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生講話時中英文夾雜,到底是不是在裝逼 ?

2021-02-15 INSIGHT視界

如何正確辨別留學生?只要聽他說話是不是中英文混在就好了。留學生這個改不了的毛病一直被人視為高逼格/裝逼的行為。尤其是在大家都懂英語的今天,好像這麼說話也不會有人聽不懂。不過如何正確地識別這是裝逼還是真牛逼呢?看聰明人如何教你辨別。

From 知乎

陳萌萌,其實我是一個AI_(:з」∠)_

那我不得不「裝逼」啊,我在Google是做crash system的,難道我跟別人說「大家好,我是陳萌萌,在谷歌做『破爛系統』的!」嗎!?!?!?!?有想過我,我老闆,毛子謝爾蓋和那些谷歌神教教眾的想法嘛!?

大媽A:對了,阿萌。你在哪工作啊,聽說你做什麼電腦的,百度還是扣扣啥的?

陳萌萌:哦,在谷歌啊!

大媽A:呵呵(神馬亂七八糟的,做電腦的不就是淘寶、百度還是扣扣什麼的麼)

大媽B:那你公司的大老闆是誰是啊?馬雲嗎?聽說他好有錢。

陳萌萌:哦~我老闆有倆——

大媽A:我知道,還有那個叫馬化騰的是不是!他們倆兄弟呢,都去了那個什麼西雅圖的什麼網際網路什麼論壇嘛,還跟習大大合影呢!

陳萌萌:不……他們一個叫拉裡佩奇,一個叫謝爾蓋布林!

大媽B:拉、拉什麼布林?什麼人來的,都沒有份跟習大大合影,感覺不咋地啊。你是不是被忽悠進什麼小公司了……

大媽A:那你在公司裡做什麼的啊?

陳萌萌:哦,我做、我做……我做……崩潰系統,哦不,破爛,也不對,總之是崩潰……(總覺得有什麼不對啊!!!)

大媽A:看來你很不受重用啊,在公司裡盡撿些破爛什麼的。

大媽B:也不怪她,妹紙才出來工作沒幾年。年輕人一開始進公司,撿些破活在所難免。

大媽C:也對,最近經濟危機。微軟都裁了很多人呢,阿萌能找到個小公司,拉什麼林子,撿個破爛也不錯了。

大媽A(小聲跟大媽B交頭接耳):阿萌也不外如是呢,我兒子上什麼知乎還說她多厲害多厲害,不也就是在什麼野雞公司幹些破爛活……

Rainmaker,UIUC

其實一個評判標準就是看他替換的詞彙難度。今年暑假北京新東方總部南樓,碰著過兩人,一男一女老師打扮,一進電梯就開始對話

男:我tomorrow有個meeting,so 可能 cant eat together,after 你 meet到了那邊人,you can tell them 我們這邊已經準備ready了。

女:OK no problem,我明天會把這些stuff提前get set,餐館已經book好了,你later可以check一下,我之前 used to 在那裡吃,還不錯。

談話內容大概如此,儘量復原了,最後的used to印象比較深刻,因為是個高中詞組。我當時沒反應過來聽得一愣一愣的,還以為什麼電視節目真人秀之類的。當然關鍵是 這種對話後來持續了接近2分鐘!

電梯裡還就我一個外人!

還記得後來出現了個none of ur business,就是新二第一課那個。快到一層時我已經聽得如痴如醉,狀若神遊,就差摁響警報了。

所以說,摻雜英語可以,但個人建議最好摻託福以上詞彙,要不碰著旁人脾氣不好的很容易發生衝突。

跑題了,總結一下,不是摻雜英語就是裝逼,留學在外確實很多專有名詞沒法翻譯,這是第一類情況,摻雜合情合理。第二類就是高頻詞彙,用慣了,或者短時間內沒法精確翻譯,例如paper midterm officehour之類種種,這種摻雜也可以理解。如果對著你蹦高中英語詞彙的話,就得特殊關照一下了

