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抑鬱者的世界你真的懂嗎?我們對抑鬱症的2大誤區

2020-11-20 心理學知識星球

文 / 心理學知識星球

有人說抑鬱就是心情不好,也就是悲傷、痛苦,也被叫做負面情緒。這個答案也是正確的,因為每當抑鬱時確實是悲觀的、絕望的、鬱悶的,總是表現的情緒很低落。但是這並不是抑鬱症的關鍵所在,負面情緒可以說是每個人都會有的,因為人難免會有磕磕碰碰從而使自己有負面情緒。這篇文章我想和大家聊聊我們對抑鬱症的二大誤區。

  • 第一個誤區就是我們認為抑鬱是負面情緒所造成的,其實這只是部分原因,而最致命的是「三位一體負面認知」。也就是說,在抑鬱症中,這個三位一體的負面認知才是最可怕的
  • 第二個誤區就是我們都認為抑鬱症者「選擇死亡」是自私的、軟弱的、沒有責任心、不考慮家人的人,其實真實的情況並不是如此。接下來我們就開始解釋這兩大誤區吧。

什麼是三位一體負面認知

三位一體負面認知分別指的是抑鬱症者對世界、對自身、對未來的消極看法。在心理學這種消極想法被稱為抑鬱思維,而抑鬱思維與抑鬱情感(負面情緒)是分不開的,心理學家把抑鬱者的思維說成是一個「抑鬱認知三和弦」,意思是說,抑鬱者都有對自己的消極思維、對未來的悲觀態度、以消極方式解釋當前經歷這三者的結合

抑鬱者對「世界」的看法

抑鬱者不論遇到大事還是小事,也不論真實情況是怎樣的,他們都把與周圍環境的互動視為挫敗、被蔑視、被別人瞧不起等負面認知,他們認為自己的生活充滿了各種負擔、坎坷和傷痛。同時,抑鬱者的抗挫折能力幾乎為零,面對任何困難他們都非常敏感。比如,有位女性抑鬱症者暫時找不到自己想要的物品,她就有「我再也找不到它了」這種想法。生活中一點點的阻礙都被視為是自己難以逾越的天塹。

  • 總得來說,他們是無時無刻都在感受來自世界的「惡意」。

抑鬱者對「自身」的看法

抑鬱者認為自己「毫無價值」,總是能從別人的言語中解讀出嘲笑、輕蔑,無論是對他的讚美還是關心,他都會認為他人是瞧不起他,可憐他才會這樣關心他。抑鬱者總是極度的貶低(否定)自己,認為「不論什麼都是我的錯」他將一切「是自己的」與「不是自己」的過錯都攬到自己身上,認為全部是自己的責任,並且會懲罰自己

有位抑鬱者聲稱:「我對這個世界上所有的苦難負責,無論做什麼我都無法贖清自己的罪孽,我希望可以以我的死亡來結束這一切。」就這樣,抑鬱者對「自身」的消極看法最終會讓他們達到一個「終極佛系」的境界,變得無欲無求,這種情況在心理學上被稱為「意向力喪失」

「意向力喪失」是說以前能讓我們感到高興快樂的活動,現在變得沒有意義也變得沒有愉悅感,甚至會感到厭煩。

當意向力喪失到一定程度,抑鬱者的行為將受到影響,也就是他們認為從床上坐起來都特別的困難,而這也是很多人不知道抑鬱症對人的最大傷害,它會讓人失去生活自理能力

抑鬱者對未來的看法

對於抑鬱者來說,未來就是沒有未來,因為抑鬱者可以說是極致的悲觀主義者。打個比方,如果一件事90%是好的,只有10%是不好的,抑鬱者就會忘記好的而滿腦子都是不好的事,而且還會反覆琢磨不好的事,使自己困在這個「死胡同」裡。從這裡可以看出抑鬱者是喪失了能感到快樂幸福等積極情緒的能力,被負面的抑鬱思維與抑鬱情感所控制

他們看待事情總是想到最糟糕的一面,在他們眼中未來是充滿黑暗與絕望的,並且任何事情都不會往好的方面發展。

抑鬱者不僅對長遠的未來是消極看待,對短期內的事情也是如此。比如今天他有個約會,他就會想的困難重重,想像自己肯定會在路上迷路或發生什麼事情,對於抑鬱者來說,他們的每一天都是「不高興」的一天。

看了「三位一體負面認知」的內容,我相信你也知道抑鬱症絕不是心情不好(負面情緒)這麼簡單,更重要的是他的抑鬱思維(負面認知),而抑鬱思維是造成抑鬱症的重要原因之一。

