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代謝分子可促進腸道HDAC3活性

2021-01-07 科學網

微生物代謝分子可促進腸道HDAC3活性

作者:

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8/1 17:07:58

美國辛辛那提兒童醫院醫學中心Theresa Alenghat研究小組的最新工作表明,微生物來源的代謝產物可促進腸道HDAC3活性。2020年7月30日,《自然》雜誌在線發表了這項成果。

研究人員揭示了一種高度選擇性的途徑,微生物群通過該途徑可調節腸道中的組蛋白去乙醯化酶3(HDAC3)活性。儘管在腸中有豐富的HDAC抑制劑(例如丁酸),但研究人員發現,與無細菌的小鼠相比,在富含微生物群的小鼠的腸上皮細胞(IEC)中HDAC3活性急劇增加。

研究人員發現包括大腸桿菌在內的共生細菌通過肌醇六磷酸的代謝和三磷酸肌醇的產生刺激了HDAC的活性。腸道暴露於三磷酸肌醇以及攝取肌醇六磷酸均可促進腸損傷後的恢復。值得注意的是,三磷酸肌醇還誘導了患者來源的腸類器官的生長,刺激了HDAC3依賴性增殖,並抵消了丁酸對結腸生長的抑制作用。

總的來說,這些數據揭示了肌醇三磷酸酯是微生物群衍生的代謝產物,其可激活哺乳動物組蛋白去乙醯化酶來促進上皮修復。因此,HDAC3是不同代謝物的表觀遺傳感知分子,可校準宿主對多種微生物信號的反應。

據介紹,哺乳動物宿主及其有益的共生微生物的共同進化導致了共生宿主-微生物群關係的發展。表觀遺傳學機制能夠使哺乳動物細胞整合環境信號,但是,這些來源於共生細菌的各種線索如何對這些途徑進行微調尚不清楚。

附:英文原文

Title: Microbiota-derived metabolite promotes HDAC3 activity in the gut

Author: Shu-en Wu, Seika Hashimoto-Hill, Vivienne Woo, Emily M. Eshleman, Jordan Whitt, Laura Engleman, Rebekah Karns, Lee A. Denson, David B. Haslam, Theresa Alenghat

Issue&Volume: 2020-07-30

Abstract: The coevolution of mammalian hosts and their beneficial commensal microbes has led to development of a symbiotic host-microbiota relationship1. Epigenetic machinery permits mammalian cells to integrate environmental signals2, however, how these pathways are finely tuned by diverse cues from commensal bacteria is not well understood. Here, we reveal a highly selective pathway through which microbiota-derived inositol phosphate regulates histone deacetylase 3 (HDAC3) activity in the intestine. Despite abundant HDAC inhibitors in the intestine such as butyrate, we unexpectedly found that HDAC3 activity was sharply increased in intestinal epithelial cells (IECs) of microbiota-replete mice compared to germ-free mice. This discordance was reconciled by finding that commensal bacteria, including E. coli, stimulated HDAC activity through metabolism of phytate and inositol trisphosphate production. Intestinal exposure to inositol trisphosphate and phytate ingestion both promoted recovery following intestinal damage. Remarkably, inositol trisphosphate also induced growth of patient-derived intestinal organoids, stimulated HDAC3-dependent proliferation, and countered butyrate inhibition of colonic growth. Collectively, these data reveal inositol trisphosphate as a microbiota-derived metabolite that activates a mammalian histone deacetylase to promote epithelial repair. Thus, HDAC3 represents a converging epigenetic sensor of distinct metabolites that calibrates host responses to diverse microbial signals.

