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物分享|如果你經常忍不住對孩子發火,不妨看完這篇文章你就釋然了

2020-08-10 吉麗育兒課堂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一種感覺,就是自從當了媽,除了力氣變大了,那脾氣也是蹭蹭蹭的往上漲啊!不管生孩子前我們多麼溫柔可人,帶了孩子後個個都成了河東獅吼,明知道對孩子發脾氣不好,可總是忍不住怎麼辦呢?對此,小編總結了幾個原因,畢竟知道原因才能根本上解決問題啊!

孩子,是慢慢養大的,教育孩子就像牽著一隻蝸牛在散步,需要我們細膩的呵護。慢養,才能教出更優秀的孩子……

別讓孩子成為一隻流淚的蝸牛

上帝給我一個任務

叫我牽一隻蝸牛去散步。

我不能走太快,蝸牛已經盡力爬,

為何每次總是那麼一點點?

我催它,我唬它,我責備它。

蝸牛用抱歉的眼光看著我,

彷佛說:「人家已經盡力了嘛!」

我拉它,我扯它,甚至想踢它。

蝸牛受了傷,它流著汗,

喘著氣,往前爬…

真奇怪,

為什麼上帝叫我牽一隻蝸牛去散步?

「上帝啊!為什麼?」

天上一片安靜。

「唉!也許上帝抓蝸牛去了!」

好吧!鬆手了!

反正上帝不管了,我還管什麼?

讓蝸牛往前爬,我在後面生悶氣。

咦?我聞到花香,

原來這邊還有個花園,

我感到微風,

原來夜裡的微風這麼溫柔。

慢著!

我聽到鳥叫,我聽到蟲鳴。

我看到滿天的星鬥多亮麗!

咦?我以前怎麼沒有這般細膩的體會?

我忽然想起來了,莫非我錯了?

是上帝叫一隻蝸牛牽我去散步。

教育孩子,

就像牽著一隻蝸牛在散步。

和孩子一起,

走過他孩提時代和青春歲月,

雖然,

也有被氣瘋和失去耐心的時候,

然而,

孩子卻在不知不覺中向我們展示了,

生命中最初最美好的一面。

孩子的眼光是率真的,

孩子的視角是獨特的,

家長又何妨放慢腳步,

把自己主觀的想法放在一邊,

陪著孩子靜靜體味生活的滋味,

傾聽孩子內心聲音在俗世的迴響,

給自己留一點時間,

從沒完沒了的生活裡探出頭,

這其中成就的,何止是孩子。

孩子是我們在這世上看過的最可愛的人

此文送給所有正處於忙碌中的爸媽們。

別讓孩子成為一隻流淚的蝸牛。

很多家長都害怕自己的小孩輸在起跑線上,但是其實,他們忘記了:人生不是短跑,也不是中長跑,是一場馬拉松--馬拉松從來沒人搶跑,因為絕不會「輸在起跑線上」。所以孩子,你一定要慢慢來!而作為家長,只需要,陪著自己家如同蝸牛般慢行的寶寶前行即可。

孩子的成長需要過程,孩子的成長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循序漸進的過程。孩子在完成一件任務的時候,就是他一個學習的過程,正是他採用的最為自然的、自主的學習方式。

但在現實生活中,在現實教育教學過程中,往往會有許多原因使得父母,教師沒有過多的時間去給予孩子慢慢來,很多家長和老師都跟在孩子的後面,拼命催促孩子前行,只追求速度,不看過程,讓自己和孩子都錯失了很多人生的美麗風景,讓自己和孩子相處的時間變成了相互折磨的時間,你覺得孩子讓你操心,孩子覺得你們讓他煩心。

每一種生物的成長都需要遵循其自然規律,尤其面對人,這種複雜的生物。他既有成長的共性問題的存在,也有其個性問題。無論作為父母,還是教師,所採用的教育方式應該隨著孩子的成長特點進行相應改變,這樣的教育方式孩子才易於接受,同時也會及時學到應該掌握的東西。

陪著孩子靜靜體味生活的滋味。教育孩子,就像牽著一隻蝸牛在散步。和孩子一起,走過他孩提時代和青春歲月。家長們,別讓你家孩子成為一隻流淚的蝸牛。

就像斯坦福教授所說:注重孩子早期教育與陪伴,是父母這一生最划算的投資!

