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改委修改價格行政處罰證據規定 自7月起施行

2021-01-08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4月23日電 據國家發改委網站消息,國家發改委近日印發了《價格行政處罰證據規定》的通知。通知指出,國家發改委對原《價格監督檢查證據規定》進行了修改,修改後的《價格行政處罰證據規定》自2013年7月1日起施行。

  以下是通知全文:

  為準確認定價格違法案件事實,規範價格行政處罰證據的收集、審查和認定,保障和監督政府價格主管部門依法實施行政處罰,保護當事人和有關人員的合法權益,根據《行政訴訟法》、《行政處罰法》、《行政強制法》、《價格法》、《反壟斷法》等法律,我們對原《價格監督檢查證據規定》進行了修改,現將修改後的《價格行政處罰證據規定》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附件

  價格行政處罰證據規定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準確認定價格違法案件事實,規範價格行政處罰證據的收集、審查和認定,保障和監督政府價格主管部門依法實施行政處罰,保護當事人和有關人員的合法權益,根據《行政訴訟法》、《行政處罰法》、《行政強制法》、《價格法》、《反壟斷法》等法律,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價格行政處罰證據的收集、審查和認定,適用本規定。法律、法規、規章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三條 本規定所稱價格行政處罰證據(以下簡稱證據),是指政府價格主管部門證明價格違法案件事實,並據以作出價格行政處罰的材料。

  第四條 政府價格主管部門不得將依法取得的證據用於價格行政處罰之外的其他目的,不得洩露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

  第二章 證據的種類

  第五條 證據種類: (一)書證; (二)物證; (三)視聽資料、電子數據; (四)證人證言; (五)當事人陳述; (六)鑑定結論; (七)勘驗筆錄和現場筆錄。

  第六條 書證是指以其記載的文字、符號、圖案等內容證明案件事實的書面材料或者其他物品。主要包括帳簿、報表、單據、憑證、銀行資料、文件、圖片、專業技術資料、科技文獻等資料。 第七條 物證是指以其外部特徵、存在狀況、內在屬性等證明案件事實的物品或者痕跡。

  第八條 視聽資料、電子數據是指利用錄音、錄像、計算機儲存等手段記錄並顯示的聲音、影像或者其他信息來證明案件事實的資料。

  第九條 證人證言是指本案當事人之外的其他人員將其了解的有關情況,向政府價格主管部門所作的證明案件事實的陳述。

  第十條 當事人的陳述是指當事人對案件事實所作的敘述。

  第十一條 鑑定結論是指有鑑定資質的鑑定機構或者具有

  專門知識、技能的人員,對政府價格主管部門所指定的案件中某些專門性問題,進行鑑定後作出的結論。

  第十二條 勘驗筆錄是指政府價格主管部門對現場或者物品進行勘查、檢驗、測量、拍照、繪畫時所作的記錄。 現場筆錄是指政府價格主管部門在檢查(調查)過程中,製作的關於現場情況的記錄。

  第三章 證據的收集

  第十三條 政府價格主管部門應當依照法定程序,全面、客觀、公正地收集證據,並符合以下規定: (一)執法人員不得少於兩人,並出示執法證件; (二)執法人員與當事人有直接利害關係的,應當迴避; (三)告知當事人或者證據提供人對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個人隱私的證據作出明確標註; (四)告知當事人或者有關人員不如實提供證據、證言和作偽證或者隱匿證據應負的法律責任; (五)不得以威脅、引誘、欺騙以及其他非法方式收集證據。

  第十四條 政府價格主管部門可以依法通過下列方式收集證據: (一)進入當事人的營業場所或者其他有關場所進行檢查;

  (二)詢問當事人、利害關係人、其他有關單位或者個人;

  (三)查詢、複製與價格違法行為有關的帳簿、單據、協議、

  憑證、文件、電子數據及其他資料;

  (四)查詢涉嫌價格壟斷行為經營者的銀行帳戶,核對與價格違法行為有關的銀行資料;

  (五)對當事人會計資料中的數據進行驗算或者計算; (六)聽取當事人或者有關人員的陳述申辯;

  (七)聘請有資質的機構,對與價格違法行為有關的問題進行鑑定;

