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06 06:04 |海寧日報公眾號
每次外出旅行,訂酒店、做攻略,還有件最重要的事是尋當地美食!
重慶的火鍋、北京的烤鴨、西安的肉夾饃……很多時候,我們認識一座城市,就是從美食開始的。
最近嘉興也開展了,「百縣千碗·嘉餚百碗」評選推廣活動,海寧推出了15道菜。
道道都是很接地氣的海寧傳統菜餚,不僅日常在餐桌上可以看到。而!且!每道菜都有歷史淵源,太厲害了!
看了記者的介紹,是不是很想知道是哪15道菜呢?
蹬蹬蹬蹬!上菜了……
1、海寧宴球
將肉泥捏成肉圓,裹上豬肉皮,放入蒸籠,出籠後的海寧宴球外脆裡嫩,香氣逼人。
海寧宴球由來:相傳乾隆皇帝南巡海塘到鹽官,途經長安小鎮,臨時要在長安用餐。而乾隆為示廉政親民,冠冕堂皇地下令,用膳不得用大魚大肉,不許講排場。聖旨不可違反,這可急壞了當地的官員和廚師們。經過一番苦思之後,終於想出了花樣翻新之法,將魚肉剁成蓉,把肥肉熬成油,將水發肉皮切絲,兩者合二為一,搓捏成團,下水煮熟,取名「宴球」。此菜不僅魚肉兼具,而且還能避人耳目。乾隆品嘗後大為讚賞,海寧宴球因此名揚世間。
營養價值:高蛋白、低脂肪,維生素、礦物質含量豐富,口味好、易於消化吸收。
2、海寧缸肉
海寧缸肉酥而不爛、油而不膩,是中華非物質文化遺產。
海寧缸肉由來:用缸烹肉,已有六七千年的歷史。海寧缸肉是中華非物質文化遺產,海寧至今還沿用祖先缸煮肉的習俗,又由於其特殊的地位,人們又將新婚喜酒,俗稱「酥肉酒」。此菜與蘇東坡也頗有淵源,據傳,北宋熙寧八年六月,蘇東坡來海寧撰《安國寺大悲閣記》。身為美食家的他嘗到海寧缸肉後大為驚喜。後來,蘇東坡被貶黃州,飲酒解悶之時就用海寧的方法,就地取材用瓦罐煮肉給友人吃。海寧缸肉也因蘇東坡而成為了家喻戶曉的「東坡肉」。
營養價值:肉類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豬肉性能微寒、有解熱功能,補腎氣虛弱。
3、臭菜蒸茄子
臭菜蒸茄子用海寧人的心愛之物——臭滷,讓普通的茄子煥然新生。
臭菜蒸茄子由來:臭滷已有上千年的歷史了,臭滷每天發泡,沫多層厚起裂者為正常。而陳年臭滷須投淡滷,這樣陳年臭滷才能夠「活」著。臭滷,聞起來臭,吃起來香,它是海寧人的心愛之物。人們只要將諸如豆腐等食材放入臭滷中,隔幾天就是桌上的佳餚了。臭菜和茄子搭配清蒸,味鮮可口,就是其中的一道美味。
營養價值:茄子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以及鈣、磷、鐵等多種營養成分。
4、荷葉酥方
荷葉酥方是用荷葉包裹海寧人最愛的食材糯米和酥肉一起蒸,色澤誘人,鹹香軟糯。
荷葉酥方由來:早在春秋時期,我國就有粽葉煮肉煮糯米的烹飪方法。但隨著歷史的發展,民間開始用同樣清香撲鼻的荷葉煮菜。改革開放後,海寧一名廚師去嘉善西塘旅遊,第一次嘗到了粉蒸肉的味道。出於職業的敏感,他想,糯米是江南人很喜歡的食材,但在宴席上卻沒有一道相配的糯米菜餚,何不將粉蒸肉、荷葉以及海寧酥方相結合,做一道大菜呢?於是,經過反覆試驗,荷葉酥方誕生了。
營養價值:具有補中益氣、健脾養胃、潤腸補腎、解熱生津、止虛汗之功效。
5、發財肉圓
發財肉圓是道好彩頭,寓意旺旺發發,團團圓圓。
發財肉圓由來:普通的一道肉圓,怎麼就配上了「發財肉圓」這樣一個光彩彩的名字呢?其實,此菜原來是根據豬肉與髮菜的用料,直接取名為「髮菜肉圓」。民國時期有大戶設宴,席間有位秀才說,海寧話中,髮菜諧音"發財",何不更名為「發財肉圓」?此後,因為好彩頭,這道菜被越來越多人喜愛,並將菜名也更改為發財肉圓,寓意,旺旺發發,團團圓圓。
營養價值:髮菜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還含糖類、鈣、鐵、碘、藻膠、藻紅元等營養成分及鈣、鐵等微量元素,具有調節神經、清熱消滯、解毒滋補、化溼去膩和降血壓的功效。
