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格尼克效應:1分鐘讀完,提升學習效率,很簡單

2020-10-19 每日讀書薈

蔡格尼克效應

你工作時有沒有這樣的印象:你正在專心做著一件事情,還沒做完,又有別的事情特別著急,不得不放下手頭的事情去做別的事情。

但是,你這一整天都會惦念著,我還有什麼沒有完成。

這就是著名的蔡格尼克效應。蔡格尼克效應也叫做契可尼效應,是指人們天生有一種辦事有始有終的驅動力,人們之所以會忘記已完成的工作,是因為欲完成的動力已經得到滿足;如果工作尚未完成,那麼,這同一動機便使他對這件事情充滿深刻印象。

比如,早晨起床,你開始寫文章寫了一半,結果一整天都有這樣那樣的事情,那麼,寫文章這個動機就會讓我把這件事情記一整天。

蔡格尼克效應的影響

蔡格尼克效應如果運用的不好,很容易讓人走入兩個極端:一個是做事情非得一氣呵成,對很多事情過於偏執。

比如我的鄰居,她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打掃衛生,不把自己認為需要做完的事情做完,她一天就會陷入煩躁和迷茫。

另一個就是做什麼事情都很容易拖沓,缺乏動力。比如我,和我鄰居差不多正好相反,我對很多事情都比較佛性,能做就做,不能做的就等以後再做,不過這種佛性太嚴重劉形成了懶惰或者說叫拖延。

那麼,怎樣才能避免完成驅動力給生活帶來的這兩種極端呢?