  (八)對價格違法行為發生的現場或者涉及的物品進行勘驗、檢查; (九)依法收集證據的其他方式。

  第十五條 政府價格主管部門在收集證據時,可以採取抽樣取證的方法。

  第十六條 需要提取的證據在異地的,政府價格主管部門可以書面委託證據所在地的政府價格主管部門收集。受委託的政府價格主管部門應當在收到協助調查函後,按照委託的要求及時完成收集證據工作,送交委託的政府價格主管部門。受委託的政府價格主管部門不能完成委託內容的,應當告知委託的政府價格主管部門並說明情況。

  第十七條 對可能滅失或者以後難以取得的證據,政府價格主管部門可以先行登記保存,並應當在七日內及時作出處理決定。

  實施先行登記保存的,應當履行《行政強制法》第十八條規定的程序,製作並當場交付先行登記保存決定書和清單。

  第十八條 政府價格主管部門調查涉嫌價格壟斷行為,可以查封、扣押相關證據。決定實施查封、扣押的,應當依照《行政強制法》第三章第二節的規定進行。

  第十九條 情況緊急,需要當場實施證據先行登記保存、查封、扣押措施的,執法人員應當在二十四小時內向政府價格主管部門負責人報告,並補辦批准手續。政府價格主管部門負責人認為不應當採取上述措施的,應當立即解除。

  第二十條 收集的書證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提取書證的原件,原本、正本、副本均屬於書證的原件; (二)提取原件確有困難的,提取原件的複製件、影印件、照片、抄錄件或者節錄本,註明出處,經當事人或者保管該書證的部門核對無誤後由其籤名或者蓋章; (三)收集報表、圖紙、會計帳冊、專業技術資料、科技文獻等書證的,應當製作說明材料。

  第二十一條 收集的物證應當符合下列要求: (一)提取原物;

  (二)提取原物確有困難的,可以提取與原物核對無誤的複製件或者證明該物證的照片、錄像等其他證據; (三)原物為數量較多的種類物的,提取其中的一部分。

  第二十二條 執法人員收集物證,應當製作筆錄,載明獲取

  該物證的時間、原物存放地點、發現地點、發現過程以及該物證的主要特徵。 對不能附卷的物證,應當採取保管措施,並拍攝成照片或者錄像附卷。照片或者錄像應當體現現場方位、全貌以及重點部位的特徵,並註明該物證的存放地點。

  第二十三條 從當事人或者有關人員處提取視聽資料的,應當符合下列要求: (一)提取視聽資料的原始載體,提取原始載體有困難的,可以提取複製件; (二)註明提取人、提取出處、提取時間和證明對象等; (三)聲音資料應當附有該聲音內容的文字記錄。

  第二十四條 政府價格主管部門依照法定職權,可以不經過當事人同意,採取錄音、錄像、拍照等方式提取不侵犯當事人合法權益且與價格違法行為有關的證據,所提取的證據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註明製作方法、製作時間、製作地點、製作人和證明對象等; (二)聲音資料應當附有該聲音內容的文字記錄。

  第二十五條 照片應當客觀反映案件事實,並有當事人名稱或者其他顯著標誌;沒有當事人名稱或者其他顯著標誌的,可以拍攝多張照片,以證明案件的事實,並註明拍攝時間、地點、拍攝人員等。

  政府價格主管部門可以通過下列方式確認照片: (一)列印或者衝洗後,由當事人或者有關人員籤字或者蓋章;

