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老外不坐月子沒事,國內寶媽坐了還落下病根?多半犯了幾個錯

2020-12-20 母嬰參考

為啥坐月子是我國產婦專屬?

執筆:邵菲

編輯:劉一之

定稿:蘇子後

坐月子在我國已有上千的歷史,世世代代的女性在產後都會通過這一方式來恢復身體,如若沒坐好久會落下月子病,但是縱觀國內外,似乎觀念有些許不同。

本文配圖均源網絡,圖文均無關

是否真的存在月子病?

其實關於這個問題,一直爭論不休,兩種不同觀點的人群個各不相讓,但是如果問生過孩子的女性這個問題,那麼答案可能只有一個——有。

寶媽莉莉:生完孩子後沒人照顧,整個月子大概只坐了20天不到,從出了月子開始就感覺身體虛弱了,腰酸背痛的毛病也時常發作。建議快生孩子的孕媽,無論有沒有條件,一定要堅持坐滿42天月子。

寶媽樂樂:坐月子的時候沒想那麼多禁忌,用冷水洗了幾次手,衝了一次腳,現在寶寶還不到兩歲,一變天手腳關節就疼得厲害,醫生說無法根治,只能慢慢調養。

寶媽萌萌:在35歲的時候突發奇想生了二胎,現在經常出虛汗,時常畏冷,不知道是年紀大了,還是月子病的原因。

從上述寶媽的經歷來看,「月子病」是真實存在的,而且一旦被纏上,就十分難受,且可能伴隨一生。

月子病也被稱為月癆,是在孕期及分娩時期,因筋骨縫理大開,內外空虛,不慎被風險侵入所引起的一種病症,主要體現為怕風、出虛汗、畏冷、關節疼痛、腰酸背痛等。

因此,為了避免產後出現上述月子病,女性在產後通常需要坐月子來恢復身體,但是,縱觀國外,卻沒有坐月子這一說法。

為什麼老外不用坐月子,也照樣沒事呢?

1、飲食和體質差異

西方女性飲食主要是肉、奶類為主,日常蛋白質和鈣質等營養元素攝入充足,加之熱愛運動。

因此身體素質更佳,分娩往往對她們來說不是難事,且產後恢復速度也更快,很少會出現產後虛弱的情況,因此無需另外的「月子護理」來協助恢復,自然就不需要坐月子了。

2、醫療觀念差異

在醫療觀念上,中醫講究的是分析病因——治本,即通過人體自身免疫系統和自我修復能力來預防疾病的發生。

而西醫則講究的是如何去除病灶——治標,即出現問題之後,需求醫療解決方法。

而且,在醫療文獻中也沒有「月子病」這一說法,這就導致她們認為生產從分娩完成那一刻就已經結束了,以致很少將產後的與之前的生產及產後修復聯繫起來,自然也就不會有提醒女性產後多加注意修復,出現「坐月子」的習俗了。

國內寶媽坐了坐月子依舊落病根,多是做錯了幾點

雖然西方女性不用坐月子,但我國女性畢竟缺乏「種族」優勢,為了身體儘快恢復,最好還是要科學坐月子。若犯了下面幾個錯,即使坐了月子也沒啥用。

1、沒有及時走動

女性產後會經歷長達一周以上的惡露排出期,最好在產後第二天就嘗試下床走動,既能促進惡露排出,又能防止腸道粘連,還能幫助傷口癒合,防止循環系統併發症發生,對產後修復極為重要,否則身體還是容易落下病根。

2、不注意個人衛生

雖然產後不能被風寒侵襲,但是也不能盲目的長時間不洗頭洗澡,易引發產後感染,影響產後修復。

通常,產後一周就能洗頭了,但需注意水溫,及時用吹風機吹乾,避免吹風。而在產後兩周就能進行淋浴(剖腹產視傷口恢復情況決定),在此之前,需要時常用面巾蘸溫水擦拭私處,保持乾淨衛生。

