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祝》:60年 琴弦上飛出的蝴蝶已成經典

2020-12-25 中國新聞網

《梁祝》:60年 琴弦上飛出的蝴蝶已成經典

2019-03-21 15:37:56來源:解放日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邢天然

2019年03月21日 15:37 來源:解放日報

參與互動 

  60年,琴弦上飛出的蝴蝶已成經典

  今年是小提琴協奏曲《梁祝》誕生60周年。1959年,這部作品在上海音樂學院誕生,並在「上海市音樂舞蹈展演月」首演,演出的成功推動了次年首屆「上海之春」的舉辦。60年來,從琴弦上飛出的蝴蝶早已飛入千萬人心中,成為中國音樂一個經典的符號。

  第36屆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將於4月8日至28日舉行,60歲的《梁祝》將亮相閉幕音樂會,由當年首演者俞麗拿的學生陳家怡擔任獨奏,攜手上海音樂學院管弦樂團共同呈現。昨日,作為「上海之春」主要承辦方之一的上海音樂學院,發布了包括閉幕音樂會在內的10臺12場演出內容。

  27部新作亮相

  今年上音系列演出分為「春之眾樂」「春之羽翼」「春之印記」「春之韶華」四大板塊,其中將有27部新作推出,37位新人亮相。

  連續兩年,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在「上海之春」獻演的「中國藝術歌曲百年」獨唱音樂會都廣受關注。今年,他把「中國藝術歌曲百年」(三)的舞臺留給更多年輕人。廖昌永去年在上音發起首屆中國藝術歌曲國際聲樂比賽,一批聲樂學子在舞臺上嶄露頭角。比賽的獲獎者們,將在本屆「上海之春」登場。此外,「春天的律動(六)——上海音樂學院民樂新人新作專場音樂會」、中提琴優秀青年演奏家沈子鈺個人專場音樂會等,都將力推新人。

  「60年前,小提琴協奏曲《梁祝》誕生時,作者何佔豪26歲、陳鋼24歲,首演者俞麗拿才19歲。」上海音樂學院院長廖昌永感嘆,「《梁祝》的誕生是上海音樂學院的驕傲,也是中國音樂界的驕傲。今天,在致敬經典的同時,我們也期待更多的年輕人在『上海之春』的舞臺上發光,讓更多新作在這裡成為經典。」

  老中青三代為祖國放歌

  「獻禮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聲樂新作品音樂會」無疑是10臺演出中的重頭戲。這場以「祖國,我親愛的母親」為主題的音樂會將於4月22日舉行,推出多首兼具藝術品質與傳唱性的音樂作品。作曲家們以音樂為畫筆,描繪國家的繁榮昌盛,謳歌時代精神,推動「中國之聲」的傳播。音樂會上,上音老、中、青三代歌唱家將同臺演唱,展示上海的原創實力。

  多年來,上海音樂學院致力於挖掘和梳理中國音樂的歷史,傳承和傳播中國音樂經典。在本屆「上海之春」上,除了「中國藝術歌曲百年」(三)音樂會,還有「小提琴中國作品百年經典」(一)(二)兩場音樂會,分別呈現1920年以來那些最經典的中國小提琴協奏作品和獨奏作品,所有曲目均選自上海音樂學院丁芷諾教授主編並即將出版的《小提琴中國作品百年經典》。