  (二)存儲為電子數據,依照本規定第二十七條的規定確認。

相關焦點

  • 國家郵政局關於修改《郵政行政處罰程序規定》的決定
    十五、第四十條增加一款,作為第四款:「除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外,郵政管理部門應當自作出行政處罰之日起7個工作日內公開行政處罰決定有關信息。     本決定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郵政行政處罰程序規定》根據本決定作相應的修改,重新發布。
  • 最高法修改民事證據規定 明年5月1日起施行
    攝影:胥立鑫  12月26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舉行新聞發布會,發布《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修改〈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的決定》(以下簡稱《修改決定》)並回答記者提問。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以下簡稱《民事證據規定》)自2002年4月1日實施,迄今已近十八年。  江必新表示,修改《民事證據規定》,是貫徹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推進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改革、全面貫徹證據裁判規則的重要舉措,是貫徹落實《民事訴訟法》,推動民事審判程序規範化的重要內容,是回應新時代人民群眾的司法需求、滿足人民法院審判實踐需要的重要措施。
  • 行政強制法 身份證法等法律法規今日起開始施行
    中新網1月1日電 行政機關強制停水斷電式強制執行將被禁止、公民領取身份證應錄入指紋信息……2012年新年第一天,行政強制法、修改後的居民身份證法等一批法律法規開始施行,多項新規定與公民生活息息相關。
  • (新修改)公安機關辦理行政案件程序規定全文(2019年1月1日起施行)
    《公安部關於修改〈公安機關辦理行政案件程序規定〉的決定》已經2018年11月3日公安部部長辦公會議通過,現予發布,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部 長 趙 克 志2018年11月25日公安部關於修改《公安機關辦理行政案件程序規定》的決定(2019年1月1日施行 公安部令第149號)公安部決定對《
  • 新修改《公安機關辦理行政案件程序規定》全文(2019年1月1日起施行...
    《公安部關於修改〈公安機關辦理行政案件程序規定〉的決定》已經2018年11月3日公安部部長辦公會議通過,現予發布,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  部 長趙 克 志  2018年11月25日  公安部關於修改《公安機關辦理行政案件程序規定》的決定  (2019年1月1日施行 公安部令第149號)  公安部決定對《公安機關辦理行政案件程序規定》作如下修改:  一、將第九條改為第十條,增加二款作為第二款
  • 國務院關於修改《行政執法機關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規定》的決定
    國務院決定對《行政執法機關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規定》作如下修改:一、第三條增加一款,作為第二款:「智慧財產權領域的違法案件,行政執法機關根據調查收集的證據和查明的案件事實,認為存在犯罪的合理嫌疑,需要公安機關採取措施進一步獲取證據以判斷是否達到刑事案件立案追訴標準的,應當向公安機關移送。」二、將第十五條、第十六條、第十七條中的「行政處分」修改為「處分」。
  • ​國務院關於修改《行政執法機關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規定》的決定
    ​國務院關於修改《行政執法機關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規定》的決定河北高院 國務院決定對《行政執法機關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規定》作如下修改:一、第三條增加一款,作為第二款:「智慧財產權領域的違法案件,行政執法機關根據調查收集的證據和查明的案件事實,認為存在犯罪的合理嫌疑,需要公安機關採取措施進一步獲取證據以判斷是否達到刑事案件立案追訴標準的,應當向公安機關移送。
  • 國務院修改這項規定
    國務院關於修改《行政執法機關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規定》的決定國務院決定對《行政執法機關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規定》作如下修改:一、第三條增加一款,作為第二款:「智慧財產權領域的違法案件,行政執法機關根據調查收集的證據和查明的案件事實,認為存在犯罪的合理嫌疑,需要公安機關採取措施進一步獲取證據以判斷是否達到刑事案件立案追訴標準的,應當向公安機關移送
  • 執業獸醫使用不符合國家規定的獸藥和獸醫器械的行政處罰
    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九次會議修訂,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2013年6月29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次會議通過,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作出修改)第82條執業獸醫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動物衛生監督機構給予警告,責令暫停六個月以上一年以下動物診療活動;情節嚴重的,由發證機關吊銷註冊證書:使用不符合國家規定的獸藥和獸醫器械的。
  • 杭州市市場監督管理行政處罰程序規定
