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色光標屢沾內幕交易 兩年兩被證監部門點名

2020-12-27 中國經濟網

  中國經濟網編者按:近日,藍色光標董事長趙文權及胞兄趙文源涉內幕交易被證監會處罰。事實上,這不是藍色光標第一次因內幕交易被證監會點名。2014年1月24日,證監會便對藍色光標首次重組的內幕交易開出罰單,對該項違法所得做出「沒一罰三」處分,並對洩密者米興平處以3萬元罰款。

  據藍色光標發布的2015年業績快報數據顯示,去年,公司營業利潤總額巨虧4.48億,較上年同期下降149.11%;不含長期資產減值損失的營業利潤4.4億,較上年同期下降 51.70%;利潤總額12.36億,較上年同期下降 86.9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6741.21萬元,較上年同期下降 90.53%。

  此外,除內幕交易、業績巨虧外,藍色光標高管還屢屢被曝減持套現。據證券日報,去年年初,有3位藍色光標創始人先後減持2110餘萬股,其中1位已離職董事,首次減持解禁股,成功套現2億餘元。此外,今年2月26日,藍色光標5位創始人「不減持」約定期滿,公司公告顯示:即日起,上述5人在職時,每年減持數量仍有上限;辭職後半年內不能減持。隨後,5人解除一致行動人關係,2人宣布辭任董事。對此,有分析人士認為,不排除「辭職套現」的企圖。

  董事長趙文權及胞兄 涉內幕交易被罰

  近日,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鄧舸在18日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日前證監會對四宗案件作出行政處罰 。其中,藍色光標涉內幕交易案被罰。據悉,藍色光標董事長、原證券事務代表利用公司參股公司境外虧損這一內幕消息提前賣出公司股票。

  內幕交易的起因為獲悉業績虧損,提前跑路。據每日經濟新聞報導,在2015年4月13日預虧公告發布前,藍色光標看起來一如既往地保持著高歌猛進的併購姿態,公司業績同樣也一路保持著高速增長。就在一個月前的2015年3月,藍色光標剛剛發布了一份靚麗的年報——2014年,公司實現營收59.79億元,同比增長66.83%;歸屬淨利7.12億元,同比增長62.79%。

  讓投資者始料未及的是,在2015年4月13日,藍色光標發布公告,稱其境外參股子公司Huntsworthplc(簡稱「HNT」)對其控制的兩家子公司進行了商譽減值,減值金額合計7150萬英鎊,造成HNT在2014年度虧損5617.2萬英鎊。受此影響,藍色光標發布2015年一季度業績預告,預計當期虧損,淨利潤為-9588萬元至-1.11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91%至178%。隨後股價連續大跌。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預虧公告發布前,2015年4月9日,藍色光標發布公告稱,因將公布其相關財務數據等信息,4月10日開市起停牌。停牌前的兩個交易日裡,藍色光標股價出現了下跌,2015年4月8日、9日的跌幅分別為4.58%及6.47%,並一度衝擊跌停。

  在內幕信息敏感期內,趙文源在提前獲悉虧損信息之後,於2015年4月3日使用其本人證券帳戶賣出所持9萬股「藍色光標」,避損金額達391130.2元,構成內幕交易,依據《證券法》第202條規定,天津證監局決定沒收趙文源違法所得391130.2元,並處以違法所得1倍的罰款。

  經辦律師洩密 首單重組暗藏內幕交易

  據悉,藍色光標成立於1996年7月,是目前唯一一家上市的中國公關公司,其業務涉足高科技、汽車、房地產、快消品諸多行業。2010年2月登陸創業板。事實上,這也不是藍色光標第一次被證監會點名。

  據上海證券報,2010年8月9日,藍色光標宣布籌劃重大資產購買事項並從當日起停牌,成為創業板資產重組第一個「吃螃蟹」者,當時距公司登陸創業板尚不足半年。

  但事與願違。不到一個月後,公司於9月3日宣告終止重組事項,理由是:與重大資產購買事項的交易對方無法就交易的最終條款達成一致。同時承諾,自復牌之日起至少三個月內不再籌劃重大資產重組事項。關於藍色光標嘗試創業板首例重組的「碰壁」,當時對其深層原因的解讀是來自於監管方面的要求。

  實際上,藍色光標當年的重組暗藏內幕交易。據悉,米興平為上市公司藍色光標2010年重大資產購買事項的經辦律師,參加了2010年6月10日召開的藍色光標召開盡職調查準備會,該次會議討論藍色光標與科思世通廣告(北京)有限公司合作重組事宜。2010年6月12日,藍色光標聘請君合律師事務所開始正式盡職調查工作,米興平起草《法律服務協議》和《法律盡職調查文件清單》。

