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對教育有多重視?紙幣上沒有一個政治人物,全是國家級人才

2020-12-13 滄海沉雲史

眾所周知,日本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戰敗國。二戰之後,日本社會也曾一度沉浸在戰敗的陰霾裡,整個社會呈現一種沉悶的氣氛。

但是隨後的幾十年,日本卻迅速崛起,一躍成為亞洲的經濟強國。這背後自然少不了一些大國的支持,但是客觀地講,日本人對人才、對教育的重視,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

日本人有多重視教育呢?從他們國家流通的貨幣上就可以看出。日本人現在常用的紙幣面額為三種,分別為1000元、5000元和10000元。與世界上的絕大部分國家不同,別國的貨幣上印刷的大都是政治家的頭像,但是日本的紙幣上卻全都是文化人的頭像。三種紙幣上有三位人物,三位人物沒有一位是政治家,而全都是文化人。

這三個人分別為1000元紙幣上的細菌學家野口英世、5000元紙幣上印刷的女性作家樋口一葉和10000元紙幣上印刷的啟蒙思想家福澤諭吉。日本政府之所以選擇這三人作為日本貨幣上印刷的頭像,也是有其深層次的原因的。

這三個人有一個共同之處,那就是都出身寒微,但是後來在各自領域都成就頗高。日本人崇尚強者,這三人就象徵著他們的日本精神,是日本人的驕傲。

這三個人雖然都是文化人,但是也都在各自領域對日本社會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他們有的是在教育方面,有的是在思想方面,通過自身的努力影響著日本社會朝積極的方向去發展。從2000年起至今的20年來,三人的頭像從來沒有被換掉過。接下來,我們將分別介紹這三位。

首先是印刷在1000元紙幣上的細菌學家野口英世。野口英世出生於1876年,去世於1928年。出生於福島縣農村的野口英世,自幼家境貧寒。野口英世小時候就需要幫著家裡做事情,有一次因為不小心把左手伸進地爐裡,導致燒傷殘疾。

野口英世的母親感到十分內疚,儘管家境貧寒,她還是今可能鼓勵孩子好好學習,以後建功立業。野口英世也沒有讓母親失望,長大之後成為著名的細菌學家。後來野口英世籌錢做了手術,左手活動恢復,也正是這個經歷激勵了野口英世,使其想要向醫學方向發展。

野口英世在黃熱病與梅毒等研究項目上頗有成就,還獲得過諾獎提名。不過很可惜,野口英世最後也是死於黃熱病,去世地點是在非洲一個國家。

第二位是印刷在5000元紙幣上的日本女性作家樋口一葉。她出生於1872年,1896年去世,年僅24歲。樋口一葉生於東京,從小就熱愛讀書。儘管家境貧寒,但是家裡還是全力支持她讀書。

後來樋口一葉成為著名的小說家,其筆力簡潔有力,字字發於肺腑,被譽為明治時代的婦女社會角色變革先驅者。雖然去世的時候只有24歲,但是樋口一葉也給我們李旭愛了不少佳作,《青梅竹馬》、《濁流》等都是她的代表作,如果她沒有去世那麼早,必然還會為我們帶來更多經典。

最後一位是印刷在一萬元紙幣上的日本啟蒙思想家福澤諭吉。福澤諭吉生於1835年,當時正是中國的乾隆時期,在他出生那晚恰逢乾隆皇帝向日本頒布法令,因此得名為諭吉。

福澤諭吉的父親是一位儒學家,因此她自小受到父親的影響,對《論語》、《孟子》、《詩經》等都頗有研究。福澤諭吉是日本著名的蘭學家、教育家,對日本社會影響深遠。

以上三位就是被印刷在日本三種面值的紙幣上的日本人,他們雖然沒有涉足政治領域,但依然對日本社會有著巨大的影響。日本人重視他們,根本原因當然是因為日本人重視教育,尊崇有文化的人。

