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為何要把新婚之夜叫做「洞房」?拜天地的禮儀又是從何而來?

2020-12-22 歷史特別分享

洞房聽上去,讓人想著古代人是不是條件太簡陋,結婚的時候也只能住在山洞中,這樣解釋似乎也說得通,那麼究竟是不是這麼回事呢?

這還要從遠古的首領巢氏(又稱 「有巢氏「」)說起。

古時候,人們沒有掌握建造房子的本事,沒有安全的棲身之地,即便是住在洞穴裡面,也容易被山林中那些野獸襲擊,因此人們每天還是會提心弔膽的。

於是巢氏就帶著大家用山林中的斷木建造房子,這樣可以很好地規避野獸。後來人們為了感謝巢氏,就舉薦他為部落首領。

至於為何把新婚夜叫做洞房,有下面三種說法。

第一種說法是,古代部落之間經常為搶奪食物和水源而發生爭鬥,一些光棍漢也會趁機半路搶親。這樣的事情發生的多了,他們就發明了蓋頭,將新娘容貌遮住,用轎子抬回家。

但是到家也並不安全,於是人們就在外面一些地方挖一個山洞,讓在新婚夫妻在裡面躲上幾天,慢慢地這變成了一種習俗,一種沿用下來。

不過,這種說法並沒有可靠的史料來證明,畢竟太久遠了。

但是在一些古代母系社會時期遺址中,會發現古人生活在一種既像是山洞、又像是房子的地方,男女長到可以結婚的年齡,男方就會嫁到女方的部落中生活,女方那裡事先準備好洞房,於是就有了洞房一說,這是第二種說法。

第三種說法是,文明剛剛開始的時候,條件十分的簡陋,古人基本的生活都是依靠著上天賜予的東西,他們起初沒有房子,為了遮風擋雨,只能先住在山洞中,後來慢慢的學會建造房屋,所以說最開始的婚嫁就是在山洞中完成的,這也是最初洞房的來歷,即便是後來人們都搬離了山洞,但是這樣的說法也被延續下來。

不過,洞房也不完全指新婚。

司馬相如就曾經寫過一篇文章,描寫的是漢武帝的皇后陳阿嬌。漢武帝雖然是一個雄才大略的皇帝,但是君王太多情,陳阿嬌每天獨守空房,明月照進洞房裡,也只是一個人的影子。所以這裡的洞房就不是新人成親的地方,而是幽深寂靜的深宮大院。

那麼,男女入洞房前為什麼要「拜天地」呢?

相傳女媧在造人的時候,開始只造了一個俊俏的後生,這後生雖說有吃有穿,逍遙自在,但孤孤單單一人,總覺得很悶,所以經常唉聲嘆氣。

一天晚上,月亮圓了,明光光地掛在天上,小夥子觸景生情,更感寂寞,就對月亮說:「月老月老你細聽,給我找個知心人,我世世代代領你的情!」剛說完,月亮一忽閃,一個白眉長鬚的老人,柱著一根龍頭拐杖,來到了小夥子面前。「後生不要愁,我給你找個小幫手。」說完後,一陣清風,長鬚老人不見了。小夥子感到很納悶。

過了約一個時辰,就見長鬚老人領著一個姑娘,飄悠悠地從雲中落到了小夥子面前,對小夥子說:「我到女媧那裡,讓她又造了個女人,給你領來了。你們先認識一下,一會兒我給你們辦喜事。」話音剛落,長鬚老人一忽閃,不見了。

小夥子見姑娘臉腮緋紅,像月季花一般清新美麗,於是,喜上眉梢;姑娘見小夥子眼睛明亮,誠實坦白,也覺得情投意合。兩人四目一對,一見鍾情。

小夥子壯了壯膽,結結巴巴地問姑娘:「你願意跟我一起生活嗎?」

姑娘聽了,臉上飛起兩朵紅雲,羞澀地回答:「願意。」

「哈、哈、哈!」正在這時,空中傳來一陣笑聲。長鬚老人領著兩個白髮白須的老人站在了小夥子和姑娘的面前,指著兩個老者說:「這是天公和土地,你們以後的生活全都離不開他倆。現在我們給你們辦喜事,首先,給養育你們的天公、土地拜三拜。」

