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寄丟的信,收到沒

2020-12-13 小考拉俱樂部

某天,一個高中同學兼好友問我:XX要你的微信,給麼?我說:好呀。我一個微信五千人,另個微信只有兩千人,凡是要加微信的,一律通過,多多益善。

她說:我的天,比我這個微商都多了一倍。我說:公號跟微商差不多,會認字的都想加為好友,有的就成了潛在讀者。

加為好友,互報姓名後,他說:失蹤了這麼多年,家安哪了?匯報後,他問:你上學時給你寄過很長的一封信收到沒?我說:沒有,什麼內容?他說:都過去了,不說了。沉默了會兒,說:沒收到好,要不然,歷史會改寫。

我去翻他的朋友圈,看到一張照片。個子高高的,西裝革履,看起來很精神的樣子。然後,在腦瓜裡搜索:他是誰?還給我寫過信?看著好眼熟啊?怎麼一點印象都沒?

後來,終於想起來了。好像和很多同學一起,去過他家。那時候,我和幾個女生住在學校宿舍,他在鎮上租的房子,離學校很近,隔壁就是鐵鋪。有次,他邀請大家去他家玩,一起聊天玩遊戲。結束後,他送我們回家,路上聊了會兒。沒過多久,就不見他了。偶爾有同學提起,說是轉學了。

我那時成績一落千丈,正處於心情的低谷期,時不時想自殺的狀態,對身邊的人和事,倒是不怎麼關心。所以,他轉學了,也沒太在意,只是周末不能和大家一起去他家玩了。有時,在鎮上逛街,路過他曾經租房的地方,會想到:有個同學在這兒住過,後來搬走了。再無他念。

我又胡思亂想了:他會寫什麼樣的信給我呢?寫他對母校的留戀?寫他對未來的規劃?寫他對人生的思考?寫他初戀時候的悸動?寫他轉學的困惑?寫他讀書時候的夢想?信裡會不會提到我?會不會悄悄訴說對我的印象?他不會喜歡過我吧?可是,我那麼平凡,一直都是在角落裡默默無聞的自卑的醜小鴨,怎麼會引起別人的注意呢?

好想看看那封信的內容,可是,信被寄丟了,所有關於信的遐想都只是空想。這樣也好,收不到的信都是本來就不屬於我的。每一個遺憾,都是註定要成為遺憾的。就像我註定不能再年年第一,註定不能再成為佼佼者,註定要被砍斷翅膀、一輩子平庸無能一樣,這封信也是註定收不到。

