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微信更改了推送規則,推文不再按照時間線顯示,如果不點『在看』或者沒有『星標』,可能就看不到我們的推送了!
如果不想錯過精彩內容,就趕緊星標⭐我們吧!
前兩天我朋友跟我說:「我家孩子也是一樣,現在都4歲了,每天晚上睡覺就喜歡吃自己的右手大姆指,給他換一個指頭都不行,怎麼辦?」很多媽媽認為孩子愛吃手是因為要長牙,牙床癢的原因,其實,這只是孩子生活發育過程的一個階段,孩子愛吃手是天生的,那麼相信很多媽媽都有類似的困惑,孩子為什麼愛吃手呢?手就這麼香嗎?其實,想要知道孩子為什麼愛吃手,我們必須要了解一下孩子的心理特點。
人們都會說一句話「孩子手上二兩蜜」,手真的就那麼好吃嗎?
我們先來解讀一下孩子吃手的心理特點:
01、孩子會經歷的口欲期
什麼是口欲期呢?
孩子出一的第一年,被心理學家稱之為「口欲期」,處於口欲期的孩子,用手和口來探索這個世界,這個時候的嬰幼兒處於一種完全不自立的狀態,依賴母親或其他養育者生活。基本沒有行動能力,"口是嬰幼兒生活的中心和興趣的中心。吃奶是用口,飢餓或者不舒服的時候,用口哭叫;憤怒的時候,用口咬母親的乳頭,抓到東西都往嘴裡塞,這是他的惟一認識手段。"比如嬰兒剛出生的時候,根本不懂得表達自己,餓了的時候我們就會發現,孩子邊哭邊津津有味地吸吮自己的手,吸吮是孩子天生的需求。
等到長到2-3個月的時候,孩子就能控制自己手的動作了,這個時候的孩子,手就成了他的一種有趣的玩具,當他不安時、煩躁時,手就成了他安撫自己的物品,他會通過吃手來迅速穩定自己的情緒。
02、餵奶方式不當會引起孩子吃奶行為加重
其實不光剛出生的孩子在用口和手探索這個世界,剛為人母的媽媽也在摸索如何更加適應照顧寶寶的狀態。有的媽媽不懂得餵奶的正確姿勢,餵奶時離寶寶不夠近,這就導致寶寶感受不到愛和溫暖,這種情況下就不能滿足寶寶的吮吸欲望,寶寶就會下意識地吃手來代替媽媽的乳頭撫慰。
另外,我們都知道奶嘴也是有一定尺寸的,每個階段的孩子要用適合他的奶嘴,如果奶嘴過大或者過小也會影響孩子的吮吸速度,這個時候孩子的心理上沒有得到滿足,就會用吸吮手指的方式來安慰自己。
03、寶寶沒有感受到媽媽的陪伴和愛
新生兒都很愛睡覺,可是隨著慢慢長大,孩子的睡覺時長會縮短,這個時候就需要家人和父母陪他玩耍,給他心理上的安慰,可是如果父母過於忙碌,忽略了孩子的感受,阻礙了孩子與大人的正常交流,孩子就會自然而然地吸吮手指,以排解寂寞。
事實上,吃手是寶寶的一種健康的自我安慰形式,是其成長過程中的一種心理需求和短期行為,正常情況下父母無需幹預,但是如果吸吮手指時間過長,那麼就是一種不良習慣了,家長就要採取一定的對策了。
當寶寶開始長牙時,父母就要注意引導孩子控制一下吃手行為了,因為如果這時寶寶經常吃手,就會使上下凳的生長受到幹擾,吸手指時所用力的方向會影響牙齒的生長走向,讓牙齒朝著不正確的方向生長,影響牙齒的排列和美觀,而且還容易引起口腔問題。
那麼,想要防止孩子過分吃手,我們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1、控制焦慮
父母要懂得克制自身的焦慮,有的寶寶愛吃手,家長就在旁邊不停提醒:「寶寶,別吃手啊,別吃了。」家長自己的行為焦慮其實就在時刻提醒孩子吃手,而這時候的孩子不自覺地把手放在嘴裡,其實也是尋求大人關注的一種方式,孩子會覺得自己只有在吃手的時候,家長才會關注他,所以他不自覺地就又把手放在嘴裡以求關注。
其實如果不是特別嚴重,父母可以採取置之不理的態度。
2、滿足孩子吸吮需求
如果媽媽在餵奶的時候過於急躁,就會給寶寶造成心理壓力,當餵母乳時,媽媽要等寶寶主動吐出乳頭為止。當人工餵奶時,父母一定要注意奶嘴的大小,選擇適中的奶嘴來控制奶的流速,這樣有足夠的時間讓寶寶去自主吸吮,滿足他的吸吮需要。
而且在餵養寶寶時,一定要讓寶寶吃飽,並且要在餵奶的時候輕輕撫摸寶寶,讓寶寶能感受到媽媽的愛和關懷。當孩子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得到滿足時,就不會再想去吃手了。
3、提高寶寶的認知能力
我們在照顧寶寶的過程中,一定要讓他接觸不同的事物和人,多跟寶寶說話聊天,這樣才能讓寶寶受到更多外界刺激,增加他對不同事物的興趣,還可以讓他在多種豐富多彩活動中,有新的更加健康的寄託方式,這樣他就不會想著吃手了。
當然了,在糾正和幫助孩子改正吃手習慣的時候,我們一定要戒焦戒躁,耐心、細心地幫助孩子成長,千萬不要焦躁,否則可能適得其反。
圖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緣分,或許就在「在看」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