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學校打架,家長不要著急訓斥,說不定是好事

2020-12-24 柔柔媽教育心法

本文作者:若欣老師,心理諮詢師,從事心理工作多年,一直專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學習。關注我,了解更多精彩內容,解決您的家庭教育難題。

01

在諮詢室裡經常有家長抱怨孩子不聽話,說孩子如何和自己對著幹,不好好上學讀書,不好好吃飯睡覺,不好好和老師交流,甚至還會在學校裡打架,簡直就是一個不聽話的壞小孩。

家長心目中的孩子應該是品學兼優的學生,人見人誇的孩子。家長認為自己對孩子付出那麼多,從小照顧孩子的生活起居,長大又操心學習,結果換來孩子和自己對著幹,不聽自己話,真是一肚子的委屈,還動不動被老師叫到學校接受批評,真是丟人啊。

家長認為,自己付出了,孩子就應該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在校聽老師的話,在家聽爸媽的話,這樣才是一個好孩子,一個懂得回報感恩的孩子。

若欣老師想說的是,孩子不是機器不是玩偶,他們是有血有肉有靈魂的人,他們有感情有思想有主意的人,如果真給你一個讓她往東她不敢往西的孩子,你敢要嗎?如果孩子面對外界的挑釁不敢進行反擊,你不心疼嗎?對家長的話言聽計從的孩子,被欺負不敢反抗的個性還有自我嗎?