比如,給孩子買一本童書繪本用不了多少錢,但會讓孩子學習到很多知識。

3-6歲是孩子的閱讀敏感期,我在小的時候總聽母親給我講故事,這也驅使我養成了良好閱讀習慣。

所以,我準備「沿襲」這個行為!

優秀的孩子必定是見過世面的孩子,他們的背後一定站著一對有眼界有見識的父母。

有見識的父母,不等於有錢的父母。比如,給孩子買一本童書繪本用不了多少錢,但會讓孩子學習到很多知識。閱讀能夠活躍腦細胞,孩子喜歡閱讀,就更聰明!從小養成閱讀習慣的孩子,而且在孩子3歲半-6歲是孩子的閱讀敏感期,這個時期好好培養,有助於讓孩子形成終生的閱讀習慣

這套《兒童情緒管理與性格培養繪本》就很不錯,一套共有10冊。中英雙語繪本,對於家長啟蒙孩子的英語思維也有很大幫助。在3歲前,父母可以讀給孩子聽,當做睡前故事書。在3-6歲當做好習慣養成的故事書,用來幫助孩子管理情緒,養成好性格。

這套繪本共有10本,分別是《我能保護我自己》、《勇敢做自己》、《做最棒的自己》、《我是誠實守信的好孩子》、《我不隨便發脾氣》、《我們都是好朋友》、《好孩子懂禮貌》、《分享是我快樂》,《媽媽我能行》、《養成好習慣》都是從不同的角度教會孩子學會表達。

如果我們總是找不到陪伴孩子的理由,為何不陪他們看看故事書,談談心得體會呢?這也能促進親子之間的感情和羈絆。

繪本裡印刷的字體很清晰,紙張也很不錯,方便孩子健康閱讀。

69.9元全套10冊兒童繪本,平均下來一冊都不到7塊錢,不過就幾根棒棒糖或者一頓早餐的價格,甚至更便宜,美食可能吃過就忘,可孩子從繪本裡學到的道理,卻可以記得一輩子,爸爸媽媽們何樂不為呢?

