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無關企業面試電話轟炸,求職者信息疑被轉賣

2020-12-15 人民日報

據中國之聲報導,上海的應屆畢業生小劉向央廣新聞熱線反映,百度旗下的招聘平臺疑似將自己的求職信息洩漏給了其他招聘網站,導致自己一天被十幾通面試電話「狂轟亂炸」,而打來電話的企業沒有一家是自己投遞過的。

按照小劉的說法,記者在百度百聘上投遞了一家企業,隨後將允許認證企業查看簡歷和簡歷代投兩個選項關閉,卻還是在接下來三天的時間裡收到了幾十通無關企業的電話。記者調查發現,這些企業似乎並不是從百度百聘上得到的記者的簡歷信息。不少企業稱,他們是從百姓網、58同城等招聘網站購買到的簡歷。那麼,在百度百聘上投遞的簡歷信息是怎麼到其他網站上的呢?

百度百聘聲稱嚴格保密信息,但信息仍被洩露

正值校招求職季,今年畢業的小劉在百度旗下的招聘平臺百度百聘應聘了一家自己心儀的公司,投遞沒多久,就接到了電話,但對方並不是自己投遞的公司。小劉隨即查看了自己的投遞記錄,發現這個網站默認會把你的簡歷投到其他企業。

隨後,小劉將允許認證企業查看簡歷和簡歷代投兩個選項取消,讓他沒想到的是,他的麻煩事才剛剛開始,此後的幾天裡,他每天都要接到通十幾通招聘電話:

劉先生說:「問我去不去面試,我問你們在哪裡知道的我的這些個人信息的,他們說是從一些網站知道我的簡歷信息的。我也沒有在這些網站上註冊過、投過簡歷。我真的高度懷疑是百度百聘私下把我的簡歷私下給這些網站。」

記者查詢百度百聘簡歷授權須知發現,百度百聘稱,嚴格保證信息只會用於當前職位的投遞使用,未經允許不會將信息用於任何其他目的。如果只投遞了一次職位,卻不斷收到電話,請查詢之前投遞的其他網站是否洩漏相關信息。

招聘企業稱求職者信息來自百姓網,百姓網稱無法核實求職者信息的來源

為了排除相關可能性,記者化名譚聯在百度百聘上投遞了一家公司的相關崗位,並在投遞後將允許認證企業查看簡歷和簡歷代投兩個選項關閉,在接下來三天的時間裡,記者接到了二十多通打給譚聯的招聘電話,大都為劇組群演、銷售等崗位,與投遞職位並不相符:

當記者追問,企業是從哪裡獲得的簡歷時,不少企業都說,自己與各大招聘網站都有合作,這些招聘網站都會給這些企業推送合適的簡歷。有企業直言,相關簡歷是從百姓網上購買。

那相關企業是不是從百姓網等招聘網站上獲取的信息?記者聯繫到百姓網客服,客服人員對此予以否認,並表示未查詢到以記者手機號登記的信息。

此後,百姓網又致電記者表示,此前的查詢有誤,記者的信息確實出現在了百姓網上,記者追問在百度百聘上投遞的簡歷是如何到百姓網上的,客服人員表示,沒有辦法核實。

隨後,記者致電百度客服,客服人員表示,沒有辦法解決百度百聘平臺的問題,建議記者將此情況在線反饋至百度百聘。反饋後,百度百聘來信表示,百度百聘非常重視用戶隱私,不會將用戶的簡歷、電話、郵箱等隱私信息公開。不會公開的隱私怎麼就到了各大招聘網站?截至發稿,百度百聘並未對此做出回應。

(來源:中國之聲微博)

