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著重分析幾種常見的說課類型。雖然它們不是一個分類層次,但也有助於年輕教師或師範學生把握說課的要點。
1.評比性說課
評比性說課有時又稱作「選拔性說課",目的是通過說課,分出說課者的等第,進行獎勵或選拔。這是目前中小學最常見的一種說課方式,在優秀教師的選拔和青年教師的招聘中佔較大的比重。評比性說課就是說課者根據組織部門規定的篇目,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說課準備,並進行現場說課、評定等第的說課形式。評比性說課的準備時間一般多則半天,少則一兩個小時,要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完成規定篇目的教學設計,準確確定教學內容的重點難點、運用教學理論巧妙處理教學問題,還要進行現場展示,這對於說課者的理論素養、教學功底是一個真實而全面的考察。
2.課前說課
顧名思義,就是在正式教學之前,面對同行或專家,說課者就自己對於教材內容的研讀教學資源的梳理、教學的設計思路及設計理念、教學重點難點的把握等進行的預演性質的說課,以期得到同行和專家的會診或指導,藉助集體智慧來完善教學設計。這種說課形式在公開課的開設中最常見,是中小學教師「磨課」的主要形式。
3. 課後說課
就是在課堂教學結束之後,授課者面對同行或專家,就自己教學理念、設計思路、執行效果等進行的反思性說課,以期得到大家的指導,提煉優點,分析缺陷,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說課形式。這種形式由原來的聽完課大家直接評課發展而來,在明確授課者設計思路的基礎上,再予以針對性的指導。
4.示範性說課
示範性說課是指優秀教師或特級教師在進行示範授課之前(或示範授課之後)進行的說明性的說課方式。在優秀教師的課堂實錄中,聽課的老師只能看到「是什麼」,看不到「為什麼",或許不理解教師的設計意圖和設計思路,示範性說課就是說明授課者「為什麼」這樣做的理由,幫助聽課者更好地理解優秀教師的教學設計理念,提高教學能力。
說課的特點
1.簡便、高效
說課活動不受時間、空間或參加人員的限制。從時間維度看,少則三五分鐘,多則十多分鐘,且白天、晚上、課間隨時可進行;從空間維度看,教室、會議室、辦公室無所要求,說課者究可以藉助多媒體、實物、投影說課,也可以只用口頭語言說課;從參與人員的維度看,可以三五人,也可以三五十人,甚至三五百人。由以上特點促成說課的高效性。
2.全面、深入
說教材考察教師對教學要點、重點、難點的把握等能力;說學生考察教師的學生觀;說教考察教師針對教學對象和具體教學內容的靈活處理能力;說教學程序考察教師教學理論和教學實踐相結合的能力;說課件製作或板書設計能考察教師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的能力以及教師的板書能力等教學基本功。總之,短短幾分鐘的說課,不僅能考察教師的課程觀教學觀、教師觀、學生觀、學習觀等教學理念,還能考察這些教學理念與教學實際的結合能力;不僅能看到教師「怎麼教」,還能深入了解教師「為什麼這麼教」.
3.智慧互補
說課是一種集思廣益的智慧活動,對說課者來說可以通過說課深入反思自己教學設計和教學實施優點和問題,發現長處,樹立自信,認識缺陷,及時彌補,促進專業發展;更主要的是,說課者還能聽到同行和專家非常有針對性的點評和建議,彌補「當局者迷」的缺陷,聽到先進教學理念與教學實際的結合路徑,非常有助於專業成長;對於聽課者來說,通過聽說課者的說課,學習他人之長,奉獻自己的智慧,幫助同伴成長,同時也幫助自己成長;對於專*說,深入教學一線,了解教學實際,加強教學理論和教學實踐的結合,也是很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