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必讀:孩子在幼兒園被孤立?想要加入同伴遊戲需要這樣做

2020-09-25 自媒體運營沁州胖哥

在人際溝通的最初過程中,孩子不知道哪些行為是允許的,哪些行為是不被接受的。然後他們在與同伴交流的過程中逐漸經歷了接受和拒絕。他們開始掌握特定的溝通技巧,並發展了溝通能力。

尊重他人的意見,懂得分享,謙虛,輪流,服從命令,能夠與他人合作,遇到問題,談判和解決衝突是孩子在與同伴互動過程中需要掌握的所有技能。

一,加入同伴遊戲的技巧

遊戲是兒童人際交流的主要形式。成功加入對等遊戲是進一步社交互動的前提。 「如何與他人互動,特別是他們正在從事的活動」,是幼兒必須掌握的一項社交技巧。

對於3-4歲的孩子,第一件事就是要培養一種意識,即當孩子想在遊戲中添加同伴時,他們應該向同齡人提出友好的要求,例如「我可以在遊戲中添加人嗎? 」在獲得其他孩子的同意後,可以和孩子一起玩。

但是,即使您已經掌握了將某人添加到同一場景的技巧,也要讓孩子知道伴侶可能不會立即接受他的請求。他們也可能拒絕和他一起玩。父母和老師應該教給幼兒正確地忽略或拒絕要求的挫折經歷。

適用於4至5歲的兒童。加入同伴遊戲時的表現是「使用簡單的技巧,例如自我介紹和交換玩具以加入同伴遊戲」。

隨著兒童認知能力和語言能力的發展,兒童在加入同伴遊戲的過程中繼續積累經驗。為了成功添加同伴遊戲並滿足自己的願望,孩子們將採用一些簡單的方法和策略。

5至6歲的兒童更願意與同齡人互動。為了使同齡人玩耍,孩子們可以積極地找到吸引同齡人參與自己的方式。

其次,培養孩子對規則和遵循規則的行為的意識

規則是人們共同制定的限制性要求,目的是在社會活動中最大限度地保護大多數人的利益。

遵守規則也是兒童社會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遵守規則的意識和行為是兒童將來必須接受的條件,以適應社會和參與社會生活。

3至4歲兒童在遵守規則方面的主要表現如下:在成年人的指導下,他們不會為玩具而戰或支配玩具。

由於「自我中心」的年齡特徵,小班級的幼兒經常出現在玩耍的過程中,看著他們喜歡的玩具爭搶槍枝並主導玩具。

4〜5歲兒童的中產階級兒童與同一個物品進行互動的動力逐漸增強,輪流使用和分享每個人都喜歡的東西。

在幼兒和同伴之間轉換的過程中,為了獲得同伴的友誼,他將玩具分發給每個人玩耍,並逐漸了解與他人共享和輪流的社會規則。

5至6歲兒童遵守規則的主要表現是:能夠與同齡人一起工作,並且能夠共同克服困難。合作行為是兒童社交行為的重要方面。兒童在合作行為中表現出的合作意識和合作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兒童的溝通能力和友好的同伴關係。

第三,談判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孩子在互動開始時就以自我為中心。隨著遊戲的發展,平等和互惠的關係開始建立。

同時,孩子們也會經歷衝突,談判或談判。這些經驗使孩子們了解到,通過與夥伴的合作可以實現積極而富有成果的互動。

結束:

您的孩子有玩具嗎?不知道如何分享?

