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溺愛我,我吸乾你

2021-01-19 連嶽

Vincent van Gogh


連嶽大哥,你好!


代我向你和您的家人問好! 


故事是這樣的,其實想想也沒有太多新意,一個巨嬰毀三代。對,我就是那個巨嬰,矛盾發生在我「任勞任怨」的爸爸和「身在福中不知福」的愛人中間,集中在家務活上,爆發於孩子教育。


我和愛人積蓄比較少,妥協下請我父母在父母家同一層買了一間30平的公寓。平常吃飯在一起,我的兩個孩子都是我父母幫忙帶,等於我和愛人寄宿在我父母家。父親上面有90歲的老人要照顧,還有一個癱瘓的姐姐,家務由他一人承擔,非常辛苦,有時會發發牢騷,對我的兩個孩子則非常溺愛,孩子呢也被慣出來一些毛病,我在孩子教育上也經常被弄得很被動。我和愛人呢懶於家務,我愛人更是有很多生活習慣的毛病,和他農村出生,童年喪母,少人關愛,疏於教養有關。我愛人在生活作風上,確實算不得良配,毛病可以數落出一堆,特別是言語刻薄,面目可憎。


最近我生了二胎,為了方便,我搬進父母家,我和媽媽照顧兩個孩子,父親做一家八口三頓飯、拖地,老公洗尿布(別問為啥不用尿不溼)。大兒子生病,因為喝的是中藥,一天三次,沒法送幼兒園,在家呆了近兩周。我需要在家做月子,不能陪孩子出門,又不準孩子看電視,孩子呆的比較無聊,比較頑皮了。周六中午孩子吃過晚飯想看動畫,我還沒吃完,要求孩子稍等吃過中藥再看,孩子不高興,居然滾到地上耍賴,我的意思是先冷處理,等哭鬧停止再講道理,爺爺基本支持我,但母親看不過,開口勸解,孩子得寸上臉的拍打母親。愛人這兒二話不說,黑著一張臉,夾起孩子往大門外面走,父親立刻不幹,大聲嚷嚷叫愛人住手,很快兩個人就從爭執變成怒懟,都說了一些很不理智的話。


後續的發展就比較神奇了。昨天,不吵之後,下午父親帶著孩子出門晚上回來,愛人幹完家務,晚飯出門,倆人沒見上。父親回家後堅持說,自己被晚輩懟了,很是委屈,嘮叨了一個晚上,半夜才睡。今天早上,愛人帶著孩子回鄉下爺爺家,走了以後父親又開始嘮叨,中午做完全家的飯,自己去吃高價飯。從下午回來,父親喝醉從嘮叨變成怨憤,把全家都懟一遍,然後就忽然要求離家出走。父親拒絕吃晚飯,轉了一圈,晚上回來本來以為清醒了,誰知道不吵吵了,但是繼續要求離家出走。


到了這個節骨眼,真的很是無奈,愛人和我的意思不是不想買房,但是積蓄就那麼多,如果在生活工作的五線小城市買房,就要賣掉供了好幾年的省會房子,怎麼想都不理智。我們家還有拆遷房子,本來就說好拆遷房子蓋好以後,給一小套,畢竟我是獨生女。誰知道房地產形式不好,拆遷工作緩慢,兩個孩子都出生了,房子還沒蓋好。


或者現在就出去租房子,父親少一些負擔。可又十分猶豫,考慮到母親不會同意的,特別是爺爺,絕不會允許帶走他兩個重外孫。


心裡很是發愁,母親被父親吵的精神很不好,看起來病殃殃的。父親則是氣得滿臉通紅,睡不著覺一直刷手機。愛人傍晚回家一見我眼睛都泛起紅潮,躲回自己屋子裡洗尿布,心神不寧,洗得很慢都這會兒還沒洗完,剛剛又把手機栽到水桶裡。


囉裡囉嗦說了這麼多,希望連嶽大哥能看到這封信。


芋頭

___________


芋頭:


我非常同情你的父親。


想像一下,別說照顧三代人了,就是每天為8個人做三頓飯,沒幾個人能夠長久堅持。負擔這麼重,還得為女兒女婿買公寓,讓你們四口人寄居。


任何一個人落入這境地,可能都要責怪命運,分配自己這麼悽涼的角色。而這個可憐的老傢伙,生氣離家之前,還不忘給你們做好中午飯。


他教育孩子應該有問題,我傾向於相信他溺愛孫子。你小時候,估計他也是這麼溺愛你的,他其實現在還溺愛你,不然,不至於讓你拖家帶口啃老。


在你們家,現在教育孩子的對錯,其實並不重要。因為兩種方法都是錯的。你爸爸溺愛孩子是錯的,你們夫妻倆,從你們的生存狀態來看,不太可能教對孩子,道理沒有用來指導自己的生活,讓自己生活得更好,傳遞不到孩子心裡。