多年失聯,換來的,就只剩一句:你還好嗎?是的,我們都要好好的,才不負舊日時光。

相關焦點

  • 泉州監獄:一封寄給服刑人員親屬的信
    泉州監獄:一封寄給服刑人員親屬的信 2020-04-28 20: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這年頭,不只丟平信,還丟快遞呢丨頒獎
    其實,不只是郵政平信,快遞業也存在大量的丟件事故。●郵政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6月「丟失短少」在申訴問題中排第三●丟件問題上,全峰、國通和全一(未截出)位列今年6月前三甲所以,寫信的人越來越少也不全是社交軟體的鍋,正所謂寄信不如寄快遞,寄快遞可能…還不如…漂流瓶呢。
  • 老伯連寄3封平信無一收到 郵局:平信、明信片無追蹤條件
    東方網4月18日消息:據《新聞晨報》報導,日前,80多歲的讀者王老伯反映,自己接連寄出3封平信,但對方卻無一收到,「信丟了,郵票錢打水漂了,郵局卻說不會賠償。」無獨有偶,市民陳小姐在春節前寄給朋友一張明信片,眼下清明都過了,對方也仍未收到。   郵政公司客服熱線表示,平信、明信片不具備查詢條件,重要信件最好通過掛號信等方式郵寄。
  • 華坪:女高收到一封特殊的信
    今天,麗江華坪女子高級中學收到了一封特殊的郵件,沒有來信地址和聯繫方式,裡面卻有1000元現金和一封信。信件寫到:「我是安徽大學2020屆畢業生,剛到上海工作,上個月工作了5天,只發了5天工資,我決定把它捐給華坪女子高中,希望你們學校越辦越好,你們做了我一直以來想做而不能做的事,我很開心。也希望未來,華坪女高的姑娘們能到我們安徽大學讀書。
  • 老伯連寄3封平信無一收到 郵政稱平信不可查詢
    日前,80多歲的讀者王老伯向本報反映,自己接連寄出3封平信,但對方卻無一收到,「信丟了,郵票錢打水漂了,郵局卻說不會賠償。」無獨有偶,市民陳小姐在春節前寄給朋友一張明信片,眼下清明都過了,對方也仍未收到。
  • 寄一封傳統的感謝信
    當你完成工作面試後,你大概會發一封電子郵件表示感謝。那麼你有沒有想過也用手寫一份表達感謝的信件用傳統的方式郵寄給對方?我會。我估計最壞的結果是僱主在收到這封信之前就已經決定我是否適合這份工作,但這對未來的關係是個很好的姿態,無論你是否得到這份工作或者未來再考慮在這家公司找一個工作。  而最好的情況是,這可以表明你的熱情和認真--也許比同樣有資格但覺得寫信麻煩的候選人更認真。
  • 掛號信寄出半月 家人未收到
    掛號信寄出半月家人未收到郵局系統卻顯示已被人籤收本報訊(記者付莎)昨日,家住武昌楊園紡器村10棟115號的魏先生向本報傾聽熱線反映,他到郵局寄了2封掛號信,其中一封信到現在新洲的親戚也沒收到,他到寄信的郵政所查詢後
  • 及安盾消防公司總經理收到一封來自用戶的《感謝信》
    4月25日消息,湖北及安盾消防科技有限公司收到一封來自用戶的信條,收件人是及安盾消防總經理張曉劍。是投訴?是內部檢舉?是邀請函?是企業產品建議書?及安盾消防綜合部告訴本網記者,我公司門衛交給總經理張曉劍一封「總經理親啟」信件,起初,張總很疑惑:這個年頭還有人寫信?難道是客戶投訴亦或是員工檢舉信不成?
  • 央視調查:寄出100封國內平信 33封沒下落
    (節目導視)解說:100封普通信件投遞出去,67封送達目的地,33封卻沒了下落,平信為何郵寄的並不平安。記者:我3月12日給你寄的信你收到了嗎?張女士(收信人):沒收著。記者:你確定你的地址沒寫錯嗎?張女士:沒錯,我以前寫的都是這個地址。
  • 郭貴武:一封真情表白的信
    一封真情表白的信 文/郭貴武 上世紀80年代夏季的一天,我收到一封來自省師範院校的信。從信封秀麗的字就知道是詩友曉茜寄來的。讀著信,覺得情感有些微妙。往日的信,談文學創作感受多,而今天這封信,不惜重墨描述她返城與我道別的情景。
  • 老師鼓勵學生寫一封家書寄相思
    於是,溫州大學超豪學區特組織開展了「一封家書」的活動,希望同學們書寫家書寄託思鄉思親之情。 ☉商報記者 章瑚 通訊員 錢南9月底正值中秋佳節,很多在溫讀書的大學生卻因為假期時間短而不能回到父母身邊。
  • 連寄三封平信和掛號信 掛號信如石沉大海
    浙江在線03月10日訊「上海銀行給我同一個地址發了三封掛號信和平信,平信全都收到了,掛號信卻不見蹤影,這種蹊蹺事誰都想不明白。」3月9日上午,鄞州區的全先生給本報幫辦熱線打來了電話。  全先生家住鄞州區石碶街道雅渡新村,去年11月,他申請辦理了一張上海銀行的信用卡。
  • 德國聖誕郵局第一封信來自中國
    原標題:德國聖誕郵局第一封信來自中國   德國《焦點》周刊6日報導,德國各大聖誕郵局本周陸續開張,讓「聖誕老人」們意外的是,今年收到的第一封信來自中國。「又到了給聖誕老人寫信的日子」,在微博上,中國網友這樣「互相提醒」並分享寫信心得。
  • 成都教師異地撿到身份證 寄掛號信還遺失者(圖)
    吃完飯入住酒店,她沒顧上休息,立即翻找起來。小包、夾層、裡層,翻遍了行李箱也沒找到身份證。走過的路有些長,她沒法沿途找一遍,只好作罷。  第二天早上7點,她前往機場,補辦了臨時身份證,飛回高郵。  因為工作忙,她還沒來得及補辦正式身份證,不時地隱隱擔心,「萬一有人拿著我的身份證,去搞詐騙活動,就麻煩了」。
  • 寄一封「時光慢遞」給未來,三個大學生瞄準「時間」市場
    【獵雲網成都】8月31日報導(文/周麗梅)寄一封「時光慢遞」給自己、家人、朋友,一個月、一年、甚至十幾年後再收到,當下的記憶、感受、祝福都可以「保鮮」在小小的信件裡,隨著時光慢慢流淌,歷久彌新,這種將郵件寄給未來的方式受到了越來越多年輕一族的喜愛。
  • 泉州一市民寄拜年封到臺灣花蓮 7年後收到退信
    日前,家住泉州市區田安路的集郵愛好者陳青林驚呆了:2008年他寄一封拜年封到臺灣花蓮縣豐濱鄉,時隔7年5個月,他已然忘記這信封,它卻在本月10日退回到他手上!不得不感慨,這信封是在臺灣玩膩了,才想要回家嗎?
  • 央視調查:寄出100封國內平信 33封沒下落(三)
    核心提示:據央視《新聞1+1》節目4月10日報導,有央視記者做了一個調查:投遞100封平信到分布在全國各地的熟人,並通過與收信人聯繫來查看信件最終寄達情況。調查的結果是,其中的33封信沒了下落。據中國郵政總公司客服稱,平信的丟失沒有辦法查詢,並且無法賠償。
  • 平信大量丟失,為何掛號信不丟?
    在百度鍵入「平信丟失」,在網絡上有228000個搜索結果;鍵入「寄信丟失」相關結果約406000個;再用「寄的信丟了」搜索,能找到約6030000
  • 11月買的羽絨服立春了都還沒收到!
    ,現在還沒收到!聖誕假期都被困在英國了@行走在阡陌上的魚:從英國寄郵政快遞迴國,經常寄丟@WHUT_JackieWang:寄回國的三張明信片一個月後收到兩張,感覺不能要求更多。。。(內牛滿面的經歷)@blu-h:哦吼說這個我可就不困了,一罐子粉膠丟了,lf和royal mail互相踢皮球,兩邊都投訴了都沒個結果,只因為我沒寫房號(我住的學生公寓有前臺前臺跟我說沒見到過人)@垚佳淼淼:三年一直用的都挺好的,終於在最後給我寄畢業證的時候出了么蛾子,硬是給我寄不見了~@君行西:能把我畢業證寄丟……還是寄丟兩次……我差點就變成沒畢業證的了……
  • 一封沒有發出的信
    那是一封給學生劉晶同學的回信,保存在劉晶那一屆同學送我的相冊裡。看著被書蠹啃咬過的信,我的思緒被帶回到劉晶所在的三(5)班,塵封的記憶也漸漸清晰起來。劉晶,一個個子高挑、皮膚白皙、眼睛大大的漂亮女生浮現在我眼前。2005年7月,我被初三(5)班的班主任聘為語文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