分清事情的輕重緩急

在做事情時,反覆問自己,這件事情有沒有那麼重要,需要你利用寶貴的時間一氣呵成,如果答案不是那麼重要或者根本沒意義,那麼你就可以直接考慮放棄了。

這樣可以避免生活被一些無意義的事情擾亂。比如,你正在學習,手機推送過來一條短消息,你知道手機消息對你沒什麼意義,那就放棄看短消息,把注意力轉回到學習中。

做事情分清主次可以很好的避免完成驅動力過度帶來的極端影響,讓生活更高效,更美好。

把重要的事情做一個時間規劃表

把一天中比較重要的事情做一個時間規劃表,規定好每一件事需要做完的最後期限。

這種驅動力就會促使你在最後期限之前完成作業,比如,每次放假,你都會在開學的最後幾天才會開始動筆做作業,別問我是怎麼知道的……

這樣可以很好的避免拖延症,讓一天的工作輕鬆加自在。

不管做什麼,都從現在開始

做任何事情,不要想著我還有時間去做,等一會兒,這樣子會讓大腦產生一定的滯後性,會讓自己產生懶惰的行為。

想到就去實現,做是一切成功的前提,一件事情只有真正開始做了,才會有一種驅動力驅使你去把這件事情完成。

比如,我每次想寫文章的時候,越想越不想寫,可一旦我寫了一個開頭,剩下的不用一個小時就能寫完。

學習中的應用

一次嚴肅的考試,你很容易答出的題會很快忘記其內容,而很費勁兒才答出的題或者沒有答上來的題,會長時期不忘。

根據這一原理,為提高記憶牢度,在學習上可採取自問自答、相互提問、與人辯論、多做習題、模擬考試等方式來強化記憶。

相關焦點

  • 蔡格尼克記憶效應【百科詞條】
    >1 實驗背景2 結論應用3 相關實例4 原因解釋5 避免措施1 蔡格尼克記憶效應實驗背景蔡格尼克記憶效應(Zeigarnik effect),又稱為蔡加尼克效應、「契可尼效應」,是指人們天生有一種辦事有始有終的驅動力,人們之所以會忘記已完成的工作
  • 生活中可以利用的心理學,蔡格尼克記憶效應
    其實,你可能正被「蔡格尼克記憶效應」(Zeigarnik Effect)默默影響著。這個現象是由蔡格尼克通過實驗得出的結論。實驗介紹如下:20世紀20年代德國心理學家Β.Β.蔡格尼克在一項記憶實驗中發現的心理現象。她讓被試者做22件簡單的工作,如寫下一首你喜歡的詩,從55倒數到17,把一些顏色和形狀不同的珠子按一定的模式用線穿起來,等等。完成每件工作所需要的時間大體相等,一般為幾分鐘。
  • 心理學蔡格尼克效應:什麼樣的感情讓人上癮?
    心理學上,運用蔡格尼克效應,同樣能讓喜歡的人對你死心塌地。 01 從本質講,蔡格尼克效應,是一種記憶效應,指的是人類對尚未處理完的事情,比已經處理完的事情印象更為深刻。 可以想像下,我們對於未完成的工作,比已完成的工作記憶也是更為深刻的。
  • 蔡格尼克效應|一個人對行為上癮的認知,決定了是否能過好這一生
    02.蔡格尼克效應與行為上癮20世紀20年代,立陶宛的心理學家蔡格尼克做過一個心理實驗:在一張白紙上畫一個並不閉還的圓,然後你觀察下你的大腦,你接下來最想做的動作,是不是就想拿筆把這個圓給畫閉合。蔡格尼克把這種對未處理完的事情,比已處理完事情的印象更為深刻的現象命名為蔡格尼克效應。
  • 利用「蔡格尼克記憶效應」擺脫「拖延」
    利用「蔡格尼克記憶效應」擺脫「拖延」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拖延症嚴重怎麼辦?利用「蔡格尼克記憶效應」擺脫「拖延」!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每天懂一點趣味心理學」最割捨不下心理狀態:蔡格尼克效應
    1927年,心理學家蔡格尼克做了一個實驗:把一群人分為甲乙兩組,同時演算相同的數學題。甲組順利演算完畢,而乙組演算中途突然被下令停止。然後讓兩組分別回憶演算的題目,乙組明顯優於甲組。沒做完,就被打斷,這種感覺很不爽!不爽的感覺深刻地留在乙組人的記憶中,久久不能忘懷。
  • 孩子學習沒效率?了解這三招,分分鐘提升孩子學習效率
    學習是孩子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但是很多父母都發現孩子的學習效率是比較低的。就算他們真的把所有的情緒都投入到了學習當中,他們依然得不到太好的結果。吳女士就發現孩子有一個這樣的缺陷,所以說每天寫作業都要到凌晨1點,但是孩子的學習成績一直都沒有得到一個很好的提升。總是會徘徊在班級的倒數十幾名,這也讓吳女士感覺到特別疑惑。
  • 心理學效應正悄悄影響你?
    效率降低?如果你也這樣,那也許是受到了「飛輪效應」的影響!飛輪效應指為了使靜止的飛輪轉動起來,一開始你必須使很大的力氣,一圈一圈反覆地推。為什麼工作學習時不完成一個任務,就沒法聚精會神做下一個?也許你受到了 「蔡格尼克記憶效應」(Zeigarnik effect)的影響!
  • 掌握這個心理學效應,輕鬆讀完一本書