兩害相權取其輕,還不如讓爺爺奶奶溺愛孩子。至少童年享受到了愛。大了不成器怎麼辦?沒事,啃啃老,等你們照顧唄。還可以生幾個孩子讓你們養。


教育孩子離開自我教育,是不會成功的,你只不過把自己的焦慮和空想,強行轉移給孩子。改變父母與孩子的處境,關鍵在你們,你們願意改變,我倒有辦法。


一是搬去省會生活,把自己依賴父母的臍帶徹底剪斷,你們已經有房子,只要不怕辛苦,工作到處都是,養活自己和孩子,有什麼難的?對習慣依賴父母的人,這種空間的巨大變動,當然伴隨巨大的壓力,但這壓力你們應該承受的,它逼迫你們再生。


壓力小的辦法是賣掉省會的房子。我知道你們捨不得,房價在漲,將來還會漲,賣了可能再也買不回來。但這筆財富,超出你們能力,你們硬熬,只不過是父母替你們出成本。


財富要與品德匹配,否則,只會帶來痛苦。


省會房子賣了,你們在小城市就能有自己的房子,或許還有餘錢。一是你父母的壓力會減輕很多,你該有點同情心,我聽了都難過,你就一點不難過?不該讓他們再養你、照顧你了,你父親的情緒到了崩潰邊緣,老人生病,孩子啃老,弦一點點擰緊,隨時會斷。


孩子生活在你們自己家,你們已經是主人,教育就由你們說了算,不再擔心被溺愛。


你爸錯在讓你啃老,沒把你們趕出去。你也沒有資格責怪他,改變的責任在你,自己搬出去,終止啃老,學會獨立。


最後對圍觀的讀者說幾句,絕大多數人,會成為父母,溺愛孩子,幾乎是動物本能,毫無原則地滿足他,替他做一切事,看他滿足的笑容,你有愉悅感,可惜代價太高:你扼殺了他的所有能力,沒有挑戰,沒有壓力,沒有訓練,能力無法生長,不出意外的話,他將是一個標準的弱者,註定要被淘汰。


更不幸的是,你毒害了他的品德,他認為你給他的一切,進而認為所有人給他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他不僅是你的寵兒,也是世界的嬌子,他並不會回報你愛,他對你要得更多,他是你身上的惡性腫瘤。


