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級翻譯是怎樣煉成的?

2020-12-11 青年參考

外交學院舉行「高翻·思享匯」座談會

高級翻譯是怎樣煉成的?

本報特約撰稿 郭悅 《 青年參考 》( 2015年09月23日   19 版)

    每逢重大會議召開或重要外交場合,當領導人或各界精英在臺前揮斥方遒時,總有一些靚麗的美女翻譯被媒體捕捉到,成為一道獨特的風景線。在許多人眼裡,高級翻譯這個職業除了鎂光燈聚焦的光鮮亮麗,還有一些不為人知的神秘。

    9月14日,外交學院60周年校慶系列活動「高翻·思享匯」邀請6名高翻校友分享學習、工作的經驗,為人們揭開了這個行業的神秘面紗。

    主持此次活動的外交學院院長助理孫吉勝教授首先指出外交學院一直把為黨和國家培養高端翻譯人才作為自己責任和使命。外交學院院長秦亞青教授也談到,電視上播出總理和外長記者招待會的時候,外交學院的老師們都會在電視機前仔細聆聽本校培養的高翻的現場翻譯,每當學生翻譯到精彩之處時便由衷高興,同時也生怕出一點點錯誤,第二天大家還會聚在辦公室討論前一天的翻譯問題。

    秦亞青教授表示做翻譯需要有天賦、努力和擔當,相當艱苦,但外交學院要為國家培養高翻「不斷線」。

    「女神範兒」其實是專業範兒

    在「高翻·思享匯」的交流現場,正襟危坐、表情淡定的外交部翻譯司西葡語處處長張璐收到了一個與眾不同的問題:在繁忙的工作中如何保持「女神範兒」?

    2011年兩會記者會上,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引用了「行百裡者半九十」、「亦餘心之所向兮,雖九死其尤未悔」、「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兄弟雖有小忿,不廢懿親」等古語。擔任翻譯的張璐不慌不忙地流利翻譯,用詞精準,被評價為達到了「信、達、雅」的標準,在社交媒體上一路走紅。

    更讓人眼前一亮的是,這位領導人高翻身穿寶藍色襯衫和深色西裝,髮型幹練,妝容得體,肢體語言十分優雅,被不少網友奉為「女神級」人物。不過,在張璐看來,所謂的「女神範兒」與外形、氣質無關,而是一種專業範兒。

    「我們在人生中扮演很多角色,每個角色的要求不一樣,做什麼樣的事需要有什麼樣的專業操守。」她說,「大家絕大多數情況看到的是我們工作中的狀態,可能覺得這個人很專業、很有範兒。我寧願把它看做大家對我們專業修養和素養的一種肯定。」

    這位外交學院國際法系的畢業生認為,現場口譯最難的一點,就是在很短的時間內同時思考很多問題,比如服務對象的身份、聽眾的身份、直譯和意譯哪個更合適等。因此,她在平時就非常留意自己服務對象近期或一段時間以來的講話,以及他們主持會議的有關內容,大量積累才能拿出貼切的翻譯。很可能上午沒有跟蹤一條新聞,下午就會碰到沒準備的新情況、新詞彙、新概念。

    外交部翻譯司政工參贊戴慶利指出,培養翻譯其實是培養一種工作狀態、精神狀態和能力,翻譯的內在沉穩、外在大氣,都需要經過長期的工作來磨鍊。

    修煉基本功,全靠「三塊磚」

    高翻看上去光鮮亮麗,但想進入這個行業並不容易。除過硬的語言功底和翻譯水平,還需心理素質良好、反應敏捷。而這些,都需要日復一日的艱苦練習。

    在外交部翻譯司英文處隨員田乙杉看來,在校學習期間的「三塊磚」,為她日後做好翻譯、得到這份「可以環遊世界的工作」奠定了基礎。

    「第一塊磚是對這門語言的熱愛。我在學習過程中發現自己對口譯是真愛,願意為它不斷付出,這在後來的工作中非常重要。因為翻譯是非常艱苦的任務,只有真愛才能成為動力。」田乙杉說,「第二塊磚是良好的心理素質,在學校活動中的失敗經歷給了我許多啟發。如果在翻譯道路上註定要失敗、出醜的話,一定要早出,在學校出完,不要在正式場合出大醜。」

    田乙杉的「第三塊磚」,是過硬的英語基礎。如今,許多人潛心研究同聲傳譯的技巧,但在她看來,翻譯根本沒有技巧,有了漂亮的英語和中文功底做鋪墊,做翻譯是水到渠成的事。

    在學校上精讀課時,她每天都會認真研究一篇中外領導人的講話,晚上休息時則戴著耳機聽訪談和演講,這種讓自己「大量浸泡在翻譯裡面」的苦練,讓她覺得自己的水平有了質的飛躍。