3、飲食不合理

尤其是哺乳媽媽,在產後為了奶水充足有營養,習慣性大補,但不僅不利於產後恢復,還可能對胎兒造成負擔。

因此,產後飲食在保障營養充足全面的情況下,最好以清淡為主,多吃素菜和水果,高脂肪的食物要少吃,增加寶媽及寶寶腸胃負擔,導致出現腹瀉、積食等不利情況。

相關焦點

  • 寶媽坐月子猶如閉關修煉,學會科學坐月子,順利「出關」不落病根
    可是為什麼有些坐完月子的寶媽身體不僅沒有病根,而且相較於之前更好,而有些寶媽坐完月子之後反而出現了腰酸、頭疼等身體不適呢?坐月子堪稱閉關修煉,如果寶媽們不想在坐完月子之後,落下身體病根,那麼就需要知道該怎樣科學的去坐月子哦~
  • 秋季坐月子有「三忌」,一個別碰,否則白坐月子不說還易落下病根
    所以嬌嬌一生完孩子就像個沒事人一樣,根本不注重坐月子,當時正值夏天,她依然在家對著空調吹,喝涼水。雖然剛開始問題不太明顯,但沒過多久,嬌嬌就嚷著頭痛腰痛,渾身不舒服,婆婆恨鐵不成鋼地告訴她,這就是月子沒坐好落下的「月子病」。
  • 夏季坐月子開空調,產婦這五個部位要「捂」好,以免落下病根
    懷胎十月,好不容易等到卸貨了,結果還沒等寶媽們高興多久,難熬的月子期又來了。說起坐月子,相信有過此類經歷的寶媽們都有一肚子的苦水要倒。什麼不能洗頭、不能洗澡、大門不出二門不邁,都是家常便飯,每天坐在床上簡直是度日如年。悅悅是今年生的孩子,坐月子又在夏天,好在家裡有空調,倒是也沒多熱。
  • 出了月子,假如身體有這3個感覺,那可能是月子沒坐好,落了病根
    也許有的人會說,為啥國外的女人在生娃後就和沒啥事一樣,不用坐月子呢?小編覺得人種不同、生活習慣不同,大家就不要拿來對比。就和外國人吃牛排有的三分熟,而中國人覺得恐怖不敢染指一樣。而假如月子沒做好的話,那女人出了月子就會看起來乾巴而又憔悴,似乎一下子老了好幾歲。月子沒坐好,女人身體會出現這幾個感覺,那就是落下了月子病,會給女人的身體造成一輩子的傷害。 1、手疼 很多寶媽都說自己在月子裡的時候手腕很痛,但是也不知道啥原因。等到產後醫生隨訪的時候才發現,原來這是「腱鞘炎」。
  • 產後媽媽有這幾個表現,多半是月子沒坐好,身體已經落下病根了
    文 | 幸孕姐(高級母嬰護理師,擁有本文版權,歡迎分享)中國自古以來就有坐月子的傳統,主要目的就是幫助元氣大傷的產婦快速恢復身體,將來不落下病根。產婦月子沒做好,身體出現這毛病寶媽小徐是個工作狂魔,剛生完孩子1個月,就急匆匆地跑回公司上班,就怕自己離開太久職位被代替。
  • 坐月子期間可以玩手機嗎?不想落下病根,這幾件事寶媽要多注意
    在中國,因為生完孩子之後,往往會需要一段時間來進行坐月子,幫助身體恢復,但對於大多數女性而言,在作業的今天往往會格外的無聊,於是就想要找各種事情來幫助打發時間,於是手機就成了人們離不開手的東西,那麼在坐月子時候到底是不是能夠玩手機呢?多留心這幾件事情,以免落下月子病!
  • 中國寶媽習慣坐月子,為啥日本寶媽從不坐月子,產後恢復還很快?
    中國寶媽習慣坐月子,為啥日本寶媽從不坐月子,產後恢復還很快?在大家的印象中,坐月子是每個寶媽必然會經歷的一件事。不過,這也僅限於在咱們中國。因為許多國家的寶媽都是不坐月子的,咱們比較熟悉的日本就是如此。如果大家去過日本旅遊,應該知道,日本的寶媽都是不坐月子的。許多人可能會產生詫異,要說歐美寶媽不坐月子我們還好理解,因為他們的身體更好。
  • 科學坐月子有講究,記住「三做三不做」,坐月子的寶媽知道多少?
    坐月子,是中國女性亙古不變的傳統,產後恢復的好不好,關鍵是看月子坐的好不好。 而且還有這樣的一種說法,月子做的好,還可進一步改善女性的體質。因此,建議女性一定要做好月子。
  • 坐完月子後寶媽沒這幾種表現,恭喜月子很成功,往往不會落下病根
    但如果寶媽月子坐得不好,就會體質變得越來越差,落下更多病根,動不動就腰酸背痛,而且還會伴隨寶媽一輩子,可見產後「坐月子」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依依又要照顧寶寶,又要收拾家裡,所以依依出月子以後,落下了月子病根,身體經常不舒服。依依表示特別後悔沒坐好月子,但說什麼都已經晚了。坐月子對我們女性來講,並不亞於生孩子,如果做好了就是我們一輩子的福氣。
  • 夏季坐月子遵循「五不原則」,產婦少受罪,還能避免落下月子病
    很多產婦回憶夏季坐月子比孕期還要備受煎熬,那夏季怎樣才能既避免受涼,又避免產褥中暑呢?執筆:王豔微定稿:蘇子後坐月子是每一位寶媽在生產後都要經歷的過程,為了避免落下「月子病」,很多產婦在月子期間這不能做那不能做,有著「非比尋常」的記憶,尤其是在夏季高溫時,更是折磨人。