歡迎在評論區域發表評論。

相關焦點

  • 怕孩子上幼兒園被「孤立」?首先要教會孩子「交朋友」
    有媽媽說,孩子最近不願意去幼兒園,又哭又鬧的,問了原因才知道是被其他小朋友孤立了……孩子被孤立,這種情況其實並不少見,不同家長有不同的處理方式。很多家長會第一時間想「孩子被誰孤立了」,「孩子被孤立,老師為何沒處理好」,有的會氣衝衝直接找老師算帳。孩子被孤立,原因是什麼?
  • 孩子上幼兒園被「孤立」,家長教會這4招,孩子不受同學排擠
    莉莉早上帶著自家寶寶上幼兒園,因為對寶寶而言這是他第一次「步入社會」,早上一家人歡歡喜喜將寶寶送到學校,誰知放學接寶寶的時候,寶寶一把抱住莉莉,臉上掛滿了淚痕,嘴裡嘟囔著不想去學校了,一詢問才知道寶寶被別的小朋友孤立了。
  • 幼兒園女童因Gucci書包被孤立,格格不入的並非孩子,而是家長
    幼兒園女童因Gucci書包被孤立,格格不入的並非孩子,而是家長李先生(化名)是一名上市公司的高管,同時他也是一名單親爸爸。在與前妻和平分手後,他便一個人帶著女兒生活。雖然家庭經濟條件不錯,但是李先生最後還是給孩子選擇了一所普通的幼兒園上學。
  • 孩子在幼兒園被孤立,聰明的家長用三個步驟,幫孩子快速走出困境
    這套操作方法概括起來就是:當孩子遭遇到被孤立事件時,家長要做的不是評出個誰對誰錯,也不是立刻貿然出手,替孩子解決問題,而是要把關注重點放在孩子身上,採取措施安撫孩子,再聯合老師,為孩子創造支持環境,引導孩子自己做出行動,改變被孤立的狀態。
  • 教會孩子順暢加入同伴遊戲的繪本《好朋友》
    在孩子們中間,總會用這樣一個小朋友,他愛害羞;他看到別人在一起玩遊戲,不好意思加入其中;他甚至不知道如何開口才能讓同伴接納自己一起玩遊戲。,講的是它看到小熊和小兔子在玩沙子,也很想一起玩,但是因為害羞不好意思說想加入小朋友玩沙子的遊戲,悄悄地躲在樹後邊看他們玩遊戲。
  • 女兒裙子被扯壞,家長照原價索賠後,孩子卻被幼兒園同學孤立
    但對於這樣的家長來說,既然有這個消費能力,正常情況下孩子上的幼兒園應該也是挑選過的,裡面的家長經濟實力都相當,也不至於啊?!在這樣的情況下,只要他們在一個集體,只要大家有共同喜歡的遊戲或玩具,就免不了會一起玩,產生互動。
  • 「我的孩子被孤立了」,幼兒園老師提供這3個方法讓孩子交到朋友
    某乎上也出現了這樣的問題「女兒裙子被扯壞,家長照原價索賠,三天後,孩子被整個幼兒園孤立了」,引起了廣泛的討論。這樣的現象,在幼兒園很普遍。孤立和被孤立都應該被看見很多時候家長都只關心孩子在幼兒園的飲食情況、學習情況、運動情況等,卻忽略了孩子的心理。孩子有沒有被孤立,有沒有小夥伴一起玩,爸媽根本不知道。怎樣發現孩子被同學孤立?
  • 孩子在幼兒園裡磕磕碰碰了,家長這麼做合適嗎?
    最終經過協調,幼兒園帶著昊昊做了一個全面的檢查,昊昊的老師也受到了處分。昊昊家長覺得:只有這樣,才能讓老師長點記性,以後才能看好孩子。果真,昊昊家長發現幼兒園對昊昊的安全格外上心了,減少了戶外活動的時間,老師們也步步不離地看著孩子們。但是昊昊卻變得越來越膽小,很多同齡小朋友的活動都不敢參與,性格也漸漸開始內向,昊昊的家長也不知道孩子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轉變。
  • 幼兒園孩子因GUCCI書包被孤立,到底誰的錯,家長還是老師?
    家長們私底下和老師聯繫,讓老師別把自家孩子和李先生的女兒坐一起,並告訴自己的孩子,不要跟李先生家的孩子玩,萬一把她的衣服、書包弄壞了,家裡賠不起。就這樣,因為一個書包,孩子被其他小朋友孤立了,班上的同學都離她遠遠的。
  • 幼兒園孩子之間發生矛盾,家長和老師這樣做對孩子最好!
    幼兒園是孩子的小社會,在這裡發生矛盾與衝突在所難免。當孩子與同伴發生爭執甚至攻擊時,很多時候大人難以及時趕到制止,可是面對孩子之間已經產生的矛盾,也不能完全置之不理。 如何處理好孩子之間的「相處問題」,書本上可能沒說,但卻是每個幼教工作者和父母需要真實面對的問題。
  • 《朋友還是敵人》:孩子被孤立排擠?家長可助其建立良好社交關係
