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六記·陳列記)解地毯之謎復原皇宮舊貌(組圖) | ||
免費最經典的幽默小段子 掌握第一手軍事情報 搜狐新聞,告訴你正在發生什麼。 點擊進入>>> |
故宮是博物院,但它首先是故宮。 雖然故宮藏寶無數,但對於普通參觀者來說,古代皇帝嬪妃們的日常生活似乎比那些「瓶瓶罐罐」吸引力更大。 「文物原狀陳列」概念的提出讓故宮在「文物」與「宮廷」的鐘擺間找到了最和諧的節奏。 地毯被小心翼翼地打開,淺黃色的毯子表面,兩條遊動的金龍從200多年的歷史中漸漸甦醒過來。眼前的情景讓苑洪琪的手有些顫抖:四方地毯一角的弧形缺口正好合成了一個整圓,這個圓正好和太和殿中的蟠龍金柱一樣粗。 顯然,地毯一角的弧形缺口是根據蟠龍金柱的粗細特意留出的,換句話說,這些地毯曾經來自太和殿。隨後,類似的驚奇在中和殿、保和殿也相繼出現。 2002年4月,苑洪琪和同事劉寶建的這一發現,不僅找到了故宮三大殿的地毯,而且打破了學界「清廷三大殿不鋪地毯」的認識。 在這一年裡,辛亥革命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維修在故宮拉開:一期工程計劃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前完工,整個大修到2020年完工,預計投資19.52億元人民幣。 故宮博物院一位負責人說:大修將改變故宮「文物展覽佔上風,宮廷展示佔下風」的傳統,發揮故宮古建築、宮廷原狀陳列的作用。 故宮博物院宮廷部副主任苑洪琪是實現這一轉變的積極參與者,她的職責就是負責復原清代宮廷文物原狀陳列和宮廷史研究。 「文物原狀陳列是故宮特有的內部習慣稱呼。」苑洪琪自己的解釋是:根據史料復原文物,陳列文物原貌,還原某一時段的場景,展示帝後生活及宮廷制度。 這項工作的目的是,讓觀眾看到藏品和建築,還看到宮廷是如何運作、外朝內廷是如何生活的;故宮不僅是一個簡單的文物標本,還是生動的文化載體。 受命恢復 三大殿清廷原狀 1976年10月24日,25歲的苑洪琪從南開大學歷史系畢業,和5個同學一起分到了故宮博物院。苑洪琪分到保管部宮廷組,負責宮廷展覽。 這天,苑洪琪從人流中穿過天安門,廣場上,一場針對江青的大批判正在舉行,這年秋天,中共中央政治局決定對江青實施審查。故宮院內,一場名為《禍國殃民的那拉氏(慈禧)罪行》的展覽適時開展。展覽裡,慈禧被刻畫成一個「吸血鬼」、「權欲狂」。顯然,在當時的背景下,這樣的展覽被賦予了特殊的政治意味。 「文革」以來的第一次展覽引起了轟動,苑洪琪清晰地記得當時的盛況:每天展覽中間打掃衛生時,地上都能掃出一捧扣子。 年輕的苑洪琪成為這次展覽的助手。20多年後,苑洪琪成為一位研究慈禧的專家,寫就了《慈禧生活藝術》等專著。而在之前的那些年,故宮更多的被指稱為「最大的地主莊園」、「人民埋葬封建王朝的歷史見證」。 當時,三大殿的本來面目已不復存在:拆去皇帝寶座、匾聯,皇帝主持大典前臨時休憩的中和殿改成了「人民休息室」,殿中間擺著一張長條桌,10來把椅子,桌子上擺幾張報紙…… 「皇帝怎麼祭神啊?」改革開放後,回國祭祖的華僑對著空蕩蕩的三大殿失望地問。 1993年,故宮決定復原三大殿文物的原狀陳列。苑洪琪所在的宮廷組參與了此次恢復。 復原還是新建 宮廷原狀陳列之爭 「說句實話,過去我們多注意文物的藝術價值,對宮廷歷史價值的研究並不重視。」苑洪琪說。 苑洪琪 所在的宮廷部原是故宮保管部的一個組,十七八個人,直到1998年4月才正式升格為宮廷組,現有工作人員47人。 與一般的博物館相比,故宮除了展示收藏文物外,通過建築、內部陳設、儀仗、服飾以及祭祀,展示帝後生活及宮廷制度,是故宮的另一種價值。 受前蘇聯影響,故宮博物院一度被定位為藝術性的博物館,故宮只是作為展示藏品的建築空間。