不要溺愛你的孩子。他若成家後還想啃老,要心冷,趕出去,自己生存。他或許會恨你,但這是當父母該承受的。


祝開心。


連嶽



每天25分鐘,英語自由說

相關焦點

  • 同樣是愛,為什麼你的是愛的滋養,我的卻是有毒的溺愛
    什麼是溺愛?我到底要怎樣去愛才不是溺愛?這可能是每一個媽媽的靈魂一問吧。想全心全意愛孩子,又怕因過於溺愛,毀掉孩子。~~~~~~~~~~~~~~~~~~~~溺愛的父母將自己『內在的小孩』投射到現實中的孩子身上,他們無節制地給予孩子,其實是在無節制地滿足自己。-------《寵愛自己——溺愛的心理真相》這是武志紅的《為何家會傷人》裡的一段。
  • 我對孩子的溺愛你也許看不下去
    我是個聽話的媽媽總有人說我太慣著孩子,當孩子衝我發脾氣,提要求時,我基本上都會心平氣和地應對並配合。當我講完這一句,恐怕你也會覺得我溺愛。可你知道嗎?我這樣「溺愛」出來的孩子能明辨是非,懂道理,能積極向上,善於思考。你是不是越聽越糊塗?別著急,我會慢慢地全部都告訴你。
  • 寵愛而不溺愛:我要做個「潛水艇媽媽」
    而不是把孩子看成你的附屬品,而是把他當成獨立的人來尊重,尊重他的自我選擇。放棄「我的想法就是對的,不同意我的就是錯的;我是為你好,不按我的來就是錯的」的思想。不要急著要求孩子聽話,而是學會做「聽話」的家長,傾聽孩子的需求,儘量及時滿足他。這個時候,家長越平和,孩子越聽話;家長變弱些,孩子就開始強大;家長收斂起來,孩子的格局才能變大。
  • 我只差把心都掏出來給他們了,我錯了嗎?溺愛,是一把雙刃劍
    老父親氣得直掉眼淚,他對人說,我錯了嗎?我只差把心都挖出來給他們了,他們還是不理解我。兒子說,你們不知道我爸,說我們喜歡吃什麼,就天天買,吃得直叫你想吐。你說,這叫什麼事?哪有餐餐吃蝦,頓頓吃牛肉的。說了他,還不高興。有人對老人的兒子說,你們可以自己做飯,或自己買菜啊。
  • 如果這就是「溺愛」,我寧可再多愛一點
    >最近給兒子買了幾個書架,因為家裡的書實在又放不下了。因為樓下的小倉庫已經幾乎塞滿,實在找不出放置的地方。 魚媽一直比我好整潔,所以說要全部賣掉。天啦!這麼好玩的紙箱去廢品回收屋賣5塊錢不到,我心裡不甘心。何況兒子已經開始玩上了。
  • 愛不等於溺愛,溺愛等於雙重傷害,你做得對嗎?
    並且很多的父母,對孩子非常的溺愛,孩子從小所需要的,父母都會儘量的去滿足孩子,孩子們慢慢習以為常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父母對孩子的溺愛表面上是為了孩子好,可實際上,卻是在一步步地毀掉孩子,也在毀掉你們自己。溺愛帶來的一些後果,是非常嚴重的。
  • 應採兒拒絕長輩對孩子溺愛的行為,你不拒絕長輩溺愛,以後會怎樣
    文:樂源導語:說到「溺愛」一詞,總會讓人想到家有長輩,對孩子的溺愛的畫面。你一邊阻止孩子不好的行為習慣,長輩卻在一邊阻止你管孩子的行為,還一邊放縱孩子的行為,說:「沒事沒事的,可以的。」遇到這樣的情景,你會怎麼做呢?
  • 《我的世界》3名玩家耗時15天,用海綿吸乾海水,挖掘海底神殿
    大家好,我是老狼,今天老狼給大家介紹的是《我的世界》這款遊戲,老狼玩的不多,有些操作並不是很清楚,如有不對的地方歡迎大家斧正。《我的世界》3名玩家耗時15天,用海綿吸乾海水,挖掘海底神殿海底遺蹟只會生成在深海生物群系的區域中,通常是海洋/深海/凍洋,河流/凍河中。
  • 「窮人,請不要溺愛你的孩子」
    一個不得不承認的現象是:越是窮人,越容易溺愛孩子。在這個移動網際網路高度發達的時代,經常看到這樣的新聞:某某孩子做完作業玩兒父母的手機,「一不小心」在某款手遊上充值了上萬塊錢。這些錢,往往是他們父母辛苦打工攢下來的,正要留著給爺爺奶奶看病。而當記者問道:孩子怎麼會知道你的微信或支付寶支付密碼的呢?
  • 離婚後,我開始溺愛孩子
    我勸閨蜜別這麼慣著孩子,可她嘆了口氣說:「沒辦法,誰讓我欠她一個爸爸呢!我不捨得讓她受委屈!」其實,如此溺愛孩子,比離婚對孩子的傷害更大。你想要一個勇敢快樂、積極陽光的孩子,就不能為放縱孩子找藉口,這才是真正的疼愛孩子。
  • 衡水二中班主任499:老師,我爸媽太溺愛我了