    文//魚小秋作為家長,我們每天都會目睹兒童社交的各種場景。我們看到被孤立的孩子獨自站在一邊,聽到自己的孩子在身邊說別的孩子壞話,也遇到自己孩子回家哭訴「媽媽,小明欺負我了!」這樣的故事,在幼兒園、小區、操場、遊樂園時刻都在發生。跟身邊的父母聊天,發現除了孩子交朋友,大家最關心的另一個問題是孩子會不會被欺負。
  • 家長眼中的乖寶貝,在幼兒園受到「孤立」,媽媽:被拒絕也沒關係
    如果以家長的角度,教育別人家孩子,那是一種越界、以大欺小的行為。與人交往的時候,別人就是自己的一面鏡子,往往能照出自己不少問題。當孩子被孤立時,如果是自身過錯,家長的憤憤不平會給他傳遞錯誤價值觀,所以首當其衝的是,家長要管好自己的孩子,幫他找一下自身問題。
  • 6歲前培養寶寶「同伴關係」,逐漸增強社交能力,避免入學被孤立
    6歲前培養寶寶「同伴關係」,讓孩子不懼人際交往,更受歡迎幼兒到成長離不開學習和模仿,與這兩種關係是不可分割的。一種是在家裡的親子關係,另外一種就是和同齡人的同伴關係。家長一定要在6歲前培養好孩子的「同伴關係」,免得上學後被人孤立。
  • 兒子在幼兒園被孤立,家長找老師理論,老師:都是你們家長的錯
    導讀如今正是幼兒園開學的日子,有些父母為了給孩子找一所心儀適合的幼兒園而煩惱,有些家長無法忍受孩子分別的痛苦,但是孩子上幼兒園是無法避免的,而父母需要做的是,如何幫助孩子快速的融入到幼兒園的生活中去。幼兒園老師每天都會在家長群裡發一些關於孩子日常的小視頻,僅能讓家長了解孩子在幼兒園的日常,讓還能家長放心,不過,梧桐的媽媽卻在視頻中發現了一點問題。不管是吃飯,還是在做遊戲,梧桐總是自己一個人,身邊其它小朋友都三兩結伴,仿佛好像在刻意的孤立自己女兒一樣。
  • 兒子在幼兒園被孤立,家長找老師理論,老師:都是你們家長的錯
    但是孩子上幼兒園是無法避免的,而父母需要做的是,如何幫助孩子快速的融入到幼兒園的生活中去。幼兒園老師每天都會在家長群裡發一些關於孩子日常的小視頻,僅能讓家長了解孩子在幼兒園的日常,讓還能家長放心,不過,梧桐的媽媽卻在視頻中發現了一點問題。不管是吃飯,還是在做遊戲,梧桐總是自己一個人,身邊其它小朋友都三兩結伴,仿佛好像在刻意的孤立自己女兒一樣。
  • 女兒在幼兒園被孤立,家長怒而投訴,老師反懟:穿這樣誰敢跟她玩
    孩子上幼兒園之後就會面臨人際交往的問題,當然這些天真可愛的孩子並不懂得人情世故,也不會在交往中夾雜著功利心。只要他們喜歡對方,就想要和對方成為朋友,和對方一起玩。但有時父母的做法反而會成為阻礙他們交際的元兇,導致孩子在同學之中被孤立。
  • 「幼兒園年度大型災難片」:家長這樣做,讓孩子更快適應幼兒園
    導讀:「幼兒園年度大型災難片」:家長這樣做,讓孩子更快適應幼兒園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幼兒園年度大型災難片」:家長這樣做,讓孩子更快適應幼兒園!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和同伴打架了,被孤立了,家長怎麼幫助他們呢?
    這是孩子的社交能力,社交能力是孩子解決衝突和與人相處的能力。人是社會動物,沒有社會能力的孩子很難取得成功。 美國兒童發展心理學家,美國亞拉尼大學心理學教授默娜·R·舒爾提出了ICPS的方法,可以一試。 關於和同伴一起分享飼料的問題。
  • 孩子沉迷遊戲,家長這樣做
    我接觸過的家長的反應,大致都是這樣的發展過程:首先呢,是好言相勸,給他講道理,遊戲不是什麼好東西,別玩了。 可孩子不聽。家長就開始嚴格管束,規定必須幾點到幾點才能玩。可孩子還是經常拖延玩遊戲的時間,甚至在家長睡著以後自己再爬起來偷偷玩。
  • 女孩因去幼兒園拿錯書包被孤立,家長很後悔,格格不入並非是孩子
    ,才導致孩子被人孤立。*家裡條件不好,卻給孩子選擇了非常貴的幼兒園有的家長非常注重孩子的教育,想讓孩子去一些比較好點的幼兒園,但是卻忘記了自己的能力和地位。如果家庭條件一般,給孩子選擇這樣的幼兒園,家長自己的壓力會非常大,而孩子也會在幼兒園裡面顯得格格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