王煜,醫學生

我來講個笑話

「我研究生做的項目是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

「哇,好高端的樣子,什麼是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啊?」

「就是CT。」

「.你妹!」

shotgun,微信公眾號:Anzer_sh

先界定下範圍:如果談話的人群中所有人都是留學生或者在英語區生活的華人,那隨便怎麼說都無所謂,但是如果交談對象中有英語不太流暢的參與者,那麼教你個簡單的辦法判斷是不是裝逼或者不懂社交禮儀。如果句子裡簡單的單詞是英語,複雜的則是中文,那麼裝逼率估計會超過80%,例如:這個災後創傷恢復的project是不是又要delay啦,這下項目預算又不能cover了,你下一個Monday之前給我寫個項目風險預警report上來。如果句子大部分是中文,但是地名和某些複雜的單詞是英語,那不是裝逼,那是翻譯不過來或者翻過來也沒人懂,比如:新的MSDN裡關於Socket WMI的部分你仔細看了嗎?下午在Sammamish有一個會議,請你們公司的CXO也去參觀下。說這是裝逼的,你講一個全中文的給我聽聽?

「新的微軟開發者網絡裡的網絡套接字的視窗系統管理規範的部分你仔細看了嗎?下午在色迷迷有一個會議,請你們公司的各種首席官們也去參觀下。」

像人話嗎?另外我再說一句(不敢用btw了),這個宣傳片確實很裝逼的,This is China's english.

http://m.weibo.cn/5347921655/3893167021812854多年之前,在我們公司內部也有過類似的大討論,起因是一個外企過來的副總經常在郵件中使用英文,有不少員工抱怨,支持者認為:「中國的國際化程度越來越高,員工在工作中學習到商務英語也是不錯的福利。」,反對者卻覺得強迫英語不好的人看英文郵件是不人道的。最後以老闆的一封群發郵件結束了爭論:「公司運營中,即使所有交流都使用母語,也會存在大量的溝通問題,使用外語不僅僅是可能不尊重別人,還會誤事,因此公司郵件中除了縮寫和專用詞彙,不建議使用中文以外的語言。」我老闆是海歸,僅供參考。


Tony Chan,啊

多少次我們在不知不覺中說過:我iPhone的USB線呢?

roaringbb,noooooobb

講真。

時至今日,我也不太確定presentation的中文翻譯是什麼。

gilbertglaze,從一品驃騎大將軍萌神葉大爺

我爸有一個朋友,非常看不慣他們公司的人說話都是

「誒,Amanda,你幫我check一下這個文件好麼」

「今天我schedule了一個appointment,我可能要晚一點,你不用等我」

「Eason,去樓下幫我print一下這個文件好麼,還有,幫我拿一杯cappuccino·」

這種典型「外企語」於是他每一次打內線都會用央視翻譯腔,一字一頓說

「喂?請問阿曼達女士在麼?」

「(對方)……誰?」

「(一字一頓)阿曼達女士,」然後優雅輕吐,「Ms. Amanda」

……

……

平常見面當然也不可能放過

」早上好呀,伊森先生,」

「你好愛麗絲女士,羅伯特先生找你」

長此以往,幾乎所有受到他「語言攻擊」的人都不行了——「行了,大哥,我們錯了,你繼續叫我李狗蛋,成不?不裝了,大哥,不玩兒洋調子了,自打臉成不成?」(順帶一提,我把此事講給我的高中小夥伴他們紛紛叫我吉爾伯特女士……真的是語言暴力大家可以回去自己試試)我個人倒沒有厭棄到這種地步,但也相當不提倡說中文時穿插英文的行為——至少會儘量避免這種情況在發生在自己身上。

