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筆:邵菲
編輯:劉一之
定稿:蘇子後
坐月子是我國的傳統習俗,女性都要通過坐月子的方式來恢復到產前狀態。而民間關於坐月子也有著諸多的禁忌,不過,資深婦產科醫生建議,孕媽需科學坐月子,有些月子坐了反而易傷身。
案例
萌萌生完孩子已經半年了,可是近來面對炎熱的天氣,硬是看著冰淇淋不敢吃。
原來,萌萌在坐月子的時候,婆婆說月子期間不能洗頭洗澡,也不能刷牙,否則會落下月子病,初次生娃的她也沒有經驗,就聽信了婆婆的說法。
可是每天都吃四五頓飯,只漱口無法將牙齒周圍的細菌全都清理乾淨,於是等出了月子,都已經長成了一圈的牙菌斑。
萌萌嫌這樣實在不好看,也不利於口腔衛生,於是就使勁的刷牙,試圖將其刷乾淨,可不僅是徒勞,還傷到了牙齒,如今牙齒過於敏感,稍微刺激一點的食物都不能吃,讓萌萌苦不堪言。
產科醫生:坐月子雖重要,但不能犯「四忌」
不少寶媽孩子都幾歲了,可身上經常腰痛腿軟的,體質也不好,於是將其歸咎於月子沒坐好,但究其背後,往往不是她們休息不夠導致的,而是犯了一些禁忌,所以之前的42天相當於白坐了。
1、忌「補」
尤其是那些母乳餵養的媽媽,產後更是被家人盯著喝大補湯,但是產婦產後身體虛弱,虛不受補。
如果一生產完就大補特補,容易增加腸胃負擔,導致絕大多數食物無法被消化吸收,也容易引發營養過剩,從而誘發一系列的健康問題。
2、忌「悶」
傳統月子觀認為產婦不能吹風,於是不是門窗緊閉,就是拉開窗簾,更不可能開空調,這樣一來,就導致室內空氣不流通,病菌大量繁殖,空氣變得汙濁不堪。
而產婦和嬰兒一旦吸入這種不健康空氣,易引發健康問題,不利於恢復及發育。
3、忌「臭」
除了不能吹風之外,老人還認為月子期不能洗頭洗澡刷牙,否則易被風寒侵襲,從而落下月子病。
但其實,產後身體虛弱易出汗,如果長達三四十天不清理,極易導致病菌滋生,從而引發各種病症。
而一旦某些病菌被傳染給寶寶,後果更是不堪設想。
4、忌「懶」
坐月子的目的主要是休養,所以不少產婦將這一觀念貫徹到底,整個月子除了餵奶,就是吃吃睡睡。
但是產婦在月子期需要適當運動,更有利於惡露排出,身體機能修復,才能更快更好地恢復到產前狀態。
所以,產婦在坐月子的時候,一定要避開上述四個誤區,採取更科學的方式,坐一個健康月子。
產婦如何科學坐月子
1、適當運動
順產產婦最好在產後第二天就嘗試下床走動,促進惡露排出,防止腸道粘連,而剖腹產產婦,這一時間最晚可推遲到產後3-5天。
而在出院回家之後,不要一直躺在床上不動,最好每天都能有一小時的運動時間,下床走走,活動活動關節,促進機體更好的恢復。
2、注意個人衛生
產後新陳代謝快,身體易出汗,加之惡露排出易滋生細菌,而母乳餵養的媽媽身上更是有一股奶腥味,如果不及時清潔,既難受又有安全隱患。
因此,在產後一周內,需用毛巾沾溫水擦拭身體(尤其是私處),而一周過後就可以洗頭,但需主要水溫在45度以上,過後需及時吹乾;產後兩周可以淋浴(剖腹產視傷口恢復情況而定)。
3、合理飲食
產後雖然要進補,但需合理,只需在日常進食量的基礎上,保證營養全面均衡即可。
▼飲食最好以清淡為主,例如稀飯、麵條、餛飩等,少吃高脂肪的食物或者油膩食物,以免乳腺管堵塞,耽誤餵奶不說,自己還遭罪。
▼多吃綠葉蔬菜和水果,緩解腸胃負擔,增加營養的吸收率,從而幫助機體修復,並為母乳寶寶輸送優質營養。不過需要注意,儘量不要吃冰凍的。
▼肉食建議選擇紅肉和白肉交替著吃,前者補鐵後者補優質蛋白,更有助於產婦身體快速恢復。
▼喝湯時最好能撇掉上面的一層油脂或者是直接吃裡面的肉,不喝湯。
你在坐月子時還有哪些困惑呢?歡迎各位互相交流、解惑。
「關注幸孕姐,持續為你們提供更多有用、有趣、有情緒的育兒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