    此外,要成為一名合格的翻譯,還有三關要過:筆記關、口音關和知識面關。筆記關和知識面關可以通過高強度的魔鬼訓練和大量的準備來突破,而各國領導人的口音五花八門,讓剛參加工作時的田乙杉十分頭疼。

    田乙杉的經驗是模仿。為了聽懂菲律賓總統阿基諾三世的口音,她嘗試著去模仿對方,知道對方哪個音會變,哪個音會吞掉,理解起來就相對容易了。

    對企業翻譯的要求堪稱「全能」

    在忙碌的工作中,平衡事業與生活是個技術活。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國際部聯絡處副處長段雅睿對此深有體會。

    「前些年出差特別多,一年八九次,每次半個多月。有一次從新加坡出差回來,女兒剛從幼兒園回家,我興奮地遠遠地喊她,她看了我一眼,漠然地轉身走了。當時我的眼淚就流下來了。」她回憶道,「現在越來越懂得平衡工作和家庭,因為孩子的成長過程沒有辦法複製。」

    作為企業高翻,段雅睿除了為公司的外事活動和對外信函做翻譯,還要負責接待重要資源國的高級別代表團來訪,安排公司領導出訪,訂酒店和航班、布置現場、安排宴請等都是工作的一部分。這樣的工作對翻譯的準確性要求沒那麼高,但瑣事很多,對翻譯的要求堪稱「全能」。

    「純翻譯特別要求穩重,能靜下來、沉下心來思考,但企業翻譯需要動靜結合,靜若處子,動若脫兔。」她說,「這是非常有挑戰性的工作。」

    新華社國內部重大報導策劃中心首席記者熊爭豔表示,她在新華社的工作雖不能算真正意義上的高翻,但工作中會大量運用翻譯技能。比如,《參考消息》英文組有四十多名工作人員,每天要看約300家外國網站的報導,翻譯3000~5000字。

    每逢重大會議召開或重要外交場合,當領導人或各界精英在臺前揮斥方遒時,總有一些靚麗的美女翻譯被媒體捕捉到,成為一道獨特的風景線。在許多人眼裡,高級翻譯這個職業除了鎂光燈聚焦的光鮮亮麗,還有一些不為人知的神秘。

    9月14日,外交學院60周年校慶系列活動「高翻·思享匯」邀請6名高翻校友分享學習、工作的經驗,為人們揭開了這個行業的神秘面紗。

    主持此次活動的外交學院院長助理孫吉勝教授首先指出外交學院一直把為黨和國家培養高端翻譯人才作為自己責任和使命。外交學院院長秦亞青教授也談到,電視上播出總理和外長記者招待會的時候,外交學院的老師們都會在電視機前仔細聆聽本校培養的高翻的現場翻譯,每當學生翻譯到精彩之處時便由衷高興,同時也生怕出一點點錯誤,第二天大家還會聚在辦公室討論前一天的翻譯問題。

    秦亞青教授表示做翻譯需要有天賦、努力和擔當,相當艱苦,但外交學院要為國家培養高翻「不斷線」。

    「女神範兒」其實是專業範兒

    在「高翻·思享匯」的交流現場,正襟危坐、表情淡定的外交部翻譯司西葡語處處長張璐收到了一個與眾不同的問題:在繁忙的工作中如何保持「女神範兒」?

    2011年兩會記者會上,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引用了「行百裡者半九十」、「亦餘心之所向兮,雖九死其尤未悔」、「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兄弟雖有小忿,不廢懿親」等古語。擔任翻譯的張璐不慌不忙地流利翻譯,用詞精準,被評價為達到了「信、達、雅」的標準,在社交媒體上一路走紅。

    更讓人眼前一亮的是,這位領導人高翻身穿寶藍色襯衫和深色西裝,髮型幹練,妝容得體,肢體語言十分優雅,被不少網友奉為「女神級」人物。不過,在張璐看來,所謂的「女神範兒」與外形、氣質無關,而是一種專業範兒。

    「我們在人生中扮演很多角色,每個角色的要求不一樣,做什麼樣的事需要有什麼樣的專業操守。」她說,「大家絕大多數情況看到的是我們工作中的狀態,可能覺得這個人很專業、很有範兒。我寧願把它看做大家對我們專業修養和素養的一種肯定。」

