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雲未保資訊】孩子打架,多半與家長的教育方式有關

2021-02-19 廣州白雲青年地帶

孩子乖巧懂事,往往能夠引來身邊人的豔羨,很多家長也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足夠懂事。可是,往往事與願違,很多的孩子經常惹是生非,稍有不順就和別人大打出手,家長為熊孩子們操碎了心。

周末,李女士帶著兒子明明去遊樂場玩,遊樂場裡,孩子很多,兒子明明性格開朗,很快就和其他的孩子打成了一片。明明先是來到了沙池裡,這裡面有很多的玩具,明明最喜歡小推車。可是小推車都被小朋友推走了,於是,他就從其中的一個小朋友手中搶小推車。小朋友不讓給他,於是兩個人扭打在一起。李女士見狀趕忙進去將孩子們拉開,同時讓明明和小朋友道歉,可是明明卻怎麼也不肯,只是說「我想玩小推車,他不給我,我就打他。」

看到自己的孩子因為一點小事情就動用武力,李女士特別擔心自己的孩子將來會有暴力傾向。

其實,像明明這樣喜歡用武力解決問題的孩子有很多,教育學博士高野清純曾經說過,打架並不是全無益處,因為在在打架的過程中,彼此都會痛,孩子能夠從自己的疼痛聯想到對方的疼痛,漸漸培養了同理心,並且逐漸認識到暴力不是解決問題的途徑,反而會反省自己。

1、家長對孩子過於溺愛

再苦不能苦了孩子,很多的家長對於孩子提出的要求往往會無條件滿足,對於孩子的行為完全不加管控,久而久之,孩子的需求會膨脹,同時也不允許有人不滿足自己的要求,否則就會採取一些具有攻擊性的行為。

2、凡事以自我為中心

       孩子一直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所有的人都圍繞著自己轉,這樣的成長環境中,很容易形成以自我為中心的思想,孩子往往不懂得感恩,不懂得分享,凡事遇到了不合自己心意的事情就會採用強硬的態度。

3、成長環境的影響

      我研究表明那些經常使用暴力解決問題的孩子大多生長在一個充滿暴力的家庭,爸爸媽媽經常吵架,習慣了用武力來解決問題,雖然並不是次次都打孩子,是孩子的內心已經形成了陰影。

心理學家唐納德·溫尼科特曾經說過,孩子的攻擊性大多是在嬰兒期形成的,一方面和孩子的性格有關係,而另一方面也和父母的道德約束有關。

孩子在處理問題時,也會模仿家長的行為,尤其是在幼兒時期是孩子模仿行為的旺盛期。

孩子經常採用武力的方式解決問題,那麼家長應該要怎么正確引導呢?

1、認真傾聽孩子的心聲

     家長看到孩子打架了,不去詢問孩子為什麼打架,也不管孩子是不是傷到了,劈頭蓋臉一頓訓斥。家長的態度往往會讓孩子感到失望,甚至會認為父母根本就不愛自己。

心理學家通過研究發現,每個人對於童年的事情都記憶深刻,尤其是那些衝突事件,往往要比溫暖的片段記憶更深刻,因此家長可以抓住這個時機,選擇合適的教育方式,讓孩子認識到錯誤,從而改正錯誤。

2、家長以身作則,為孩子樹立榜樣

 孩子們遇到事情不知道怎麼辦,自然會向家長求助,而家長給予的建議往往就是孩子的教科書,他們會按照家長說教的方式去執行。有很多孩子在外面被打了,那麼家長會毫不猶豫的教孩子打回去。這種方式也曾經受到很多人的提倡,可是,不分青紅皂白就打回去,往往會讓孩子犯下不可饒恕的錯誤。家長應該以身作則,用良好的行為規範來影響孩子。尤其是處於模仿時期的孩子,家長更應該要嚴格要求自己。遠離具有暴力傾向的動畫片,避免給孩子造成負面影響。

3、發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

      孩子採用武力解決問題,無非就是因為自己某些能力的缺失,得不到身邊人的認同,因此會採用這種方式引起周圍人的關注,獲得一種心理平衡。 平時,家長應該要深度挖掘孩子身上的閃光點,找到孩子的長處,並且不斷的肯定,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關愛,從而避免採用武力的方式吸引家長的關注。