有需要購買的家長朋友們,點擊以下商品卡即可購買↓↓↓

相關焦點

  • 如果你忍不住對孩子發火,就讀一讀這篇文章
    好吧!鬆手了!反正上帝不管了,我還管什麼?讓蝸牛往前爬,我在後面生悶氣。陪著孩子靜靜體味生活的滋味,傾聽孩子內心聲音在俗世的迴響,給自己留一點時間,從沒完沒了的生活裡探出頭,這其中成就的,何止是孩子。所以孩子,你一定要慢慢來!而作為家長,只需要,陪著自己家如同蝸牛般慢行的寶寶前行即可。 孩子的成長需要過程,孩子的成長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循序漸進的過程。孩子在完成一件任務的時候,就是他一個學習的過程,正是他採用的最為自然的、自主的學習方式。
  • 你常常忍不住對孩子發火嗎?快讀讀這篇文章吧
    你常常忍不住對孩子發火嗎?快讀讀這篇文章吧!如果你忍不住對孩子發火,那麼下面幾種方法可以嘗試:一、心理暗示法儘量不要去想任何事情,深呼吸一口氣,閉上眼睛,心裏面告訴自己:我要冷靜、冷靜再冷靜,一定要冷靜!只管靜靜地閉目養神。
  • 如果你忍不住對孩子發火,不妨看看這篇文章,或許會讓你有所收穫
    那麼,如果你忍不住對孩子發火,不妨看看這篇文章,或許會讓你有所收穫1、把壞脾氣換成溝通在孩子想做一件不好的事或者犯錯誤時,直接跟孩子表達自己的情緒與感受,用「感同身受」的方式讓孩子明白這樣做的後果。這套《正面管教》就很不錯,給父母正確科學的教育方法,細緻正面管教孩子的精髓,讓孩子在正面管教的幫助下健康、快樂、無憂的成長,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態中覺醒,在我很優秀中成長,也讓每位父母都能夠有快樂陪伴孩子長大的精彩。
  • 你憑什麼對孩子發火?對孩子發火前,你不妨先這樣做
    很多寶媽都對小編說過,我也不知道怎麼回事,有時候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總是對孩子發火,吼完孩子之後又覺得對不起他,感覺很後悔。是不是你也這樣?別著急,一招避免你對孩子發火。,而在於你自己。你對孩子大吼大叫折射出的是自己的焦慮。一招讓你避免對孩子發火。當你想對孩子發火時,你不妨先等一等,深呼吸一下,搞清楚孩子這樣做的意圖是什麼。有一位寶媽曾經跟我說過,有一次我看到兒子把水灑的滿地都是,我就在那大吼,我剛擦完的地,你就灑上水了,你能不能消停點,他兒子很委屈的對她說道,媽媽我只是想給你打盆洗腳水而已。
  • 忍不住對孩子發火,但吼完就後悔?走好這三步,情緒上來也不怕
    文 | 齊姐育兒 本文為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作為媽媽是否有過這種經歷?在面對孩子犯錯誤時總是忍不住對他發火,但是每次「吼」完就後悔。每天心情就像是坐山車,一直在發火、後悔中無限循環。如果家長想要結束「發火——後悔——再次發火」這個惡性循環,光靠壓抑內心的怒火或者催眠自己「我是好媽媽,我不能發火」是不管用的,應該嘗試更加有效的方式。當家長意識到自己馬上就要情緒失控的時候,可以採取這三個步驟:第一步,誠實表達情緒。
  • 當你忍不住對孩子發火,別內疚了,做好這一點更重要
    如果有一位媽媽對你說,她從沒有衝孩子發過火,更沒有打過孩子,你相信嗎?但如果父母經常衝孩子發脾氣,久而久之,孩子們也會覺得原來他們獲取安全感的源頭並不十分靠譜,那安全感的缺失,就很容易讓孩子孤僻、自卑等等。3、性格內向甚至扭曲社會上很多走向了犯罪道路的人,很多都是性格扭曲,這與他們並不快樂的童年關係極大。很多父母認為,對待自己孩子,吵罵甚至棍棒教育更適合一些,但時間一長,這就演變成了精神虐待。
  • 易怒父母別再對孩子發火了,後果很嚴重……(真相扎心)
    ,走到樓道裡,又開始響起了「男女雙打」和「遠交近攻」的吼聲,被陪寫作業惹怒的父母,聽V媽的,一定看完今天這篇文章。有位網友曾經分享過自己的經歷,他有個脾氣不太好的媽媽,媽媽的怒火就像定時炸彈,不知道什麼時候會爆炸。
  • 看完這些,你還對孩子發火嗎?
    「你怎麼這麼笨,你今天是不是沒有帶腦子出來······」這種場景你是不是很熟悉,這就是家長在對孩子發火。家長對孩子發火似乎是司空見慣的事情,小區裡、公園裡、商場裡,這些公眾場合我們經常能看到家長在吼叫,一邊是低著頭哭泣的孩子,旁觀者在看到這種場景的時候,第一感覺都是,我不能做這樣的家長,可是等到自己遇到這種情況時,往往對孩子吼叫的聲音更大。 對孩子發完火,很多時候家長就忘記了,可是你知道這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嗎?
  • 任何時候,當你忍不住對孩子發火,請記得這篇文章!(有奇效)
