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的日式套餐,總有一個「雞肋」般的味噌湯,裡面幾片海帶少許豆腐,不鹹不淡不好味。令我對味噌的好感大打折扣。
味噌:在日本是最受歡迎的調味料,其實就是用黃豆發酵而成的面豉醬,跟韓國用來煮湯的大醬一樣。味噌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胺基酸和食物纖維,對健康有利,天氣轉涼時喝味噌湯還可以暖身醒胃,因此深受日本和韓國人歡迎。
問題來了:味噌和中國的豆瓣醬黃豆醬一樣嗎?
原料基本一致,但在我的角度是兩回事。中國在製造黃豆醬和豆瓣醬的時候講究效率和效益忽略質量,在發酵豆添加了穀氨酸等物質,讓其更鮮味可口。但美味的豆醬發酵是快不了的,製作過程《大長今》有詳細的描述。所以我覺得中國的豆醬炒菜蒸菜勉強可以,煮湯還是用日本味噌或者韓國大醬。
材料:
三文魚骨(或三文魚尾)
蘿蔔一小條
洋蔥1/4個
還可以根據喜好加菌類或豆腐
味噌或大醬1-2湯匙
味淋1湯匙 胡椒粉
三文魚是富含油脂的魚類,如果用邊角的肉去滾湯,湯會比較肥膩,所以我喜歡用骨頭或者魚尾,用骨頭熬湯也香很多。在市場買十幾元一袋的三文魚骨可以煮兩次湯。
做法:
1、洗淨魚骨稍晾乾、切好洋蔥和蘿蔔。
2、用兩片姜先把魚尾稍煎一下,撞入滾水,加上1-2湯匙味噌,一湯匙味淋,少許胡椒粉,繼續煮滾,再加上紅蘿蔔和洋蔥,滾15-20分鐘,放鹽調味。味噌已經有味道,先試試,如果味道夠就不用加鹽了。
個人心得:
如果要想湯更鮮味,加上金針菇或者海鮮菇之類的菌類。韓國人煮大醬湯時在最後加上大蔥。
韓國的大醬10元左右一大包,一包可以用很多次,性價比比日本味噌高。
煎三文魚扒時,用味噌+味淋去醃製魚肉後再煎,就是星級美味。
有些食物的組合只能是勉強湊合,而三文魚和味噌,能令彼此出彩,的確是天生一對。人亦如是。
往期回顧:(點解下面連結)
30 百搭魚湯
76 蘿蔔絲鰂魚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