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很多人都聽過,在古代農曆五月被稱為「毒月」,但是很多人只知道這個名稱卻並不懂其中的含義以及由來,其實這些都是我國的傳統文化。
我國民間自古就有農曆五月百病泛濫,故有「毒月」之說。從中醫角度來看,此說有一定道理,因為農曆五月的時候,雨季漸漸到來,而氣溫已經有了較大回升,空氣潮溼,流通不暢,溼熱之邪較盛。
一旦溼熱阻滯氣血經絡,就會出現人體代謝不徹、氣血欠暢、濁邪停滯而百病生的窘況。
五月即是午月,五行屬火,此時陽氣達到最旺,火旺至極,所以陽氣外散時,內裡虛弱。漢族民俗認為農曆五月為毒月,是最要注意的一個月份。
古代漢族民俗稱毒月期間夫妻不能同房,君子應節制嗜欲,食物清淡,減少酸味,增加苦味,益肝補腎。此時節應靜養,與自然和諧平定心氣。能全月不同房,對身心都有極大的好處。
農曆五月的禁忌介紹:
忌五月生子
從春秋到秦漢之際漢人忌諱五月生子,認為五月生子不吉,這在漢末王充的《論衡》中有記載,王充認為這種說法很荒誕,還舉出了孟嘗君田文的故事,孟嘗君就是在五月出生。
他父親也迷信此說,不願意撫養田文,田文長大後知道了這件事就問父親,他父親田嬰回答:「都說五月出生的孩子長得門一樣高就會剋死父母。」
田文說:「人的命是由門決定的?還是天決定?如果是門決定的,那麼就給門修高,那樣誰能長得門一樣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