    但最後都堅持不下去,等到月底一看,一本也沒有讀完。有些人可以三天讀完一本書,一周讀兩本,一個月讀十本,一年讀一百本。這中間到底是什麼造成的這樣的差距呢。第一個原因就是注意力稀缺。首先,我們要定義一下讀書和讀什麼書。
  • 心有雜念、靜不下心看書學習?試試這麼做提升專注力!
    但是看著看著,你發現並非很專注,看書效率遲遲沒提升,並且大腦思緒感覺很繁雜,思考開始雜亂起來。又是一個下午,坐在自習室,正在看政治,突然想到最新的數學習題集好像出來了,可以買來刷刷題。於是就把這個想法放在心裡,繼續看政治。可是沒看多久,總感覺有所牽掛,又不知道牽掛著什麼,就那麼一直在繁雜的思緒裡看完了計劃看的政治內容。
  • 蔡氏效應:巧用小本子,立刻提升專注力
    事後,你去責備孩子,孩子也是一臉委屈:「我不是不想學習,也不是不愛學習,而是……完全控制不住自己!」可是,不管孩子是真委屈還是假委屈,上課走神這種事,我們還是要管管的,要不然,怎麼指望他考出好成績呢?這樣一來,想法就會逐漸減少,孩子也能將注意力重新投放到學習上。
  • 10大高效學習法則,幫你提升對於學習的認知
    ,我們今天將為大家帶來10個能夠提升學習效率的高效法則,這些法則適用以下這些致力於通過學習而更好生活的人們,不得不暫且在某處打工的夢想家3、對於某個領域充滿興趣,苦於沒有學習方法的自學者4、熱愛各種新事物,想讓自己更有趣的「百事通」的人5、原本擅長學習,但想讓自己學習效率更高的學生6、原本不擅長學習,想讓自己學習效率得到提升的學生
  • 感官協同效應提高孩子學習效率
    只因媽媽前一分鐘說過的,小女孩兒後一分鐘就忘了,前前後後說了幾遍的知識點,竟然有一半都記不住,因而一衝動,便做出了這驚人之舉。最好的方式便是運用感官協同效應,提高孩子的學習效率。什麼是感官協同效應?感官協同效應是指在人們收集信息的時候,參與的感官越多,所得到的信息就越豐富,所掌握的知識就越紮實,換言之,就是多種感官即眼、口、鼻、手、心等一起參與學習的方法。
  • 學霸:抓好「1分鐘」,學習效率超90%的人
    答案就是:提高學習效率!那如何才能提高學習效率呢?早晨(6:00~8:00)是記誦的黃金時間,以英語學科舉例,抽出8~10分鐘,背單詞或者練聽力,都能事半功倍。時間充裕的孩子,在「晨練」結束之後還可以額外安排3~5分鐘,對整個學習內容進行「嘗試性複習回憶」,即在腦海自由演練,對所學的內容進行歸納、整理和鞏固。如果早晨時間較緊,抽不出學習時間的孩子,也可以選擇別的時間段。
  • 備考必備法則,分分鐘提升10倍學習效率
    這個看似比較「傻」的自言自語性學習,其實慢慢熟練之後是可以大大提高自己的學習效率,並且能夠有效地幫助我們理解知識點。推薦裝備:1.國譽-淡彩曲奇活頁筆記本我們可以制定出一套記憶周期表來配合知識點的鞏固和學習,當然英語單詞的背誦也可以利用這個方法,可以最大程度的提高背單詞的效率。
  • 10個簡單的做法提升複習效率
    為什麼別人比你複習效率高?為什麼別人比你考的好?有時候差距的早就往往只是最初分毫的差別,下面分享10個簡單的事,做好了,複習效率可有效提升。▶要有良好的學習區域  你的桌子空間要足夠大,你也需要良好的光線,這樣才能看清你要學的內容。環境也應該很安靜,沒有電視或其他家庭成員的影響。
  • 孩子學習很費力?家長運用「泰勒效應」,幫助孩子更好的學習
    相信許多家長都遇到過自家孩子存在著這樣的情況,明明孩子學習很認真,但是成績卻仍舊無法提升。一些家長總認為是孩子不努力所導致的,但實際上一味的學習,也同樣對孩子存在著影響。一味的學習對孩子有著怎樣的影響?1、精神壓力也大如果家長一味的要求孩子學習,那麼孩子的精神壓力反而會非常的大。
  • 30天之內提升效率,34個簡單可行的辦法
    為此,關注技能發展的Danny Forest總結出來34個簡單可行的效率提升之道,大部分馬上就可以踐行。你不妨去試試吧。原文發表在medium上,標題是:簡單可行:30天之內提升效率的34個辦法幾周前,一個朋友過來找我,因為他覺得自己的工作效率沒有達到應有的水平。儘管國務我已經多次寫過關於生產力的文章,但我並不想再把我過去寫過的這方面的眾多文章指給他看。
  • 如何用語音寫作提升學習質量和效率?
    ——倩倩前幾天,有同事看到我分享的一篇文章,來問我什麼是語音寫作,如何用它來提高學習效率,實現知識的迭代?我嘗試即興輸出了一段文字,看看在過去近9個月持續的語音寫作裡,到底獲得了什麼?02提升寫作效率3倍以上語音寫作大大縮短了我的大腦到手的距離,讓我通過語音輸出,提高寫作效率三倍以上。以前寫一篇文章可能要1-2小時,現在500字的感悟,15分鐘就可以完成。03找到情緒出口語音寫作成為一個情緒宣洩的出口,讓我每次一旦出現任何情緒時,可以第一時間通過自我對話進行調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