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式狡猾」大肆泛濫,農民的劣根性如何解決?

2020-12-19 惠農解讀

相信很多人都提過「農民式狡猾」這個詞彙,作為近年來的網絡名詞,這個詞語讓人聽起來並不是很舒服。我們印象中的農民一直都是老實本分的一群人,儘管現在的社會日新月異,大家的思想也自由開放,但農村人依舊保持著那份善良和淳樸。因此我們很難將「農民式狡猾」和農民之間有所聯繫。但實際上生活中的我們或許在不經意間就成為了「農民式狡猾」的一員。「農民式狡猾」大肆泛濫,那麼農民的劣根性如何解決根治

我國有8億農民。這個人群中自然也會有很多人的素質低下,也會有一些人從事著偷雞摸狗的事。當然更多的農民則是兢兢業業,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裡貢獻著自己的青春,但「農民式狡猾」卻是不可避免的詞彙。前段時間的科研玉米被偷一事,相信大家都有耳聞,這就是典型的「農民式狡猾」,說白了就是在大事上犯糊塗,小事上精打細算。科研玉米農民不能不知道其中的價值,但農民還是趁著學生不在的時候去偷,他們難道不知道違法嗎?但實際上國家對這群人不管是在道德上還是法律上都是寬容處理的態度,所以農民只要大事上裝糊塗,接受思想教育就行了。

「農民式狡猾」正是在一次次的小便宜中產生的,每次的高速路上貨車翻車,都會有一群農民將其瘋搶回家,就算有人在旁邊勸說也不行,因為大家都想佔小便宜,不拿白不拿。正是因為「農民式狡猾」才讓農民一次又一次的成為法律的弱者,這些人雖然心裡明知自己的行為已經觸犯法律和道德,但大家還是寧願相信他們真的不懂法。最要命的是,這些人錯了之後並不會主動承擔錯誤,也不會聽從他人的意見,一直都是我行我素的態度。

但如果採用暴力手段,結果馬上就會出現另一種情況。這些人馬上就會接受別人的觀點並及時改正。「農民式狡猾」其實在生活中處處可見,比如說在經濟作物的種植中使用大量的激素、添加劑,這些人為了利益卻出賣自己的良知,現在的肉禽蛋類食品安全性都會讓人擔憂不已,主要還是因為種養殖的時候一味的追求利益。當然「農民式狡猾」說的不僅是農民,還有追求利益的商人、市民,這些人的思想觀念一直沒有改變。

農民想要讓自己富裕起來,不僅要經濟上獨立自由,精神上也要開放。或許我們不能成為完人,但我們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強大!