02

孩子的成長過程就是伴隨著喜怒哀樂,有獎有罰,孩子不聽話,在學校打架,也要分析原因,不能單從字眼上看。

前些天,我孩子在學校跟人打架了,這是第一次,我來分享一下我的處理方式。

我家孩子是個女孩,今年九月份剛上初一,開學不到一個月,全班同學的名字還沒有記熟悉,更別說孩子的特點了。

一節自習課,老師不在,前排的同學不學習,被班長點名多次仍是不學習,不學習也沒關係,至少不要影響其他同學。

男孩拿著手中的鋼筆不停地轉動,不小心砸了我女兒的頭。我女兒很生氣,就站起來

相關焦點

  • 孩子和小夥伴打架,家長該怎麼做?這「三句話」一定先別著急說
    孩子天性好動,思想不成熟,在與其他小朋友交往的時候,很容易出現衝突,甚至動手打人。家長在遇到孩子與其他小朋友打架的時候,先不要著急,有這樣三句話,家長一定不能隨便就說。打回去:暴力不能解決問題小王的孩子在學校受欺負了。看著自己哭哭啼啼的兒子,小王感到自己很沒面子。於是他對兒子說,記住,以後再有人打你,一定要記得打回去,不能受欺負!兒子記住了爸爸的話。一天學校通知小王,孩子把其他小朋友打了,讓他過去一趟。
  • 孩子幼兒園打架是好事?掌握兩個原則,聰明家長教育出懂事的娃
    今天和大家聊的話題是:正確看待幼兒園和小朋友打架。昨天,幼兒園的老師打來電話通知入園事項,又要體檢還要買統一服裝,本來挺開心的,可姥姥擔心孩子在幼兒園裡萬一和小朋友打架怎麼辦?我笑著說,「如果開心會在幼兒園裡跟小朋友打架,我倒是覺得是一件好事。」
  • 孩子經常打架,不要呵斥孩子,這種行為和家長的教育方式有關
    其實,像明明這樣喜歡用武力解決問題的孩子有很多,教育學博士高野清純曾經說過,打架並不是全無益處,因為在在打架的過程中,彼此都會痛,孩子能夠從自己的疼痛聯想到對方的疼痛,漸漸培養了同理心,並且逐漸認識到暴力不是解決問題的途徑,反而會反省自己。
  • 孩子打架,家長你會怎麼做?
    孩子們小,打架也是不可避免的事。但作為家長的我們該怎麼做呢?幫自己的孩子找回場子,動手打人的孩子。或秋後算帳,帶孩子上門找個說法。還是當時勸開,認為小孩打架正架,孩子事孩子了。還是孩子回家了訓斥他,說他沒用,叫他下次動手還擊。我也說說我的看法,先從小時候的一件事講起。
  • 小學生在學校打架,聰明的老師這樣和家長溝通,完美解決家校矛盾
    家長們認為孩子在學校大腳,不管是傷了還是沒有受傷,都是老師監管不力教導無方。事實上很多學生打架的原因都很莫名其妙,比如我就處理過兩個孩子因為爭吵到底下節課是語文還是數學課,誰也不去看一下課程表,就打了起來。打完了,氣呼呼地讓老師評理。我拿來課程表,叫他們仔細看看,每個人都去寫一篇打架的原因和結果,保證再也不因為這種小事動武。
  • 小孩子哭鬧很正常,不要訓斥?心理專家:答對了!有情緒是好事
    導讀:小孩子哭鬧很正常,不要訓斥?心理專家:答對了!有情緒是好事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小孩子哭鬧很正常,不要訓斥?心理專家:答對了!有情緒是好事!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寶媽不要過分擔心,說不定是好事
    寶媽不要過分擔心,說不定是好事對於有孩子的家庭來說,寶寶的狀況直接牽動這全家人,寶寶的健康狀況是家長們十分關注的,從孩子一出生開始,家人們就用十二分的精力去照顧孩子,是否挺過有人評價懷孕的寶媽們為「一孕蠢三年」呢,其實並不是寶媽們的智力倒退,而是她們將自身的全部精力來照看孩子,對於孩子哭鬧則用常人無法忍受的耐心還哄孩子,很多寶媽們是不是曾經說過,一聽到孩子哭都恨不得馬上起來去哄
  • 發現孩子說謊,家長先不要急著訓斥,3個方法讓孩子更誠實
    文丨小哥(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相信每個人對於撒謊的孩子都不會非常喜歡,但是最近一段時間小麗就發現自己的孩子特別喜歡撒謊。這件事情還要從小麗把自己孩子送到幼兒園的時候說起,自從孩子去幼兒園裡面讀書之後,孩子就喜歡賴在家裡。
  • 孩子打架,家長千萬不要幫倒忙
    ,家長千萬不要幫倒忙 說實話,家長因為孩子而打起來的事件,我真沒少見。那個剛才得勝的小男孩一看來了大人,也害怕了,趕緊丟下球去找媽媽,孩子的媽媽一看別人孩子的爸爸來參戰,也不甘示弱上場了,最後兩個大人你一言我一語地就吵了個沒完,兩個孩子也不能玩了,最後鬧了個不歡而散。 這活生生的例子讓我心生遺憾,為什麼孩子打架,父母要幫倒忙?
  • 孩子在學校打架了,怎麼辦?這位媽媽的做法,連老師都甘拜下風
    因為除了要操心孩子的學業,還要操心孩子在學校是不是過得好,跟同學是否關係融洽等。上學後,很多父母都會遇到孩子打架的問題,這個時候就要考驗家長的處理能力了。冰冰從小就非常聰明懂事,有一天,冰媽接到老師的電話,說冰冰在學校打架了。冰媽和對方家長來都到了學校辦公室後,老師就說:「冰冰帶了玩具到學校玩,睿睿想玩,去跟冰冰借。