  為了吸引更多市民走進音樂廳,4月2日,上音將對外發售低票價。此外,4月13日—19日,「上音開放周」也將如約而至。

相關焦點

  • 紀念小提琴協奏曲《梁祝》首演60周年
    1959年5月27日,小提琴協奏曲《梁祝》全曲在悽婉唯美的「化蝶」章節後,尾聲的收音輕如羽毛。隨著這片羽毛輕輕落下,上海蘭心大劇院的觀眾席一片寂靜。幾秒種後,潮水般的掌聲向在臺上惴惴不安的表演者俞麗拿和在臺口的作曲家陳鋼、何佔豪湧去。
  • 歷史上蝴蝶與人的那些事兒:兇人變蝴蝶還是梁祝化蝶呢?
    二、寫蝶三百首的「謝蝴蝶」謝逸北宋詩人謝逸,生前曾經因為一口氣連寫了300首的詠蝶詩,被當時的人稱為「謝蝴蝶」。但不知什麼緣故,謝逸現在流傳下來的,以《蝴蝶》為題的詠蝶詩,只有一首是完整的:「粉翅雙翻大有情,海棠庭院往來輕。當時只羨滕王巧,一段風流畫不成。」
  • 梁祝蝴蝶夢
    梁兄,人神妖三界,規矩森嚴,跨物種不可通婚。我已經被妖王許配給了鳳棲梧,你若有心,帶我私奔吧。 好,我帶你走。 話音未落,樹藤忽至,纏住了祝英臺。梁山伯一驚,又是一根枯藤飛出,金蛇一般捲起梁山伯,將他甩到山巖上,梁山伯心神巨震,口吐鮮血。祝英臺拼命掙扎,樹藤越勒越緊,進了皮肉,鮮血湧出來。
  • 十大看點解讀「真愛密碼」,音樂劇場《真愛·梁祝》磨礪2年「破繭...
    60年來,琴弦上這隻中西合璧的「蝴蝶」舞動翩躚,在世界各地盛演不衰。 明晚,歷時兩年醞釀打磨,由俞麗拿、廖昌永、雷佳、王亞彬、王志飛、徐俊、金培達、蕭麗河等眾多名家大咖共同參與創作演出的音樂劇場《真愛·梁祝》終將「破繭成蝶」,在全新落成的上音歌劇院首演。
  • 梁祝化蝶:為何是蝴蝶,而不是蜜蜂或其他昆蟲
    甚至最早提到「化蝶」的李商隱《青陵臺》「莫許韓憑為蛺蝶,等閒飛上別枝花」中的形象,也是喻指如此堅貞者也會移情。如果是這樣,傳說中為什麼會讓一對堅貞的愛人化為蝴蝶呢?又為何不是化為蜜蜂或蜻蜓呢?民間傳說並未給出任何明確的答案,可能的解釋是:蝴蝶象徵著兩人的靈魂。
  • 蝴蝶:陌上花開蝴蝶飛,江山猶是昔人非
    故事的主人公是五代十國時吳越國的開國國君錢鏐,這位低調的諸侯在歷史上功勳卓著。他興修水利、發展貿易、保境安民,把當時深受水患困擾的海邊小城杭州,一步步改造成一座號稱「人間天堂」的繁華都市。但讓他青史留名的,不只有他的卓越政績,還有他的一片深情。蘇軾就在這首詩前的小序中記載,錢鏐與他的王妃——莊穆夫人吳氏感情非常好。
  • 《蝴蝶夢:梁山伯與祝英臺》:對動畫版梁祝的美學分析
    一、自然美自然美是情景交融、物我同一而產生的審美意象,是人與世界的溝通和契合,主要在自然物、自然風景上見出。《梁祝》中的自然美並不單是指其設置的自然環境有多優美,再美的自然物和自然風景都不能孤立起來欣賞,需要將之放在具體的環境下或是與人事相聯繫。
  • 「蝴蝶劇場」的「蝴蝶」效應
    「蝴蝶劇場」的「蝴蝶」效應(深觀察)天乃蝶之家,地乃蝶之靈,雲乃蝶之裳,花乃蝶之魂,但為君之故,翩翩舞到今……2021年元旦小長假,在越聲清韻中,杭州西湖邊的「蝴蝶劇場」連續上演了三晚新版越劇《梁祝》。這是百越文創與浙江小百花越劇院(團)推出的2021中國式新年音樂會,也是「蝴蝶劇場」自2020年元旦開張以來,舉辦的第一屆中國式新年音樂會。
  • 詩詞:一弄琴弦一淚零,幽情亂緒了無形。蝶兒也識相思苦
    七絕題圖文/無恙聲聲梁祝聲聲淚,最是相思不忍違。應是能知曲中意,雙雙蝴蝶繞歌飛。路貴英七絕 夢蝶凝眸含首撫琴弦,夢境清舒現眼前。彩蝶雙飛逐戲蕊,不知醉處是何年。醉迷蝴蝶翩翩舞,徑遂相思踏曲來。夢短壺長題圖:蝶戀花淺夏涼風驚案臺,窗前飛蝶弄紅腮。枝枝香嫩誰憐得,夜夜影疏扶醉回。
  • 小提琴演奏曲《梁祝》50年 出自學生之手
    50年來,在中國及世界各地,有無數的演奏家,無數的著名樂團,在反覆地演奏著《梁祝》。可以說有中國人的地方就有《梁祝》。這首樂曲伴隨著幾代中國人一起長大,成了記錄青春和愛情的經典。隨後,實驗小組向院裡報了3個作品,其中一個就是在「小《梁祝》」的基礎上創作一個大的作品,院黨委書記孟波用筆一勾,選中了《梁祝》。  雖然有「小《梁祝》」的作品,但何佔豪畢竟只是小提琴專業一年級的學生,從未學過作曲。說起《梁祝》,不得不提到另一位作者——陳鋼。起先陳鋼不在實驗小組,他當年24歲,已是作曲系4年級的高才生了。
