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一教育理念,孩子才能獲得良好的成長

2020-12-20 寶寶知道

【統一教育理念,孩子才能獲得良好的成長】現代親子教育的目標是培養健康、快樂、陽光的孩子,一家人的教育理念不能統一,不考慮孩子的個別差異和成長規律,總是想把自己的想法、價值觀與技能強硬灌輸,這些拼湊起來的「東西」,讓孩子內心充滿矛盾與困惑,對孩子的成長只能是禍害。

Q:寶寶5歲半,脾氣比較急,經常發脾氣大叫還打人,關於孩子教育問題一直跟老公有個分歧,他認為孩子不聽話發脾氣就要打,我認為要跟孩子多溝通,不能他發脾氣大人也跟著發脾氣,老公認為我這是太寵愛孩子。陳老師到底該如何應對孩子的壞脾氣呢?

A:首先統一父母雙方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手段,父母既然經常發脾氣、打孩子,除非這孩子已經被打傻打廢了,否則就別期望孩子不發脾氣不打人。你先和老公溝通:究竟要不要讓孩子好好成長,這最重要。

作者介紹

陳禾,親子教育專家,著有《教養智能:0-6歲孩子的教養策略》

產品建議及投訴請聯繫:shoujibaidu@baidu.com

相關焦點

  • 父母教育理念有差別,給孩子成長帶來傷害,當心孩子變「兩面派」
    每個人看待事情的觀念不同,即使親密如夫妻,在很多事情上也免不了有分歧,尤其是教育孩子這種很複雜的事,兩個人真的很難達到統一,因此我們經常會看到原本很恩愛的夫妻在生了孩子之後天天吵得不可開交,這樣不僅影響夫妻之間的心情,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各執己見給孩子帶來的傷害也是很大的。
  • 教育理念重要嗎?我們需要怎樣的家庭教育理念?
    至於普通家長其理念差別可能會更大,不同的家庭教育理念一定會有不同的家庭教育,不同的家庭教育一定會有不同的家庭教育結果。因此,可能有的家長會發出疑問,有沒有比較統一、權威的教庭教育理念供我們學習和踐行呢?我的回答是肯定的。下面我把《全國家庭教育指導大綱 (修訂)》中的相關內容推薦給家長朋友們,以便快捷省時的學習。 在修訂的《指導大綱》中,家庭教育理念集中體現在兩個部分。
  • 孩子不僅要管,更要管好,你的教育理念決定孩子的一生成長
    她這樣的企業家,如果說在教育孩子經濟條件上能與她相比的肯定不多,但是,她沒有讓孩子有一點點貪圖享樂的觀念,她的孩子為了節約一元錢,一樣不去坐有空調的車,孩子有這樣的想法,應該說與董明珠的教育理念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
  • 蒙臺梭利教育理念
    在倡導素質教育、崇尚自由個性的當代中國,蒙特梭利兒童教育法也正在逐漸改變中國人的教育理念。  蒙特梭利教育提供的有準備的環境,是一個符合幼兒敏感期需要的真實環境,是一個供給幼兒身心發展所需活動.練習的環境,是一個充滿自由.愛.快樂與便利的環境.幼兒只有處在這種環境中,才能按照自己內心需要.發展速度和節奏來發展,最終成長為表現出一系列優良品質和驚人智慧的人類一員.
  • 孩子總是讓父母操心,根本的原因不是教育方式,而是教育理念
    不過有一個領域卻從來沒有變過,那就是教育。從古到今,如何讓孩子在成長過程當中磨練更多的能力?一直是每一個父母心中無法逃避的問題。然而不管時代怎麼發展,始終沒有找到一個讓所有孩子成才的方式。現在找不到,未來也不會找到。因為每一個孩子,就是這個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存在,根本就沒有辦法用統一的方式來教育。不過有一點卻是公認的,那就是家庭會給孩子帶來極大的影響。