在這一定位的指導下,重藝術價值輕歷史價值的觀點一直佔據著主流地位。 上個世紀一位院長回憶:上任不久,就組織開會討論故宮的定位,結果管宮廷的說宮廷重要,管文物的說文物重要。 「文物原狀陳列」概念的提出對這種現狀發起了挑戰。它的提出和參觀者的預期是一致的。 故宮先後在多個宮殿中設置展室,把原來擺放在各個宮殿的瓷器、玻璃、青銅器、鐘錶、琺瑯等藝術價值較高的藏品集中分類展覽。但毋庸置疑的是,絕大多數故宮參觀者還是衝著「皇帝」來的:他們感興趣的是「皇帝」生活、工作的地方是什麼樣的,而不是為了看那些「瓶瓶罐罐」的藝術品。 2001年12月,時任副總理的李嵐清視察故宮指出:要全面恢復故宮室內的陳列原貌。即原來明清時期什麼器物放在屋內什麼位置,要根據現存檔案、圖譜的記載,仍要將相關器物放在它原有的位置。 此次故宮大修,正式把「文物原狀陳列」的理念明確在規劃中。 故宮博物院院長鄭欣淼指出:長期以來,故宮對於藝術品文物非常重視,而對於作為皇宮本身的故宮則沒有同等重視。這次的大修,可以視作恢復對後者的重視。 故宮有580多年歷史,恢復什麼時期的原貌呢?苑洪琪說:這又是一個新的爭論,文物原狀陳列首先要解決的是定位問題。 具體到三大殿,據苑洪琪介紹,平時都應該是空蕩蕩的,太和殿只在即位、大婚、冊立皇后、元旦賜宴等使用,一年不一定使用一次,裡面的布置也是根據不同的儀式臨時布置的,而保和殿只在三年一試的殿試使用,三年才會用一回。 是恢復元旦時的原貌,還是恢復皇帝即位時原貌?況且清朝各帝皇時期,布置也是不同的,恢復誰的呢? 苑洪琪 回憶,當時有的人主張保留空蕩蕩的樣子。一些人主張仿照有些風景點,在大殿中塑一些蠟像,但苑洪琪等人堅持認為,蠟像破壞了宮廷的原貌,故宮不應搞這些庸俗的東西。 討論的結果是:三大殿做一些基本的恢復,地毯、匾聯的複製工作落在了苑洪琪和她的同事肩上。 洋人下跪 觸動地毯研究 藝術價值的評價標準影響著文物的價值判斷:故宮所藏的文物中,藝術水平較高的字畫類、絲織品、陶瓷、琺瑯等物件研究較為重視,而對於藝術價值不高的諸如宮廷當年生活用品等則研究較少。 「校尉慶祥年三十九歲,面黃無須。宣統三年製造,第三百八號。」在故宮,這樣反映皇宮警衛制度的腰牌有上千件,過去均因藝術水準不高而不被當作文物看待。許多宮廷遺物甚至被批量處理過。 宮廷部的地庫裡,這樣的低等級甚至不上級的文物有24萬件,多為宮廷典章制度使用的易耗品,包括絲綢、木雕、青銅器和陶瓷。 「許多殿堂被拆卸得面目全非,一個復原就需要查大量的檔案,還要考證大量文物,其中的艱難不亞於一次考古。」親歷了多次原狀陳列後,苑洪琪感慨地說。 清朝重大儀式結束後,太監一般對地毯不做清洗,隨便一卷放在一旁。因為體積過大,厚重,十幾個棒小夥兒都抬不起來。1925年後,堆積如山的地毯一直被存放在御茶膳房樓上庫房中。 「房子連玻璃都沒有,風蝕土浸,糟朽嚴重,一聞就頂鼻子臭味。」苑洪琪後來拍下了清理時的照片:毯子裡到處是老鼠洞和黃鼠狼窩,第一天,光老鼠屎等雜物就清出一推車。 苑洪琪 講述了這麼一個細節:1994年起,故宮陸續編輯出版了《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大系)》(60卷),幾乎囊括了故宮全部文物的精華,但惟獨沒有收錄地毯。很多故宮的工作人員對保存在御茶膳房這堆地毯一無所知。 2001年,御茶膳房裡這堆沉睡了76年的「龐然大物」被一個英國人———地毯收藏家麥克喚醒了。 一天,這位英國地毯收藏家來到了苑洪琪的辦公室,提出要看一看清代的宮廷地毯。麥克同時還是一名地毯著作出版商,此前,已經分別出版過義大利、德國、英國宮廷地毯的圖片分冊,此次專為出版「中國與東南亞」分冊而來。 麥克拿出自己收集的3張故宮地毯的照片,苑洪琪辨認後認為:這些照片中的地毯是不久前故宮自己複製的,並不是皇家地毯。 