       社工提醒各位家長當孩子出現了暴力行為的時候,家長應該要採用平靜溫和的教育方式尤其不要以暴制暴,更不要聽之任之,唯有正確的教育方式,才能讓孩子少走彎路。

相關焦點

  • 孩子經常打架,不要呵斥孩子,這種行為和家長的教育方式有關
    1、打架是孩子肢體解決問題的方式 孩子們看似在打架,但是對於孩子而言,未必就是真的在打架。,一方面和孩子的性格有關係,而另一方面也和父母的道德約束有關。 1、認真傾聽孩子的心聲 家長看到孩子打架了,不去詢問孩子為什麼打架,也不管孩子是不是傷到了,劈頭蓋臉一頓訓斥。家長的態度往往會讓孩子感到失望,甚至會認為父母根本就不愛自己。
  • 孩子「窩裡橫,外面慫」,多半與家長這三個行為有關,要趁早改正
    導讀:孩子「窩裡橫,外面慫」,多半與家長這三個行為有關,要趁早改正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窩裡橫,外面慫」,多半與家長這三個行為有關,要趁早改正!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為什麼很多孩子「家裡橫,外面慫」?多半和家長的這三點教育有關
    為什麼很多孩子「家裡橫,外面慫」?多半和家長的這三點教育有關孩子「家裡橫,外面慫」的現象在社會中很常見,在家裡就像是山大王一樣,出了外面就像小綿羊,之所以出現這樣的現象,和家長的這三點教育是分不開的,為了避免孩子陷入這樣的不好現狀,家長們要及時改正了。
  • 李玫瑾:孩子「窩裡橫,外面慫」的性格,多半與家長的行為有關
    俗話說得好:「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如果一個人養成的性格,未來是很難改變的,所以,家長們要從小注重培養孩子性格的發展方向,不過,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往往會陷入一個誤區,最後將孩子培養成為了一個「窩裡橫,外面慫」的性格!
  • 孩子迷戀看電視劇多與家長教育有關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親子>兒童心理>正文孩子迷戀看電視劇多與家長教育有關 2012-12-18 14:13 來源:中國教育在線
  • 孩子經常說這3句話,長大後多半不孝順,家長別捨不得教育
    導讀:孩子經常說這3句話,長大後多半不孝順,家長別捨不得教育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經常說這3句話,長大後多半不孝順,家長別捨不得教育!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幼兒園打架是好事?掌握兩個原則,聰明家長教育出懂事的娃
    小朋友在幼兒園裡打架,這個擔心可能每個家長都有過,也想過出現這種情況後的處理方法,但實際上,真當父母知道孩子在幼兒園打架後,態度和做法就發生了變化。有家長認為,小孩子打架很正常,不用管;有家長認為,憑什麼打我們家孩子,就是不成;還有家長認為,這是老師的責任。那麼,對於幼兒園小朋友之間的衝突,家長應該怎麼看待呢?
  • 家長應教會孩子如何解決打架
    孩子在交往過程中,難免會與其他小朋友遇到小矛盾和小衝突,很多時候甚至會「動手解決」。  若孩子被其他小朋友「暴力欺負」,家長是教育孩子做「狼」主動攻擊,還是當「羊」默默忍受?  「還手」派:霸道比懦弱好  家長李先生:不主動打人,但被打了一定要還手。自從進入幼兒園後,寶寶已不止一次被打,每次我都教育寶寶要適當還手。
  • 孩子打架之後,家長怎麼辦?
    孩子與人打架之後,家長們有兩種典型的反應另一種是:孩子打人一頓,家長打孩子一頓。顯然這兩種做法都是不對的。孩子與人打架,家長首先不要急著評判孩子的是非對錯,而是要給孩子一雙傾聽的耳朵,了解事實的真相。,打得輕還是打得重,他心裡都是有委屈的,家長在傾聽的過程中,也是讓孩子排解自己的情緒,了解孩子內心深處的苦悶。
  • 教育理念打架,孩子備受折騰
    來源:半月談如今,學校的辦學行為、政府的教育政策,越來越受到來自家長、社會的影響,眾口難調、眾說紛紜,正成為一種不容忽視的教育「常態」。半月談記者採訪發現,身份角色不同、目標定位不同、家庭背景不同、孩子學業水平差異……都成為左右教育理念的重要因素,而教育理念打架,最終折騰的還是我們的孩子。