DOI: 10.1038/s41586-020-2604-2

Source: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0-2604-2

相關焦點

  • Nature:腸道菌群分泌藥物分子可調節腸道與免疫系統健康
    2017年11月24日/生物谷BIOON/---最近,來自史丹福大學的研究者們發現腸道中存在的生孢梭菌能夠改變血液中一種分子的濃度,進而影響患者的健康水平。眾所周知,我們的身體中存在著數以千億計的細菌,其中生孢梭菌具有降解色氨酸的功能。而其代謝產物則能夠進入血液調節機體的免疫系統以及腸道的穩態。
  • 煮熟的蕃茄醬可以促進腸道健康?
    蕃茄醬能促進腸道健康?如果是的話,應該選擇生的還是熟的?如果你像我一樣,也喜歡偶爾用番茄醬做的義大利麵,或者愛吃西紅柿炒雞蛋的話,那麼這篇文章對你來說一定是個好消息。一項研究發現,熟番茄醬有助於改善腸道益生菌的活性。
  • 肽科普 | 生物活性肽的功能與結構特徵
    諸多研究證明,寡肽類物質在腸道有多種吸收途徑。部分小肽在小腸被吸收後,經側基底膜載體的介導進入細胞間質及血液循環;一些小肽被吸收後可直接進入血液。部分分子量較大的多肽也能以完整的形式經跨細胞膜途徑、旁細胞膜途徑、肽載體等被腸道吸收並在人體內產生生物學效應。
  • 世界腸道日:攜手味全600億活性乳酸菌 共話腸道健康
    原標題:世界腸道日:攜手味全600億活性乳酸菌共話腸道健康每年的5.29日為"世界腸道健康日」,作為人體最敏感細膩的器官之一,腸道被稱為人體的「第二大腦」。
  • [艾多美益生菌Probiotics10+]— 促進腸道蠕動,提高抵抗力!
    羅塞爾公司的研究人員開發的旨在提高益生菌活性的專利微膠囊技術Probiocap(r)能顯著提高益生菌抗熱、抗壓和抗胃酸能力,使其以活性狀態到達腸道,進而發揮相應的功效。這項技術大提高了益生菌產品的穩定性,解決了益生菌功效和加工技術之間的難題,大大拓展了益生菌的產品形式和在食品領域的應用。艾多美益生菌的成分及作用
  • 植物、微生物代謝組學研究學術研討會召開
    為了及時部署中科院代謝組學研究,促進我國生命科學研究的深入可持續發展,9月23日至24日,中科院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局在上海生科院植物生理生態所召開了「植物、微生物代謝組學研究學術研討會」。    楊勝利院士作了題為「系統生物學與代謝組學」的大會報告,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陳曉亞研究員、微生物所劉鋼副研究員分別就植物、微生物代謝組學研究進展與展望作了主題報告。中國科技大學施蘊渝院士等10餘位專家分別作了專題報告。
  • 最新研究進展 | 行為和神經退行性疾病中的腸道微生物分子|微生物...
    動物模型研究確定了從腸道細菌傳播到大腦的分子線索,這些線索可能影響神經功能和/或神經發育和神經退行性疾病。本文描述了已知或疑似神經調節活性的細菌代謝產物,定義了從腸道菌群到大腦的信號傳導機制,並討論了腸道細菌分子可能對特定腦細胞發揮的直接作用。
  • 「活益健」活性益生菌馬奶製劑
    活益健活性益生菌馬奶製劑由發酵馬奶粉+專利益生菌和益生元復配而成,可調節人體腸道菌群平衡,幫助降低體內血糖及膽固醇濃度等,其益生菌含量高達300 /CFU,是中蘊馬產業集團功能性食品開發的代表作。對於預防和輔助治療三高具有很大作用,是針對現代富貴病的食療的最佳解決方案。
  • 港版愛他美,促進寶寶腸道消化吸收的奶粉
    >港版愛他美,促進寶寶腸道消化吸收的奶粉2020-03-03 15:11:01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研究發現,母乳具有很強的活性,乳汁中含有很多腸道所需的有益菌;雖然母乳餵養的保護作用是由多因素構成的,但母乳中天然存在的母乳低聚糖和有益菌搭配,在腸道菌群的發育及其抗感染和激發免疫反應中起到重要作用。高含量的母乳低聚糖具有益生元作用,促進有益菌增殖,優化腸道環境。
  • 【可解釋學習】利用SHAP對分子活性預測機器學習模型進行解釋
    文章利用可解釋學習方法SHAP(SHapley Additive exPlanation)對基於複雜機器學習模型的分子活性預測模型進行解釋,嘗試打開「黑箱」。而對於QSAR模型,其中分子結構與活性的關係比起普通的圖像識別任務中標籤和圖片關係更難以理解,這增加了解釋模型的難度。這些複雜的機器學習模型的解釋有著重要的意義,可以提高模型與真實實驗符合程度從而提升模型性能,以及輔助分子作用機理的探索等。目前,模型解釋的方法可以分為模型依賴(Model-specific)方法和模型不可知(Model-agnostic)方法。