「一拜、二拜、三拜。」隨著月下老人的喊話聲,小夥子和姑娘對著天、地拜了三拜。

接著,月下老人笑著說:「我給你們兩個牽紅線,你們還得給我拜拜哩。」

「一拜、二拜、三拜。」小夥子和姑娘又對著月下老人拜了三拜。剛拜完,三位老人就全不見了。

從這以後,小夥子每天起早摸黑,在田裡幹活。姑娘在家為小夥子燒火做飯,縫新補舊,兩人恩恩愛愛,過著幸福的生活。

為了感謝天地的養育之恩,為了感激月下老人牽線搭橋的情意,從此以後在結婚時必須:一拜天地,二拜月老,三拜父母,形成了結婚時「拜天地」的習俗。

相關焦點

  • 古代新婚人拜完天地,為什麼要說送入「洞房」,有什麼說法嗎?
    在那個時代新婚夫婦的結婚之夜被人們叫做是「洞房花燭夜」,聽上去很是美好呢?但是你肯定會很納悶,為什麼古時候的人們會把新婚的第一夜叫作「洞房」啊?其實這是有一定的緣故的。在遙遠的原始時期,人們思想十分落後那個時候還實行群婚制度呢。雖然在黃帝那個朝代將這個制度廢除了,但是畢竟當時的人們已經很長時間內習慣了群婚,一時間很難接受制度的廢棄。
  • 文化:為什麼男女結婚第一夜叫「洞房」?洞房是什麼意思?
    古人將「洞房花燭夜」當作人生四大喜之一,那麼,洞房究竟是何意?又為何將男女結婚第一夜叫做「洞房」呢?洞房的意思,與男女新婚扯上關係,是唐代時期的事情。中唐詩人朱慶餘在其作品《近試上張籍水部》中寫道:「洞房昨夜停紅燭,待曉堂前拜舅姑。」此處的洞房,便是由原意女子閨房、洞穴延伸出的「新婚夫婦的臥室」之意。
  • 為何新婚之夜叫「洞房」,到底有什麼含義?原來是這樣!
    古代結婚時一件很莊重的事情,古時候,新婚之夜有個好聽的名字叫「洞房花燭夜」,在這,就有不少人問了,古時候為什麼把新婚之夜叫做「洞房」呢?在原始社會,還未文明開化的人們實行的是群婚制度。雖然到了黃帝統治時期,群婚制度就被廢止了,但是延用這個制度很久的人們一時之間根本沒有辦法接受群婚制度的廢止。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群婚存在著很大的弊端。
  • 古人為什麼把大喜之日稱之為洞房?答案很簡單
    古代人大喜之日稱之為洞房,這就意味著組建了一個新的家庭。後來「洞房花燭夜」成了古代的四大喜事之一。但很多人卻不知結婚為什麼叫洞房。關於「洞房」的來歷,有一個美麗的傳說。據說,有個很有才華的人叫「新郎」,他有點恃才自曠地在家門寫了12個字:有志不在年高,無志枉活百年。
  • 洞房花燭三部曲:古代新婚之夜,缺不得儀式感!
    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結婚,在每個人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可大家是否知道?在中國古代,結婚的禮儀尤其多,特別是入洞房之前。在古代中國,從議婚至完婚過程中的六種禮節——納採:即男方家請媒人去女方家提親,女方家答應議婚後,男方家備禮前六禮去求婚。問名:即男方家請媒人問女方的名字和出生年月日。
  • 拜天地是新婚重要環節,古代時認為這幾種人不能出現在儀式現場
    就以新郎新娘拜天地、吃喜酒、鬧洞房來說,古人就有很多忌諱。一,拜天地拜天地也稱拜堂,這是婚禮中最典型的儀式之一。一般是在男方家中設一香案,新郎和新娘在唱禮官的引導下行交拜禮。拜天地的程序是:一拜天地,二拜高堂,三夫妻對拜。
  • 為什麼古時候結婚要「拜天地」?
