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聖賢大德,都是幾千年前的人,我咋會如是我聞呢?
如是我聞:這是我親自聽到的啊,我就在他們面前聽到的。
哈哈,所以大凡那些喜好講人文歷史,經學的人,都是食古人之牙慧。
蹭點那些聖賢大德的熱乎氣兒罷了。要是在不論季節的弄把扇子,跟那亂講就更是惡
心。這類人其實就是被有錢人養的食客,靠嘴說吃飯。攀龍附鳯是他們的拿手好戲。
一個文人不僅要有情懷,更要有道德底線的節操。
講著中國歷史,卻在歪曲,暗地裡還黑自己的母國,這類人就是垃圾。
這個人我不想說是誰,貌似在網絡平臺的也算個大咖。
博學而不專精,看似啥都懂,其實是賣弄。真正的經學他是不敢講的,因為他的靈魂是陰暗的。
當然了弱勢文化群體很愛聽這類人的講經說法,對於我來說,聽了幾耳朵我就夠了。
呂不韋弄了一大幫文人,寫了本書,《呂氏春秋》。
這本書講得真全乎,是雜家經典。雜而不亂,這叫全才。
一個文人很難成為全才,能把一門學問搞懂了,也許要用一生的時間。
那個賭股票的老頭巴菲特也在講:專注專注再專注。
人這一輩子,要是能專注幹好一件事,就類似聖賢大德了。
如是我聞:子曰:吾道一以貫之。
嗯,是啊,要一個勁兒地保持下去,就是道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