩躁,沒辦法集中注意力。「我一輩子都寫不完了!」於是他開始走神兒,看看這兒玩玩那兒,一直拖到深夜。許多家長沒有意識到,這樣的情況其實是孩子意志力不足的表現。因為沒有足夠的意志力,孩子在遇到作業多的困難時,因為不相信自己可以按時完成作業,乾脆選擇了放棄努力。
  • 意志力讀書筆記
    可以說這本書是有趣+八卦+勵志+科學+心理學的綜合體,副標題是「關於專注、自控與效率的心理學」。對這一方面感興趣的朋友,倒是可以找來看一看。書的內容非常豐富,我試圖總結一下,歡迎大家補充。      1、每個人的意志力是有限的,它有一個固定的量,你從同一個帳戶提取意志力用於不同的任務。
  • 寶寶說:「媽媽,我不想等十分鐘」,三個方法鍛鍊孩子的意志力
    02為什麼要鍛鍊孩子的意志力?03如何鍛鍊孩子的意志力?這個例子說明鍛鍊孩子的意志力是需要制定清晰可實現的目標,不是想當然來一出是出。與其他孩子一起玩持續很久的角色扮演遊戲,還要求孩子控制注意力、留在假想角色裡。這樣就培養孩子的意志力。被要求不理會自己的本能衝動時,中國幼兒和美國幼兒表現出了明顯的差異。例如,在一個測驗中,研究者給幼兒看一系列圖片,並告訴幼兒,每當看到月亮就說「白天」,每當看到太陽就說「晚上」。
  • 5分鐘鍛鍊讓孩子更專注學習?激活大腦前額皮質,提高孩子意志力
    因為鍛鍊對提高自控力有立竿見影的效果,尤其對剛開始進行鍛鍊的人來說。神經生物學家在檢查這些剛開始鍛鍊的人的時候,發現他們大腦裡產生了更多的灰質和白質。鍛鍊身體像冥想一樣,能讓你的大腦更充實、運轉更迅速。前額皮質則是最大的受益者。科學家認為,5分鐘的「綠色鍛鍊」就能改善心情、提高注意力、增強自控力。「綠色鍛鍊」指的是任何能讓你走到室外、回到大自然懷抱中的活動,散步、慢跑都可以。
  • 孩子容易轉移注意力,不代表「注意力分散」,父母可以這樣做
    究其原因,是因為之前孩子的注意力沒有轉移,當他們能夠快速轉移注意力時,問題便就迎刃而解。這時應該有的家長會納悶,我們平時強調的是讓孩子注意力集中,似乎很少聽到注意力轉移這個概念,是不是注意力轉移就意味著孩子注意力分散呢
  • 軍訓心得體會,鍛鍊意志力的好機會
    導語:軍訓心得體會,鍛鍊意志力的好機會。大學正式開課之前新生要參加軍訓。作為一名新生,我經歷了軍訓感覺自己長大了許多。我認為軍訓鍛鍊了我的意志力,使我變得更加強大。在軍訓的時候,許多同學出了許多汗。但是在訓練站姿時不可以擦,即使很癢也不允許。雖然十分嚴格,但是我非常快樂。我認為這種訓練可以使我的逆商提高許多。
  • 孩子注意力轉移過快怎麼回事?優秀的注意力表現有四大品質
    很顯然,這並不是一個好現象,因為孩子的人生並不只是遊戲,他還需要學習知識,掌握能力,提高本領,他只有集中注意力做好這些事情,他才能掌控自己的人生。優秀的注意力表現應該具有以下四大品質。 孩子注意力轉移過快怎麼回事?
  • 鍛鍊意志力的綠色實驗,你也可以做的簡單訓練!
    意志力實驗:鍛鍊意志力增強「我不要」的力量:不隨便發誓(或者不說某些口頭禪)、坐下的時候不蹺腳、用不常用的手進行日常活動,比如吃飯和開門。增強「我想要」的力量:每天都做些事(但不是你已經在做的事),用來養成習慣或不再找藉口。
  • 【在線測評】測測你的注意力集中嗎?(附加)注意力缺失的十種表現
    每兩個孩子中就會出現一個注意力缺失的孩子。
  • 轉移注意力是逃避恐懼?
    看到網上一些說法,「說到用忙碌、工作來轉移注意力是在逃避恐懼。應該適當挑戰、直面恐懼,擴大舒適區。」但是我並不認為轉移注意力是在逃避恐懼。打個比喻,人餓了需要吃東西無論吃什麼。吃米飯時,並不能說是為了躲避麵條;同樣,吃麵條時也不能說是為了躲避米飯。同樣,人的精神也不可能真空,沒有積極,充實的正能量填充時,就會有憂慮,妒忌,憤怒等負面情緒充斥。我們將生活安排滿些,忙碌些,那是為了讓自己積極充實些。而不僅僅是為了躲避恐懼,雖然,那些行動也具備這個功能,但不等於是全部目標。
  • 【讀書】《自控力》第一章 意志力
    無論從哪個方面看,能夠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注意力、情緒和行為的人,都會活得更幸福。他們的生活更快樂,身體更健康,人際關係更和諧,戀情更長久,收入更高,事業也更成功。他們能更好地應對壓力、解決衝突、戰勝逆境,活得也更長。頑強的意志力是一個人最突出的優點。自控力比智商更有助於拿高分,比個人魅力更有助於領導別人,比同理心更有助於維持婚姻幸福。(沒錯,維持婚姻的秘訣就在於學會閉嘴。)
  • 還想鍛鍊孩子的「意志力」?也許它根本就不存在
    他們再告訴你,叫做意志力(Willpower)。什麼叫意志力?簡而言之,就是控制自己的能力。比如:下了班,累得不想動,但我還是努力堅持去背單詞 —— 這裡,促使我「堅持去背單詞」而非「癱在沙發玩手機」的動力,就是意志力。
  • 鍛鍊意志力的三條重要法則
    -02-我把那次經歷一直銘記在心,在每次意志力訓練課上我都會給學員們分享那段經歷,並向大家闡述三條重要的意志力訓練原則: 原則一:計劃為先 和做任何事情一樣,意志力訓練也需要制訂相應的計劃,如果沒有計劃的指引,你容易陷入混亂當中。
  • 正確調控前額葉活躍狀態,促進神經元連接提升孩子注意力轉移能力
    ,但是沒有讓維持注意力的腦區得到休息,這會導致你的大腦想罷工。當你在集中注意力或者調動意志力的時候,你是處於執行控制網絡,這個時候前額葉的活動增強。而前額葉的活動是要消耗能量的,它就像你的肌肉一樣,累了也需要休息,所以我們調用注意力和意志力一段時間後,效率就會下降。
  • 孩子不夠自律,是因為缺乏意志力?心理學家揭秘真相併非如此
    他們並非是我們想像中那樣,咬緊牙關盯著棉花糖,靠意志力告訴自己,「我一定能行」;而是使用各種各樣的「小技巧」,讓注意力從棉花糖上移開。他們更擅長合理規劃自己的生活,知道如何避免和誘惑交鋒,以及怎樣轉移自己的注意力。這樣的人,也更容易實現自己的目標。「先完成手頭的學習任務,還是先打一會兒遊戲?下班了去健身房,還是在家裡躺著看網劇?」當有太多選擇需要大腦做出決定,我們就會處於一種對不確定性的優柔寡斷之中,使大腦產生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