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太冷,一出門就手腳冰涼,手套帽子都捂得嚴嚴實實,但是回來後還是老長時間暖和不過來,跟我有相同經歷的人有很多,並且也沒有什麼好辦法。後來我聽老人說多吃點羊肉,增加點熱量,再出去就不冷了,光吃羊肉也會膩,自從我學會了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羊排燴海鮮」後,一到冬天,我家一周必做兩次,這道湯吃起來湯鮮味美,營養又滋補。
冬天,不吃豬肉也要吃此肉,上鍋一燉,營養又滋補,比吃豬肉強多了,首先從羊肉說起,它屬於溫性食物,熱量高,冬天吃正合適,相比於羊肉,豬肉的價值要低很多,所以比豬肉、排骨要強多了,做法簡單,直接上鍋燉就行,做上一鍋,連吃肉帶喝湯,家人吃得很過癮,也能解饞。
海鮮和它是絕配,鍋裡一燉,湯鮮味美還滋補,一周做兩次,超解饞,再來說下海鮮,它屬寒性,一般冬天吃的很少,夏天吃的較多,因為其獨特的鮮味深受大家的喜愛,那麼冬天要想吃點海鮮,那和羊肉是絕配,今天就教大家用羊排來燉海鮮,調料主要以鹽為主,做出來原汁原味,並且兩種食材混合在一起,鮮味更濃,我家一周必做兩次,下面就來看看我是怎麼做「羊排燴海鮮」的吧!
【羊排燴海鮮】
食材:羊排、大章魚(八爪魚)、鮑魚、扇貝、螃蟹、大蝦、豆芽、香菜、迷迭香、薄荷葉。
製作過程:
先來準備下配菜,羊排清洗乾淨後放到鍋裡焯水三分鐘,煮出裡面的血沫,撇乾淨浮沫後撈出清洗乾淨備用。
章魚、鮑魚、扇貝、螃蟹和大蝦都清洗乾淨,放在盤中備用,(如果還想加別的海鮮的話也可以,但是魚類就不要添加了,魚腥味太大)
準備一口大鍋,加入足量的清水,把焯過水的羊排放進去,放入少許的啤酒,大火煮20分鐘,先把羊排煮爛,並且這個時候的湯也開始發白了。
時間到以後放入一把豆芽,把螃蟹、鮑魚、扇貝、大蝦和章魚放進去,蓋上蓋子大火煮10分鐘,讓羊肉的鮮味和海鮮的鮮味充分的融合在一起。
煮好以後撒入一勺食鹽、兩勺辣椒麵、一大把蔥花、少許的薑末兩枝迷迭香和少許的薄荷葉,調成小火,最後撒上一層香菜段,蓋上蓋子燜三分鐘就可以吃。
湯汁濃稠,喝起來鮮味十足,混合著羊肉和海鮮的鮮味,別說是肉,光是湯我就能喝三碗。海鮮是涼性的,羊肉則相反屬於溫性,兩者結合在一起正好互補,記得小時候經常吃的就是羊肉卷和剝好的蝦仁還有扇貝一起煮,都切碎,調味品只放食鹽,連吃肉帶喝湯,原汁原味並且鮮味十足。
提示:
海鮮要最後煮,時間也不宜太久,要不然像章魚和鮑魚肉嚼不爛。
羊排要提前燜煮,如果家裡有高壓鍋的話最好了,那樣燜出來的羊肉更軟爛。
煮羊排時,一開始不要調味,就用清水煮,這樣喝起來才原汁原味。
以上就是我們當地經常做的羊排燴海鮮,現在天冷喝它正合適,比吃大魚大肉要強,並且做法簡單,羊排和海鮮這麼一燉,不僅肉質軟爛,湯汁也非常鮮美,老人孩子都喜歡喝,喝完保你渾身暖乎,更好地來抵禦寒冷,冬天,別再買排骨、大骨頭了,多給家人買點羊肉和海鮮吃,好吃保暖又簡單,喜歡吃羊肉和海鮮的可以在家試著做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