  • 寶媽出月子後有3種情況,多半落下「月子病」了,及時就醫是關鍵
    寶媽出月子後要隨時觀察身體,一旦有3種情況,說明身體沒恢復好,多半是落下「月子病」了,及時就醫是關鍵因此當孕媽在月子期後一到變天就身體不舒服,頭痛,關節痛,腰痛等都是寶媽月子沒坐好的表現,這個時候寶媽就要及時去就醫了。
  • 寶媽坐月子,想要不落下月子病,這4個部位的保暖工作很重要
    文|張女子育兒:當好媽,帶好娃,娃娃愛媽媽。(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寶媽坐月子,想要不落下月子病,這4個部位的保暖工作很重要寶媽產後身體虛弱,需要坐月子來好好恢復身體,如果月子沒有坐好,就可能導致寶媽落下月子病,這就可能伴隨寶媽一生。因此,為了避免產後落下月子病,我們應該如何做呢?
  • 產後坐月子有四個禁忌,一個別碰,身體宛如重生不會落下月子病
    執筆:毛寧編輯:劉一之定稿:蘇子後經常聽到有人說:「女人有一次重生的機會,那就是坐月子時期」,可見坐月子對於女性的重要性,如果月子坐得好,身體會感覺煥然一新宛如重生;如果月子坐不好,則會落下月子病,折磨半生。
  • 坐30天月子和坐42天月子的寶媽,有什麼不同,這些傷害可能不可逆
    YOYO說育兒原創,歡迎轉發收藏評論坐月子這件事在現代社會越來越有爭議,越來越多的寶媽對於坐月子的意識不強,有主見的寶媽更是壓根都不坐月子。小芹一看婆婆的態度,加上感覺自己身體恢復得還行,就提前結束了坐月子,沒成想這樣一個舉動落下了病根。孩子半歲的時候,小芹經常感覺腰酸背痛的,平時身體經常發虛,抵抗力很差。去醫院看,醫生表示就是月子沒坐好,太操勞導致的,小芹內心真是有苦說不出,而且還很後悔。
  • 坐30天月子和坐42天月子的寶媽,有什麼不同,這些傷害可能不可逆
    YOYO說育兒原創,歡迎轉發收藏評論坐月子這件事在現代社會越來越有爭議,越來越多的寶媽對於坐月子的意識不強,有主見的寶媽更是壓根都不坐月子。在老一輩看來坐月子這件事非常重要,而坐月子的時間也是很有講究的,很多老人認為坐月子坐滿30天就可以,甚至更短也沒關係。
  • 秋季坐月子「3忌」,寶媽一個都別碰,不然日後容易落下月子病
    生孩子關係到一個家庭,而坐月子則關係到寶媽以後的身體。但最近幾年,隨著時代的飛速發展變化,也有不少女性學西方的生活習慣,講究不坐月子,對於一些坐月子裡的禁忌更是不屑一顧。婆婆見狀也只能苦口婆心地告訴她,這就是當初不好好坐月子落下的月子病。小賈這才恍然大悟,意識到原來老一輩兒提倡坐月子並不是沒有任何依據的。
  • 寶媽坐月子,5個「坑」別觸碰,容易落下,月子病
    ,有些「坑」真的不能觸碰,不然很容易落下「月子病」,身體也難恢復好。寶媽在坐月子期間,以下這5個「坑」儘量別觸碰1. 飲食上不注意,大補特補生完寶寶之後,很多寶媽都覺得可以徹底解放了,以前不敢吃的麻辣燙,小龍蝦都開始上桌了。
  • 寶媽坐月子這樣吃,不僅產後恢復快,而且不容易落下月子病!
    就算平安生子,產後坐月子還是很關鍵,寶媽們不能馬虎,以免身體恢復得不好,落下月子病。以前媽媽經常會跟我說,她當年坐月子因為家裡條件不好,都沒有肉和雞蛋吃,連炒個菜都沒有油可以放,她整個月子就吃白砂糖、酒糟、油渣。她還要餵我母乳,所以她一直覺得很餓,月子裡還要幹很多活,沒有人幫忙,所以她月子都沒有坐好,落下了不少病。年輕的時候還不起眼,到老了就顯現出來了。
  • 女人小產後也要坐月子,要想不落下病根,「小月子」很關鍵
    坐月子是我們中華民族歷來的傳統,在兩千多年前,古人就有了坐月子的儀式,這種儀式一直保持到了現在,之所以要保留,是因為坐月子對於女性產後恢復有巨大的作用,我們坐月子的時間通常為一個月,如果是剖腹產時間可能會久一點,一般在42天左右,不論如何,坐月子有它的好處,是每個產後女性都必須要有的儀式感
  • 坐完月子後有這四種症狀,可能是月子「沒坐好」,寶媽別不當回事
    執筆:長安編輯:長安定稿:歐陽比文懷胎十月,終於等到「卸貨」的這一天,卻發現還有一個「月子」要坐,不能通風就算了,居然還不能洗頭洗澡,這是為何?從古代開始便有了坐月子一說,寶媽們可以通過這一個月調養生息,那如果月子沒恢復好,會怎麼樣呢?一起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