用「死亡」愛身邊的人

我們了解了「三位一體負面認知」就可以看出這些抑鬱思維與抑鬱情感會讓人痛苦、備受折磨。有一位抑鬱者曾說:「嚴重的抑鬱帶來的痛苦日復一日的加劇,這種痛苦讓我就像經歷十大酷刑般的在崩潰邊緣瘋狂試探,我找不到任何可以逃脫這種殘酷生活的途徑,除了死亡。」從這裡可以看出,抑鬱者每天都在承受來自生活中各個方面的,各個細節上的痛苦與壓迫,他們會感到孤獨、窒息、無能為力,只想逃離,所以這也是為什麼抑鬱與死亡總是緊密相關的。

我們大部分人都認為抑鬱者選擇「死亡」是自私的、脆弱的,因為無論再難再痛苦也應該想想家人、愛人和關心自己的人,不應該選擇死亡來結束自己的生命。

然而,事實上,情況是恰好相反的。

抑鬱者選擇死亡有兩方面,一方面確實是痛苦難受;而另一方面其實是他們在用自己的方式「愛著」身邊的人。

舉個例子,小宋是位女大學生,有一件事對她影響很大,她爸爸的同事在一次執行任務時不幸犧牲了。原本這位同事可以提前跳傘的,但是如果提前跳傘,飛機就會墜落在人來人往的廣場上,為了他人,他選擇了犧牲自己。

當小宋抑鬱到達最高峰時,她無法忍受這種痛苦,更多的是無法忍受自己一點點地變成一個喪失自理能力,惹人厭煩的累贅。她覺得自己給家人朋友帶來了沉重的負擔。然後她在頭腦中想到爸爸的同事,這樣就形成了一種固執的聯繫,認為就像這位飛行員一樣,犧牲自己的生命來挽救其他人一樣,自己也能為家人、愛人、朋友做出犧牲。她可以解決掉這個累贅,於是,就這樣選擇了死亡

從這個例子可以看出對抑鬱者來說,死亡並不是對親人的傷害,而是一種成全和解脫。我希望在你理解了患抑鬱症者為什麼會選擇死亡後,能更好的幫助他們解開心結,多給予他們鼓勵與關懷,這樣你可以為你拯救了一個生命而感到快樂,畢竟贈人玫瑰,手留餘香呀

總結

每個人都會有「心情不好」的時候,在正常情況下,心情不好過後人都會有種大病初癒的輕鬆感,而抑鬱過後卻只能用「劫後餘生」來形容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抑鬱者感受的悲傷其實是一種不幸感,輕度抑鬱症者可能會哭泣,但重度抑鬱症者卻常常連哭都哭不出來,他們不相信自己或別人能夠幫助自己,只有無窮無盡的無助與絕望在「伴隨」自己

要知道人的一生沒有一帆風順,也沒有完美無缺,我們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打擊與創傷,但是我們應該具有不畏艱辛與苦難的精神與毅力,要始終相信「美好的事會在下一秒」出現。