相關焦點

  • 請不要再用「農民式的狡猾」這個詞,發明這個詞的人有多三觀不正
    這段時間經常能看到有人大談「農民式的狡猾」這個詞,凡是三觀正確的人,第一眼看到恐怕就惱火不已。且不論他如何高談闊論,從這個詞語裡透露出來的濃濃鄙視感和優越感真是令人感到作嘔。談「農民式的狡猾」的文章,莫過於將農民的財富和富人比較,得出你之所以富不起來的原因,就在於你有這種農民式的思想。而且說農民式的思想表現在於固執,愛耍小聰明,在小的事情上聰明,在大的事情上面糊塗,用小算計去幹認為高尚的事,而且自認為了不起。對於不認識的事物幾乎牴觸,不接受新觀點,不接受新事物,對不同的事物大罵一通,我行我素,自大又自卑。
  • 說說農民身上的劣根性
    我本是農家子弟,出身農民,出生於20世紀60年代初。因為在農村生活時間長,跟農民相處久,當年的農民身上因生活貧困又沒有多少文化不懂多少事理而呈現出自私狹隘的劣根性,可謂比比皆是。那時,因為農民普遍的貧窮,可以說吃了上頓沒下頓,衣食不足,何以利天下?
  • 蔣大為的「農民式狡猾」,張曉磊的「睡女粉」:又是一場鬧劇罷了
    在一個採訪中,德高望重的蔣大為說: 有一個他老自稱是農民歌唱家,我說歌唱家是一個職業,農民也是一個職業,如果你覺得你是歌唱家你就不當農民了,我說你應該叫農民歌手對吧,你就是愛唱歌的農民,你現在還在種地,如果你真是歌唱家,你就不種地了,你就跑那個臺上去了,所以不懂,他自己就宣稱我是農民歌唱家。
  • 當下農民最難的是什麼?如何解決?
    當下農民最難的是什麼?其實農民最難的就是,在家種地不掙錢,外出打工又不好掙,和農民面臨著養老難的問題!一、農民如果在家,單靠種自己的一畝二分地,可以說連溫飽問題也解決不了,現在糧食價格那麼低,就以我們河南為例,一年兩季收成,種小麥和玉米,畝產都按1000斤產量,小麥按1.1元每斤,玉米按0.9元每斤,總收益才2000元,在除去農藥,化肥種子,收割,耕地等就得1000多元,剩個幾百元夠幹什麼的!
  • 農民無故被「中傷」,王福重為何要出言不遜?農民:放下碗就罵人
    遠了不說,就說近兩年農村大規模的整改電路吧,村裡老式的木樁式的電線桿已經全部淘汰了,全都換上了標準化的電線桿,電路的容量也進行了升級,完全能夠滿足農民平日裡家電較多,用電量較大的問題了。改造之後,炎熱的夏季,農民可以安心的開空調,再也不用像以前一樣,為了避免空調損害,還要自備一個穩壓器。
  • 什麼是農民?如何定義農民?
    今天我們來聊一個既簡單又複雜的問題,什麼是農民?顧名思義就是長期從事農業生產的人就被稱之為農民。面朝黃土背朝天農民的辛苦是很多人都體會不到的,往上數幾輩都是農民出身。隨著社會的發展,仔細想一下到底什麼是農民,誰也說不出來所以然來,其實這個問題怎麼說都可以。
  • 高校如何賦能新型職業農民
    未來如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解決好「三農」問題成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三農」問題的核心在農民,新時代農業生產和農村建設的主力軍是新型職業農民。習近平總書記用「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九個字勾勒出新型職業農民的鮮明特徵。
  • 「臭氣燻天」的養殖場,如何解決?專家說查封,農民日子不好過了
    很多農村都開著養殖場,給很多農民都帶來了收益,但是大多數的養殖場都是不合格的,他們的環境處理達不到要求,而且沒有廢棄物處理設備,最後的廢棄物都堆到一塊兒,給農村的環境完成了很大的汙染。農村這些年來由於沒有受到城市工業化的影響,環境比起城市好了很多,但是農村的養殖場這些造成的汙染也不容忽視,農村環境的破壞很大一部分就是來自這些養殖場。
  • 《農民專業合作社法》如何被農民所知和所用
    在許多場合,農民以全面落實建設項目扶持,財政資金補助,金融、稅收政策傾斜的法律和中央文件作為其訴求目標。農民認為他們所遇到的困難和挫折都是由於縣鄉政府或村級幹部不按法律和中央文件辦事造成的,他們假設這些文件的規定能解決他們的問題。
  • 我國野豬局地泛濫,糟蹋田地讓農民苦不堪言,人豬矛盾出路在哪?
    隨著國家對野生動物的保護措施力度加大,加之《禁野令》的出臺,一些平時難覓蹤跡的珍稀野生動物數量開始緩慢上升,不過另一部分繁殖力強、分布範圍廣的野生動物,乘著保護政策的快車,卻踏上了日益泛濫的道路,以其巨大的破壞力,威脅著生活區域相重疊的居民財產和生命安全,這其中,以野豬尤為突出。
