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信登系統:2019年11月末信託存續規模20.85萬億元 降通道、穩...

2020-12-23 金融界

來源:證券日報

本報訊根據中國信登信託受益權定期報送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11月末,信託存續規模為20.85萬億元,較8月末21.10萬億元略有下降;同時據其信託登記系統數據顯示,信託業降通道、穩經營趨勢不變,主動管理意識和業務創新發展能力持續增強,全行業發展態勢呈現積極變化,各項信託監管政策的執行顯現較好成效。

具體看信託登記系統數據,一是行業全年開展通道類業務節奏整體放緩。從全年信託功能和受託職責變化趨勢看,非主動管理類和事務管理類信託產品規模佔比均呈下行趨勢。事務管理類產品規模佔比從年初的70%左右下降至年末的40%左右。非主動管理類產品涉及初始募集金額和規模佔比均創年內新低,尤其在第四季度,非主動管理和事務管理類產品規模佔比均穩定在40%左右。去槓桿,降通道等監管要求在信託公司當年經營的實際態勢中得到體現,行業主動管理類業務有明顯加強。

二是資金投向實體經濟的規模佔比穩中有升。四季度末行業新增規模中資金投向實體經濟的規模佔比69.88%,較三季度末又上升1.36個百分點,從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整個行業落實監管部門防風險、治亂象,支持經濟實體發展的要求與導向。

三是資金投向房地行業佔比逐季下滑。從全年來看,行業投向工商企業和基礎產業規模佔比顯著上升,投向房地產的規模佔比已從一季度的15%左右降至四季度的10%以下,反映全行業堅定貫徹「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的監管政策導向,及時降控房地產融資規模。

四是積極發揮信託制度本源優勢拓展特色信託業務。信託各項特色業務發展勢頭強勁,信託本源業務規模增長較快。

從2019年新增情況來看,新增特色業務月度平均規模佔比達到38%,其中資產證券化業務規模佔比超過20%,家族信託和小微金融信託規模佔比分別接近1%,反映出行業較以往更加注重挖掘信託制度的本源優勢及支持實體經濟方面的直接融資優勢,年內信託特色業務增長上了新臺階,說明行業轉型仍有較大空間。

當年,中國信登積極發揮服務監管職能,支持全國各地銀保監局依託信託登記系統,對信託產品事前報告、關聯交易報告、監管部門與信託公司雙向督導反饋等方面進行監管監測;同時積極發揮市場約束等功能,按照《信託登記管理辦法》要求,2019年,共辦理完成初始登記2萬餘筆,新增初始募集金額5.6萬多億元,對信託公司報送11.1萬多筆各類預登記進行嚴格的形式審查,使信託公司產品預登記及全流程登記質量都得以提升。(記者徐天曉)

(編輯孫倩)