    這位外交學院國際法系的畢業生認為,現場口譯最難的一點,就是在很短的時間內同時思考很多問題,比如服務對象的身份、聽眾的身份、直譯和意譯哪個更合適等。因此,她在平時就非常留意自己服務對象近期或一段時間以來的講話,以及他們主持會議的有關內容,大量積累才能拿出貼切的翻譯。很可能上午沒有跟蹤一條新聞,下午就會碰到沒準備的新情況、新詞彙、新概念。

    外交部翻譯司政工參贊戴慶利指出,培養翻譯其實是培養一種工作狀態、精神狀態和能力,翻譯的內在沉穩、外在大氣,都需要經過長期的工作來磨鍊。

    修煉基本功,全靠「三塊磚」

    高翻看上去光鮮亮麗,但想進入這個行業並不容易。除過硬的語言功底和翻譯水平,還需心理素質良好、反應敏捷。而這些,都需要日復一日的艱苦練習。

    在外交部翻譯司英文處隨員田乙杉看來,在校學習期間的「三塊磚」,為她日後做好翻譯、得到這份「可以環遊世界的工作」奠定了基礎。

    「第一塊磚是對這門語言的熱愛。我在學習過程中發現自己對口譯是真愛,願意為它不斷付出,這在後來的工作中非常重要。因為翻譯是非常艱苦的任務,只有真愛才能成為動力。」田乙杉說,「第二塊磚是良好的心理素質,在學校活動中的失敗經歷給了我許多啟發。如果在翻譯道路上註定要失敗、出醜的話,一定要早出,在學校出完,不要在正式場合出大醜。」

    田乙杉的「第三塊磚」,是過硬的英語基礎。如今,許多人潛心研究同聲傳譯的技巧,但在她看來,翻譯根本沒有技巧,有了漂亮的英語和中文功底做鋪墊,做翻譯是水到渠成的事。

    在學校上精讀課時,她每天都會認真研究一篇中外領導人的講話,晚上休息時則戴著耳機聽訪談和演講,這種讓自己「大量浸泡在翻譯裡面」的苦練,讓她覺得自己的水平有了質的飛躍。

    此外,要成為一名合格的翻譯,還有三關要過:筆記關、口音關和知識面關。筆記關和知識面關可以通過高強度的魔鬼訓練和大量的準備來突破,而各國領導人的口音五花八門,讓剛參加工作時的田乙杉十分頭疼。

    田乙杉的經驗是模仿。為了聽懂菲律賓總統阿基諾三世的口音,她嘗試著去模仿對方,知道對方哪個音會變,哪個音會吞掉,理解起來就相對容易了。

    對企業翻譯的要求堪稱「全能」

    在忙碌的工作中,平衡事業與生活是個技術活。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國際部聯絡處副處長段雅睿對此深有體會。

    「前些年出差特別多,一年八九次,每次半個多月。有一次從新加坡出差回來,女兒剛從幼兒園回家,我興奮地遠遠地喊她,她看了我一眼,漠然地轉身走了。當時我的眼淚就流下來了。」她回憶道,「現在越來越懂得平衡工作和家庭,因為孩子的成長過程沒有辦法複製。」

    作為企業高翻,段雅睿除了為公司的外事活動和對外信函做翻譯,還要負責接待重要資源國的高級別代表團來訪,安排公司領導出訪,訂酒店和航班、布置現場、安排宴請等都是工作的一部分。這樣的工作對翻譯的準確性要求沒那麼高,但瑣事很多,對翻譯的要求堪稱「全能」。

    「純翻譯特別要求穩重,能靜下來、沉下心來思考,但企業翻譯需要動靜結合,靜若處子,動若脫兔。」她說,「這是非常有挑戰性的工作。」

    新華社國內部重大報導策劃中心首席記者熊爭豔表示,她在新華社的工作雖不能算真正意義上的高翻,但工作中會大量運用翻譯技能。比如,《參考消息》英文組有四十多名工作人員,每天要看約300家外國網站的報導,翻譯3000~5000字。