其實,好好說中文,好好說英文,並非難事。

「這個英文詞在中文裡沒有確切的翻譯,我只能這麼說」的情況其實在日常對話中沒有那麼常見。

而且一般這種時候會說,「我不知道中文怎麼說,但是英文詞XXXX,你懂吧」

包括寫文章的時候,為了文體嚴謹統一,誰會主動穿插英語詞外與此?就算不得已穿插也要隨後附上翻譯。再複述一遍

好好說中文,並非難事「這個詞在我腦海裡第一蹦出來的就是英語詞」都不是理由。

關注我的部分人可能知道我從小在日本長大,說實在話,我無法用中文表示的日語詞語多了去了——難道我和我的小夥伴們直接蹦日語?因為「沒辦法,腦子裡第一蹦出來的就是日語詞」麼?

我總會尋找另一種表述方式,並且儘量避免將日語邏輯搬到中文來。

日語不應該成為我在中文表達上的一種阻礙。

英語同理。

很多人誤以為英語詞彙量,短語,句式的大儲備,提供了表達語義的捷徑

大錯特錯!

錯的離譜!

什麼「大多數人考過英語六級,這個詞他按理懂」都不是理由。

依賴於對方的理解能力而不努力去嘗試使用現用交流語去表述是一種懶惰,對於自身語言能力沒有絲毫益處,甚至助長對語言的一知半解:要知道這種行為造成的後果就是混攪兩套系統的背後邏輯,直接無視章法胡亂用,破壞兩邊句法結構——最可怕的是一圈下來還不自知。

這種殘破不堪,三腳貓功夫,半瓶水晃蕩的句子遭致反感竟然還裝可憐哭訴,「怎麼大家說我裝逼,我並沒有,唉,現在的盧瑟,怎麼什麼都看不慣」…………

我已吐槽無力。

——好好使用對話語言,這是一種禮貌。其實這個題目底下那些學法語的,德語的人的答案說得還不夠清楚麼?無論對話者英語水平如何,語境如何,理所當然地在中文中穿插英語,這一行為在姿態上,已經是一種傲慢。

「但我就是控制不住,我的第一反應就是這個詞,我反應過來的時候已經說出來了」

對於這樣的人,我只能悲傷地問:

難道你母語表達能力,如此之弱雞?別自己騙自己了。你會說中文。我並不是說以後說中文絕對不可以穿插任何英文,也不會看到有人回家招手說Byebye,就開始狂噴,「你這個懶惰胚子!抽你丫的!」 也不是強迫那些說「我用Chrome」的人一定要一字一頓說成「我在用谷歌瀏覽器」,我提倡的是別動不動就把

「結論為」說成「我的conclusion是」,

「你懂的」說成「you know what I mean」,「

「我懂你想說什麼了」說成「我get到你point了」

「我們的新項目」說成「我們的new project」

「正在下載」說成「正在downloading」

「真的是」說成「literally」

「我就算了」說成「我pass」

再說一遍,我想表達的是

好好說中文,並非難事。

穿插英文,並非必要。用一門語言貫穿對話是種基本能力,更是種禮貌素質。

一門語言裡過多穿插另一門語言並不值得提倡——這不是什麼歡天喜地大好事,千萬別有這種誤會。

誠然,中英文穿插說並不被憎惡到需要唾棄的地步,但這完全不是什麼值得讚揚的現象——別誤會甚至洋洋得意了。

以及,有人提到了,按照這個邏輯,平時說話的時候插入然並卵的網絡用語也是不好的麼?

