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作文課
專注中小學生閱讀和作文指導;關注回復「升格演練」送你完整版資料
關注
如果你是細心的人,那麼你會發現家裡的月季花開出了美麗的花,你會發現小螞蟻團結協作搬走了比它們大很多倍的食物,你會發現豆芽每天都在發生變化……你會發現很多有趣的事情。近來,你留心觀察了什麼事物?是怎麼觀察的?有什麼新發現?在觀察過程中發生過什麼有趣的事情?把你的發現寫進日記裡吧。
第一步
作文寫什麼
1.寫觀察動物的活動如:雨停了之後,我發現地上有很多的蚯蚓,那些蚯蚓都是紅褐色的。我蹲下來仔細觀察著它們,忽然在不遠處發現了一條分成兩截的蚯蚓,本來我想可能它就不能動了。可沒想到,不一會兒就看著其中一截開始慢慢的蠕動……2.寫自己觀察植物的生長變化如:昨天颳了一場大風,可我走到小草跟前,發現雖然它被風掛掉了幾縷葉子,但生命力仍然頑強,仍然繼續生長;大雨過後,我也觀察了小草,發現小草真的好神奇,雨水打溼了它,打折了它,可它一點也不怕,第二天照樣挺拔。3.寫觀察到的日常物品如:今天,爸爸給我買了一個「極品飛車」,看著這漂亮的車子,我愛不釋手,仔細地觀察起來。
草稿文
觀察日記一則
9月22日 星期四 陰
平時,我最愛吃橘子了。今天上午,媽媽下班回來,手裡拿著一袋橘子。我高興地接過媽媽手中的橘子,拿出一個來。橘子的顏色是橘紅色的,蒂部周圍還泛著一層青綠色呢!它的形狀是圓圓的,像一隻壓扁了的網球,又像一隻橘紅色的小燈籠。我迫不及待地把它剝開,只見裡面露出圓圓的胖胖的果肉,在「荷葉」的襯託下,像一朵含苞欲放的荷花花苞,真讓人喜愛,使我垂涎欲滴。橘子雖然好吃,但容易上火。從那以後,我懂得了什麼東西都少吃有益的道理。
優點:本則日記的內容明確,主要寫自己喜歡吃橘子以及對橘子的觀察。提升:日記中少了對日期和天氣變化的展示,應補充上;最後「少吃有益」的道理是如何得知的,應加以體現。
第二步
作文怎麼寫
從不同角度觀察所寫的事物要想寫好觀察日記,就要對所描寫的事物進行多方面的仔細觀察,只有觀察仔細,把事物的一系列動作或形態觀察清楚,才能通過文字表達清楚,寫出一篇完整的觀察日記來。例如:寫魚缸裡的小金魚,就要仔細觀察魚的外貌特徵,包括:眼睛、嘴巴、鱗片、尾巴等;還要觀察魚的一系列動作,包括:魚遊來遊去的動作、魚吃東西時的動作和表情。可以運用多種感官去感受所描寫的事物你們知道我們人體有哪些感官嗎?眼睛看、鼻子聞、耳朵聽、手觸摸、嘴巴吃等等,所以我們在觀察的時候可以多動用自己的感官去感受。當然用得最多的感官可能就是眼睛和耳朵,只要把感官感受描寫清楚,這篇觀察日記就會很有特色。例如:周日早上跟著媽媽去菜市場買菜,你可以寫自己眼睛看到的、耳朵聽到的、還有手觸摸到的,甚至可以寫自己品嘗某種蔬菜、水果的感受。相信你寫完整之後,這篇觀察日記會讓老師為你喝彩的。觀察要有重點觀察日記,並不是要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都寫下來,而是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事物進行觀察,然後進行具體的描寫和記錄。如果面面俱到,整篇日記會沒有主次,缺乏條理性。融入真實的感情觀察日記不僅要寫看得見的事物,更重要的是用心觀察事物的變化,體會自己的心理變化。只有寫出真實的感受和想法,才能讓日記充滿感情。安排結構並列結構觀察黃豆的顏色——黃豆好像是土黃色,但又有點接近人的皮膚的顏色,還略帶點綠色,總而言之,沒辦法具體表達出來。觀察黃豆的形狀——有的黃豆是橢圓形的,有的是正圓形的,還有的是坑坑窪窪的一點也不規則。觀察黃豆的特點——黃豆表面有好多皺皺巴巴的皮,跟老人們臉上的皺紋差不多。用牙一咬,黃豆是硬硬的,有點硌牙。