相關焦點

  • 社會 | 從日元紙幣上的人物頭像看日本教育
    紙幣人物肖像的選擇,既體現了國家的意識,也反映了整個社會的價值觀、文化,彰顯著這個民族對待歷史和未來的態度。其實在1871年日元誕生時,日本人在錢幣上也印有政治人物的肖像。如1881年發行的日元上印著神功皇后的肖像,後來的1千元紙幣上是伊藤博文,1萬元和5千元紙幣上是聖德太子。但在二戰後,日元上政治人物肖像越來越少。
  • 揭秘日本紙幣上的人物:均為該國勵志典範
    在去吃午餐時,價格一般為500日元至1000日元之間,從錢包裡拿出1000日元紙幣的情況很多。而在便利店購物時,基本都在1000日元以下,經常使用1000日元紙幣。其中5000日元紙幣和1萬日元紙幣的使用頻率大體相同。  當前,日本人的金錢感覺幾乎沒有改變。在日常生活中,感覺用1萬日元以上買東西和就餐太昂貴的人或許大有人在。
  • 各國紙幣上的「政治密碼」
    導語: 各國紙幣上的「政治密碼」 英格蘭銀行近日宣布,2016年將正式發行印有英國前首相溫斯頓·邱吉爾頭像的5英磅紙幣。美國近日也宣布將從今年10月開始使用100美元面值的新版紙幣。世界各國的紙幣頭像又有怎樣的秘密呢?
  • 看看日本對教育的重視,有很多地方都值得我們學習
    日本人素質很高,疫情期間我們就見識到了,連送給我們的物品上都寫著:「山川異域,風月同天;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這樣的詩句,是不是有一種詩情畫意的感覺呢?這與日本極其重視教育是有關係的。日本對教育的重視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追求絕對的教育公平。日本是個小國,小國都有很深的憂患意識,因為本身沒有多少資源。
  • 新加坡紙幣上印刻8位大人物,其中有一位是中國人,他到底是誰?
    貨幣的出現代表著以物易物的交易方式的結束,而因為我國造紙術和印刷術的支持,紙幣在我國四川最早出現,它就是交子。紙幣的出現給全人類的生活和經濟交易帶來極大地方便。現在的紙幣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代表著國家。不少國家的紙幣上印的多是自己國家舉足輕重之人或者聞名景點。
  • 日本宣布更新紙幣圖案 這些人的肖像都曾出現在日本紙幣上
    4月9日,日本政府財務相麻生太郎正式宣布,將在2024年度的上半年更換紙幣圖案,推出1萬日元、5000日元和1000日元新紙幣,正面將分別使用澀澤榮一、津田梅子、北裡柴三郎的人物肖像。此外,新版紙幣背面圖案也發生了變化。
  • 韓國5000元紙幣上的人物生活過的地方,也是韓國歷史最悠久的木屋
    導讀:每一個國家的錢幣不僅是作為貨幣流通的方式,而且每一枚錢幣都有一定的意義,尤其是紙幣上的圖案,更是代表著一個國家的形象和某種精神,所以每一個國家錢幣上的圖案都會選擇國內相對應德高望重的人物或者舉世聞名的風景,亦或者是某個改變國家歷史命運時刻運動或者事件等等
  • 日本這個小孩火了!為什麼在教育上,日本人從不手軟?值得深思
    又是怎樣的爸媽才能教出這般極有共情力的孩子?到底,還是歸根於日本對兒童教育的重視程度。日本的兒童教育:素質比成績重要日本的小學生教育,最注重的不是功課成績,而是我們一直在強調的「素質教育」。之前有記者拍到日本皇室接送小公主上幼兒園的照片,發現不論晴天還是下雨天,皇室家族的孩子也都要自己拿包包。是的,在教育這件事上,日本人從不手軟。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過日本的紙幣,絕大多數的國家,鈔票上印著的人物往往都是政治家,而日本則是清一色的學者。
  • 從新版紙幣看日本的「偉人教育」
    新版紙幣上的三個「新面孔」都是明治時代分別在經濟、教育、醫學領域奠定近代日本基礎的偉人。 在對首次出自日本古籍《萬葉集》的和制年號充滿期許與歡迎的氣氛中,新幣發行似乎也得到了預想之上的好評。這股久違了的明治偉人風潮的復甦,不禁讓我回想起自己為偉人傳記而心胸澎湃的年少時光。
  • 為何在教育上,日本人從不手軟?
    又是怎樣的爸媽才能教出這般極有共情力的孩子?說到底,還是歸根於日本對兒童教育的重視程度。日本人有多重視教育?教育,是每個國家的重要課題。而日本人究竟有多重視教育呢?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過日本的紙幣,絕大多數的國家,鈔票上印著的人物往往都是政治家,而日本則是清一色的學者。目前,市面上流行的是2004版日元,最大面額1萬日元上印的人物是福澤諭吉,他是日本近代著名的啟蒙思想家,被譽為日本近代教育之父、明治時期教育的偉大功臣。