6、胡辣鱔絲
胡辣鱔絲口感酥熟鬆軟,深受詩人徐志摩的喜愛。
胡辣鱔絲由來:海寧人性情溫順,性格平和。從前海寧人吃「辣」,只不過是偶爾嘗嘗味道罷了。就拿「糊辣鱔絲」來說,用的辣材不過是相對平和的胡椒粉。糊辣鱔絲一個「糊」字,道出了這道菜「酥熟鬆軟」的獨特風味,深受人們喜愛。大詩人徐志摩每回海寧,凡招待客人,必上百年老店「錦霞館」;上「錦霞館」,必點糊辣鱔絲。此菜也因徐志摩而名揚世間。也正是由於大詩人徐志摩對家鄉菜的大愛,使得糊辣鱔絲成為了更具文化色彩與人文氣息的海寧味。
營養價值:黃鱔所含的特種物質「鱔魚素」,有清熱解毒、涼血止痛、祛風消腫、潤腸止血等功效,能降低血糖和調節血糖,對痔瘡、糖尿病有較好的治療作用。
7、五香滷汁爆魚
表面酥脆,裡面綿軟,飽吸五香滷汁後,非常適合當做下酒菜。
五香滷汁爆魚由來:「爆魚」是海寧過年餐桌上一道不可或缺的傳統冷盤菜。而爆魚味道的差異,主要在於不同的滷汁配料。爆魚,一般選取四大家魚中的草魚為主,因為,草魚肉質厚實。爆魚一大特點,表面酥脆,裡面綿軟,飽吸五香滷汁後,非常適合當做下酒菜。爆魚,品嘗的是它的鮮香。但五香滷汁不同的奧妙,就有了各式各樣的五香滷汁爆魚。
營養價值:草魚除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外,還含有核酸和鋅,以及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對血液循環十分有利,是心血管病人的良好食物。
8、海寧嵌寶鴨
海寧人對「海寧嵌寶鴨」情有獨鍾,它既是一道菜,也是一道點心。
海寧嵌寶鴨由來:嵌寶鴨源自清代宮廷名菜「糯米八寶鴨」。據乾隆三十年正月乾隆南巡時的《江南節次照常膳底檔》記載,"正月二十五日,蘇州織造普福進糯米鴨子,萬年春燉肉,春筍糟鴨,燕窩雞絲"。乾隆六下江南四駐海寧,因此,海寧人對「海寧嵌寶鴨」情有獨鍾,逢年過節的餐桌上,都少不了濃油赤醬的嵌寶鴨,它既是一道菜,也是一道點心,有益健康飲食,一舉兩便。「嵌寶」即「藏寶」,更是有著家有「寶藏」的好寓意。
營養價值:含維生素B、A及鐵、銅、鋅等微量元素,易於消化吸收,具有滋陰補虛、清熱之功效。
9、白斬雞
原汁原味、皮彈肉滑,白斬雞在海寧深得民眾喜愛。
白斬雞由來:為何稱作「白斬雞」?因烹雞時不加調味白煮而成,食用時隨吃隨斬,故稱「白斬雞」,又叫「白切雞」。清人袁枚《隨園食單》稱之為白片雞:「雞功最巨,諸菜賴之,故令羽族之首,而以他禽附之,作羽族單。」海寧民間有句俗語:織來織去,絹好織;吃來吃去,雞好吃。說的就是「白斬雞」。白斬雞之所以深得民眾喜愛,一是其味道的鮮美;二是其製作的方便。從前海寧,白斬雞是最常見的冷盆「小菜」,也是一道體面的「大菜」,不論是喜事擺酒,或是逢年過節,就少不了這道菜。
營養價值:雞肉含有維生素C、E等,蛋白質的含量比例較高,種類多,而且消化率高,很容易被人體吸收利用,有增強體力、強壯身體的作用。
10、錢塘魚圓
海寧魚圓和別的地方的魚圓都不同,不加配料,只是純粹的魚肉,味道鮮美,滑嫩爽口。
錢塘魚圓由來:魚圓起源於楚文王時代。據傳,文王熊資一次食魚時被刺卡住了喉,當即怒斬廚師。此後,文王食魚,廚師必先斬魚頭,剝魚皮,剔魚刺,剁細製成魚丸。魚米之鄉的海寧,魚圓幾乎家家會做,人人愛吃。海寧魚圓和別的地方的魚圓都不同,不加入澱粉等配料,只是純粹的魚肉,因此,別有一番風味。再加上乾隆來海寧微服私訪,在錢塘江邊品嘗錢塘魚圓的傳說故事,錢塘魚圓名聲,因此而遠揚。
營養價值:高蛋白、低脂肪,維生素、礦物質含量豐富,口味好、易於消化吸收。
11、白醋魚羹
白醋魚羹魚肉嫩滑,口感微酸,清瑩透徹。
