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先生言:生活即課程;生活即教育。
萬物復甦的春天是美好與奇妙的,美在可看、可賞、可畫和可親。
春天奇妙在哪呢?
小朋友們撓了撓腦袋,輕輕地問:「可以吃嗎?」
哎,春天,真的可以吃嗎?
Middle 4班的家長助教葉凌豪媽媽就帶領小朋友展開春天的食育……
媽媽主廚們開始動工了,擼起袖子,帶上口罩,洗洗洗,切切切。翻滾吧,春天的美食!
在媽媽們的巧手之下,擺盤裡的春天食材色彩繽紛,紅的、黃的、綠的、紫的、橙色的……,如此豐富的食材不僅亮眼還勾起了小編的食慾。
這是要做什麼春天美食呢?
小編請你們先猜一猜~~~~~
春卷~~~又稱春盤、薄餅。是中國民間節日的一種傳統食品。在江南等地尤為盛行。春卷歷史悠久,由古代的春餅演化而來。
據古書陳元靚的《歲時廣記》中記載:"在春日,食春餅,生菜,號春盤。"清代的《燕京歲時記》也有:"打春,是日富家多食春餅。"可見春日做春餅,食春餅的傳統民俗風情由來已久。
我們來學學春卷的諺語:"一卷不成春","隆盛堂的春卷--裡外不是人"等等,春卷的意思在這裡就是春之吉兆。
製作春卷的幾道工序學會了嗎?
小朋友們,開工了!!
蘸一蘸、嘗一嘗——香、甜、脆、爽,夠味兒
哇…………好好吃啊!
哦…………美味啊!
美食當然是要分享的,我們懂得和同伴、老師、爸爸媽媽分享。
我們把親手製作的春卷帶回家跟爸爸媽媽一起分享,相信只需一口,爸爸媽媽們肯定會愛上它,欲罷不能哦!呵呵呵……
"食育"一詞,最早於1896年由日本著名的養生學家石冢左玄在其著作《食物養生法》中提出。通過對食物營養、食品安全的認識,以及食文化的傳承、與環境的調和,對食物的感恩之心等,來達到"通過食育,培養國民終生健康的身心和豐富的人性"這一目的。
在飲食中培養健康的飲食習慣;
在飲食中培養藝術想像力;
在飲食中培養其人生觀;
南洋幼兒園多樣性的飲食教育活動期期有精彩,讓孩子們在食育中體驗另一種人生,讓我們共同走進南洋更多的飲食文化教育活動,我們下期再見……
In the spring of 2018, we love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