  • 不要迷信傳統的「好孩子」,這樣的教育,才能讓孩子真正成長
    當然教育並非不需要科學的方法,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如果能夠採用合適的方法進行引導,那麼就能夠讓自己的孩子在成長過程當中少走很多彎路不過為人父母需要明白一點,每一個孩子都是不一樣的,因材施教始終是最為明智的一種選擇。可悲的是很多父母對於現在的一些專家過於迷信,同時把專家的建議當成是至理名言,甚至把專家的教育方式當作是教育孩子的不二選擇。可想而知,用統一的方式教育出來的孩子之間的差距必然微乎其微。
  • 教育理念打架,孩子備受折騰
    來源:半月談如今,學校的辦學行為、政府的教育政策,越來越受到來自家長、社會的影響,眾口難調、眾說紛紜,正成為一種不容忽視的教育「常態」。半月談記者採訪發現,身份角色不同、目標定位不同、家庭背景不同、孩子學業水平差異……都成為左右教育理念的重要因素,而教育理念打架,最終折騰的還是我們的孩子。
  • 專家談良好親子關係:父母要和孩子共讀共寫共同生活成長
    ­   19日,由現代教育報社主辦的 「轉型時期的親子關係構建」家庭教育主題論壇在京舉行。「構建良好的親子關係的過程,本身就是一個親子共同成長的過程,沒有家長的成長,就沒有孩子的成長。」全國政協常委、副秘書長,民進中央副主席,中國教育學會家庭教育專業委員會理事長朱永新表示,在網際網路時代,無論是學校還是家長都要與時俱進,讓家庭教育在傳承中更新、變革。
  • 家長教育理念不同怎麼辦?
    人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長大以後有所成就,家庭教育理念不同有衝突,總會和家人爭吵,有的時候甚至為了孩子會鬧到吵著要離婚。那怎麼辦呀?是不是家家都有類似相識的場面。在飯桌上,媽媽把勺子給了孩子讓他自己吃,但是小孩子總是弄得到處都是,一邊吃一邊玩邊看電視。
  • 小孩如何獲得良好的品質
    其實我們都知道,孩子從剛開始出生下來,就如一張純潔的白紙一樣,什麼都不明白,需要我們父母后天性的培養教育,才能讓小孩更加的完美,出色。柏拉圖說過「沒有人自甘墮落」之所以孩子這樣,很大的程度上是因為沒有受到良好的教育所致。我們應該如何培養孩子的品格以及孩子需要哪些良好的品格呢?金嫂我認為最重要的因素還是要取決於父母,因為孩子的成長大部分時間都是父母陪伴的,尤其是母親。
  • 教育理念 | 最好的教育是:家長配合老師,老師支持孩子!
    老師和家長,就像兩支船槳,只有雙方朝著同一個方向共同努力,才能讓孩子向著我們期望的方向駛去,順利到達成功的彼岸。——致家長不知從什麼時候起,教育界出現了一種奇怪的現象:越來越多的家長崇尚快樂教育,認為要釋放孩子的天性。家長反對嚴厲、反對批評,堅持讓孩子順其自然地成長。
  • 新加坡AK教育集團:綜合發展才能讓孩子更卓越的成長
    新加坡AK教育科技集團周文添:綜合發展才能讓孩子更卓越的成長中國網:貴校在本屆中國好教育盛典上獲得「中國網2013中國教育正能量獎」,您有什麼樣的感想?周文添:首先我是代表我們一位中文講師周均豪來領獎,我覺得非常榮幸能到這個現場。可惜的是,我們的周講師不能親自來,他正在廣州的一家中學進行 「我是天才!」課程。
  • 劉濤:希望每個孩子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擁有快樂的童年
    提起劉濤,大家會想到優雅霸氣的安迪、英姿颯爽的霓凰郡主、柔情聰慧的阿朱,讓我們看到了端莊大氣、人美戲好的劉濤;而《花兒與少年》裡的「萬能濤」、《親愛的客棧》中的「暖心小太陽」,《萌寵小大人》裡示範教科書式育兒的理念的園長,又讓我們看到了堅韌能吃苦,獨立又大度的劉濤。