  2010年7月21日,米興平向馮喜利銀行帳戶存入現金29.6萬元。2010年7月29日,馮喜利銀行帳戶轉入劉某某三方存管銀行帳戶29.6萬元,當日,該29.6萬元轉入劉某某資金帳戶用於買入「藍色光標」。馮喜利的妻子米某系米興平的堂姐,米某在米興平家長大,關係比較親近。米興平個人平時主要聯繫的親屬為米某和馮喜利。

  2014年1月24日,證監會公布了有關這次重組的內幕交易處罰,洩密者系重組經辦律師米興平,其堂姐夫馮喜利在獲悉內幕消息後,利用母親和朋友的帳戶交易「藍色光標」股票,合計獲利4.69萬元,證監會對該項違法所得做出「沒一罰三」處分,並對洩密者米興平處以3萬元罰款。

相關焦點

  • 涉進行內幕交易 奮達科技時任部門副經理被證監局處罰
    千龍網北京4月11日訊 近日,奮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奮達科技)時任銷售技術中心文員楊小桃、時任電器產品技術部副經理林立因洩露內幕信息、進行內幕交易被海南證監局出具了行政處罰決定書(〔2018〕1號)。
  • 海科融通副總內幕交易新力金融 被安徽證監處罰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以下簡稱《證券法》)的有關規定,安徽證監局依法對吳靜內幕交易「新力金融」股票行為進行了立案調查、審理,經查明,吳靜存在以下違法事實:  一、內幕信息形成與公開過程  2016年7月起,安徽新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力金融 證券代碼:600318)籌劃以發行股份並募集配套資金的方式收購海科融通100%股權。
  • 「檔案管理員」50萬內幕交易中色股份,證監會倒查發現隱秘獲利
    內幕交易是證券市場三大典型違法之一,掌握內幕信息的高管及他們的「親朋好友」,往往是內幕交易的重災群體。但是,發生於2016年的一起內幕交易中色股份案中,交易者並非位居高位的管理層,而是一名財務檔案管理人員。
  • 原浙江證監局潘某被開除公職
    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昨天公布信息顯示,原浙江證監局潘某因進行內幕交易、違法持有和買賣股票等行為,已經被證監會給予開除黨籍、開除公職處分。  據了解,今年2月份以來,證監會黨委把巡視整改作為證監會最重要最緊迫的政治任務,作為一條工作主線,嚴格按照中央的精神和要求,持續推進,並以此推動提升對資本市場的監管能力。
  • 內幕交易呈現四種類型
    內幕交易相關案例分為四種類型:一是內幕信息知情人的近親屬從事內幕交易;二是與內幕信息知情人存在同學、朋友等關係的人員從事內幕交易;三是相關人員從內幕信息知情人處竊取、騙取內幕信息從事內幕交易;四是內幕信息知情人洩露內幕信息  法治周末實習生 郝若希  法治周末記者 蔣起東  5 月 19 日,證監會依法對 6 宗案件作出行政處罰,其中包括:
  • 撤回也沒用:微信聊天記錄成證據 內幕交易虧了仍被罰
    近日,福建證監局公布的一則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上海山鋼實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山鋼)董事長、法定代表人劉長江內幕交易冠福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冠福股份,股票代碼002102),成交金額高達339.91萬元,浮虧94萬元,最終被責令依法處理非法持有的「冠福股份」股票,並處以60萬元罰款。
  • 上海中期期貨收證監兩罰單 骨幹以個人名義代客交易
    中國經濟網北京5月16日訊 中國證監會網站15日公布的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浙江證監局行政監管決定書顯示,經查,上海中期期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中期)杭州營業部原負責人餘宏偉任職期間存在以個人名義接受客戶委託代理客戶從事期貨交易的情形。上述情形反映出上海中期杭州營業部內部管理失控、合規意識缺失,違反了《期貨公司監督管理辦法》第四十六條的規定。
  • ...債券異常交易監控薄弱 年內多名員工被「點名」責令處分或約談
    中郵證券有限責任公司(簡稱中郵證券)再次因內部控制缺陷被證監部門責令改正。其實,今年以來,中郵證券多次違規被證監部門點名,包括內部員工多次被點名或責令處分或被約談。 又被責令改正:內部控制存在較大缺陷12月22日,陝西證監局發布《關於對中郵證券有限責任公司採取責令改正措施的決定》。
  • 11份罰單牽出內幕交易窩案!2人洩密9人交易,從發小、姐妹到主治醫生,通通被罰…來看眾生相
    日前,上海證監局公布了11份行政處罰決定書,勾勒出一場內幕交易的大案。雖然涉案人士交易金額數量不一,但交易標的均為同一隻股票——易見股份,交易時間也相當接近。透視這場內幕交易來看,「不靠譜」的獨董、「別有用心」的同事,都可能成為內幕信息的洩露者。
  • ...信披違規和內幕交易仍是「重災區」,專家建議築牢三大「防火牆」
