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ncent van Gogh
連嶽大哥,你好!
代我向你和您的家人問好!
故事是這樣的,其實想想也沒有太多新意,一個巨嬰毀三代。對,我就是那個巨嬰,矛盾發生在我「任勞任怨」的爸爸和「身在福中不知福」的愛人中間,集中在家務活上,爆發於孩子教育。
我和愛人積蓄比較少,妥協下請我父母在父母家同一層買了一間30平的公寓。平常吃飯在一起,我的兩個孩子都是我父母幫忙帶,等於我和愛人寄宿在我父母家。父親上面有90歲的老人要照顧,還有一個癱瘓的姐姐,家務由他一人承擔,非常辛苦,有時會發發牢騷,對我的兩個孩子則非常溺愛,孩子呢也被慣出來一些毛病,我在孩子教育上也經常被弄得很被動。我和愛人呢懶於家務,我愛人更是有很多生活習慣的毛病,和他農村出生,童年喪母,少人關愛,疏於教養有關。我愛人在生活作風上,確實算不得良配,毛病可以數落出一堆,特別是言語刻薄,面目可憎。
最近我生了二胎,為了方便,我搬進父母家,我和媽媽照顧兩個孩子,父親做一家八口三頓飯、拖地,老公洗尿布(別問為啥不用尿不溼)。大兒子生病,因為喝的是中藥,一天三次,沒法送幼兒園,在家呆了近兩周。我需要在家做月子,不能陪孩子出門,又不準孩子看電視,孩子呆的比較無聊,比較頑皮了。周六中午孩子吃過晚飯想看動畫,我還沒吃完,要求孩子稍等吃過中藥再看,孩子不高興,居然滾到地上耍賴,我的意思是先冷處理,等哭鬧停止再講道理,爺爺基本支持我,但母親看不過,開口勸解,孩子得寸上臉的拍打母親。愛人這兒二話不說,黑著一張臉,夾起孩子往大門外面走,父親立刻不幹,大聲嚷嚷叫愛人住手,很快兩個人就從爭執變成怒懟,都說了一些很不理智的話。
後續的發展就比較神奇了。昨天,不吵之後,下午父親帶著孩子出門晚上回來,愛人幹完家務,晚飯出門,倆人沒見上。父親回家後堅持說,自己被晚輩懟了,很是委屈,嘮叨了一個晚上,半夜才睡。今天早上,愛人帶著孩子回鄉下爺爺家,走了以後父親又開始嘮叨,中午做完全家的飯,自己去吃高價飯。從下午回來,父親喝醉從嘮叨變成怨憤,把全家都懟一遍,然後就忽然要求離家出走。父親拒絕吃晚飯,轉了一圈,晚上回來本來以為清醒了,誰知道不吵吵了,但是繼續要求離家出走。
到了這個節骨眼,真的很是無奈,愛人和我的意思不是不想買房,但是積蓄就那麼多,如果在生活工作的五線小城市買房,就要賣掉供了好幾年的省會房子,怎麼想都不理智。我們家還有拆遷房子,本來就說好拆遷房子蓋好以後,給一小套,畢竟我是獨生女。誰知道房地產形式不好,拆遷工作緩慢,兩個孩子都出生了,房子還沒蓋好。
或者現在就出去租房子,父親少一些負擔。可又十分猶豫,考慮到母親不會同意的,特別是爺爺,絕不會允許帶走他兩個重外孫。
心裡很是發愁,母親被父親吵的精神很不好,看起來病殃殃的。父親則是氣得滿臉通紅,睡不著覺一直刷手機。愛人傍晚回家一見我眼睛都泛起紅潮,躲回自己屋子裡洗尿布,心神不寧,洗得很慢都這會兒還沒洗完,剛剛又把手機栽到水桶裡。
囉裡囉嗦說了這麼多,希望連嶽大哥能看到這封信。
芋頭
___________
芋頭:
我非常同情你的父親。
想像一下,別說照顧三代人了,就是每天為8個人做三頓飯,沒幾個人能夠長久堅持。負擔這麼重,還得為女兒女婿買公寓,讓你們四口人寄居。
任何一個人落入這境地,可能都要責怪命運,分配自己這麼悽涼的角色。而這個可憐的老傢伙,生氣離家之前,還不忘給你們做好中午飯。
他教育孩子應該有問題,我傾向於相信他溺愛孫子。你小時候,估計他也是這麼溺愛你的,他其實現在還溺愛你,不然,不至於讓你拖家帶口啃老。
在你們家,現在教育孩子的對錯,其實並不重要。因為兩種方法都是錯的。你爸爸溺愛孩子是錯的,你們夫妻倆,從你們的生存狀態來看,不太可能教對孩子,道理沒有用來指導自己的生活,讓自己生活得更好,傳遞不到孩子心裡。
兩害相權取其輕,還不如讓爺爺奶奶溺愛孩子。至少童年享受到了愛。大了不成器怎麼辦?沒事,啃啃老,等你們照顧唄。還可以生幾個孩子讓你們養。
教育孩子離開自我教育,是不會成功的,你只不過把自己的焦慮和空想,強行轉移給孩子。改變父母與孩子的處境,關鍵在你們,你們願意改變,我倒有辦法。
一是搬去省會生活,把自己依賴父母的臍帶徹底剪斷,你們已經有房子,只要不怕辛苦,工作到處都是,養活自己和孩子,有什麼難的?對習慣依賴父母的人,這種空間的巨大變動,當然伴隨巨大的壓力,但這壓力你們應該承受的,它逼迫你們再生。
壓力小的辦法是賣掉省會的房子。我知道你們捨不得,房價在漲,將來還會漲,賣了可能再也買不回來。但這筆財富,超出你們能力,你們硬熬,只不過是父母替你們出成本。
財富要與品德匹配,否則,只會帶來痛苦。
省會房子賣了,你們在小城市就能有自己的房子,或許還有餘錢。一是你父母的壓力會減輕很多,你該有點同情心,我聽了都難過,你就一點不難過?不該讓他們再養你、照顧你了,你父親的情緒到了崩潰邊緣,老人生病,孩子啃老,弦一點點擰緊,隨時會斷。
孩子生活在你們自己家,你們已經是主人,教育就由你們說了算,不再擔心被溺愛。
你爸錯在讓你啃老,沒把你們趕出去。你也沒有資格責怪他,改變的責任在你,自己搬出去,終止啃老,學會獨立。
最後對圍觀的讀者說幾句,絕大多數人,會成為父母,溺愛孩子,幾乎是動物本能,毫無原則地滿足他,替他做一切事,看他滿足的笑容,你有愉悅感,可惜代價太高:你扼殺了他的所有能力,沒有挑戰,沒有壓力,沒有訓練,能力無法生長,不出意外的話,他將是一個標準的弱者,註定要被淘汰。
更不幸的是,你毒害了他的品德,他認為你給他的一切,進而認為所有人給他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他不僅是你的寵兒,也是世界的嬌子,他並不會回報你愛,他對你要得更多,他是你身上的惡性腫瘤。
不要溺愛你的孩子。他若成家後還想啃老,要心冷,趕出去,自己生存。他或許會恨你,但這是當父母該承受的。
祝開心。
連嶽
每天25分鐘,英語自由說