麥克依然心存一線希望:「故宮裡還有比較老的地毯嗎?」 「當時故宮並沒有人研究這個,就想推了算了。」苑的一個同事對麥克說:「老的地毯有是有,就怕你不願意看。」 打開庫房後,麥克「刷」地跪在地上,對著堆積如山的地毯淚如雨下:「我終於見到了最古老的皇家地毯了!」 尋找史實物證 力求舊貌重現 「這件事對我觸動很大,我決心對這些地毯做一些研究。」事後,苑洪琪回憶說。 讓苑洪琪納悶的是:麥克憑什麼一下子就能看出地毯的年代呢?麥克告訴苑:他見到的是一塊明代的地毯。這一判斷並沒有得到苑和同事的認可。 麥克揭示了其中的秘密:跟清代相比,明代地毯上繡的龍瘦骨嶙峋,而清代則較肥厚,越到晚清,龍越肥而無神;明代繡的是典型的牡丹花,清代則是想像的、既像蓮花又像牡丹的寶相花。 後來,碳14對地毯的經線檢測結果證實了麥克判斷:其年代正處於明朝的15世紀,至今已有四五百年的歷史。 2001年,御茶膳房將要維修,保存在裡面的地毯必須搬走。苑洪琪向院裡申請了10萬元經費,僱了70多人對地毯進行了清理。 8月的一天,房門打開,清理工作開始,剛剛輕輕地拍打毯子,工人的頭上、臉上就被飄起的塵土、蟲黴、蛀皮覆蓋了。 徵得院方的批准後,苑洪琪和劉寶建弄來一個吸塵器,用最小的功率小心翼翼地吸去塵土。 苑洪琪 和同事先後共清理出各種地毯800餘塊,其中來自三大殿的近百塊,大小都在6米寬、12米長左右。 隨後,苑洪琪、劉寶建對地毯進行了丈量,吸塵抖晾、燻蒸灑藥,最後用杉篙做成毯軸,外面包上防潮防腐的無酸紙。 整理出來的地毯用大塑料紙包裹,統一消毒後,存放在故宮北五所最好的地面庫房內。劉寶建介紹:院裡已經決定,準備再消毒一次,把地毯放在離地的坡形支架上。 研究發現:絕大多數地毯的年代都在200多年前的清代中、前期,一些是更早的明代中、晚期,晚清的是極少數。這一發現使故宮成為國內最豐富、最全面、級別最高的地毯收藏之地。 另一個發現是:從用材、用色看,充滿了濃厚的皇家氣息,說明這些地毯大多數由皇家專門按照一定畫稿組織編織的,地方捐貢僅為少量補充。 文飾研究還顯示,清代的地毯明顯受到明代地毯和西洋藝術手法的影響:龍鳳毯和錦紋毯有明代遺風,錦紋毯在乾隆時期消失;清早期的寶相花毯花葉小而少,後來花葉越來越大而多,花哨的彎曲度明顯借鑑了西方洛可可和波斯風格。 苑洪琪 、劉寶建還發現:傳統的專著認為,宮廷地毯的經緯線特別是經線應該是麻的,但經過檢測和手觸摸,發現三大殿地毯的經緯線都是絲的。 苑洪琪 、劉寶建研究發現:宮廷中的小塊地毯(即「萬能地毯」,不固定地鋪在某宮殿的地毯)來源非常複雜,有的是後來收購的,有的來路不明。 為了弄清這些地毯的來源,苑洪琪向民間的私人收藏家求教,在那裡,她得到了區分地毯產地的方法:初步判斷這些地毯產於新疆、西藏、內蒙古、寧夏、北京。 為了讓花飾更突出,一種地毯在花紋上繡有金銀線,經鑑定,這種地毯原產於新疆。為了複製地毯,苑洪琪找到了新疆。令她失望的是:當地根本不知道他們曾產過這種地毯,「最大的可能是,這種手工工藝已經失傳了!」 解開地毯之謎 「做了一件大好事」 清代至今,三大殿地面鋪的都是金磚,民間俗稱「金磚鋪地」。 所謂「金磚」,由蘇州優質土燒制,先用糠草燻1個月,再用片柴、棵柴各燒1個月,然後用松枝架燒40天,共燒130餘天。鋪在皇宮地面上後,還要在上面塗生桐油,看上去像撒了一層金粉,如今手藝已失傳。 通常,學界據此認為:清代時,三大殿是不鋪地毯的。 在對御茶膳房地毯進行研究後,苑洪琪對這一傳統說法產生了質疑。 苑洪琪 認為:明代宮廷盛行「凡地必毯」,只要有空地必然用毯子蓋滿。這種風氣是受到元代蒙古宮廷的影響。 蒙古世居氈包,建立政權後,借鑑漢族定居後,把氈包四處布滿毯子的做法保留了下來。 苑洪琪 設想:既然明代能接受元代蒙古的影響,清代會不會接受明代的影響呢?