白醋魚羹由來:從南宋流傳至今已有800多年歷史。據(宋)周密著的《武林舊事》記載:淳熙六年(公元1171 年)3 月15 日,宋高宗趙構登御舟閒遊西湖,有一賣魚羹的婦人叫宋五嫂,高宗吃了她做的魚羹,十分讚賞。海寧是杭州的近鄰,杭州宋嫂魚羹的妙處,我們現已不可而知。但海寧白醋魚羹自有獨到之處,其最大的特色,魚肉嫩滑,口感微酸,清瑩透徹,這是一道不可多得的開胃好菜。
營養價值:魚的蛋白質含量甚高,還含有多種胺基酸及少量的脂肪,還有人體不可缺少的鈣鐵磷和多種維生素。
12、海寧三鮮
海寧三鮮肉皮柔軟,丸子鮮嫩,營養齊全,口感豐富。
海寧三鮮由來:立夏之日,古時天子率公卿大夫在都城南郊舉行迎夏之禮,同時以生肉、鮮果、五穀與茗茶祭祀古帝。此習俗流衍至民間,便有立夏嘗新之舉。後來慢慢發展成立夏嘗三鮮的習俗。三鮮以炸豬皮、豬肉丸子、魚圓為主料,炸豬皮是江南地區特有的食材,和豬肉、魚肉三樣結合,營養齊全,口感豐富。
營養價值:魚肉高蛋白質、低脂肪,豬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及脂肪、碳水化合物、鈣、鐵、磷等營養成分,豬皮則有豐富的膠原蛋白。
13、海寧雞煲
雞煲雞肉鮮嫩,雞湯甘甜。
海寧雞煲由來:以前海寧鄉下幾乎家家養雞,這道菜已有幾百年歷史。古時候交通運輸不便,沒有那麼多異地調料,燒菜調味皆本地取材。而清湯燉雞煲就是最簡單也最常見的烹飪方法。每到年節,家家戶戶都會殺一隻散養多年的老母雞,這樣燉出來的雞湯才最為鮮美。
營養價值:滋陰強體,增強抵抗力。
14、八寶魚頭
八寶魚頭是一道海寧傳統名菜,湯汁奶白,肉質鮮美。
八寶魚頭由來:中國人過春節講究好意頭,除夕夜的團年飯一定要吃魚,希望「年年有餘」,這是我國千百年來的精神情結。八寶魚頭是一道海寧傳統名菜,屬於浙江菜。此菜湯汁奶白、肉質鮮美、富有營養,以鰱魚魚頭為主料,以魚圓等八種原料為配料燉製而成,寓意團圓美滿,年年有餘。
營養價值:高蛋白、低脂肪、低膽固醇,對心血管系統有保護作用。
15、農家羊酥方
海寧人吃羊肉,喜歡紅燒,濃汁鮮肉,益氣補血。
農家羊酥方由來:海寧盛產湖羊,農村幾乎家家戶戶都會養上幾頭羊。而從宋元時期,便已流行,擺酒席時,都會慢火燉煮一大鍋紅燒羊肉,端上桌,香甜入味,必定一搶而空。到了近現代,更是海寧人入冬進補必備。海寧人吃羊肉,喜歡紅燒,濃汁鮮肉,益氣補血。冬日裡一道羊酥方最是饞人。
營養價值:羊肉的營養價值比較高,和豬肉相比,脂肪和膽固醇較少,但是蛋白質卻比較多,而且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族以及鐵、鋅、硒,多吃些羊肉,有助於增強身體免疫力。
為什麼會選擇這15道菜?
看到這裡,大家是不是都很想問一個問題,這15道菜是怎麼挑選出來?為什麼會是這15道呢?
海寧市旅遊事務服務中心市場科的負責人告訴記者,這幾年來,海寧一直在積累最能代表海寧的一些菜餚,美食不僅是為了填飽肚子,更是象徵海寧的一種文化符號。
之前,海寧餐飲協會、美食老師曾組織過美食評選活動,挑選了50多道海寧當地傳統佳餚。而這次的15道菜更是從這50多道菜裡精心挑選出來的,所以有著一定的評選標準。
就像上文那樣,記者給大家說了每一道菜的歷史淵源,這就是其中一個標準,可以說,沒有文化含義,就不在考慮範圍內了。
不僅如此,你甚至可以看到,只要隨口報個菜名,每一家海寧飯店的廚師都能烹飪,這15道菜是深入海寧尋常百姓家的日常菜譜上的。
可以說,只要報菜名,就知道這是海寧人自己的菜!這名負責人更透露,今年還會進一步推廣這些海寧傳統菜餚。
看了這15道菜,相信海寧人幾乎如數家珍,那麼它們是你心目中的家鄉味嗎?
(原標題《家鄉的味道!海寧15道特色菜最新公布!你吃過幾道?》,原作者俞旻星、陳奕新。編輯顧雨婷)
155709386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