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地府信仰│七月十五中元節,地官大帝能赦哪些罪?

2021-02-19 紫芸草堂

法會信息諮詢登記 , 請添加個人微信號:weixin65447072

「想求財拜財神,要成才拜文昌」結緣文昌帝君開智慧、助考運、旺功名!

古法養生小知識·九蒸九曬黃精丸

什麼樣的人需要超度嬰靈?

農曆七月十五中元節,度亡解冤冥陽水陸兩利法會啟告!

喝了道家神仙酒,人人都是酒中仙!

道教開運補財庫法會,幫你消災祈財顧財路,讓你事業順利,財源廣進!

【朝真拜鬥】為何道教拜鬥法事有消除一切厄難的大功德?消災延命轉運最快?

│招生│零基礎四柱八字命理入門培訓班實戰課程

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三官大帝又稱三元大帝、三元帝君、三元三品三官大帝、三宮九府、應感天尊,是指天官、地官和水官,是我國道教尊奉的三位天神。他們居所是玄都玉京山中雲臺山妙緯宮 ,誕辰分別為上元節(元宵節)中元節、下元節。他們掌管人間禍福罪罰、天神轉遷、生死輪迴諸事,陰陽救度 。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釋結。

一切眾生,皆是天地水三官之所統攝。十一月冬至一陽生,正月三陽生,三陽而成乾。乾者,天之用也。正月十五,天炁圓滿。天官大帝考較大千世界之內,錄籍十方國土之中。天炁主生,天官大帝校錄天人,標提功過,屆三陽而賜福,合九炁以流輝,所以正月十五上元校錄賜福而澤被眾生。

五月夏至一陰生,七月三陰生,三陰成坤。坤者,地之用也。七月十五,地炁圓滿。地官大帝主管三界十方九地,地炁主成,五嶽八紘之類,會校錄於慶生;九幽三府之流,願關宣而赦罪。削愆尤於動植,得遂生成;施善利於飛潛,鹹臻寧晏。故而,七月十五中元校錄赦罪而澤被眾生。


十月建亥,亥屬北方,北方屬水,水炁主化,天一生水,水至純而至清,凡迎真請聖,必先用水滌蕩壇場,水有蕩穢去兇之效。十月十五,水炁圓滿。水官掌管江河水帝,萬靈之事,水炁主化,水官大帝定川源之品匯,考江海之威靈。會五炁於建生,無幽不燭;遵群倫之解厄,有願皆從。故而十月十五校錄解厄而澤被眾生。

三官大帝是元始天尊引用天地間的陰陽此消彼長,調伏天地水炁,為眾生賜福赦罪解厄的慈悲象徵。同時,三官大帝在道教信仰中,不僅僅是普遍尊奉的神祇,更是道教天地水三界的象徵,表徵三界救拔眾生,以調伏陰陽歸於太極。


《三官經》中的道教地府信仰,地官大帝都能赦哪些罪?

1、怎麼做才能蒙地官赦罪


如果不敬愛父母及伯叔六親,奸盜邪淫,不忠不孝,大鬥小秤,明瞞暗騙,橫言曲語,白口咒詛,不恤己身,不修片善,致生惡毒,多起瘟疫等種種原因遭受惡難臨身,無處解釋,只要皈依三元齋戒,三年圓滿,命道轉讀《三官經》三五十遍,千五百遍,踴躍懺悔,悔過愆尤,即有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地官大帝在七月十五日,即與獄囚地獄受苦眾生除罪簿、滅惡根、削死名、上生籍。已去提、未去提、已提至、未提至、已結證、未結證、已發覺、未發覺、鹹赦(社)除之。

2、哪些罪不能赦除?


五刑是由五行(金木水火土)相剋而產生的。據《逸周書逸文》記載:「火能變金色,故墨以變其肉;金能克木,故剕以去其骨節;木能克土,故劓以去其鼻;土能塞水,故宮以斷其淫;水能滅火,故大闢以絕其生命。」即墨刑,在額頭上刻字塗墨;劓(yi)刑,割鼻子;剕(fei)刑,砍腳;宮刑,毀壞生殖器;大闢,死刑。以上幾種主刑都是針對男性犯人而言的,對於女性犯人,五刑則是指:刑舂,拶刑,杖刑,賜死,宮刑。「十惡」主要指:


身造者三:

一、殺,殺謂殺害生命。

二、盜,盜謂盜取財物。

三、淫,淫謂淫狎行動。

口造者四:

四、妄語,謂虛誑不實之語。

五、綺語,謂雜穢不正之語。

六、惡口,謂罵詈惱人之語。

七、兩舌,謂離間兩方之語。

意造者三:


八、慳貪,慳吝貪著。

九、嗔恚,嗔恚忿怒。

十、邪見,暗昧迷理。

3、哪些罪孽纏害身體、冤愆相併、併及子孫?