相關焦點

  • 中國信登:信託存量規模繼續下降,服務信託初始募集規模超4萬億
    【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 陳玉靜)1月8日,中國信託登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中國信登)披露2020年信託產品登記情況。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1月末,全行業信託產品存量規模為20.13萬億元,較上年末繼續下降1.6%。其中,服務信託累計存續的初始募集規模已超過4萬億元。
  • 中國信登:2020年末服務信託初始募集規模超4萬億元
    截至2020年末,全行業服務信託累計存續的初始募集規模已超過4萬億元,其中資產證券化產品在所有以服務信託為主要內涵的特色業務產品規模中的佔比到年末已漲至近五成,由此充分體現出信託機制在帳戶管理、財產獨立、風險隔離等方面的制度優勢和蓬勃生命力。
  • 2019年度中國信託業發展評析發布 業務規模穩中趨降
    近日,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主任曾剛,在中國信託業協會網站上發布了《2019年度中國信託業發展評析》(以下簡稱「發展評析」)。2019年是信託業轉型的重要一年,在經歷了2018年的大幅調整後,信託業堅持回歸本源、提質增效,不斷轉型,效果顯著。
  • 受益權帳戶系統上線 21萬億信託獲「身份證」後迎利好
    新京報訊(記者 程維妙 侯潤芳)據中國信託登記有限責任公司(下稱「中國信登」)官方公號9月10日晚消息,全國集中管理的信託受益權帳戶系統當天正式在中國信登上線並對外提供帳戶業務辦理服務。包括六大國有行、全國性股份行、理財子公司等在內的23家首批開戶行開立了信託受益權帳戶。中國信登還與中信信託、上海信託、中融信託、重慶信託等首批31家代理開戶機構籤訂了《信託受益權帳戶代理開戶協議》,首批代理開戶機構將可辦理信託受益權帳戶的開立、使用、變更和註銷等業務,年內其他信託公司也將陸續籤約成為代理開戶機構。
  • 2019年3季度中國信託業發展評析
    圖1 2015年Q1—2019年Q3信託資產規模、同比增速及環比增速2.信託資金來源。截至2019年3季度末,資金信託規模合計為18.53萬億元,其中,集合資金信託規模為9.84萬億元,佔比44.74%,環比上升1.17%;單一資金信託規模為8.69萬億,環比下降5.89%,佔比39.50%。
  • 11月集合信託規模逆勢攀升 融資類業務萬億壓降難過年關
    據用益信託12月14日提供給時代周報記者的數據顯示,今年11月,集合類信託中融資類信託成立規模757.42億元,較去年同期1513.27億元下降49.95%,但是較今年10月環比增加39.18%。信託公司融資類業務萬億壓降目標迎年終大考,集合信託規模及融資類信託成立規模為何不降反增?
  • 中信信託2019年資產減值損失195億元 超公司淨利潤5倍
    根據中國信託業協會數據,截止2019年4季度末,全國68家信託公司受託資產規模為21.6萬億元,較2018年年末的22.7萬億同比下降4.85%。當然,中信信託也不例外,截至2019年底,公司管理的信託資產規模為1.57萬億元,相比2019年期初的1.65萬億元下滑4.85%,與此同時,手續費及佣金淨收入49.49億元,較去年同期下降了11%,佔2019年收入的68.87%,同比下降17.17個百分點。
  • 2020年3季度中國信託業發展評析
    一、信託資產規模持續壓降投資類信託業務增長明顯  (一)信託業務規模  2020年3季度,信託行業在監管的引導下,繼續有序壓降融資和通道類業務規模,截至3季度末,信託業受託管理的信託資產餘額為20.86萬億元,較年初減少7432.79億元,同比下降5.16%,降幅較2季度末收窄0.4個百分點;信託資產餘額較
  • 2019年度中國信託業發展評析
    一、信託業務規模穩中趨降,結構不斷優化(一)信託業務規模截止2019年4季度末,全國68家信託公司受託資產規模為21.6萬億元,較2018年年末的22.7萬億同比下降4.85%,小於2018年同期的13.50%。
  • 中信登董事長文海興:25萬億信託產品步入「全登」時代
    中國信託登記有限責任公司(下稱中國信登)黨委書記、董事長文海興在峰會上表示,信託登記正式步入「全登」時代,集合信託產品公示的社會效應正在持續體現。  中國信登信託登記系統自2017年9月1日上線以來,已實現了信託產品及其信託受益權信息的預登記、初始(設立)登記、變更登記、終止登記、更正登記功能,以及集合信託產品成立後在中國信登官網公示的功能。
  • 截至一季度末,全國68家信託公司受託資產規模為21.33萬億元
    信託業協會披露的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季度末,全國68家信託公司受託資產規模為21.33萬億元,較2019年4季度末的21.60萬億元小幅度下降1.28%,環比幅度較2019年4季度末的-1.78%收窄0.5個百分點;同比增速為-5.38%,較2019年1季度末的-12.0%大幅收窄。
  • 企業ABS存續規模突破2萬億 11月新增備案規模超2000億再創單月新高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發現,今年前11月,企業ABS產品備案規模約1.33萬億元。近期,中誠信國際表示,全年企業ABS發行規模保守預測將突破1.45萬億元。此外,截至2020年11月底,企業資產證券化存續規模突破2萬億元,達20268.10億元。
  • 中信信託穩坐龍頭 江蘇信託人均利潤最高
    在信託業管理資產規模突破10萬億元的2013年,行業的創富神話得以延續。中國信託業協會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底,信託業全行業管理的信託資產規模達10.91萬億元,同比增長46%;信託行業總利潤達568.61億元,利潤增速為28.82%,較上年大幅下降。  其中,中信信託以7296.6 億元的信託資產規模穩居行業龍頭位置,去年資產規模同比增長23.4%,較2012年的增速大幅放緩。
  • 全國68家信託公司受託資產規模達21.6萬億元
    來源:金融時報作者:胡萍本報訊記者胡萍報導中國信託業協會發布的2019年第四季度信託行業發展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四季度末,全國68家信託公司受託資產規模為21.6萬億元,較2018年年末的22.7萬億元同比下降
  • 監管重拳規範「出表」 銀信通道忙填「舊帳」
    多位銀行人士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  多年來,銀行與通道機構合作實現表內資產「出表」,規避貸款規模等審慎監管要求,幾乎成為行業「默契」。而信託機構可以說是通道機構中的「主力」。  在不少內陸省份,銀信合作幾乎是為地方中小房企項目「輸血」的唯一途徑。一家股份制銀行華南某支行行長直言:「總行還未正式下發文件,大家都趕緊把手頭項目做完。
  • 68家信託公司 誰領風騷?
    2019年,中國經濟環境愈加複雜多變,全球經濟復甦步伐放緩,整個信託行業的發展狀況可以用兩個字概括:一個字是「降」,信託行業的資產管理規模為21.6萬億元,較2018年末下降4.85%,另一個字是「穩」,信託行業的利潤總額為727.05億元,與2018年大致相當。
  • 2020年集合信託違約超1600億,未來3年還有9.2萬億信託到期
    業內預計,2021年信託行業日子依然不好過,信託產品2021年到期規模將有3.8萬億元。1月11日,中國信登數據顯示,2020全年新增辦理完成初始登記的信託募集金額為6.82萬億元,新增產品筆數為2.79萬筆,辦理完成終止登記的募集金額為6.73萬億元,清算產品筆數為1.74萬筆。
  • 集合信託產品星級排行榜(12.7)
    1、信託資產規模持續壓降 投資類信託業務增長明顯 (1)信託業務規模 2020年3季度,信託行業在監管的引導下,繼續有序壓降融資和通道類業務規模,截至3季度末,信託業受託管理的信託資產餘額為20.86萬億元,較年初減少7432.79億元,同比下降5.16%,降幅較2季度末收窄0.4
  • 最新數據:截至11月,私募基金管理規模逼近16萬億,2.46萬家私募掌管...
    月報顯示,截至2020年11月末,存續私募基金管理人24611家,較10月增加98家、環比增長0.40%;管理基金數量94739隻,較10月增加1784隻、環比增長1.92%;管理基金規模15.91萬億元,較10月增加739.46億元、環比增長0.47%。
  • 二季度企業ABS排名來了:這三家規模均超千億元;一家信託公司意外...
    據統計,今年二季度,前20家企業ABS管理人存續規模約1.22萬億元,佔行業七成。其中,中信證券、中金公司和平安證券ABS規模居於前三,均超千億元。值得注意的是,在前20強中,券商佔據主導地位,共有16家。其次是基金子公司,有3家,分別是東方匯智、南方資本及平安匯通。另外,還包括1家信託公司,即華能貴誠信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