  • 健康教育 快樂成長—延安中石油小學校長淺談辦學理念
    在與師校長的交談中得知,學校投入使用以來的辦學理念是:尊重個性、啟迪智慧,讓孩子自主、合作、探究、人人參與、個個展示、嘗試成功,快樂每一天。基礎教育,就是要給孩子制定遠大理想,引導培養孩子的興趣,讓他們懂得那些事能做要學,那些事不好要改正。下課就快樂的玩耍,上課就好好聽講。
  • 父母制定良好的家規,才能教育好孩子,好的家規可以從飯桌上開始
    所以,父母要制定良好的家規才能教育好孩子。如果父母沒有制定良好的家規,孩子沒有規矩的約束,父母也會很難管教。芸芸的女兒叫花花,今年6歲了,芸芸一直覺得要讓孩子自由發展,所以孩子在家裡芸芸也沒有給孩子制定什麼規矩。這天,芸芸朋友為慶祝6歲生日,在餐廳訂了位置,約了芸芸和她的女兒一起去慶祝孩子的生日。
  • 成功人士容易培養出「學霸」孩子?不是父母優秀,是教育理念不同
    如果父母對孩子的教育足夠重視,=同時否採取了正確的方法等等,那麼孩子出人頭地的機率就要高很多。那麼到底怎樣才能培養出「學霸」孩子呢?並且在學習過程中,他們總能找到捷徑,那麼這樣的孩子,學習成績自然不會差到哪去。就算家長沒有給他們一個良好的學習條件,他們還是能夠抓住課堂45分鐘,獲得知識和好的分數。其次,家庭氛圍的引導如果你的孩子很一般,那也不用著急,你可以好好引導他。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需要有良好的家庭氛圍,父母需要給予正確的引導。
  • 斯林姆:盤點2019兩會教育熱詞 為幼少兒心智成長營造良好的環境
    教育是每年兩會期間熱議的話題,2019年兩會上,學前教育、教師隊伍建設等成為教育主題相關熱詞。「網際網路+教育」背景下,斯林姆國際教育針對3-8歲幼少兒的生理及心理特點,在STEAM教育理念的指導下,有系統、有計劃且科學地開發孩子的心智,幫助孩子更好地成長。
  • 古人怎麼教育孩子的?看看古詩詞蘊含的教育理念
    古人藉助詩詞這一形式,以質樸簡潔的語言,情真意切地教育下一代,因此也能夠更好地感化孩子,同時亦給後人留下無數傳世佳作,讓我們從中得到與教育有關的思考與啟發。頗為有趣的是,從這些教育理念當中,我們又能夠從旁窺見出每個作者不同的人生歷練、性格特徵以及思維方式,可謂是文如其人。思想的火花各自爭相輝映,美麗綻放。
  • 不要用自己的理念教育孩子,教養無效,從構建滋養型教育理念開始
    對孩子的養育我們稱之為教養,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父母對他們的教育起到很大的作用。我們總認為子不教父之過,然而現在卻出現了一種新的說法,認為教養無效。我們在生活中往往會想把孩子教育成怎樣的人,總是找很多教育方式想讓孩子變得更加優秀。但是有時候我們會發現,儘管自己聽了很多教育專家的課,用了很多方式,結果卻收效甚微。我們常常說子不教,父之過。
  • 課堂教學改革應落實「以學生成長為中心」教育理念
    課堂教學是大學本科人才培養的主渠道,是整個本科教學改革的「最後一公裡」,是最為關鍵、最困難的環節,涉及大學教育教學的方方面面。隨著信息和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知識獲得和傳播方式日益便捷,課堂教學的主要任務和學生學習的行為方式正在發生革命性的變化。現代本科教育應傳授學生如何處理紛繁知識,提升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或迎接挑戰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