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適應環境的變化
從小學到初中,進入了一個新的學校,環境產生了許多新的變化,中學是怎麼回事?中學有哪些新的不同於小學的要求?他們心中無數。
因此,剛入初中,不少人會顯得小心翼翼,不敢隨便行動,唯恐別人笑話自己「不懂規矩」或「孩子氣」。所以,從小學生變成中學生既是光榮的、自豪的,又是陌生的、新生活的開始,這會帶來心理上的矛盾和衝突。
興奮、激動、好奇、膽怯交織在一起,難以適應,需要教師和家長進行引導和幫助。所以新生入學應該首先帶他們參觀校園,介紹學校的歷史和現狀,講解學校的規章制度,指出中小學生活的差異,幫助他們安定情緒,適應新的環境。儘快消除因環境變化而引起的心理緊張與不安定。
二、適應學習生活的變化
小學階段學習的內容比較簡單,課程的門類比較少。而到了初中,一下子拿到手的新書有七八種之多,因此,他們既感到新鮮,又有些緊張。在學習方法上,對學生獨立學習的要求提高了,學習中腦力和體力的負擔也加重了,這時,有的學生會覺得手忙腳亂,有的學生又會覺得自習時無事可幹,個別的弱者甚至會感到恐懼、驚慌和不安,產生對學習的不適應。
因此,初一的教師要特別關心學生的學習生活。要利用初一新生積極向上的心理傾向,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動機。在教學內容上要注意中小學知識的銜接,教學方法上注意教學的直觀性,並逐步向抽象過渡。要具體地指導他們的學習方法,培養他們的自學能力,並注意掌握學習的負荷量,幫助他們適應學習生活的新變化。
三、適應人際關係的變化
首先要適應師生關係的明顯變化。在小學,主要學科教師基本上擔任一個班的課,而中學一個教師要教兩個或幾個班的課。這樣對於學生的了解和關照就不如小學教師那樣清楚和周到,這就會使剛入學的初中學生感到不適應,並可能對教師產生疏遠的「自立感」。所以,初一的教師即要注意學生的獨立意識和傾向,同時又要照顧到他們是剛從小學上來,還需要給予較多的關心和照顧。否則,師生關係會出現不協調的現象。學生或則抱怨老師不放手,或則說老師對人不關心。
其次,要適應朋友關係的變化。由小學上了中學,經過編班後,小學時的一些朋友逐漸疏遠了,遇到了不少新同學,一時還不大熟悉。這種人際關係的重新分化與組合,必然會造成初一新生在一段時間內的拘謹、緊張或不安。為此,教師要善於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和交往,迅速形成健全的班集體,讓學生們相互了解和親近起來。否則,會造成學生間人際關係的緊張或產生「亂班」。
總之,不要以為孩子小升初之後就萬事大吉了,今後的路還很漫長,小升初銜接工作做得好不好,與今後孩子的學習密切相關。家長們千萬不要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