達標文
觀察日記一則
9月22日 星期四 陰
平時,我最愛吃橘子了。今天上午,媽媽下班回來,手裡拿著一袋橘子。我高興地接過媽媽手中的橘子,拿出一個來。(寫作提綱:1.點明觀察對象是橘子。)橘子的顏色是橘紅色的,蒂部周圍還泛著一層青綠色呢!它的形狀是圓圓的,像一隻壓扁了的網球,又像一隻橘紅色的小燈籠。(2.描寫了橘子的顏色形狀。)我迫不及待地把它剝開,只見裡面露出圓圓的胖胖的果肉,在「荷葉」的襯託下,像一朵含苞欲放的荷花花苞,真讓人喜愛,使我垂涎欲滴。我一口氣把一個橘子都吃完了,還不過癮,剛想拿第二個,媽媽說:「什麼東西都少吃有益,橘子多吃容易上火。」我以為媽媽在騙我,便一連吃了三四個。晚上,我發現我的嘴唇上果然有一個紅紅的泡泡。這時,我才知道,橘子雖然好吃,但容易上火。(2.寫吃橘子的益處和多吃的害處。)從那以後,我懂得了什麼東西都少吃有益的道理。(3.總結親身體會。)
優點:對日記中的時間、天氣變化以及內文都作了補充,有了很大進步。提升:既然是觀察日記,那就要著重於觀察部分的描寫,對橘子觀察的語句和段落應更詳細些。
第三步
如何寫精彩
選好觀察對象生活中的事物豐富多彩,可觀察的實在是多。對於你而言,比較感興趣的可能是一隻小動物或者一朵花、一棵草。寫觀察日記就是要主題鮮明,對象明確。如:觀察一隻小狗或者觀察一朵水仙花。選觀察對象時,最好選擇自己生活中的、身邊常見的事物,而不是太抽象的事物。記錄真實對自己所觀察的事物進行描寫敘述,內容一定要真實具體。如:觀察一棵柳樹,就要寫清楚柳樹的形狀、粗細、柳條的樣子以及更細緻地描寫柳葉等的特點。語言表達觀察過程中,難免會涉及觀察者的心理變化以及心理感受,這些可以通過語言或者有感而發的詞語進行描寫。如:好像小花正衝著我笑,對我說:「你好啊!」有了這些語言的加入,這篇日記會更有看頭,更生動。
滿分文
觀察日記一則
9月22日 星期四 陰
平時,我最愛吃橘子了。今天上午,媽媽下班回來,手裡拿著一袋橘子。我高興地接過媽媽手中的橘子,拿出一個來。橘子的顏色是橘紅色的,蒂部周圍還泛著一層青綠色呢!它的形狀是圓圓的,像一隻壓扁了的網球,又像一隻橘紅色的小燈籠。它的表皮有一些凹凸不平,摸上去像一層細砂摩擦著皮膚。最引人注目的要算耷拉在橘子兩邊的兩片葉子了,這兩片葉子使整個橘子遠看就像一隻耷拉著兩隻耳朵的哈巴狗的臉蛋。(通過形象的比喻和真實的觸覺寫出了橘子的表皮和葉子。)我想:這一定是一個好橘子,掂了掂,嗯!還真沉呢!起碼有四五兩重。我迫不及待地把它剝開,只見裡面露出圓圓的胖胖的果肉,在「荷葉」的襯託下,像一朵含苞欲放的荷花花苞,真讓人喜愛,使我垂涎欲滴。我掰了一瓣橘瓣放在陽光下一照,哇!晶瑩剔透,真漂亮。我連忙將它放進嘴裡一咬,嗯!那甜中帶酸的味道令人回味無窮,而且還沒有一粒籽呢!(通過視覺寫出了橘子果肉的晶瑩,通過味覺寫出了橘子的美味。)我一口氣把一個橘子都吃完了,還不過癮,剛想拿第二個,媽媽說:「什麼東西都少吃有益,橘子多吃容易上火。」我以為媽媽在騙我,便一連吃了三四個。晚上,我發現我的嘴唇上果然有一個紅紅的泡泡。這時,我才知道,橘子雖然好吃,但容易上火。(通過「我」和媽媽的對話,寫出了「我」愛吃橘子。)從那以後,我懂得了什麼東西都少吃有益的道理,我也更喜歡橘子了。(結尾深化中心並抒情。)
1.結構:開篇點出「平時,我最愛吃橘子了」,結尾再次點出「我也更喜歡橘子了」,形成首尾呼應。中間細緻地描寫了橘子的外形以及「我」吃橘子這件事。結構完整,脈絡清晰。2.描寫:文章描寫細緻,抓住了橘子的特徵,說明小作者觀察仔細,例如:本文第二段對橘子外形的描寫,「它的表皮有一些凹凸不平,摸上去像一層細砂摩擦著皮膚。」
微店
《小學生滿分作文升格輔導(3-6年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