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思呈老師(原創),轉載請標明。
成長的過程中會遇到各種挫折,在家庭教育當中,如果發現孩子受到挫折,父母要及時疏導,幫助孩子調節情緒,遇到困難並不可怕,但要有勇氣去面對,比如和小夥伴鬧矛盾,沒有得到老師的表揚,沒有受到父母的重視等,這些都可能讓孩子會有一定的挫折感,同時也會讓孩子自尊心受損,家長要做的是當孩子遇到這種情況時,進行正確的引導,幫孩子排解不良情緒,這對於孩子的成長非常重要。
可在如今,孩子在家中的地位非常高,受到一點委屈就會非常難過,面對社會如此的激烈競爭,以後孩子要怎樣適應呢?又怎樣去獲得抗壓能力呢?很多人把這樣的人稱為「草莓族」,為什麼說現在的孩子是草莓族?因為這些人看起來外表像草莓一樣,儘管表面上看起來光鮮亮麗,但卻承受不了挫折,稍微有點外力就碎了,在生活和工作中也不善於團隊合作,主動性和積極性都比較差,相信沒有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未來成為草莓族,那麼就應該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孩子的抗壓能力和獨立性,這才能夠讓孩子有足夠的心理抗挫能力,同時也能夠有勇氣去面對未來的挑戰。
1、過度的溺愛。
父母總想給孩子100分的愛,做任何事情都想為孩子考慮好安排好,這就讓孩子失去了很多嘗試和解決問題的機會,看起來是在保護孩子,實則是在傷害孩子,當孩子在未來遇到挫折和困難的時候,不知道應該如何去面對。
2、缺少父母的關愛。
缺少關愛的孩子會沒有安全感,而沒有安全感的孩子,在做任何事情的時候都沒有底氣,孩子的內心會比較喜歡逃避,所以在遇到事情的時候,孩子會選擇保護自己。
3、過高的物質獎勵。
有些父母只知道用物質來彌補孩子的內心,比如自己的工作很忙,把孩子放在了老人身邊,認為能夠給孩子更好的物質生活才是最重要的,於是孩子就會養成為所欲為,要什麼有什麼的習慣,內心不知道珍惜。
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風順,困難和挫折都是在所難免的,如果孩子一遇到問題,就只知道逃避或者鬧情緒,這對孩子的長久發展也是非常不好的,挫折教育不僅是讓孩子有勇氣面對未來,更是培養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品行。
挫折教育是指在正確的思想教育指導下,根據寶寶身心發展和教育的需求,創設或利用某些情景,提出某些難題讓寶寶發動通過動腦動手來解決矛盾,從而使他們逐步形成對困難的承受能力和對環境的適應力,培養出一種迎難而上的堅強意志。
1、孩子更自律。
挫折教育會讓孩子學會自我控制,磨練孩子的意志,提高孩子的個性品質,可以讓孩子更加自律,更加規範的去生活。
2、對孩子的智力進行補充。
很多人認為智商是天註定。,實際上,後天很多事情能夠對孩子的智力進行培養,而對孩子的挫折教育就能夠對孩子的智力進行完美的補充。
3、更加自信。
這可以使孩子在面對未來的生活中不斷的敢於挑戰,戰勝自我,從容的面對打擊不論在任何情況下都能夠發揮出自己的能力,對孩子未來的生活非常重要。
1、學會適當的放手。
家長無條件的保護孩子,會讓孩子覺得他就是地球的中心,這對孩子未來成長以及抗作能力都非常不利,學會適當的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學會體驗,不要給孩子過多的優越感,偶爾讓孩子在生活當中有受到一些委屈,或者遇到一些困難,這樣對孩子在未來都會有所幫助。
2、教孩子學會對負面情緒進行釋放。
父母要及時了解孩子負面情緒的來源,因為什麼而受到幹擾,不要對孩子進行任何的批判,父母切忌主觀猜測,而是讓孩子的情緒得到釋放,分散孩子的注意力,減少孩子對負面情緒的關注度,同時引導孩子的情緒朝樂觀健康的方向發展,當情緒穩定下來以後,讓孩子去描述整件事情的經過,並鼓勵孩子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感受,同時找到方法幫助孩子去分析解決。
3、教孩子正確的看待輸贏。
成長過程中能夠遇到一些小挫折是很正常的事情,最主要的是學會合理的調節自己的情緒,往往人在遇到自己經歷的事情,比如輸或者委屈的時候,就會被情緒所牽絆,要讓孩子知道書並不丟人也不奇怪,讓孩子學會心裡越來越成熟,去接受環境的轉變,以及學會自我控制,這樣才能夠讓孩子的心理不容易出問題。
孩子的挫折教育也是一點一點培養起來的,當孩子遇到挫折的時候,父母要引導他們去找到遇到挫折的原因,陪孩子一起去克服,鼓勵孩子不斷嘗試,當孩子發現自己可以解決時,就能夠建立初級的自己,只要通過父母不斷地鼓勵孩子,就有勇氣面對未來,不斷的挑戰自我。
讓更多家庭和諧幸福,幫更多孩子健康成長,歡迎關注、轉發,有關於家庭教育的問題,可留言或私信,我是思呈老師,專注於家庭教育智慧的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