    相信大家肯定都看過古裝電視劇,裡面的男女主角在成婚時都要經過一系列的步驟,聽得最多的肯定是「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對拜」了。其實呀,這些可不是空穴來風,我國古代傳統的婚禮禮儀中,已經流傳了千百年了。為什麼古時候結婚要「拜天地」?古人的婚禮儀式拜堂,也叫拜高堂或拜天地,這種隆重的結婚禮儀是從何時開始的呢?據史料記載,從唐朝時期漢族開始,最初的拜堂禮儀和後期宋朝的禮儀在時間和細節上有點區別。唐朝時期,是新婚的新娘拜見舅姑時所行之禮叫拜堂。
  • 古代貴族新婚洞房夜,通房丫環也必須穿睡衣在旁待命,這是為何?
    除了傳統節日上的習俗,古代結婚鬧洞房的傳統也流傳了下來,因為文化的多樣性,許多地方新婚鬧洞房的方式也有很大的不同。洞房現代鬧洞房由於現代科學的進步,人們的生活水平也相應的提高,所以對於文化的認知也相對的更加開放,現代人對於新婚鬧洞房的方式就比較有趣。
  • 古代皇帝洞房前都要幹嘛?溥儀揭露自己結婚全過程,很不自在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不少詞彙都與現在的意思有很大區別,例如「洞房」。洞房現是指新婚夫婦的居室。很久以前,人們就已經把新人完婚的新房稱作「洞房」。古人就「洞房」詠詩的佳作也不勝枚舉。盛唐時期,很流行佛教,洞房還曾用來指僧人的山房。洞房一詞直到中唐以後,才漸漸引申為現在的含義。小說《金玉奴棒打薄情郎》寫到:雙雙拜了天地,又拜了丈人、丈母,然後交拜禮畢,送歸洞房做花燭筵席。宋人洪邁在《容齋隨筆》中寫的「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更是被廣泛流傳。從那以後,洞房慢慢成為新婚夫婦新房的專稱。
  • 古代皇帝進洞房前後需要注意些什麼?一起來看看溥儀是怎麼說的
    古人常說人生有四大喜事,其中之一便是洞房花燭夜,可想而知結婚在一生中的重要程度有多大,不僅是對當事人,對他們的家人來說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自古以來都有百善孝為先的說法,而要遵守孝道最重要的就是傳宗接代,尤其是有權勢的家族或者富商,尤其需要後代來傳承家業,所以結婚更是一件大事。
  • 人生的四大喜事之——洞房花燭夜
    洞房,就是新婚夫婦的房間。花燭,是指舊式新婚之夜,洞房裡要點上花燭,上面多用龍鳳圖案等做裝飾。洞房花燭一詞最早出現在北周·庾信的《和詠舞》詩中:「洞房花燭明,燕餘雙舞輕。」那為什麼要把新婚夫婦的房間叫作洞房呢?
  • 新婚夜,蘇小妹出對聯「今夜斷然無雨」為難,秦觀一語巧入洞房
    在父兄的促使之下,秦觀與蘇小妹終於要喜結良緣了,但是在新婚之夜,蘇小妹出對聯為難秦觀,秦觀能夠答對才讓入洞房,沒想到秦觀才思敏捷,奇思妙語巧入洞房。才華橫溢的蘇小妹洞房夜出對聯為難新婚夫婿秦觀秦觀蘇小妹與大才子秦觀拜完堂之後,提出要讓秦少遊解開她的三個謎題才可以入洞房。蘇軾父子和眾位賓客也想看一看蘇小妹與秦觀之間的這場有趣的考試,都期待著想知道這三個謎題究竟是什麼。
  • 新婚之夜,光緒為何不入洞房而是痛哭不止?說出1句話讓隆裕認命
    新婚之夜,光緒為何不入洞房而是痛哭不止?說出1句話讓隆裕認命隆裕太后作為光緒帝的妻子貴為皇后,光緒帝死後又貴為皇太后,雖然身份尊貴,可這個女人的一生卻是不幸、悲劇的一生。她這一生遭遇了太多不幸的事情。據記載光緒帝與隆裕大婚之日,皇后必須要經過的太和門竟然發生了火災,光緒那天也特別鬱鬱寡歡。結果在洞房花燭夜,光緒帝不入洞房,而是傷心大哭撲倒在隆裕懷裡,說出出1句話:我很尊敬姐姐,很為難,這讓裕隆皇后徹底認命。本來作為表姐弟,光緒帝還是很尊敬隆裕的,後來因為慈禧的緣故光緒越來越討厭隆裕,故意疏遠她。