  • 孩子跟人打架,對方家長剛要罵,這位媽媽的做法讓對方啞口無言
    03面對孩子打架,家長應該怎麼做?當孩子和別人打架的,父母一定要弄清楚原因,不能冤枉的孩子,但是也不可以委屈孩子,只有知道的事情是怎麼一回事,才好幫孩子解決這個問題。2.衝動是魔鬼,不能讓情緒左右了行為一些家長在聽到孩子打架了之後,都會覺得是對方錯了,孩子受了欺負,一定要為孩子討回公道。
  • 如何處理孩子打架問題,聰明的家長都這樣做
    孩子之間發生衝突是一件再平常不過的事情,但是很多家長在面對孩子打架的問題上都十分不淡定,也有很多家長在極力規避孩子與他人發生衝突,但是,其實衝突也是人與人之間交往的一種方式,只要我們妥善處理,更加有利於提升孩子融入集體的能力。
  • 孩子打架,家長咆哮課堂:愛孩子不是為孩子出頭
    1網傳家長咆哮課堂讓道歉當事學校稱雙方家長都已道歉視頻最早流傳在南京某小學五年級的一個班級群裡從對話看,是因為孩子被打,家長憤怒地衝進課堂,要求打人男生道歉。視頻中,這名女家長朝著一個男生質問:" 你是不是打人了?" 並讓他站起來,這時老師在一旁勸阻,表示女子影響了教學秩序。她不顧老師的阻攔,拒絕離開教室,至少十次對著男生大喊,讓他道歉。
  • 開學第一天,幼兒園門口家長在打架,還怎麼教育孩子不能打人?
    比如今天在家長群看到的,家長在幼兒園門口打起架了!,家長接送人也多,都在一個時間點擠在幼兒園門口,發生摩擦碰撞是難免的。平時我們都在教育孩子,不要動手打人,打人是不對的,有話得好好說。可是,這個在幼兒園門口發生的打架事件,是在給孩子做一個什麼樣的示範呢?父母是原件,孩子是複印件,每一個孩子都會模仿父母的行為舉止。有些家長雖然總是口頭上對孩子說,在幼兒園要聽話,不能打人!
  • 孩子膽小、懦弱,多半是和父母的教育方式有關,看看你中招沒?
    在教育和培養孩子這件事情上,每位家長都有自己不同的見解,教育方式自然也是不同的。很多家長都特別注重孩子的性格培養,都希望孩子可以有一個積極樂觀的性格,但性格總是讓人難以琢磨的,而且也是不受控制的。性格的養成,往往會受很多因素的影響。
  • 孩子膽小、懦弱,多半是和父母的教育方式有關,看看你中招沒?
    在教育和培養孩子這件事情上,每位家長都有自己不同的見解,教育方式自然也是不同的。很多家長都特別注重孩子的性格培養,都希望孩子可以有一個積極樂觀的性格,但性格總是讓人難以琢磨的,而且也是不受控制的。性格的養成,往往會受很多因素的影響。
  • 孩子在學校打架,家長不要著急訓斥,說不定是好事
    本文作者:若欣老師,心理諮詢師,從事心理工作多年,一直專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學習。關注我,了解更多精彩內容,解決您的家庭教育難題。01在諮詢室裡經常有家長抱怨孩子不聽話,說孩子如何和自己對著幹,不好好上學讀書,不好好吃飯睡覺,不好好和老師交流,甚至還會在學校裡打架
  • 教育孩子要注意方法,這3種懲罰方式不可取,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
    本文為錦鯉媽咪原創作品說到教育孩子,肯定離不開一點,懲罰。太多時候,作為家長,我們很容易被孩子的一些行為惹惱,比如不好好學習、打架鬥毆、早戀等等。一但面對這些問題的時候,大部分家長都會十分頭疼,批評教育孩子自然是必不可少的環節,之後可能還會懲罰孩子。
  • 孩子愛啃手指甲,多半和這3個原因有關,家長要重視!
    對於大多數的家長而言,在平時肯定會發現這樣的問題,孩子或多或少都會有自己的小習慣,其中大多數的寶寶都有啃指甲的習慣。大家也都知道,在我們的指甲裡面存在各種各樣的細菌,寶寶的身體免疫力又比較低,所以很有可能會對身體產生一些不良的影響。
  • 在幼兒園被欺負的孩子,在家裡多半有以下表現,家長可別傻傻不知
    如果家長不發現,就會一直被欺負。因此,家長必須要有一雙「慧眼」,能夠在孩子不說的時候,看出來。怎麼看呢?其實有一定的依據,在幼兒園被欺負的孩子,多半會在家裡有以下表現,家長可別傻傻不知。▶讓孩子懂得拒絕。家長教育孩子的時候後,多數就是讓他們善良、包容、不要打架。久而久之,就造成孩子性格軟弱,不懂得拒絕。就連其他人提出什麼無理要求,也會照接不誤。慢慢的,因不會拒絕,就被人當成軟柿子捏。因此,要讓孩子懂得拒絕,讓他人知道自己的底線在哪。▶不怕事,不一味忍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