  • 孩子犯錯家長的訓斥並不管用,建立有效地溝通,效果事半功倍
    文丨飯飯媽家長在孩子犯錯後,有的時候會因為情緒比較激動,所以會不由自主地對孩子進行訓斥或者責罵。大多數孩子在聽到家長的訓斥後,可能都會表現出比較乖的樣子,但這並不意味著孩子真的認同家長的訓斥,他們甚至會有不同的想法。
  • 訓斥完孩子又後悔?想和孩子修復感情,家長應及時按"暫停鍵"
    都說嚴師出高徒,嚴厲的父母也應該能教育出一個優秀的孩子吧?由此可見,每一個父母都是有著自己的原因的,他們只是為了讓孩子變得更優秀,這一點是沒有錯的。可是經常訓斥孩子對孩子的負面影響很大,我們一定不要忽略這個問題,否則孩子必然會變得處境被動。忍不住訓斥孩子,你可知道負面影響有多大?
  • 學生好習慣養成,學校和家長都不要太著急
    於是乎,學校和家長一齊發力,巴不得學生進入學校之後,立馬就養成良好的習慣。只是,如果發力過猛,可能會讓學生變得很難受。如果學生上學太難受,不僅要視上學為畏途,而且也很難達到養成良好習慣的美好願望。養成好習慣受用一生,這句話,應該是不錯的,人們也對此深信不疑。特別是,現在因為網絡閱讀的影響力實在是過於強大,各種道理,經過網絡的放大,影響力變得更大加大。
  • 孩子在學校打架家長需要怎麼處理才明智
    我心裡有數了,捏捏她的手,叫她不要擔心。對方家長很快過來了,我先徵求她的意見,要不要去醫院處理一下。她很大度「本來就是我們先動手的」。我暗暗鬆了一口氣,不是那種蠻不講理的家長。在我的堅持下,我們到醫院給她兒子配了藥,所幸只是傷了表皮,配了外噴的藥。分別的時候,我向他的家長表示了歉意,她很大度的說沒關係。
  • 孩子打架之後,家長怎麼辦?
    孩子與人打架之後,家長們有兩種典型的反應另一種是:孩子打人一頓,家長打孩子一頓。顯然這兩種做法都是不對的。孩子與人打架,家長首先不要急著評判孩子的是非對錯,而是要給孩子一雙傾聽的耳朵,了解事實的真相。,打得輕還是打得重,他心裡都是有委屈的,家長在傾聽的過程中,也是讓孩子排解自己的情緒,了解孩子內心深處的苦悶。
  • 孩子打架很正常,教育不要死板
    孩子打架也能變聰明打架是一種經驗的積累,不是倡導打架,而是要知道不能被挨打,如果孩子天天被打,父母沒有處理會導致更不好的結果,所以被打不要忍聲吞氣,學會反抗,讓對方不要囂張孩子打架父母應該插手孩子打架父母應該插手,當然不是父母去打欺負自己孩子的孩子,而是了解真正的原因,告訴孩子應該如何正確處理。
  • 【白雲未保資訊】孩子打架,多半與家長的教育方式有關
    其實,像明明這樣喜歡用武力解決問題的孩子有很多,教育學博士高野清純曾經說過,打架並不是全無益處,因為在在打架的過程中,彼此都會痛,孩子能夠從自己的疼痛聯想到對方的疼痛,漸漸培養了同理心,並且逐漸認識到暴力不是解決問題的途徑,反而會反省自己。
  • 小孩打架,家長動手被拘留!
    班主任得知這一情況後,將兩名學生叫到教師辦公室並通知雙方家長到學校協商處理。不久後,鍾某飛的父親也趕到學校,兩位家長發生激烈爭吵,校方無法控局面迅速報警。當成人發現兩個孩子打架時,第一步是將兩人分開,讓他們不要傷著對方。分開兩個孩子的時候要果斷,而且必須保持冷靜。如果家長捲入了這場衝突,將失去一切給與孩子指導的機會。
  • 孩子總有這些動作,父母先不要訓斥,其實是孩子沒有安全感
    因此,從小培養孩子的安全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幼時就極度缺乏安全感,會對孩子一生的幸福和安定產生極大的影響,還會阻礙孩子人格的正常形成。前一段時間,李麗因為女兒上幼兒園的事情非常頭疼。今年她的女兒已經三歲了,但是不管在家裡還是在外面都非常依賴父母,只要父母稍微在她視線裡消失,她就會開始哭鬧,不停地找媽媽,因此上幼兒園對她來說一個巨大的挑戰。
  • 每個孩子都有「底線」,家長教育時不要踩雷,否則影響孩子一生
    相信每個父母都做過一件事,那就是批評孩子,孩子打架要批評,不寫作業要批評,看電視看久了還要批評。每個父母批評孩子方式也不一樣,有的溫柔教導,有的格外嚴厲,然而方式不同,目標卻都一樣,一切為了孩子。都說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師,在學校裡老師的教育,可能只會影響孩子幾年,但是,家長的教育會影響孩子一生。所以,家長在批評孩子時,一定要控制住自己,不要因為一時衝動說錯話,影響到孩子的未來。有些孩子心理素質比較差,會因為家長訓斥兩句而改變性格,更甚者會出現輕生的想法,批評可以,但要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