在我看來,就是不好的——並不提倡,這不是什麼值得提倡的事情,不值得得意。當然,我個人也老是愛說話的時候蹦些英文和網絡用語什麼的,但是我有意識地減少這種狀況。再說一遍:這現象不至於被憎惡被唾棄被不恥,但完全不值得讚揚鼓勵宣傳。

Karen Liu

雖然我很懷疑覺得現在這年代還有用英文來裝逼的(這逼格得多低啊...)但是還是同意說英文是否是故意裝逼是需要鑑別的。

如果夾雜的英文確實是在英文環境下更自然的表達或者是專業性較強的詞彙,那很正常;如果只不過是日常表述的中文替換,那就是刻意了。說到這兒突然想起來看好聲音每次汪峰點評的時候都會來一句"我們這個battle的opening和ending..."上次我隨手答了個關於自信的題,答案裡"presentation"和"fake it before you make it"實在沒想到怎麼翻譯,後來評論裡居然有人說我答案夾英語裝逼。。實在是醉了。。看到這個題目的時候我就在想,其實一個人是否在裝逼,只有在那個領域你的水平不比他低的條件下你才有能力客觀判斷。當你自己達不到那個水平的時候,就不用揣測人家是不是在裝逼了,因為他能唬住你,即使在裝逼也說明人家在那個領域真的比你水平高,而在你單單只是因為自己不懂就說人家裝逼的時候,絕大部分的可能是你真的不懂而已,所以either way這種揣測總是說明了你的水平不知道低到哪裡去了...其實,這個問題po在心理學話題下很有意思。你看個音樂節目,每次樂評人點評的時候說「氣息」「裝飾音切分點」「旋律行進慣性」,你覺不覺得他們裝逼?可是專業人士能聽懂才能分辨這人到底是在用術語裝逼還是言之有物。一群留學生交談,說到「3PL""simulation""networking",你覺得他們裝逼,但其實如果你說「第三方物流公司」留學生們說不定完全聽不懂會覺得你在裝逼...所以說,當你無法分辨一個人是否在裝逼的時候,對你自己最有利的策略就是,就當長見識了唄。無論人家說英語真的在裝逼還是非常自然的表述,你多學倆單詞肯定比在心裡惡意斷定別人一定是裝逼犯強。說到最後,我很好奇「presentation"和「fake it before you make it"到底中文咋說啊?

本文系授權發布,From 知乎,歡迎分享到朋友圈,未經許可不得轉載INSIGHT CHINA 誠意推薦

總以為美帝高中生每天總是輕輕鬆鬆,閒得很?回復[熊孩子]主頁君給你講講他們到底有多拼

然而出國路上總還有一個最最經典的問題在等著你.回復[你上]主頁君帶你看看..學習不好才出國?你行你上啊 !

歡迎免費訂閱

INSIGHT CHINA

出國黨們最給力的夥伴

請按如下的一種方法關注我們:

1)搜索並關注微信號:weinsight

2)點擊並關註標題下方的藍色小字

INSIGHT CHINA",如下圖所示

相關焦點

  • 中英文夾雜講話—裝逼or習慣?
    學姐在去澳洲留學之前特別討厭別人說一句中文裡面夾雜一些英語單詞,如:我真的不是很care誒!當時的想法是:呵呵,直接說「不是很介意」你是不是會shi?。直到2013年學姐去了墨爾本讀研究生,接觸了當地的一些留學朋友,一開始見面的時候他們總會說: 「要不要去BoxHill吃東西呀?」
  • 中英文夾雜著說話是不是裝逼?
    中英文夾雜著說話是不是裝逼?中文中沒有對應的習慣用語的話,強行自己翻譯不是讓別人聽的更困惑嗎Vincent :沒有啊,有些詞真的是不知道中文怎麼說,順口就英語說出來了啊中二半:我有個Assignment明天要Due,不是裝逼; I have a作業 tomorrow 到期,妥妥的裝逼你們不要覺得我名字長就都是廢話 :分人 如果在英文環境上學 有些話根本沒用中文翻譯過所以說的時候只能說英文
  • 留學生講中文夾雜著英語到底是不是在裝逼?
    快到一層時我已經聽得如痴如醉,狀若神遊,就差摁響警報了。所以說,摻雜英語可以,但個人建議最好摻託福以上詞彙,要不碰著旁人脾氣不好的很容易發生衝突。跑題了,總結一下,不是摻雜英語就是裝逼,留學在外確實很多專有名詞沒法翻譯,這是第一類情況,摻雜合情合理。
  • 留學生真心話:我講話雖然中英文夾雜,但真不是故意的!
    你身邊有講話中英文夾雜的留學生嗎?比如:你Assignment寫完了嗎?明天我有一個Presentation要做。但是,還有留學生說話是這樣的:Tomorrow,我有個作業要寫。難道出國讀書,大家講話都這樣了嗎?20世紀語言學家維索爾倫提出了「順應理論」,人們會傾向以最舒服的形式來與人溝通,包含雙語的轉換,比如:「我明天要趕Due,我正在準備周五的Presentation。當然還有一些,語言本身就有英語詞彙來表達的人群,或英語思維思考的人。這些中英文夾雜的講話,不會引起不適或者反感。
  • 留學生:我講話為什麼中英文夾雜? 真不是故意的
    你身邊有講話中英文夾雜的留學生嗎?比如:你Assignment寫完了嗎?明天我有一個Presentation要做。
  • 如何正確地中英文夾雜講話?從此再也不怕被別人說裝逼了
    但是回國之後,這種中英文夾雜的形式可能有時候會讓人反感。那麼怎樣說話時加英文才是正確的表達方式呢?一起來看看留學生應該如何說話吧本文來源於微信公眾號:LinkedIn中國微信ID:LinkedIn-ChinaLinkedIn領英是全球最大的職業社交網站,每個《財富》500強公司均有高管加入。
  • 斯坦福學霸因太凡爾賽被「嘲」上熱搜:留學生中英文夾雜真不是裝
    尤其在回國後,講話中英文夾雜更是會被歸結於不好好說話,甚至裝逼,讓留學黨們不得不在每次開口前要麼深思熟慮地先把英文翻譯成中文,要麼就提前做好給對方認真解釋一番的準備。在最近熱播的綜藝《令人心動的offer》中,畢業於史丹福大學法律系的王驍,就因為說話中英文夾雜,以及濃濃的凡爾賽味兒,而被嘲上了熱搜。
  • 有沒有辦法講話時中英文夾雜,卻不討人厭?
    中英文夾雜的說話方式,其實在國外學習或生活過一段時間的人都深有體會。比如「我的paper今晚要due了,但是final又要來了怎麼辦?」在說話者的語言背景和大環境下,這種英文夾雜是完全可以接受的。但如果你說:「My論文tonight就要截止了,and then期末考又要come again了。
  • 怎麼講話,才能讓「中英文」夾雜不令人討厭
    但在現實中,講話中英夾雜更多地被人歸結為不好好說話的代表,甚至在越來越多的場合引人反感。於是,中英夾雜的廣大用戶犯難了:這還叫人怎麼說話啊?人在江湖,誰還沒個蹦英文字兒的時候?今天就來說說,在如此險峻的環境下,如何不令人討厭地中英夾雜?
  • 中英文夾雜說話,怎麼說才不算裝逼?
    不知道你們的外語水平怎麼樣最近我在網上看到一張對話截圖到底怎麼說,才算裝逼?簡單的來說中文常用的語言,非得用英文講,就是裝逼!而中文沒有準確表達的,用英文,就是正常!像這種It means...你非要把這些詞都換成英文,那你絕對是在為什麼很多人說話都中英夾雜?
