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周家夷 部分綜合網絡
廣東河源的劉威麟,因為出生時難產,留下了腦癱後遺症。小時候,劉威麟成績很差,但在父親的鼓勵下,他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努力。2016年考上揚州大學廣陵學院後,他便立志要考研,4年中幾乎每天7:30起床。近日,他以專業第一的成績考上本校研究生。
劉威麟(圖據江蘇新聞)
很多人疑問:患腦癱難道不會對智力造成影響嗎?對此,封面新聞記者採訪了四川省人民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黃斌。
黃斌說,新生兒窒息後可能會因為腦組織缺氧,導致永久性的神經功能缺陷,造成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最終產生腦癱。主要表現為中樞性運動障礙及姿勢異常。目前腦癱僅能以功能訓練為主,結合手術和藥物進行對症治療。
腦癱通常分痙攣型、手足徐動型、強直型、共濟失調型、肌張力低下型和混合型。主要表現為運動障礙,因此這裡腦癱強調的是運動異常,而不是智力低下。
劉威麟的筆記(圖據江蘇新聞)
患了腦癱的孩子,很多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礙,但腦癱中患兒的智力低下並不等於智力缺陷,那麼腦癱和智力低下有什麼區別?
黃斌表示,智力障礙一般是由於大腦受到器質性的損害或是由於腦發育不完全從而造成認識活動的持續障礙以及整個心理活動的障礙。由於遺傳變異、感染、中毒、頭部受傷、顱腦畸形或內分泌異常等有害因素造成胎兒或嬰幼兒的大腦不能正常發育或發育不完全,使智力活動的發育停留在某個比較低的階段中,稱為智力遲滯。
智力低下屬於腦癱患者的合併症,但並不是百分之百的腦癱患者都有智力低下或者認知障礙,盲目地認為腦癱就是弱智,把腦癱與智力低下劃上等號,這是錯誤的認知,對於腦癱患兒來說也是不公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