  • 拍手熊益生菌呵護寶寶成長 七種活性益生菌親近腸道
    人體中,有80%的免疫細胞來自腸道,而此時如果益生菌能夠活著到達小腸內,便可抑制體內有害細菌的繁殖,促進腸道系統運動,保證人體的健康成長。而嗜酸乳桿菌則能夠調整腸道菌群平衡,抑制腸道不良微生物的增殖。動物雙歧桿菌能夠改善腸道功能,防止腹瀉等問題。鼠李糖乳桿菌則可以調節免疫平衡,降低過敏反應發生率,舒緩過敏症狀等。拍手熊益生菌固體飲料所蘊含的七種豐富活性益生菌菌株,同時加上膳食纖維,能夠維持寶寶腸道健康平衡,誘導腸道免疫,刺激免疫器官發育,增強寶寶自身免疫力。
  • HDAC3的雙重活性參與調控炎症反應
    HDAC3的雙重活性參與調控炎症反應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8/6 19:28:42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Mitchell A.
  • PAPD5小分子抑制劑可用於恢復病人幹細胞的端粒酶活性
    PAPD5小分子抑制劑可用於恢復病人幹細胞的端粒酶活性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4/22 16:24:05 哈佛幹細胞研究所Suneet Agarwal研究組的一項工作開發出了一種PAPD5小分子抑制劑,可用於恢復病人幹細胞的端粒酶活性
  • 久怡康小分子活性肽,給學生織牢健康安全防線
    其實,無論是改善學生們的營養狀況、促進學生發育成長、還是提高學生的免疫力,都需要保證蛋白質的攝入量,且提高蛋白質的利用率。 肽可引起不同的生理活動和生化反應調節,包括抗憂鬱、抗疲勞、改善睡眠、增強記憶、抑制腫瘤等,促進人體對蛋白質,維生素及各種有益微量元素的吸收。最重要的是,肽的吸收速度是普通蛋白質的20倍!
  • 雪蓮幹細胞小分子肽固體飲料
    小分子肽主要由3-6個胺基酸組成的低分子量肽。分子量在1000~50之間的稱為小分子肽、寡肽、低聚肽,生物學家習慣稱之為「生物活性肽」。小分子肽是構成人體所有細胞的基本材料,人體的活性物質都是以肽的形式存在,肽是機體完成各種複雜的生理活性所必不可少的參與者。人體內有成百上千種肽,特別是大腦中的肽含量最多,肽涉及到人體的各個領域,包括激素、神經、生殖以及細胞的更新、代謝、生長、修復。小分子肽不需要消化,能夠直接、快速、完整的被人體細胞吸收,主動、優先被人體吸收,而且耗費能量小。
  • PNAS:A族腸道病毒利用「一石二鳥」受體入侵的分子機制
    迄今為止,已發現多種重要的腸道病毒受體,按其功能可劃分為兩類:其一為幫助病毒吸附在細胞表面的粘附受體,部分粘附受體可以幫助病毒內吞,但不介導病毒變構及基因組釋放的過程。其二為脫衣殼受體,與病毒結合後可以誘導病毒變構繼而完成入侵的步驟,釋放遺傳物質。
  • 抑制一種常見酶活性可延長果蠅壽命
    原標題:抑制一種常見酶活性可延長果蠅壽命   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等機構的研究人員最新發現,通過抑制一種動物身上常見酶的活性可延長果蠅和線蟲的壽命,但這種方法能否延長人類壽命仍待研究。
  • 解析「中草藥、益生菌和腸道菌群」三者的辯證關係
    中草藥的益生元作用機理與其它益生元(寡糖、果膠等)有很大不同,其它益生元不但對腸道有益菌有促進生長作用,也對有害菌有促進作用,而中草藥作為益生元的作用要優於其它的益生元,中草藥活性成分為益生菌的增殖掃清障礙,抑制有害菌的生長和增殖,蛋白質、脂類、微量元素和維生素等營養成分促進腸道有益菌的快速增殖。
  • 關鍵還要看你的腸道微生物
    皂苷已發現許多循環不良的生物可利用的草藥在不產生SCFA的情況下發揮藥理作用。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生物活性分子被腸道微生物群從這些功能性藥物中代謝出來。皂苷是具有抗炎和抗癌活性的有價值的生物活性成分。然而,這些分子很難被人體血液吸收,導致在人體組織中的功效很低。腸道微生物群通過將這些化合物轉化為有益的代謝物,為克服皂苷的生物利用度差提供了新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