相關焦點

  • 求職者未填家庭信息被拒絕面試 企業招人疑更重背景
    原標題:求職者未填家庭信息被拒絕面試 企業招人疑更重背景 萬一家人信息被隨意洩露,誰又能負責?」  昨日,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應屆畢業小林反映,由於沒有填寫家庭成員信息,一家房地產公司竟拒絕給她面試機會,公司的理由也很「雷人」:沒有人脈關係,怎麼能做好業務?  記者採訪發現,小林的遭遇並非個案,對家庭成員信息該不該填,如何保護家庭隱私,求職者和企業觀點不一。
  • 濟南大學生沒投簡歷卻受到面試信息 疑身份遭洩露
    原標題:沒投簡歷卻收到面試信息  又到一年求職季,不少正在找工作的大學生向記者反映,簡歷投遞過去,沒等到用人單位消息,卻收到不相干公司發來的信息,他們質疑個人信息遭到洩露。
  • 企業邀請面試只發信息不打電話,真相是這樣的
    我們在通過人才網站找工作時,總會遇到這種情況,有些企業邀請求職者面試時,不和求職者做任何電話溝通,而只是通過人才網站的後臺系統發送一個面試邀請的簡訊。遇到這種情況,我們到底該不該過去面試呢?企業在邀請求職者面試時,按正常流程都會先打電話先溝通一下,雙方做個初步的了解之後再決定是否面談,這樣做既是對企業負責,也是對求職者負責。
  • 倒賣簡歷猖獗警示求職者保護個人信息
    記者調查發現,從售賣企業招聘帳戶到批量下載應聘者個人信息,再通過貼吧或QQ群銷售簡歷,其中存在一條完整的黑色產業鏈,多年來雖曝光不斷,卻屢禁不止。(12月7日《新京報》)<br/><br/>  求助者滿懷期望,在招聘平臺上投出個人簡歷,沒等來招聘單位電話,卻遭遇「貸款」、「博彩遊戲」、「兼職刷單」等騷擾電話與簡訊「轟炸」,怎能不令人惱火。
  • 職場:人力資源部門電話邀約面試,與求職者談薪酬的兩步驟
    職場中人力資源部門電話邀約面試時,被邀請者問得最多的就是關於薪酬的問題,那麼作為負責人力資源部門掃聘工作的員工該如何通過電話與求職者談薪酬呢?2. 在不違背公司規定的同時,又如何照顧好被邀請者的心情呢(解決被邀請者的心理疑慮)?
  • 招聘網站低價「批發」求職簡歷 求職者信息洩露
    「本公司覺得您很優秀,希望您能來面試。」網上投過簡歷的首都師範大學碩士生王芳,最近每天都能接到十來個類似的簡訊和電話。「開始挺興奮的,但後來一聯繫,才知道都是招賣保險的,我根本沒向他們投過簡歷呀,是誰洩露了我的信息?」
  • 求職者面試遲到該如何應對?
    大多數HR要看情況來決定是否接受遲到1小時之內的求職者,那到底在怎樣的情況下才是能夠被HR所接受的呢?通過HR們在論壇裡的回帖,大致可分為以下五種情況:  情況一:遲到前有過提前告知  網友「碧落黃泉」:如果求職者在快要遲到的時候打個電話過來說明情況,並希望參加面試,那麼我可以忍受他遲到超過1個小時,人總是難免會遇到一些事情,畢竟面試不是高考。
  • 找工作也能洩露個人信息?求職者個人信息不需填寫太詳細
    在企業從事多年人事招聘工作的杜廣平告訴記者,為了能讓招聘企業了解自己,大多數求職者都會將簡歷填寫得十分完善。「甚至有些企業還會要求應聘者額外再填寫一份類似『個人信息表』的東西,這張表上求職者的家庭關係說明、父母名字電話、個人電話住址、身份證號等所有信息都十分詳細。」杜廣平表示,招聘過後,這些信息沒有得到及時處理就很容易造成信息洩露,被心懷不軌的人利用。
  • 乾貨丨電話面試很簡單?你錯了!
    Hi~艾維巴蒂😉身為求職者的你們,有沒有接到過企業的電話面試呢?你知道電話面試裡HR究竟會如何提問,你又該如何應對嗎?很多企業收到簡歷後,為了快速篩選出最適合的人,用人單位往往會用打電話的形式進行20~30分鐘的電話面試,用以核實求職者的背景和語言表達能力。
  • 瀋陽大學生遭騷擾電話輪番轟炸,之前曾怒懟一條垃圾簡訊
    瀋陽大學生遭騷擾電話輪番轟炸,之前曾怒懟一條垃圾簡訊 最近,瀋陽工業大學的大一學生小高很是煩惱,從12月14日中午開始,他的手機每隔幾秒鐘便會接到莫名其妙的電話,對方用了30個不同的號碼連續撥打,平均每隔10秒就打一次