  • 常說洞房花燭夜,那麼「洞房」這個詞怎麼來的?與一位仙女有關
    常說洞房花燭夜,那麼「洞房」這個詞怎麼來的?與一位仙女有關不論哪個國家都有許多習俗,這些習俗都是從古代一代一代流傳下來的,有些習俗隨著時代的發展與進步,因為不符合時代要求,在歷史的大長河中被淘汰掉,但有些習俗卻被我們世代相傳並默許遵守使用。
  • 《詩經》中有趣的新婚詩,活靈活現地展示了洞房中新娘的歡愉之情
    古人認為人生有四喜,「久旱逢甘雨,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其中的「洞房花燭夜」,是大多數人都會經歷的人生中最大的喜事。人們從這一天開始,身份也就發生了轉變。對於愛作詩的中國古人來說,自然也少不了寫上一些關於新婚的詩作。
  • 男女結婚之時,為什麼一定要「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對拜」?
    「拜堂」便是中國從南北朝時期流傳下來的傳統禮儀習俗,是新人們結合的大禮。新人拜過堂之後,就相當於我們現在的領結婚證,代表著雙方正式成為合法夫妻的意思。在拜堂的時候,一旁主持婚禮的人通常都會說這幾句固定臺詞:「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對拜,送入洞房。」
  • 蘇軾新婚之夜寫「洞房詩」,不料流傳千古,網友:太肉麻了
    而這還不是蘇東坡厲害之處。蘇東坡的豁達相信大家都能從他的詞作裡感受的到。蘇東坡的隨意、坦然的個性也確實讓人佩服!比如蘇東坡因為「烏臺詩案」被關進大牢。因為獄卒送錯了飯菜,蘇東坡看見了一條魚,於是立馬給弟弟作了這首詞,「是處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獨傷神。與君今世為兄弟,更結來生未了因。」
  • 結婚拜堂,為什麼要一拜、二拜、三拜?
    結婚拜堂,又稱拜天地、拜花堂、拜堂成親。起源於北宋時期,一直流傳至今,全國各地拜堂的禮儀也基本相似,都是民間婚姻的大禮。一拜天地第一拜:一拜天地為什麼要拜天拜地?這是在祈求上蒼的護佑,是天地創造了人,沒有天地,就沒有人類,所以有時人們常說的是「天地姻緣」。
  • 古人結婚,一拜天地之後,明明是拜父母,為何說是「二拜高堂」
    在眾多有關結婚的古代影視劇中,我們常看到婚禮上都有拜天地的習俗。分別是「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對拜」,看過的朋友都知道,其實「二拜高堂」拜的就是父母長輩,那麼為什麼說是「二拜高堂」而不是「二拜父母」呢?
  • 新婚祝福詞大全
    我們分享此文出於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如有侵權,請在後臺留言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謝!                                                             新婚祝福詞大全1、  鑼鼓喧天好日子,花團錦簇真熱鬧。四海五湖賓客至,車水馬龍祝福來。郎才女貌天仙配,花好月圓並蒂蓮。天長地久有時盡,真愛永恆無絕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