  • 翡翠蝴蝶三重意,翩翩為誰飛
    在春天的季節,蝴蝶的翩翩飛,我們都會去捕捉蝴蝶,蝴蝶的五顏六色,讓人忍不住地想捕捉。那小編給大家介紹一種可以讓你佩戴的蝴蝶——翡翠蝴蝶。翡翠蝴蝶因為它的寓意:蛻變、重生、自由、愛情;又因為它的形態:美麗、斑斕、輕盈、浪漫;還因為那神秘玄幻的「蝴蝶效應」。讓人產生一種美。翡翠蝴蝶的美可以分為三層,詩意美、典故美、寓意美。一是詩意美。翡翠蝴蝶的詩意是由蝴蝶的形態和習性來源的。
  • 蝴蝶夢梁山伯與祝英臺,經典動畫再現傳奇愛情故事!
    熟悉的經典故事,不一樣的表現手法。動畫前半段的明媚讓梁山伯和祝英臺的形象不再只局限於紙張上和想像中,有了實體。可這明媚愈發襯託出後半段的悽涼。讓我們跟隨動畫再重溫這個經典悽涼的愛情故事。小梁山上的塾堂遺蹟至今尚存,大門石墩及書房寢室清晰可辨。也就是在這裡,梁山伯結識了女扮男裝前來讀書的祝英臺,兩人同室居住,兄弟相稱,感情篤深。一晃三年過去,直至學業完成下山之時,山伯也未察覺出英臺的真實身份,並執意要送一送祝賢弟。
  • 為紀念小提琴協奏曲《梁祝》首演60周年,音樂劇場《真愛·梁祝》拉...
    記者 | 林子人編輯 | 黃月11958年,就讀於上海音樂學院的陳鋼與何佔豪創作了小提琴協奏曲《梁祝》。這是中國「小提琴民族化」的首次重要嘗試:《梁祝》以越劇曲調為素材,採用交響樂與中國民間戲曲的手法,呈現「梁山伯與祝英臺」這個家喻戶曉的民間故事中「草橋結拜」「英臺抗婚」「墳前化蝶」等經典情節。次年5月27日,小提琴協奏曲《梁祝》在上海蘭心大劇院首演,18歲的俞麗拿擔任小提琴獨奏。
  • 「綠色青浦」 飛出「綠色蝴蝶」
    「綠色青浦」 飛出「綠色蝴蝶」 2020-12-04 16: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浙江寧波的梁祝文化公園,不僅有晉代梁祝古墓,還是祝英臺登岸處
    而今天我所要說的這個梁祝文化公園,離梁祝地鐵站的直線距離僅僅只有1公裡左右,無論是步行或者騎個共享單車,都可以很快地到達景區。坐落於姚江邊上的梁祝文化公園,除了陸上的交通方式之外,還可以從北岸乘船到達公園附近的碼頭,離景區售票處只有幾百米的路程。
  • 許嵩2017新歌蝴蝶的時間在哪試聽 蝴蝶的時間歌詞歌曲
    梁祝化蝶,是千百年來為人們傳頌的愛情絕唱,可謂家喻戶曉。無論是詩詞、戲曲、音樂、電影,都不止一次地演繹著這段故事。此次許嵩受邀為連續劇《梁山伯與祝英臺新傳》創作的主題曲,不同於之前梁祝題材的音樂作品,獨闢蹊徑地化身蝴蝶,以蝴蝶的視角來回首那段經典傳說。
  • 《梁祝》經典重現,引無數人淚目!
    「有太陽升起的地方就有華人有華人的地方就有《梁祝》」——————呂思清一首《梁祝》,承載著多少國人的民族自豪感,它紀錄著一段千古絕唱的愛情故事而今天給大家推薦的這版《梁祝》,堪稱經典中的經典:小提琴協奏曲鋼琴部分的首創者和首演者巫漪麗,和世界演奏《梁祝》最權威的小提琴家呂思清為我們帶來了一次史無前例的合作,他們的演奏重現了那段悽美的愛情故事,喚醒了人們心中無盡的感動……
  • 梁祝為啥化蝶,而不是變比翼鳥?
    有不少同學給出了精彩的答案,譬如「『蝴蝶』普通人更熟悉一些,作為一個源自民間的故事,最終的結局顯然要回歸到民間百姓最熟悉的意象上」。這個回答挺實在。 還有一位同學在答案裡做了戲劇性的拔高:「梁祝的故事最後其實沒能大團圓,比翼鳥和連理枝都是大團圓的象徵,所以不能化成比翼鳥。」這個回答真的很贊,考慮到了整個故事情節的走向,還能結合具體事物蘊含的意象。
  • 鋼琴家巫漪麗去世 用一生彈奏《梁祝》的老先生
    然而,那時《梁祝》還沒有鋼琴版,於是巫漪麗從資料室借來總譜,熬了三天三夜,最後創作出《梁祝》鋼琴伴奏.她在舞臺上親自演繹了這首自創的鋼琴版《梁祝》,由此成為《梁祝》小提琴協奏曲鋼琴部分的首創者和首演者.
  • 神仙冢與梁祝愛情有關係嗎?
    山伯,你帶我走,我要永遠永遠跟你長相廝守……」痛哭流涕的祝英臺,跪在梁山伯墓前,咬破手指,用鮮血在墓碑上寫下自己的名字,祈願能與梁山伯生不同時、死而同穴。電閃雷鳴之際,墳墓突然裂開,梁山伯站在墳墓中間對著祝英臺微笑,於是,祝英臺笑了,站起身來,向前跑去,毫不猶豫地跳了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