  • 帶你了解日本紙幣上的那些文化符號!
    現在天朝的紙幣上無論面值大小都是我們最親愛的毛爺爺的圖像。日本的貨幣上,看不到天皇和首相等的影子,而是一些知名的思想家、科學家和作家的頭像,再有的,便是一些美麗的自然風景和動植物。日元紙幣的面值有1000,2000,5000和10000。今天就來看一下新版也就是現在發行使用的日元紙幣上都是什麼。
  • 日本紙幣上都印過些什麼人?為什麼要印他們|文史宴
    戰前日本紙幣人物1自明治維新以來,日本銀行先後發布過不同面額53個版本的日幣,先後有18位人物有幸被印上紙幣,成為日本的logo。其中既有民間信仰的神邸、難以考證的神話英雄、皇室忠臣、也有財閥、政客、文化人、科學家。
  • 日本小孩作文火了!為什麼日本人在教育上從不手軟?值得家長深思
    小松橋的媽媽懷了一個妹妹,為了迎接妹妹來到這個世界,他在網上查找各種照顧如何好妹妹的資料,為了更加關愛妹妹想盡了一切辦法,連妹妹的名字他都想好了,就期盼著妹妹出生後一家人幸福生活。可想而知他有多愛自己的妹妹,可最後,願望還是破滅了。
  • 明治維新 | 紙幣上的福澤諭吉
    他畢生從事著書和教育活動,形成了富有啟蒙意義的教育思想,對傳播西方資本主義文明,對日本資本主義的發展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因而被日本稱為「日本近代教育之父」、「明治時期教育的偉大功臣」。一萬日元紙幣的正面印有他的頭像。這本《福澤諭吉自傳》是他的口述自傳,1899年出版。
  • 日本將發行新版貨幣 1萬日元紙幣頭像是日本資本主義之父
    1萬日元紙幣將採用被稱為日本資本主義之父的企業家澀澤榮一的頭像,5000日元紙幣採用津田塾大學創始人、女性教育先驅津田梅子的頭像,1000日元紙幣採用為現代醫學奠定基礎的北裡柴三郎的頭像。新紙幣將自2024年上半年度起發行。這將是日本繼2004年後再次更新紙幣。
  • 這個日本小孩火了!為什麼在教育上,日本人從不心軟?值得深思
    這些,終究還是要歸功於日本對於兒童教育的重視。與我國的應試教育不同,日本對於兒童的教育提倡的是:素質比成績更重要。就拿他們的貨幣——日元,不知道各位有沒有注意到,世界上很多國家的貨幣上面印刷的人物基本上都是國家元首,而日本不一樣,他們的貨幣上印刷的都是響噹噹的學術界的領軍人物。
  • 日本貨幣史:日本紙幣的演變與統一
    神功皇后是日本歷史上著名的首位女性君主,票面上的女性圖像就並非神功皇后本人,而是由一位日本女性的肖像作為代替。 神功皇后札是由義大利雕刻家Edoardo Chiossone設計的,因而帶有明顯的西洋式風格。和舊版式的「明治通寶札」相比,新版式為橫長條形(以往都為豎長條形),且首次將人物圖像印製在票面上(以往都沒有),這對日後日本紙幣的票面設計產生了深遠影響。
  • 她為了生存,周旋在眾多男人之間,死後頭像被印在5000日元紙幣上
    我們會發現,很多紙幣上都印有人物的頭像,紙幣上印有一個人的頭像說明什麼?那就表明此人對於使用這種鈔票的國家是有很大貢獻的,或者是能代表一個國家、地區的面貌等,不過一般都是國家領袖、領導人、各行業的典型代表人物等。但日元紙幣就不同了,日元誕生後是印製當政者的肖像,但是20世紀80年代後,日元紙幣上印的就不是了,它印製著明治維新時代的文學家,科學家等明治維新時期的維新志士。
  • 紹興紙幣收藏達人花600多萬 收集世界各地紙幣
    記者在劉財能家的紙幣堆裡,發現了不少留有深刻歷史印記的紙幣。劉財能還有一個願望:建立一個紙幣博物館。「我收藏的紙幣,其中面值最大的一張達100萬億,是辛巴威在2008年發行的;國內最大一張面值的貨幣也有60億元,是民國三十八年「新疆省銀行」發行的。」昨天,在柯橋經營一家牛排館的錢幣藏者劉財能笑著對記者說,在柯橋,資產上千萬、上億的人有不少,但要說紙面上「數額」最大的,「非他莫屬」。
  • 日本新紙幣將會迎來什麼樣的新人物與新技術?
    新版1萬日元的正反面設計(源自日本財務省官網) 新技術:增強防偽功能 綜合日本「Impress Watch」等媒體的最新報導,按照慣例,日本紙幣通常在10-20年一個周期都要更新一次設計。 為了強化防偽技術,2024年將要流通的新紙幣會採用全息圖(Hologram)防止偽造。其中,一千日元紙幣採用「補丁型」的全息圖。 此外,現行的「凹凸圖文」防偽技術將採用最新的高精細技術。 紙幣記號從現行的最大9位數變成10位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