另外,清的祖先女真與蒙古關係密切,清的瀋陽故宮的樣式就明顯受到了蒙古氈包的影響,清會不會接受蒙古的影響而鋪滿地毯呢? 苑洪琪 把目光投向了故宮所藏的檔案,她發現:在一個御批中,康熙告誡:地毯上的圖案,不要使用西洋畫常用的透視影子的花飾。 在宮廷另一份檔案———清掌儀司收藏的光緒《大婚典禮紅檔》中描述:光緒大婚時,太和殿四處掛蓋龍鳳雙喜的壁衣及地衣,壁衣即掛毯,地衣即地毯。 這些地毯會不會在後來的大火中燒掉呢?苑洪琪又產生另一個質疑。 這一質疑很快被否定:1920年日本出版的《清朝皇室寫真》中,一幅照片清晰地顯示:至少到1919年,太和殿還是鋪著滿滿的地毯的。此時,溥儀雖已退位但仍居於宮中。 「做了一件大好事。」聽到苑洪琪的研究成果,已故的著名故宮研究學家朱家溍非常欣慰。 最大心願 讓宮廷陳列研究成文 9月30日下午5點,苑洪琪推著自行車「嘎嘎」地行走在故宮的宮殿之間,由她負責的清代皇帝滷簿(註:滷簿即皇帝出行的儀仗隊)展覽在太和門兩側的朝房裡完成了,國慶節一早,這個展覽與遊客見面。 今年54歲的苑洪琪即將於明年退休,這輛陳舊的自行車也將伴隨她離開工作30年的故宮。 「幹不到故宮大修完成的時候了。」苑洪琪最大的一樁心願是:把自己和同事對宮廷地毯的研究寫成文字,把研究成果留給後來的研究者們。 故宮檔案 13座故宮原狀陳列宮殿 1「太和殿」皇帝大典 明永樂十八年(公元1420年)建成。現按其在明清時期為皇帝舉行大典場所的原貌陳列。 2「中和殿」皇帝閱祭文 明永樂十八年(公元1420年)建成。現按皇帝在太和殿大典前,在此休息並閱視祭文原狀陳列。 3「保和殿」科舉「殿試」 明永樂十八年(公元1420年)建成。現按自乾隆後期起,於此舉行科舉「殿試」原狀陳列。 4「乾清宮」「藏」皇位繼承人 明永樂十八年(公元1420年)建成。現按照雍正帝即位後,在此引見官員、接見外國使臣原狀陳列。自雍正帝後,其「正大光明」匾後一般藏有封存選定的皇位繼承人名的建儲匣。 5「坤寧宮」皇帝大婚洞房 明永樂十八年(公元1420年)建成。現西端四間保存為薩滿教祭神場所,東端二間按皇帝大婚洞房原狀陳列,康熙、同治、光緒帝均在此成婚。 6「交泰殿」儲存二十五璽 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乾隆十三年(1748年),乾隆皇帝把象徵皇權的二十五璽收存於此。現按照當年儲印場所復原陳列。 7「養心殿」溥儀退位處 建成於明嘉靖十六年(公元1537年)。現陳列有慈安太后和慈禧太后垂簾聽政處。宣統三年(公元1911年) 辛亥革命爆發,溥儀在此退位。 8「軍機處」軍機大臣值班室 清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特設軍機房;乾隆命名軍機處。現按當時軍機大臣等在此值班布局陳列。 9「翊坤宮」末代皇后居所 明永樂十五年(公元1417年)建成,為明清兩代后妃居住處。現按末代皇后婉容住所復原陳列。 10「儲秀宮」慈禧臥室 明永樂十八年(公元1420年)建成,也是明清兩代后妃居住處。鹹豐二年(公元1852年)慈禧剛進宮被封為蘭貴人時,曾在這裡居住,後在此生下同治皇帝。現陳列有當時慈禧臥室。 11「太極殿」后妃居所 明永樂十八年(公元1420年)建成。清晚期稱太極殿,是明清兩代后妃居住地。 12「長春宮」后妃居所 明永樂十八年(公元1420年)建成,清乾隆皇帝最寵愛的孝賢皇后和晚清慈禧太后,曾住於此。現按后妃居住地陳列。 13「鹹福宮」后妃居所 始建於明朝永樂年間。現按照清朝時后妃居所原狀陳列,掛有清高宗御筆匾「內職欽承」。 採寫\謝言俊 攝影\張濤 搜狗(www.sogou.com)搜索:「故宮+院慶」,共找到1,484個相關網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