  • 留學生說話中英文夾雜,是在裝X嗎?
    在最近熱播的綜藝《令人心動的offer2》中,被選往南新威爾斯大學交換、畢業於史丹福大學法律系的學霸王驍,也出現了中英文夾雜的情況。從第一期的面試環節中,王驍就出現過中英文夾雜的表達方式:「我很小的時候,就很喜歡任何International相關的東西。」
  • 那個中英文混著say的留學生,這篇文章是不是在說you?
    這些中英文夾雜的講話,不會引起不適或者反感。但是,最令人忍受不了的,是那些為了凹造型,故意夾雜英文以來提升自己「水平」的人。下面這樣的情況,或多或少,你可能都會遇到。一次馬雲在演講的時候,臺下的一名留學生站起來提問,她的第一句話就是:我是XXX留學回來的。請問您創業這麼多年,最大的Challenge是什麼?你是怎麼Overcome的?
  • 「最噁心中英文夾雜,沒有之一」
    目前我們沒法confirm手上的resource能完全take得了。anyway我們還是先pilot一下,再follow最終的output,更重要的是evaluate所有的cost能不能完全被cover掉……這個屬於典型的中英文夾雜現象,於這類說話方式「多了就二了,一兩個還可以!」 「最討厭這種人……又不是中文沒有詞組可以表達。
  • 講話時中文夾雜著英文,真的不是我裝,you know?
    哎,我已經不能control我self了……是不是挺有趣的哈哈哈~但是小編提醒大家,要想學好英語,不要模仿運用以上句子……你們懂得……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這麼多人說話喜歡中英文夾雜?裝嗎?其實也不一定,Papi醬自己也在微博下回復粉絲說沒有嘲諷這種說話模式的意思……
  • 斯坦福學霸因太凡爾賽被嘲上熱搜:留學生中英文夾雜,真是在裝嗎
    大大大大後天還有presentation,可是我連PPT都還沒做……」一年四季都在國外學習的國際學生應該都經歷過這種情況:有時候總會不自覺的中英文夾雜,然後被各種親戚和朋友認為自己在裝Bi!說話中英文夾雜在留學生中非常的普遍,這也導致留學生們經常被大家吐槽,覺得這種說話方式就是在裝X?你也這樣覺得嗎?01 斯坦福學霸因為「凡爾賽文學」登上微博熱搜,被網友嘲笑!
  • 留學生,一開口就是老凡爾賽人了:出國後中英文混著說,真是在裝*嗎?
    尤其最近熱播的綜藝《令人心動的offer》裡,畢業於世界名校史丹福大學法律系的王驍,就因為說話中英文夾雜,還帶著濃濃的凡爾賽味兒,直接被送上了熱搜,還被網友封為「凡爾賽王子」。來看看他的「凡言凡語」「我之前沒在律所實習過,我之前都是在一些國際組織實習。」
  • 那個中英文混著say的留學生,you給我站出來
    這個現象當然也出現在很多剛留學生身上,說了一句「我和舍友share一個廚房」就被懟了說裝什麼X.難道說「分享一個廚房」不覺得很奇怪麼?那麼,對於中英文夾雜說這件事,怎麼樣算是自然,什麼又可以算作裝X呢?今天大獅姐要給留學生們正名啦!把Portfolio Analysis發送給全組。這是習慣。
  • 留學生中英文夾雜就是秀優越??其實英國人也愛用雙語夾雜表達
    大部分留學生並不是故意中英混雜地說話,而是因為有些詞可能國外留學時會經常用到,在國內反而很少用到(對應的中文),以至於在某個場景下,英語會比中文更快出現在腦中並脫口而出了。來源:知乎,用戶@ggevip再比如留學生口中經常出現的Pre,當你想把翻譯成中文時時會出現卡殼的......
  • 說話中英文夾雜真的會顯得人很高級麼?I don't understand……
    新聞哥說從她的身上看到了考託福時的自己。我只想說,我從你的身上看到了張全蛋~事先聲明,我並不是指只要在中英文夾雜就一定是裝B喲,像是DNA之類的專有名詞,假如你說「脫氧核糖核酸」人家才會當你裝逼嘞,除非你是謝耳朵
  • 中英文夾雜說話大賞:這樣say真的好好笑哈哈哈哈!
    中英文夾雜說話大賞:大家這樣子say真的真的好好笑cr:我們就要中英文夾雜著說▼▼▼▼▼▼▼▼▼@七七先生啊:醬樣子講話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