    前幾天遇到一個複習生,剛來了沒兩天就要退學,問起來原因,說自己沒有住過校,在這不適應,別的同學都會疊被子,自己不會感覺很難受, 也和我說,自己爸媽對自己太溺愛,導致自己適應能力很差,雖然很想在學校學習,但現實就是現實,自己根本無法適應,只能退學了事。
  • 男人「愛你入骨」,才會對你有這5種溺愛的稱呼!
    在感情裡,只有愛你入骨的那個男人,才會對你有這五種溺愛的稱呼。第一,比如說你叫婷婷,那麼那個愛你入骨的男人,稱呼你的方式就會是,我們家婷婷。我個人的意見我認為,一個男人愛你入骨,那麼他對你的稱呼不僅僅是老婆而已,他會說,我老婆,我家老婆,他會在前面加一個我家或者我的,當一個男人在稱呼你的時候會有這樣的表現,能夠看得出,你們之間的感情很好,很親密,所以他才會這樣的稱呼你。第三,我的女人,我的女朋友,我的。
  • 「姐夫,我媽說了,你娶了我姐就得養我」「我不是你爹」
    在嶽母的溺愛下,小舅子慢慢就變了,一上高中就開始曠課打架,高中沒畢業就輟學不讀了。整天待在家裡打遊戲,什麼忙也幫不上,還總為家裡添亂。眼看著小舅子越變越差,佟先生的妻子就一再提醒嶽母,讓她別在溺愛下去了,嶽母卻根本不聽。都說「慈母多敗兒」,小舅子就這樣被毀掉了。
  • 溺愛孩子的5大危害,你需要早知道
    家長過於溺愛孩子,孩子會以我為中心,不在乎別人的感受,變得很自私。所以孩子就會以我為中心,覺得所有人都要對他好,一切都是理所當然。某一天別人對他不好的時候,就會心裡產生不平衡。一個人一旦變得很自私的時候,他往往心裡是裝不下任何人的。家長對孩子的付出,不要讓孩子認為都是理所應該的,要讓孩子明白愛是相互的。為什麼孩子長大後,很多孩子不懂得孝敬父母,就是因為父母從小溺愛,讓孩子以我為中心,不懂得體諒別人。
  • 教育孩子:溺愛與尊重的界限你了解嗎?
    尊重孩子,又怕在孩子面前沒有威嚴;溺愛孩子,又擔心寵的其無法無天。就這樣陷入兩難之境…家庭教育,溺愛與尊重的界限在哪裡?你皺著眉頭說:「行了行了,打個針該有多疼呢?男子漢勇敢一點啊。」孩子不買帳,你繼續說:「看看人家女孩子都比你堅強,人家都不哭了,你就閉嘴吧。」耐心被磨光的你,忍不住覺得自己的兒子不聽話,說不定還會生氣地威脅他:「再哭我就不理你了啊!」甚至是「再哭我就打你了」這樣的話。怎麼樣,類似這樣的場景熟悉嗎?
  • 郎朗回應妻子幫拎包:不要太溺愛我 網友的提醒很正確
    近日,郎朗在接受某媒體專訪時回應前段時間在機場沒有幫妻子拿行李一事,郎朗透露生活中確實妻子吉娜照顧自己多一點,加上前段時間受傷吉娜擔心自己,所以她都主動拿行李,「現在她拿東西的時候,我說你一定要讓我拿,我說你別害我,你知道吧,不要太溺愛。」
  • 王思聰看不上的充電寶,把我的錢包都吸乾了
    這東西又貴又危險,但你就是離不開。/圖蟲創意共享充電寶給人的溺愛,是讓他們可以出門除了手機什麼都不帶。它嫁接的是人們對手機的依賴,趁的是電池能耗發展跟不上5G速度的機,在我們手機電量條泛紅那刻,偶遇的任意一臺共享充電終端都成為了天使。
  • 婆婆進城幫我照顧孩子,她用行動讓我明白什麼是「溺愛」
    關於溺愛,百度百科給出一個較為深刻的定義,溺愛是一種失去理智,直接摧殘兒童身心健康的愛。其實關於溺愛這個話題,從古至今都是一直存在的,《戰國策·觸龍說太后》中那句「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父母是怎麼愛孩子的呢?就是把孩子的未來都給考慮好了。
  • 「這是我媽,又不是別人。」打罵和溺愛孩子都是要命的!
    打罵出來的,你確定是孝子嗎,是殺人兇手!12月2日,對於湖南沅江的吳林一家,註定是個不平靜的夜晚。那日,六年級的吳林又被母親打罵,這已經不止是第一次了。甚至:「你把你媽媽殺了,你認為錯了沒有?」「錯了……但是我又沒殺別人,我殺的是我媽媽。」
  • 爸媽溺愛我20年,最後親手把我送進監獄
    掰斷口紅、弄壞手錶,毀壞你所有珍貴的東西;對著電梯按鈕肆無忌憚地撒尿;破壞別人花好幾個月拼好的樂高;看到穿裙子的姑娘就去撩別人的裙子;......他們的惡,也可以大到危及生命的犯罪。如果父母一味溺愛,孩子的惡也會從小到大,不斷滋生,直到最後無可挽救。然而現實中,很多熊孩子存在的原因,恰恰是父母的縱容。他們總說「他還是個孩子」「你跟個孩子計較什麼」「小孩子不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