    如果下次你忍不住對孩子發火,先讀讀下面這首小詩吧!別讓孩子,成為一隻流淚的蝸牛上帝給我一個任務叫我牽一隻蝸牛去散步。我不能走太快,蝸牛已經盡力爬,為何每次總是那麼一點點?好吧!鬆手了!反正上帝不管了,我還管什麼?讓蝸牛往前爬,我在後面生悶氣。咦?我聞到花香,原來這邊還有個花園,我感到微風,原來夜裡的微風這麼溫柔。
  • 北歐專家告訴你,如何正確對孩子「發火」
    北歐模式曾經發文講過瑞典社工對虐待孩子的定義(北歐模式為您解讀瑞典社工的兒童保護工作),很多網友都表示看了之後都不知道怎麼該怎麼帶娃了。今天這篇文章告訴你,在北歐文化中,如何才是正確的對孩子「發火」。如果你發現你經常在發火的時候作出一些出格的事情的話,你就應該仔細考慮你作這些出格的事情的真正原因是什麼了。
  • 總是忍不住對孩子發火?不是情緒的錯,這個「綜合症」是罪魁禍首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歷?明知道對孩子發脾氣不好,但就是抑制不住體內的洪荒之力?明知道吼完孩子之後會後悔,但下一次還是會照舊?然後,得出結論「自己不是一個好媽媽」,情緒特別低落。你偽裝得越像,你付出的代價就越大。一個網友曾說,自從當了媽媽,自己每天都很累,累到想要放棄。有一次,她丈夫出差三天。這三天裡,獨自帶娃的她,每天都忍不住朝孩子發火,不是看他這裡不順眼,就是嫌他調皮搗蛋。連她自己都不知道這是怎麼了,自責又愧疚。
  • 哈佛研究發現:忍不住對孩子發火,其實是這三個你沒有發現的真相
    養育孩子過程中,常有忍不住對孩子發火的時候:●  動不動就哭鬧;●  吃飯磨磨蹭蹭,非要看動畫才肯吃
  • 總是忍不住對孩子發火?這麼做,比吼一千句還管用
    好容易應付完,吃完飯想自己回屋休息會,沒想到女兒又跟著我鑽進了房間,打開燈,爬上床來,說要給我講故事。我的怒氣瞬時湧上來,一把推開她手中的繪本:「你這孩子怎麼這麼多事?就不能讓媽媽自己待會嗎?媽媽太累了,自己出去玩!」
  • 孩子,媽媽也不是故意對你發火,看完心都碎了
    收拾完東西,我走過去抱抱兒子:「剛才媽媽不該那麼大聲吼你,對不起。嚇著你了吧?」兒子在我懷裡,哇地一聲哭了出來。我鼻子一酸,也忍不住掉下淚。我以前是個一點不順心就發脾氣,想打孩子就絕不手軟的暴躁媽媽。每次想發脾氣時,一分鐘之內我還能忍著。說服自己要做個好媽媽,至少理智還能提醒我要「溫柔」地說話!
  • 《孩子,媽媽也不是故意對你發火》,看完心都碎了
    收拾完東西,我走過去抱抱兒子:「剛才媽媽不該那麼大聲吼你,對不起。嚇著你了吧?」兒子在我懷裡,哇地一聲哭了出來。我鼻子一酸,也忍不住掉下淚。我以前是個一點不順心就發脾氣,想打孩子就絕不手軟的暴躁媽媽。每次想發脾氣時,一分鐘之內我還能忍著。
  • 總是忍不住對孩子發火?這麼做,很有效
    好容易應付完,吃完飯想自己回屋休息會,沒想到女兒又跟著她鑽進了房間,打開燈,爬上床來,說要給她講故事。她的怒氣瞬時湧上來,一把推開孩子手中的繪本:「你這孩子怎麼這麼多事?就不能讓媽媽自己待會嗎?媽媽太累了,自己出去玩!」
  • 輔導作業總忍不住生氣!看完這篇,讓你輔導作業不用再靠「吼」
    今天的這篇文章就來談談關於輔導作業的一些內容:01輔導或是不輔導在到底要不要輔導孩子作業這件事情上,家長的意見是分化的:一部分家長認為:自己不可能去輔導孩子的作業,作業是孩子和老師的事情。每天工作那麼忙,哪有時間輔導孩子的學習,自己都輔導了,還要老師幹嘛?
  • 總是忍不住對孩子發火?馴服「情緒怪獸」,先了解這個「綜合症」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歷?明知道對孩子發脾氣不好,但就是抑制不住體內的洪荒之力?明知道吼完孩子之後會後悔,但下一次還是會照舊?你偽裝得越像,你付出的代價就越大。一個網友曾說,自從當了媽媽,自己每天都很累,累到想要放棄。有一次,她丈夫出差三天。這三天裡,獨自帶娃的她,每天都忍不住朝孩子發火,不是看他這裡不順眼,就是嫌他調皮搗蛋。連她自己都不知道這是怎麼了,自責又愧疚。
  • 忍不住對孩子發火怎麼辦?
    我們常說「打是親罵是愛」,但這句話用在孩子身上,似乎成效不大。很多時候,家長會因為孩子做了一些違背自己意願的小事而大發雷霆,甚至對著孩子咆哮怒吼,並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令孩子懂事,不再犯錯。然而很多家長意識不到,這種粗暴的教育方式,很容易適得其反,孩子更需要的是引導,而不是盲目打罵。
  • 衝孩子發火,傷了孩子靈性;不發火,憋得一肚子氣,不妨這樣做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現在都講究科學育兒,關於育兒的理論家長們也聽了不少,其中共同的一點就是:別衝孩子發火。可道理我們都懂,有時孩子一副&34;,可真讓人忍不住生氣。衝孩子發火,傷了孩子靈性;不發火,憋得自己生氣,我們當家長的到底咋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