齷齪齟齬,蛇牙虎口,心如錐刀,惡毒之人,鬼眼鬼心,多計巧言,哄瞞痴愚,蠢子何知,割他肉不念他貧,只念己富,肥家潤身,使心用心,返累已身,心根結成,罪根難滅,貪財利已,天雷霹靂,瘟氣流傳,纏害身體。冤愆相併,併及子孫。

轉誦《三官經》經至滿千遍,大作踴躍悔過愆尤,斷惡修善,即有地官赦罪。所有惡孽愆尤,俱一赦除,心心忐忑,盡一皈正,恍恍惚惚,耳目心定,神魂安靜,精神復舊,罪滅福生。

4、哪些罪孽致生惡疾,淹延未愈?


世界眾生。招瘟惹災。毒氣流行。眾生染著。偕是造惡非善。冤讎相併。致生惡疾。淹延未愈。若誦此經。病即痊癒。若誦經者。至端陽中元之日。即有三元追回行瘟等眾。考較輕重等罪。俱一赦除。

仇人永泮判。冤家債主。自消自滅。孤魂等眾。九玄七祖。四生六道。輪迴生死。出離地獄。即往東極天界。救苦門庭。救苦地上好修行。只有天堂無地獄。閻王一見。不敢高聲。童子夜叉。擎情拳拱手。牛頭馬面。總盡皈依。一十八重地獄。獄獄逍遙。三十三天天宮。宮宮自在。超生天堂之境。即無地獄之聲。出離地獄。永離苦難。逕往人天。超生淨土。快樂無量。一去一來。無掛無礙。

三官寶誥

志心皈命禮。惟三聖人。乃一太極。普受浩劫家之命。鼎膺無量品之褒。紫微清虛洞陰。總領功過。賜福赦罪解厄。普濟存亡。道冠諸天。恩覃三界。大悲大願。大聖大慈。三元三品。三官大帝。三宮九府。應感天尊。

地官寶誥:

志心皈命禮,青靈洞陽,北都宮中,部四十二曹,偕九千萬眾,主管三界十方九地,掌握五嶽八極四維,吐納陰陽,核男女善惡青黑之籍,慈育天地,考眾生錄籍禍福之名,法源浩大而能離九幽,浩劫垂光而能消萬罪,群生父母,存沒沾恩。大悲大願,大聖大慈,中元七炁赦罪地官,洞靈青虛大帝,青靈帝君。

