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都提過「農民式狡猾」這個詞彙,作為近年來的網絡名詞,這個詞語讓人聽起來並不是很舒服。我們印象中的農民一直都是老實本分的一群人,儘管現在的社會日新月異,大家的思想也自由開放,但農村人依舊保持著那份善良和淳樸。因此我們很難將「農民式狡猾」和農民之間有所聯繫。但實際上生活中的我們或許在不經意間就成為了「農民式狡猾」的一員。「農民式狡猾」大肆泛濫,那麼農民的劣根性如何解決根治
我國有8億農民。這個人群中自然也會有很多人的素質低下,也會有一些人從事著偷雞摸狗的事。當然更多的農民則是兢兢業業,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裡貢獻著自己的青春,但「農民式狡猾」卻是不可避免的詞彙。前段時間的科研玉米被偷一事,相信大家都有耳聞,這就是典型的「農民式狡猾」,說白了就是在大事上犯糊塗,小事上精打細算。科研玉米農民不能不知道其中的價值,但農民還是趁著學生不在的時候去偷,他們難道不知道違法嗎?但實際上國家對這群人不管是在道德上還是法律上都是寬容處理的態度,所以農民只要大事上裝糊塗,接受思想教育就行了。
「農民式狡猾」正是在一次次的小便宜中產生的,每次的高速路上貨車翻車,都會有一群農民將其瘋搶回家,就算有人在旁邊勸說也不行,因為大家都想佔小便宜,不拿白不拿。正是因為「農民式狡猾」才讓農民一次又一次的成為法律的弱者,這些人雖然心裡明知自己的行為已經觸犯法律和道德,但大家還是寧願相信他們真的不懂法。最要命的是,這些人錯了之後並不會主動承擔錯誤,也不會聽從他人的意見,一直都是我行我素的態度。
但如果採用暴力手段,結果馬上就會出現另一種情況。這些人馬上就會接受別人的觀點並及時改正。「農民式狡猾」其實在生活中處處可見,比如說在經濟作物的種植中使用大量的激素、添加劑,這些人為了利益卻出賣自己的良知,現在的肉禽蛋類食品安全性都會讓人擔憂不已,主要還是因為種養殖的時候一味的追求利益。當然「農民式狡猾」說的不僅是農民,還有追求利益的商人、市民,這些人的思想觀念一直沒有改變。
農民想要讓自己富裕起來,不僅要經濟上獨立自由,精神上也要開放。或許我們不能成為完人,但我們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