作者簡介:我是一個非常熱愛心理學的男孩,希望大家與我一樣,每天學習一點心理學小知識,發現和認識一個更真實的自己。

相關焦點

  • 抑鬱症患者年年增加,抑鬱自殺居高不下,我們如何預防抑鬱症?
    一、思維誤區抑鬱症、焦慮症這類神經症患者有一個共同特點——或多或少有一些思維誤區,往往也正是這些思維誤區讓他們不斷地鑽牛角尖,最後把自己深深陷進抑鬱或者焦慮的泥淖之中。當希望和現實之間有落差,人就會失落,落差越大,失落感越大。當一個人對周圍由失望到絕望了,那麼,Ta離抑鬱也就越近了。任何我們身外的任何事,都不是我們所能控制的,我們沒有必要為他們設定什麼應該,什麼不應該。設定了,徒增煩惱。
  • 那個得了抑鬱症的人,你真的理解Ta嗎?
    抑鬱在當今社會相當普遍。我們經常聽到身邊有人說他負能量爆棚,感覺身體被掏空了。我們也經常聽到某些人積勞成疾,過勞而死。還有一些知名人士因為不堪抑鬱而自殺。可能看到這裡,你會感覺有些恐慌。那麼究竟什麼是抑鬱呢?很多人提到抑鬱就會想到抑鬱症。其實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會多多少少感受到抑鬱情緒。
  • 別讓抑鬱毀掉你:抑鬱症,離我們到底有多近?
    抑鬱,這個驚心的詞離我們遠嗎? 去年世界心理健康日,Kantar Health 發布了《全球健康調查》,報告顯示,美國有 28.4% 的人經過自我檢測後發現抑鬱症狀。
  • 世界精神衛生日 以痊癒者身份告訴你抑鬱症究竟什麼感受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世界精神衛生日 以痊癒者身份告訴你抑鬱症究竟什麼感受 2019年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衛生日,今年的主題是心理健康社會和諧,我行動. 回想一下自己與抑鬱症已經告別了五年,可抑鬱症的體驗也許一輩子都會被我記住.
  • 你真的分清抑鬱症和抑鬱情緒嗎?
    現在很多人因為生活的種種瑣事,多多少少都會有那麼一點抑鬱情緒。那麼當你聽到「我好像得了抑鬱症」這句話你會怎麼想?是不是覺得這個人真會小題大做,只是不開心就說自己有抑鬱症or這個人是不是他想的太多了?然後來一句「哦,我也抑鬱了」。其實,明明可能只是需要一句安慰就能平息一下他的抑鬱情緒,為什麼要懷疑他是不是真的有抑鬱症?這重要嗎?
  • 抑鬱症患者都仇恨父母?心理學:原生家庭是抑鬱的根源
    一個心理諮詢匠帶你進入自己內心的世界,喜歡的關注吧!文/老K知乎上有個話題談論「有多少抑鬱症,是父母導致的?」這個話題到現在已經有超過2萬人關注,瀏覽量超過1400萬人。其實現實中我們也發現了,好多抑鬱症患者會非常怨恨自己的父母,看到下面一些匿名故事非常痛心。匿名答友抑鬱本身就已經很痛苦了,很多父母還認為孩子是裝病逃避,這不但不會讓孩子擺脫負面情緒,反而更加逆反,加重抑鬱。
  • 抑鬱症是什麼,你真的了解它嗎?
    根據權威數據統計,全球大約有10%的人患有抑鬱症,也就是說大約每10個人中就有一個抑鬱症患者,這麼看,其實抑鬱症離我們挺近的,但它的就診率卻很低,原因有兩個,一,抑鬱症患者不了解這個病是什麼,二,在意外界的看法,擔心被人嘲笑。抑鬱症的危害可想而知,它也是世界第四大疾病,預計到2020年將成為第二大。
  • 你是真的有抑鬱症嗎?
    ;甚至發生木僵;部分病例有明顯的焦慮和運動性激越;嚴重者可出現幻覺、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狀。人人都會有抑鬱的情況,但是抑鬱不是抑鬱症。不要把你短時間的情緒當作一種博取同情的武器。因為抑鬱症從來不是說說而已,我們無法去體會他們的痛苦。
  • 抑鬱症為什麼很難自愈,看完這些你就懂了
    二、心理學因素主要涉及到童年的養育環境父母關係緊張,常常會讓患者生活在被拋棄的恐懼中。還有嚴厲的養育者,也會讓患者長期持續存在會引起強烈或者持久的不愉快的情感體驗,進而導致抑鬱症的產生。諮詢師:如果是真的,你就是什麼事也做不好,你也做不好這件事,這對你意味著什麼?來訪者:我很無能。我是這麼地不勝任。負性的自動思維,使本就難以撼動的核心信念進一步強化,這也是抑鬱不僅很難自愈,而且常常愈來愈重的惡性循環機制。慣性的力量會讓這個惡性循環持續運轉,僅憑一己之力很難突破。
  • 這樣的做法可能讓身邊患抑鬱症的Ta更糟糕 | 了解抑鬱症
    這裡有一個很大認知誤區,就是沒有抑鬱症患者的父母是無辜的。長期較重的抑鬱,是由童年跟父母之間的關係造成的,尤其是母嬰關係。母嬰之間無法形成親密感,嬰兒在和母親的互動中極少有愉悅的感受,這是抑鬱形成的根源。有些人中年事業上受挫後被診斷為抑鬱症,也是在童年時期被父母數年如一日的精神折磨所致。