相關焦點

  • 外交部翻譯是怎樣煉成的
    對於自己突然「走紅」,張璐有些意外:「其實外交部有很多出色的翻譯,只是這次剛好派我去,而一年一度的總理答記者問又備受關注。」       在張璐看來,給領導人當翻譯,首先要有較高的政治敏感。「翻譯時要保持對原文的忠實,做到如實翻譯。」
  •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譯者黃樹南去世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譯者黃樹南去世   為南師大教授,其全譯本12年再版印刷30次  影響三代中國人的外國文學名著《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全譯本譯者,南京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俄羅斯語言文學專業教授、碩士生導師黃樹南教授因病醫治無效,於8月24日7時25分在江蘇省人民醫院逝世,享年77歲。
  • 西班牙語高級翻譯是怎樣煉成的(火速圍觀!)
    答案揭曉:她是外交部西班牙語翻譯,一名純正的「廣州妹」。昨日,她出現在廣州市廣外附設外語學校建校20周年的報告會上,與師弟師妹們交流翻譯心得。【每天看新聞背單詞了解時事】與校友久別重逢,姚雯敏遠遠地就被同門喊出名字:「常常在電視上看到你。」
  • 兩會女神翻譯又賣萌!揭秘兩會高翻怎樣煉成
    加上在全國兩會其他新聞發布會亮相的美女翻譯張京和「任性」翻譯張蕾等,屢屢上頭條吸引人們眼球和熱議,女翻譯佔了壓倒性優勢。有網友更將張璐、張京和張蕾三人並稱「三張」。在談到歷年兩會美女翻譯出現機率比男翻譯大時,曾擔任外交部翻譯室主任的過家鼎曾解釋:「是男是女不重要,性別沒有要求,誰翻得好誰就上。再說,女翻譯多不奇怪,翻譯室的女同志本來就多。」他表示全國兩會翻譯都是從外交部挑的,因為外交部翻譯司的翻譯是全中國最好的。所以你要上兩會當翻譯,還是先進外交部再說吧。兩會高翻是怎樣煉成的?
  • 他是廣電先驅,翻譯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影響幾代人,90歲去世
    曾任延安新華通訊社總社編委、副總編輯,中央廣播事業局局長、黨組書記,中科院黨組第一書記,中顧委委員等職的梅益,是新中國廣播電視事業的開拓者,翻譯家,他翻譯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影響了幾代中國青年。2003年9月13日,梅益逝世,享年90歲。
  •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讀後感及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好詞好句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蘇聯作家奧斯特洛夫斯基根據自身經歷寫的人物形象,下面電百科就來介紹下《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讀後感及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好詞好句。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簡介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1904—1936)出生於烏克蘭一個普通工人家庭,他的經歷和他的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的主人公保爾·柯察金,童年因家庭貧困而輟學,小時候飽受欺凌和羞辱。十月革命後,他參加了紅軍,參加了保衛蘇聯政權的鬥爭。
  • 《優秀裁判文書是怎樣煉成的?》第三篇
    中國裁判文書網上的文書總量已突破1億篇有200篇被最高法院評為「全國法院百篇優秀裁判文書」其中上海法院11篇法官不需要名片裁判文書就是法官最好的名片10月29日下午4點直播的《法眼看天下》特別節目呈現十期全媒體系列訪談《優秀裁判文書是怎樣煉成的
  • 兩會翻譯是怎樣煉成的?網友:「有才就是任性」【2】
    原標題:兩會翻譯是怎樣煉成的?網友:「有才就是任性」   【籌備】 會前3個月起搜集材料集中準備   「兩會翻譯的難點就是內容太廣泛了,不知道記者會問什麼問題,有些提問非常專業,如『社保人員帳戶轉移』。」
  • 翻譯是這樣煉成的
    當時項目工作急需用人,根本沒有先培訓後上崗的機會,因為諮詢項目合同寫明了雙方交流語言由中方提供日語翻譯,我只好硬著頭皮臨陣磨刀,上陣練兵。  偏偏最初負責日元貸款項目諮詢檢查評估的日方負責人是個自大傲慢的人,喜歡吹毛求疵,雙方會談時的氣氛總是比較緊張。這年冬天,在北京召開會議,這位部長不停地打斷我的翻譯,即使他明白了翻譯意思,仍不斷糾正我的用詞,或者故意反問什麼意思。
  • 烏魯木齊市老人40年走遍全國收藏了1噸《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1960年,黑則明6歲,父親帶著他看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部電影,保爾那不怕困難、積極進取的精神深深印在黑則明的腦海裡。10歲時,他用勞動掙來的錢買了一本《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也是他收藏的第一本書。「那時,晚上沒有電,點著煤油燈讀書。
  • 直播預告 |《優秀裁判文書是怎樣煉成的?》第二篇