  • 合作社與金融結合可有效解決農民貸款難
    但是貸款先天的安全性要求讓金融支農政策面臨難題,農民手中最大的「財產」——宅基地、承包地,農民都沒有所有權,無法抵押,因此如何架起貸款與農民之間的橋梁還是一個問題。  目前,我國農戶實際的貸款狀況如何?如何破解農民,特別是有創業熱情的貧困農戶的貸款難的問題?
  • 「竟是」農民很奇怪嗎?歧視農民已是約定俗成
    在媒體語言中,我們經常能發現這樣的表述:農民張三通過公開考試,被招錄為公務員;農民李四刻苦自學,取得律師資格證書;外國女青年不遠萬裡來到中國,嫁給了某地農民王五;在某城市打工的趙六,被評為十大傑出青年……好像農民當公務員、做律師、娶外國洋女當老婆、被評為城裡的先進人物,違犯了憲法裡的某條規定或褻瀆了高人一等者所專屬專享的某種神聖似的。
  • 楊萬裡同情農民的一首詩,只有短短20字,卻寫盡了農民荒年心酸
    而且那次的大水也不是因為黃河泛濫,而是連續幾天強降雨,下雨下得太多把莊稼都給淹了。我那時候上大學,都不知道這回事情,中間一次回家上墳,看到農田裡都是幾十釐米深的水,那時候政府還沒有過來排水,就感覺很震驚,那是我第一次明白顆粒無收是怎樣的一個境況。
  • 「農民有錢,心裡卻犯難」,這「3害」不解決,農民幸福感無望
    筆者記得前些年,真正外出打工的農民不多,多數還是農村種地或者做個小買賣,大錢雖然賺不到,起碼也能掙個養家餬口的錢。後來城市建設進入高峰期,外出打工逐漸流行,越來越多的農民湧進城裡,不少人也因此在城裡賺到了第一桶金,甚至在城裡買房最後定居到城裡。
  • 以前河裡很常見,泛濫過後,遭農民嫌棄髒,如今是城裡宵夜常客
    這段時間大概是10年前左右,因為那時的環境起了一段時間的變化,主要是因為很多農民都會去河裡洗衣服,並且使用含磷洗衣粉。這種洗衣粉導致水中營養物變多,水中生物不斷生長,因此田螺也就有了更好的生長機會。不過,經歷了田螺泛濫的農民們卻開始嫌棄田螺了。其實並不是因為農民已經吃到膩了,而是因為他們覺得田螺太髒了。
  • 近年來農民「劣根性」思想嚴重,誓死不回農村,城市真的那麼好?
    而如今,很多農民都有這樣的想法,感覺農村什麼都不好,交朋友都要交城市朋友,只要呆在城市什麼都好,看不起農民,不想回農村,這種思想在很多年輕一代農民身上滋生,而且有蔓延的趨勢。「農民的素質真的很低,你看看人家城裡人,舉手投足間都是素養。」「我是沒錢,有錢的話打死我也不回農村。」「我現在交朋友一般都是和城裡人交朋友,我相信近墨者黑這個道理。」……等等。
  • 如何讓農民富起來?發改委:統籌提高農民四方面收入
    如何讓農民富起來?  會上有記者問:文件中提到要促進農民收入的持續增長,採取哪些措施,真正實現讓農民富起來,農民的「錢袋子」鼓起來?  劉春雨指出,「三農」問題的核心是農民問題,農民問題的核心就是收入問題。《意見》裡明確提出,必須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鼓勵勤勞致富,統籌提高農民的工資性、經營性、財產性、轉移性四個方面的收入。  一是在農民的工資性收入方面。
  • 農村這種野菜,太容易泛濫農民都不種,沒想到它具有很多功效
    農村這種野菜,太容易泛濫農民都不種,沒想到它具有很多功效。在農村裡有著許多肥沃的土地,這些肥沃的土地不僅僅是適合多種農作物的生長,還有著不少土生土長的野生植物。這些野生植物在很多人看來那就是沒有任何價值,沒有影響到農作物生長的情況下都是讓它們自生自滅的。
  • 濱州「三農」故事,濱州萬餘名農民成為高素質農民
    中宏網山東12月21日電 濱州市農民切身體會到農廣校培訓的成果,「通過參加農廣校培訓,包括與省裡面的專家交流,找到了一個辦法通過三鮮一木炭深耕來改土......帶著遇到的問題,課堂上聽到解決了一部分,在現場培訓的時候又解決了一部分,然後把這些實用技術就帶回我的葡萄園。
  • 大寫的農民
    新式農民的抱負「我是農民的兒子」,他說:「我家祖祖輩輩都是農民,我也是農民」。他說話很有中氣,風採奕奕,臉上透著一種自豪——一種「農民」的自豪。局長易俊良多次跟他一起探討發展之路,解決發展路上的一些具體困難,儘可能地給予政策上的扶持,為他創造一個寬鬆的政策環境。正好殷家鋪社區是農業農村局的聯繫點,易局長又安排局農機監理所支部書記王四明到社區任一支部書記,扶貧工作隊長,並囑咐他全力支持鍾錫如的創業。農機監理所和農機合作社這得天獨厚的對口搭檔使監理所英雄有用武之地,合作社得以放開手腳「妹妹你大膽地往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