    市政府令第  301  號  《杭州市市場監督管理行政處罰程序規定》已經2017年8月2日市人民政府第6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  第三十八條  核審的主要內容包括:本部門是否具有管轄權、程序是否合法、案件基本事實是否清楚、證據是否確鑿、行政處罰依據和處罰裁量基準適用是否準確等。  第三十九條  法制機構應當自收到辦案機構提交的案卷材料之日起7個工作日內提出書面核審意見,特殊情況經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負責人批准可延長5個工作日。
  • 行政強制法等一批法律法規今日起開始施行
    中新網1月1日電 行政機關強制停水斷電式強制執行將被禁止、公民領取身份證應錄入指紋信息……2012年新年第一天,行政強制法、修改後的居民身份證法等一批法律法規開始施行,多項新規定與公民生活息息相關。
  • 國務院關於修改《行政執法機關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規定》的決定「智慧財產權專欄·第五十一期」
    國務院關於修改《行政執法機關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規定》的決定國務院決定對《行政執法機關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規定》作如下修改:一、第三條增加一款,作為第二款:「智慧財產權領域的違法案件,行政執法機關根據調查收集的證據和查明的案件事實
  • 公安部關於修改《公安機關辦理行政案件程序規定》的決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令第149號《公安部關於修改〈公安機關辦理行政案件程序規定〉的決定》已經2018年11月3日公安部部長辦公會議通過,現予發布,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部 長 趙 克 志2018年11月25日公安部關於修改《公安機關辦理行政案件程序規定》的決定公安部決定對《公安機關辦理行政案件程序規定》作如下修改:一、將第九條改為第十條,增加二款作為第二款、第三款:「違法行為地包括違法行為發生地和違法結果發生地。
  • 學習|行政處罰法(自2021年7月15日起施行)<全文+新舊對照表>)
    (1996年3月17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通過根據2009年8月27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次會議《關於修改部分法律的決定》第一次修正根據2017年9月1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九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等八部法律的決定》第二次修正2021年1月22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五次會議修訂)
  • 時隔近18年 最高法公布新《民事證據規定》明年5月1日起施行
    老百姓常說一句話「打官司就是打證據」,足見證據在訴訟中的重要地位。12月26日,最高法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修改<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的決定》(以下簡稱《修改決定》)。根據該《修改決定》,重新公布的《民事證據規定》共100條,自2020年5月1日起施行。
  • 2020年8月新規 銀保監會施行新的行政處罰辦法
    新版《標準》將從2020年8月1日起實施。  《醫療聯合體管理辦法(試行)》施行  國家衛健委與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聯合印發《醫療聯合體管理辦法(試行)》,自2020年8月1日起施行。  支付結算舉報新規施行  中國支付清算協會對《支付結算違法違規行為舉報獎勵辦法實施細則》和《支付結算違法違規行為舉報獎勵基金管理辦法》進行了修訂,自2020年8月1日起施行。
  • 浙江印發《浙江省生態環境行政處罰裁量基準規定》
    本《基準規定》自2020年9月1日起施行,原浙江省環境保護廳2015年10月10日印發的《浙江省環境保護廳關於進一步規範環保行政處罰裁量權指導意見》(浙環發〔2015〕42號)、2015年10月15日印發的《浙江省環境保護廳主要環境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裁量基準》(浙環函〔2015〕393號)同時廢止。
  • 學習《市場監督管理行政處罰程序暫行規定》筆記
    A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因不能查明被扣押物品的所有權人,於2019年6月12日在《法制周報》上發布《無主財物處理公告》,限公告發布之日起六十日內貨物所有權人持有效證件前往汝城縣市場監督管理局處認領,逾期將按有關規定作為無人認領財物處理。2019年6月17日,A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委託東莞市中鼎檢測技術有限公司對扣押的冷凍雞爪進行檢測檢驗。
  • 省級市場監督管理局行政處罰案件辦理流程來了
    、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特制定《內蒙古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行政處罰案件辦理流程》,現予以印發施行。第九條 適用一般程序辦理的案件,辦案機構應當自立案之日起60日內提交審核。第六章 作出行政處罰決定流程第十七條 適用一般程序辦理的案件應當自立案之日起90日內作出處理決定。因案情複雜或者其他原因,不能在規定期限內作出處理決定的,經自治區市場監管局分管辦案機構負責人批准,可以延長30日。
  • 行政處罰法修改進一步完善行政處罰程序 明確行政處罰期限
    新華社北京10月13日電(記者劉奕湛)13日,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的行政處罰法修訂草案二審稿,明確行政處罰期限,增加規定行政機關應當自行政處罰案件立案之日起90日內作出行政處罰決定。行政處罰法的重要內容是規範行政處罰程序。針對此前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的修訂草案一審稿,有些常委會委員、部門、地方和專家學者建議進一步完善行政處罰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