相關焦點

  • 七月十五中元節「地官大帝」聖誕,看看地官大帝能赦哪些罪?
    農曆七月十五,適逢中元節,恭迎中元二品赦罪地官清虛大帝聖誕,說說關於道教地府信仰,看看地官大帝能赦哪些罪?地官即中元二品赦罪地官清虛大帝,隸屬上清境。是往昔元始天尊在太虛之極,吸取始陽九氣,在九土洞陽,吸取清虛七氣,又在洞陽風澤中,取晨浩五氣,一併吸入口中,與三焦處混合凝結。
  • ...恭祝中元七炁赦罪地官洞靈青虛大帝聖誕!中元節的禁忌及祈福!
    道教開始就有三官崇拜,即天官、地官、水官。隨著道教的發展他們的職責也十分清楚,天官為上元賜福(正月十五),地官為中元赦罪(七月十五),水官則下元解厄(十月十五)。道教《太上三官經》云:"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一切眾生皆是天、地、水官統攝"。
  • 七月十五中元節陰陽兩濟,還陰債消因果業力、童子解鎖赦天、超度法會啟告!
    道教中元節既是道教的宗教節日,也是民俗節日,俗稱鬼節。道教開始就有三官崇拜,即天官、地官、水官。
  • 七月十五中元節道教地官赦罪解厄,鬼門大開最宜超度懺悔做錯之事
    七月十五民間稱之為鬼節,鬼門大開,道教稱之為中元節,中元節共分三元,分別是天官、地官、水官,亦稱「三官」,又稱「三元」,為道教較早供祀的神靈。道教信仰稱為「三元三品三官大帝」一說天官為唐堯,地官為虞舜,水官為大禹。道經稱: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 七月十五中元節,中元節是怎麼由來的?中元節有什麼傳統習俗
    道教中七月十五是地官大帝誕辰,祈求地官赦罪之日,陰曹地府將放出全部鬼魂,已故祖先可回家團圓,因此將七月半秋嘗祭祖節稱為「中元節」;佛教中稱為「盂蘭盆節」。在統治者推崇道教的唐代,道教的中元節開始興盛,並且逐漸將「中元」固定為節名相沿迄今。中元地官赦罪節與上元節天官賜福、下元節水官解厄合稱「三元」。三官大帝的信仰淵源於中國古代先民對天地水的自然崇拜。
  • 農曆七月十五中元節上香祈福
    農曆七月十五中元節上香祈福2020年9月2日,陰曆七月十五,為中國民間傳統節日,俗稱鬼節,道教稱為中元節,佛教稱為盂蘭盆節。中元節是儒、釋、道三教一源的華夏民族傳統的節日。中元節的來歷與道教有關。道家有三官,天官、地官、水官、謂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 七月十五中元節的由來
    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七月十五中元節的由來,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歡迎大家閱讀參考學習!2020年中元節是哪一天:9月2日,星期四中元節又稱「七月節"或盂蘭盆會",為三大鬼節之一。中元節是道教的說法,"中元"之名起於北魏,有些地方俗稱"鬼節"、"施孤",又稱亡人節、七月半。
  • 農曆七月十五恭賀中元赦罪地官清虛大帝聖誕,中元節有什麼禁忌?
    農曆七月十五,為中元七炁赦罪地官洞靈青虛大帝青靈帝君平等應善天尊聖誕之日,稱頌天尊寶誥有無上功德,恭賀平等應善天尊聖壽。七月十五的「中元節」中元盛會超亡度孤,中元節又稱「七月半、七月十四、祭祖節、盂蘭盆節、地官節」,節日習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燈、祀亡魂。顧名思義就是亡靈、鬼魂過的節日。中元節為三官大帝之一的地官大帝聖誕之日。
  • 七月十五日恭祝中元七炁赦罪地官洞靈青虛大帝聖誕!
    法源浩大而能離九幽。浩劫垂光而能消萬罪。群生父母。存沒沾恩。大悲大願。大聖大慈。中元七炁赦罪地官。洞靈青虛大帝。青靈帝君。祈請中元地官赦罪:一年之中最值得珍惜的「貴月」文:一.地官大帝聖誕,懺罪自省得福天地水是生靈賴以生存的環境和必有的物質,中國自古就有祭天、祭地和祭水的禮儀,而在道教中代表天、地、水的則是三官大帝,三官大帝是我們道教神系中非常重要的三位尊神。
  • 祭祖、團聚:漫話七月十五中元節習俗
    相傳, 在七月十五這一天裡,地獄之門大開,鬼魂四出,民間有「七月半,鬼亂串」的謠諺。俗謂人死後靈魂不滅,有祀者回家接受子孫的祭拜,無祀者容易飄蕩為害。據說,如果親人死去不足一年,他的家人在這一天把兩片綠葉放在眼睛上,就有可能看到自己已故的親人。   在中國古代習俗中,人死後升天為神,下地為鬼。
  • 七月十五中元節到了,聊聊中元節由來,並不是只有「鬼節」的含義
    「其一上之天,著山上;其一埋之地;其一沉之水,謂之三官手書」,三官者,天官、地官和水官是也。,形成「上元天官賜福,中元地官赦罪,下元水官解厄」的道教文化。寇謙之據說中元之日,地官大帝打開地府之門,眾鬼都要離開冥界接受考校,有主的鬼回家去,沒主的就遊蕩人間,徘徊在各處找東西吃,因此又稱鬼節,民間普遍會進行祭祀鬼魂的活動,在河裡點放荷燈為亡魂照回家之路