    中國裁判文書網上的文書總量已突破1億篇有200篇被最高法院評為「全國法院百篇優秀裁判文書」其中上海法院11篇法官不需要名片裁判文書就是法官最好的名片10月22日下午4點直播的《法眼看天下》特別節目將呈現十期全媒體系列訪談《優秀裁判文書是怎樣煉成的
  • 在外交部做翻譯是怎樣一種體驗?
    對於咱們普通百姓而言,給領導人當翻譯是很風光,也是很神秘的。那麼,他們究竟有著什麼樣的工作經歷?今天,外交部翻譯室英文處處長費勝潮就帶著我們走近外交部翻譯室的高級翻譯,來聆聽他們的故事。 總理喊話 翻譯也得卯足勁 翻譯他人的話語是平實的,還是富有感情的?
  • 資深同傳蔡院森講述「同傳是怎樣煉成的」
    人民網北京7月8日電(張靖)近日,國內首部講述翻譯界生態的電視劇《親愛的翻譯官》掀起收視熱潮,引起人們對同傳這一行業的關注。 同傳譯員是如何煉成的?然後是視譯,即邊看稿子邊翻譯。最後是完全同步的練習」,蔡院森說,「其中的時差練習類似劇中的練習,其作用是讓譯員熟悉瞬間的記憶保留」。 對於青澀同傳新手,蔡院森提出了幾種練習方法:一是每天堅持做一到兩次十到十五分鐘的跟讀;二是每天使用錄音或電視做一段翻譯練習,通過練習發現自己存在的問題。三是朗讀材料30分鐘。四是每天做繞口令練習。通過這些練習可以使譯員保持口齒伶俐,反應迅速的狀態。
  • 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有感
    歷史的車輪滾過,在文學的長途中留下了一件瑰寶——《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它誕生在蘇聯的戰爭年代,在殘酷的戰爭與戰火的硝煙中,他決定持筆戰鬥於文學,一篇篇文章字裡行間都住滿了革命的熱血,他就是蘇聯作家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一位蘇聯的文學巨匠。這本書,幾乎可以看作是作家的自傳。
  • 揭秘:領導人的翻譯如何煉成?領導人翻譯今何在?
    外交部翻譯室前主任過家鼎稱,選拔翻譯「主要看發音怎麼樣,反應如何」圖為發布會上的女翻譯。習近平主席就任後首次出訪,在電視鏡頭和照片中,人們又看到了一個熟悉的小個子——外交部翻譯孫寧。在兩會期間,由於給李克強總理記者會擔任翻譯,孫寧「火」了一把,其實,2012年2月,時任國家副主席習近平訪美期間,孫寧就已是隨行翻譯了。「他一直在給領導人做翻譯,只不過沒有那麼顯山露水。」
  • 毅進版《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連環畫原稿展出(圖)
    昨天,《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最著名的毅進版本連環畫原稿開始在北京保利藝術博物館展出,那些連環畫裡藏著的「青春記憶」讓很多現場的觀眾唏噓不已。此後,在1972年、1982年兩次再版,直到2000年和2008年分別再版,毅進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總計發行超過200萬冊,每次都激起社會的強烈反響。在1963年舉行的首屆全國連環畫藝術評獎中,「當代保爾」毅進畫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獲得繪畫二等獎。
  •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故事不止在書裡……
    在極不平凡的2020年裡中國鋼鐵業實現超預期增長「鋼與城」「鋼與韌」「鋼與綠」「鋼與智」的故事見證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點擊連結,閱讀詳版: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故事不止在書裡文字記者:謝希瑤、王賢、王昆、梁曉飛、何欣榮、陳灝 視頻記者:馬誌異、鄧馳旻、梅元龍、陳旺、林凱 報導員:麻明磊、馮宇 新媒體編輯:譚慧婷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 讀後感: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有感
    讀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本書,受益匪淺,內心震撼,心潮洶湧,激蕩。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鋼是在烈火與驟冷中鑄造而成的,只有這樣它才堅硬,什麼都不懼怕,我們這一代人也是在這樣的鬥爭中,在艱苦的考驗中鍛鍊出來的,並且學會了在生活面前不頹廢。
  • ...鋼鐵是這樣煉成的 ——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有感》(文/劉開)
    鋼鐵是這樣煉成的 ——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有感》 文/劉開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部小說是由前蘇聯作家奧斯特洛夫斯基基於自身的經歷改寫而成。主要內容是保爾歷經重重磨難,最終成長為合格的社會主義戰士的故事。也被譽為「社會主義的教科書」。 這本《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不同於其他五花八門的小說。它所反映的現實意義是無法比擬的。主人公保爾柯察金並不是什麼達官顯貴。
  •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為什麼啟動?顯然和未來政策面有關。我們可以關注補漲個股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