  • 企業為何會讓求職者在面試前填寫工作經歷以及相關證明人?
    相信很多小夥伴在面試的時候都有過這樣的經歷:那就是填表,被要求填一張表。填寫你之前的工作經歷、證明人、證明人的聯繫電話。其中證明人後面還有明確的標註,必須要填寫前單位你的主管領導或者相關人事。對於絕大多數求職者來說,工作經歷沒問題,該怎麼填寫就怎麼填寫,該填寫多少就填寫多少。但證明人以及證明人的電話這一項卻難倒不少人,填還是不填,怎麼填,填誰,真是大傷腦筋。為什麼求職者對於填寫這個證明人以及證明人的電話感到為難呢?沒有以前同事的聯繫方式。
  • 求職者們的個人信息被洩露:誰動了我的簡歷?
    投遞簡歷後等來騷擾電話與簡訊「轟炸」李樂(化名)今年剛大學畢業。因為疫情,學校的校招沒有如期舉行,她編輯了一份簡歷,通過招聘網站應聘兩家公司的銷售崗位。投遞簡歷不過幾小時後,李樂接到一通電話,來電顯示為未知號碼,並詢問她「你工作找到了嗎?」得知李樂尚未找到工作後,對方讓她添加微信溝通,並表示要幫助她找工作。
  • 面試官:客戶不接電話不回簡訊怎麼約見?四位求職者竟全部被錄取
    當今職場招聘,面試官一般都會問一些比較貼合實際的問題,甚至有的直接問到自己公司目前問到的問題。而在銷售崗位的招聘過程中,很多面試官會問一些和業務、客戶相關的問題,所以對求職者的職場素質要求很高。某網絡公司招聘業務員,有4位求職者經過筆試,進入了面試階段。
  • 企業面試緣何總「扒」人隱私?
    原標題:企業面試緣何總「扒」人隱私?   「父母是什麼職業」「什麼時候要孩子」「購房是用貸款還是全款」……正值春招,很多求職者表示在面試時常被問及個人隱私,雖不想回答,但為了找工作又不得不說。
  • 面試時HR的這些行為,讓求職者最反感!希望說的不是你
    例如在一場典型的AI視頻面試中,候選人需要面對攝像頭回答虛擬面試官提出的一組問題,系統會根據回答情況,結合聲音及面部表情等信息,判斷其能否通過初試。3、情緒體驗一個優秀的HR面試官,善於激發求職者的情緒或態度。
  • 外企英語電話面試
  • 為什麼每次面試,已經提交過個人簡歷,求職者還要填寫個人信息表
    靠近年關,我也開始整理2019年的人員招聘資料,維護企業人才庫。當我拿著一張張手寫的個人信息表的時候,忍不住想到當初第一次填這張表時的疑惑。我依然記得當初填表時那副心不甘情不願的樣子,畢竟個人信息表上的信息簡歷上都有,何必要再寫一遍。
  • 不要讓求職者為簡歷販賣而焦慮
    據新華社「全民拍」線索,不少畢業生在招聘網站上投遞求職簡歷後個人信息遭洩露,頻頻接到騷擾電話。記者調查發現,簡歷販賣已形成產業鏈,不法中介通過招聘網站的管理漏洞獲取求職者信息,並以每條2元至8元的價格出售。主要的簡歷買家是刷單、微商、博彩、無證網貸等灰色和黑色行業。
  • 再不在面試過程中好好表現 小心求職者拒了你
    從前求職面試更多地被看成是候選人竭盡全力打動未來老闆的絕好機會。然而企業對高匹配度人才的爭奪越來越激烈,職場人士進行職業選擇的態度越來越謹慎,求職面試不再是企業單方面考核應聘者的程序。面試官打量求職者的同時,求職者也在觀察面試官所代表的僱主到底有多靠譜。根據招聘顧問公司華德士的調查發現,61%的候選人認為面試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他們對新老闆的看法。
  • 女子莫名接到催款電話 拒絕後遭簡訊「轟炸」
    女子莫名接到催款電話 拒絕後竟遭簡訊「轟炸」專家提醒:安裝專業軟體及時查殺手機病毒「一整晚來了超過200條簡訊,都是一些平臺的註冊信息。」街坊曾女士報料,自己前幾天接到一個電話稱自己有欠款需要還,自己拒絕後對方就頻頻通過簡訊騷擾,平均每天都有上百條簡訊,至今未停止。困擾:一天收200條簡訊「一直到今天,騷擾簡訊都沒有停止過,正常的生活節奏都被打亂了。」據曾女士介紹,事情發生於12月12日晚上大概10時,自己接到一個電話,「他說讓我存2000塊錢到他的銀行卡裡,因為我欠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