    小編據證監會網站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截至12月8日,證監會和地方證監局共開出268張行政處罰決定書。從處罰類型來看,在268張罰單中,涉及信披違規的共103張,涉及內幕交易的有89張,信披違規和內幕交易罰單合計192張,佔比為71.64%,超過七成。
  • 證監體系多局換「帥」!消息人士稱人事調整未結束
    其中,滬深兩大交易所總經理出現新人選,上市部主任蔡建春擬出任上交所總經理,證監會機構部主任沙雁擬出任深交所總經理。此外,江蘇、福建、廣東、海南等地證監局局長等重要崗位,均發生調整。當日,李鋼電話未接通。最新曝出的這一批司局級幹部為主的人事調整,已經是證監體系年內第二批次人事調整。
  • 「假離婚」東北夫妻因內幕交易被判刑,為領養孩子男方與弟妹結婚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孫庭陽|北京報導一對生於東北的夫妻,在北京西城已經有兩套房,在北京都有自己的事業,卻因內幕交易,要在監獄中度過5年時間了。2015年,黎光羽內幕交易涪陵電力(600452.SH)400多萬元,賠了近10萬元,被證監會查處後罰款15萬元,公安偵查後牽連出其前妻汪菲。案發前,兩人都住北京西城,兩人同時被抓、被審、被判處5年有期徒刑並處1萬元罰款。
  • 西部黃金內幕交易案兩人遭處罰 董秘唐向陽通話洩密
    中國經濟網北京1月31日訊 昨日,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新疆證監局網站發布行兩份行政處罰決定書,對兩名非法獲取內幕信息人張新紅、李金剛涉嫌內幕交易西部黃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西部黃金」,股票代碼:601069)股票的違法行為作出了行政處罰。
  • 證監會200人稽查隊通查內幕交易 龍頭公私募被查
    200人全國通查內幕交易李旭利不是一個人在接受審查。「沒收非法所得?罰款?入獄?還是其他?都不知道。」上海一位機構投資人說。就在不久前,他的一位朋友被證監會稽查組帶走。這位人士有不止一位朋友近期被監管部門要求協助調查,主要的原因,均為「涉嫌進行內幕交易」。
  • 新綸科技高送轉沾灰 董秘與國泰君安經理齊內幕交易
    依據2005年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有關規定,中國證監會對高翔、程曉內幕交易深圳市新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綸科技」,002341.SZ)股票的行為進行了立案調查、審理,本案現已調查、審理終結。  2018年1月底,新綸科技財務部門開始向公司董事會秘書處提供財務數據用於編制利潤分配預案。
  • 央企財務部檔案管理員涉內幕交易 借會議材料知曉「高送轉」方案
    之後這名員工藉此進行了內幕交易,在中色股份披露公告後再兌現利潤。誰知「東窗事發」,該員工因內幕交易被證監會罰款。這名員工名叫李琳,於2009年開始任職於中色集團財務部,但一直只是做財務部綜合性工作。最終,李琳「偷雞不成蝕把米」,因內幕交易不僅被沒收違法所得8.37萬元,並被處以8.37萬元罰款。
  • 嘉化能源27億收購終止案藏汙 美福石化監事內幕交易
    中國經濟網北京7月31日訊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網站於7月13日公布的行政處罰決定書(〔2020〕35號)顯示,2016年底至2018年1月25日期間,浙江嘉化能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嘉化能源」,600273.SH)在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收到浙江證監局關注函後,在回復浙江證監局的函裡申請擬啟動將美福石化的資產與上市公司進行資產重組事項,嘉化能源董事長管某忠
  • 寶莫股份內幕交易案再添一員 康貝石油滿善平親家高偉被罰
    )收購康貝油氣股權並與康貝石油、銳利投資共同投資銳利能源,康貝石油董事長滿善平以電話和簡訊的形式建議其兒子的嶽父高偉買進寶莫股份股票,高偉內幕交易違法獲利約4.49萬元,山東證監局決定沒收其違法所得4.49萬元,並處以4.49萬元罰款。
  • 信披等方面存在問題 麥捷科技遭深圳證監局責令整改
    麥捷科技(300319)8月17日晚間發布公告稱,公司當日收到深圳證監局下發的關於對公司採取責令改正的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  函件指出,經深圳證監局現場檢查,麥捷科技在公司治理、信息披露、財務管理和會計核算方面均存在相關問題。
  • 反內幕交易:美國月亮為什麼更圓
    導語:日前,南北車合併前雙方高官頻繁交易對方公司股票引發輿論對內幕交易的關注。和立法嚴格、執法乏力的中國內幕交易監管相比,美國的內幕交易監管無論在法條還是司法實踐上都更勝一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