  • 走出抑鬱最關鍵的點,把抑鬱症當作普通生理問題
    一個心理諮詢匠帶你進入自己內心的世界,喜歡的關注吧!這個區域的萎縮通常對應著記憶力衰退、認知能力的下降和抑鬱的情緒狀態。其次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抑鬱症的發生和我們大腦的神經遞質分泌水平有密切關係,20 世紀中葉,一些研究者對抑鬱自殺者的大腦標本觀察,通過顯微鏡看到他們大腦內有三種神經遞質的濃度異於常人。
  • 總是莫名其妙想哭、想生氣,是抑鬱症前兆嗎?抑鬱患者的7大共性
    一旦這種物質的不平衡,便會在我們的情緒調節方面產生問題,你就常常會感覺情緒低下,總是想努力地調整過來,但就是調不過來。如果情緒調整半個月都沒有達到很好的效果,就說明你可能患上了抑鬱症。所以,抑鬱症不是單純的心理疾病,它也是一種生理疾病!
  • 這四個抑鬱症認識誤區避免陷入!中醫對抑鬱症的見解
    南京太乙堂中醫專家梁世界主任解釋:抑鬱症以情緒抑鬱為主,伴有其它身體症狀,屬於中醫的「鬱症」範疇。 在精神方面主要表現:情緒低落、沒有精神、煩躁易怒、悲傷欲哭;意力不能集中、記憶力差;伴有自卑、自責、恐懼、焦慮、自閉(不願與外界任何人接觸)等,對任何事物不感興趣;失眠(晚上睡不著,早上醒的早);嚴重者有自殘或者自殺的傾向或行為
  • 抑鬱症成為人類第二大殺手,但是比抑鬱症更可怕的是「微笑抑鬱」
    抑鬱症其實距離我們並不遙遠,作為一種常見心理疾病,抑鬱症已成為人類第二大「殺手」。他不像普通的抑鬱的人,每天都是愁眉苦臉。微笑抑鬱症的人在別人面前不會表現出來自己非常的痛苦,在別人面前只會表現出自己很快樂,經常以微笑面對所有人,不願意把自己的悲傷帶給別人,同時也不願意讓別人擔心。事實上這種人的內心的壓力非常的大,自己把所有的壓力都自己承受了,覺得活著的每一天都是非常的痛苦的,覺得自己非常的沒有價值。
  • 我們對抑鬱症還知之甚少,但人類對抗抑鬱的歷史已很漫長
    要知道,對我們現在很多人來說,有一個手機基本上可以消磨打發得了大多數的空閒時光,即便如此我們還是抑鬱難耐。然而,時鐘往前撥動,上世紀80年代的時候,你覺得煩悶想找人聊聊天,只能打電話。要是電話那頭沒有什麼人可以跟你說說話,你是什麼樣的處境?再往前推一點,人類沒有電話,只能靠書信往來的時候,又是什麼樣的處境?
  • 抑鬱症應該引起我們每個人的重視
    「抑鬱者的孤獨和絕望,經常來自於外界的誤解或輕視。」認知存在的誤區記得讀書的時候,新聞看到一個抑鬱症重度患者忍受不了自殺,並把自己女兒一起帶去跳樓。我媽在旁邊評論:「這人啊,自己要是不想活了,誰也救不了。」
  • 愛笑的人不一定真的快樂,微笑抑鬱症你了解嗎?
    都說「愛笑的人運氣不會太差」,但是有一種笑例外:「微笑抑鬱症」。說起抑鬱症,大家聯想到的一定是情緒悲觀、萎靡不振,對所有事物都缺乏興趣。但是微笑抑鬱症就不一樣了,他們總是被誤解:「他明明開朗活潑,與人為善,怎麼可能患有抑鬱症呢?」。所以正是應了那句歌詞,「你不是真正的快樂,你的笑只是你穿的保護色」,他們只是以樂觀的形式來掩蓋自己。這樣的病人,你身邊有嗎?
  • 你真的懂抑鬱症嗎?
    提起抑鬱症不少人覺得他們就是多想,沒事閒的。但你知道抑鬱症被譽為「精神上的癌症」嗎?百度上是這麼的「抑鬱症以顯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為主要特徵,部分患者有存在自傷、自殺行為,可伴有妄想、幻覺等精神病性症狀,嚴重時可能發生抑鬱性木僵,可表現為面部表情固定、對刺激缺乏反應、話少甚至不言語、少動甚至不動等。抑鬱症發作時一般表現為情緒低落、興趣減退、精力缺乏等。」
  • 抑鬱和抑鬱症是一回事嗎?
    可工作帶來的成就感依然抵擋不住抑鬱的侵襲。我們總能不時看到有人因抑鬱而離世的消息。今年2月24日,韓國年僅23歲的藝人素真疑因抑鬱症跳樓自殺;去年8月,美國喜劇演員羅賓·威廉士在寓所因抑鬱症自殺;4月1日就要到了,這一天,很多人還會懷念因抑鬱症而跳樓自殺的張國榮。抑鬱症的魔爪不僅僅伸向明星們。世界衛生組織研究顯示,全球抑鬱症年患病率約為11%。
  • 「心理居」心理學研究的「抑鬱症」,你真了解嗎?自測表分享你
    ,真正的抑鬱症,你誤解了。2、很有必要說明的一點是:說自己抑鬱的人,可能他也誤解了,甚至只是一種打趣。後面和你講具體情況。下面,我們先一起來看看真正的抑鬱症。(精神病和神經病,未來我們詳解)這就很容易導致抑鬱症患者產生羞恥感、自卑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