  • 農曆七月十五,恭祝中元七炁赦罪地官洞靈青虛大帝聖誕,中元節的禁忌及祈福!轉發功德無量!
    地官赦罪:地官名為中元二品赦罪地官,清虛大帝,隸屬上清境。地官由元洞混靈之氣和極黃之精結成,總主五帝五嶽諸地神仙。每逢七月十五日,即來人間,校戒罪福,為人赦罪。主管三界 十方九地。掌握五嶽。八極四維。吐納陰陽。核男女善惡青黑之籍。慈育天地。考眾生錄籍禍福之名。法源浩大而能離九幽。浩劫垂光而能消萬罪。群生父母。存沒沾恩。大悲大願。大聖大慈。中元七炁赦罪地官。洞靈青虛大帝。青靈帝君。
  • 農曆七月十五中元節,「中元」是什麼?為何有「鬼節」之稱
    今天小編就跟大家具體說一說,中元說法來自於道教,道教分為天地水三官,三官又稱三元以農曆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和十月十五月為三官神誕,在古書中記載,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可以說,天地水三官都是造福人間造福百姓的,所以呢正月十五元宵節,古時也稱上元節,七月十五為中元節,十月十五為下元節,這就是中元節最早的由來,那麼可能很多人都不理解,中元節又是怎麼和鬼聯繫起來的呢?
  • 七月十五中元節真是中國的「鬼節」嗎
    在中國就有很多與鬼有關的節日,因為各地風俗不同,分別有七月十五中元節,清明節(公曆四月初),三月三,十月初一等。除了眾所周知的清明節,其他鬼節以農曆七月十五中元節最為有名。陰曆七月十五為什麼是鬼節?正月十五日中國稱上元佳節,乃慶元宵;七月十五日中國稱中元節,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日中國稱下元節,祭祀祖先。
  • 道教中元節和佛教盂蘭盆節有何區別?「中元節」有什麼禁忌呢
    中元節和盂蘭盆節,是指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的節日,也稱盂蘭盆會、中元節。需要注意,一定意義上,中元節歸屬道教,盂蘭盆節歸屬佛教。有些地方俗稱該節日為「鬼節、施孤,或亡人節、七月半」等。七月半是地官大帝誕辰(聖誕日),祈求地官赦罪之日,陰曹地府將放出全部鬼魂,已故祖先可回家團圓,因此將七月半秋嘗祭祖節稱為「中元節」;佛教中稱為「盂蘭盆節」。
  • 農曆七月十五中元節,不僅僅是一個「鬼節」
    農曆七月十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中元節,人們選擇在這一天來祭奠先祖,並通過供奉果腩、燒紙錢、放河燈等儀式來表達對先人的緬懷,它也是中華民族對孝道的一種傳承。民間將農曆七月稱為「鬼月」,同時中元節還被稱為「鬼節」。除了民間的習俗,中元節在道教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日。
  • 【民俗文化】農曆七月的「鬼節」——中元節即將到來,這些風俗禁忌...
    農曆七月十五是中元節(即七月半),本是祭祀祖先超度亡魂,地官赦罪之節日。 道教中的「三官大帝」 中元節是道教節日,道教認為,「三元
  • 道教三元三品三官大帝:下元水官、中元地官、上元天官
    這個世上每個不同的地方都會有其不同的信仰,我國從古至今更是百家爭鳴,傳統文化更是層出不窮,許多歷史人物也出現在了我國本土歷史文化道教神仙譜中,今天就為大家介紹其中的道教三元三品三官大帝:下元水官水官由風澤之氣和晨浩之精結成,總主水中諸大神仙。傳說每年的十月十五日的這一天下元水官降臨人間,校戒罪福,為人消災,人們尊其為「水官消災」。人們對水的推崇才衍生出水官的概念,在民間,人們推崇大禹為水官。
  • 中元節的來歷20字50字簡短介紹 七月十五中元節由來傳說
    中元節的來歷20字  中元節是道教的說法,中國古代以一、七、十月之十五日分稱上元、中元、下元:上元是天官賜福日,中元為地官赦罪日,下元為水官解厄日。所以會在中元時普渡孤魂野鬼。  》》中元節是什麼節日  》》中元節是哪一天幾月幾日中元節的來歷50字簡短介紹  漢代時,中元節是初秋慶賀豐收、酬謝大地的節日,有若干農作物成熟,民間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報告秋成。
  • 「七月半,鬼門開」,中元節老祖宗留下的講究你知道多少?
    七月十五中元節,在民間也被稱為「鬼節」。而這時候也是各種鬼怪小說發生的溫床,所以有一些膽小的朋友,在半夜出來逛一逛的時候,可能就會覺得心裡發毛。而我們也可能會想起那些離開我們的親人、朋友心懷追思。那在這特殊的日子裡,我們的老祖宗給我們留下了哪些講究?應該注意些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